A:2020年7月19日沙烏地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旗下不動產再融資公司(Saudi Real Estate Refinance Co., SRC),與沙烏地公共退休金管理局(Public Pension Agency, PPA)簽署協議,SRC將收購PPA抵押投資組合(mortgage portfolio),金額達沙幣30億里雅(折合8億美元)。 沙烏地刻執行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經濟改革政策,盼在2020年底前將沙籍公民自有住宅比例(home ownership)提高至60%、2030年提高至70%。 公共退休金管理局(PPA)局長Mohammed Al-Nahhas表示,該協議有助市場流動性,並可提供更多抵押貸款給民眾購屋。 沙烏地不動產再融資公司(SRC)執行長Fabrice Susini指出,不動產融資市場流動性可望提升,並進一步帶動不動產價格下跌及增加抵押來源件數(lower price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mortgage originations)。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7月20日最新發布]之瑞士2019年建築投資統計調查報告, 2019年的建築投資與2018年同期相比較,成長0.2%;其中房屋建築減少0.9%,地下土木工程成長3.9%,在公共工程方面則成長2.7%。在新建築物投資則減少7.2%,舊建築物的維修及改建則增加8.8%。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0年7月20日
A:布拉格市府考量補償新冠病毒疫情期間的損失,預計在今年9月初決定是否將公共交通年票的價格提高51%到5,500捷克克朗,5年前年票價格從4,750捷克克朗降為3,650捷克克朗,使得布拉格大眾運輸公司的年營收從2015年的37億克朗增加到去年的45億捷克克朗,這是因為越來越多人開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A:捷克目前記錄4,782人為新冠病毒帶原者,創下高峰值,其中僅131人在醫院裡接受治療,除非法律允許郵寄式投票制,否則被強制隔離民眾將無法參加今秋州政府及參議院選舉的投票,這是自《天鵝絨革命》以來捷克公民第一次被剝奪選舉權。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7月15日新聞報導,英國日前發表聲明,將中國華為公司排除於英國的5G建設計畫之外,現在歐洲其他國家的態度成為關注的重點。 瑞士於2019年2月公開標售5G頻寬,由瑞士3家電信通訊業者: Swisscom、Salt、Sunrise得標。瑞士Sunrise與Salt公司表示,渠等不會改變既有計畫,將繼續與華為合作在瑞士推展5G。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0年7月15日
A:以色列機場管理局(Israel Airports Authority)已通知所有航空公司,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死灰復燃,嚴格的邊境管制措施將繼續有效。該命令要求從國外返回以色列的以色列公民必須自我隔離14天,並將全面禁止非以色列護照持有者進入以色列的禁令從8月1日延長至9月1日。 儘管以色列仍對外國人士關閉國門,不少航空公司已營運往返台拉維夫的航線,包括Wizz Air、easyJet、Ryanair、Lufthansa、United、Delta、Aeroflot、Aegean、Air Canada、Turkish Airlines、Pegasus及Ethiopian Airlines。以色列航空公司則不急著重啟航班,Israir是唯一家未完全停飛的當地航空公司,Israir會依據需求偶爾飛往歐洲及定期飛往南部大城Eilat,另外兩家以色列航空公司El Al及Arkia則皆宣布繼續停飛(EL AL停飛至8月底)。
A:資料來源 : 挪威政府官網 (Regjeringen) 挪威政府因為COVID-19疫情影響產業及經濟活動,為了穩定的油價及維持經濟發展,決定減產原油,石油能源部長Tina Bru表示減產總量將由挪威大陸棚的油田之間公平平均分攤,再從公司間分配。但減產不會影響挪威天然氣的生產或出口。 在取得修正生產許可證前,各原油公司將被徵詢相關減產份量。原油市場需求預期在今(2020)年下半年將隨著經濟活動復甦而緩慢增加,但低油價仍將影響全球原油的生產,目前可能的最大減產應是成本最高的北美地區頁岩油。即使挪威原油生產成本相對低,但原油市場的嚴峻局面仍可能影響挪威大陸棚架的資源管理。 挪威幾個預計在今年啟動生產的油田運營商,已將生產計畫推遲到2021年。石油能源部將執行修正後的生產條例,提供2020年6月和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修正生產許可證。
A:資料來源 : 挪威政府官網 (Regjeringen) 因為COVID-19疫情導致全球原油需求降低,早在4月挪威政府即提出減產原油的建議,目的在於由原油生產國主動減產以維持國際油價的平穩,進而穩定經濟的發展,而非僅透過市場機制取得市場平衡。 石油能源部長Tina Bru表示,目前原油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只有穩定的市場才可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受益。數個OPEC和非OPEC原油生產國已決定從5 月開始減產,但挪威並未參與該項行動,而是基於挪威的利益獨立決定減少原油產量。 由於減產茲事體大,於5月7日特由挪威國王依據原油法(Petroleum Act)第四章4-4條款修正生產時程。根據統計數據,挪威6月產量每天達154.3萬桶,較原油產業原本的生產計畫減少31.6萬桶,產業企業的產量將依此計畫持續至下半年。
A:根據瑞士聯邦委員會7月18日發布之新聞稿,瑞士財政部長Mr. Ueli Maurer 與瑞士中央銀總裁Mr.Thomas Jordan於7月18日參與G-20高峰線上視訊會議。此次高峰視訊會議主要討論議題為: 全球經濟發展、全球財政金融穩定、因應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導致全球經濟景氣衰退、「債務暫緩償還倡議」(Debt Service Suspension Initiative, DSSI),以及國際跨國公司的稅收改革和持續對基礎設施投資等。 Maurer部長在會議上提出強調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功能及加強國際間合作,以防止物資供應的延遲,以及謹慎面對新的國際稅收改革方案等。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委員會 日期: 2020年7月20日
A:資料來源 : 芬蘭廣播電視網 (YLE) 芬蘭近日獲歐盟通過6,500萬歐元的交通運輸補助,除了主要的鐵路專案,也包括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海洋專案。 取得補助的海洋專案包括波羅的海港口海岸電力專案,該項環境合作專案涵蓋區域包括赫爾辛基、斯德哥爾摩、哥本哈根、奧胡斯(Århus)及羅斯托克(Rostock);發展赫爾辛基和德國呂貝克(Lübeck)之間的海上連接計畫;以及南塔利(Naantali)和瑞典卡佩爾什(Kapellskär)之間的渡輪航線。 交通運輸補助也將用於設置歐盟公路網絡沿線17,000個電動車充電站,以及其他取代石化燃料的相關計畫。
A:資料來源 : 芬蘭廣播電視網 (YLE) 歐盟執委會駐芬蘭代表宣布,歐盟將提供芬蘭6,500萬歐元的交通建設資金,主要用於資助芬蘭境內交通運輸專案和與其他國家的聯合海洋專案。 6,500萬歐元的交通建設資金包括赫爾辛基往返土庫(Turku)一小時的火車建設計畫3,750萬歐元。芬蘭交通運輸部於2月提出的埃斯波市(Espoo)的鐵路設計提案也將從歐盟獲得1,100萬歐元,該鐵路計畫將連接Turku的交通網。然而,另一項發展赫爾辛基往返坦佩雷市(Tampere)的鐵路計畫並未取得向歐盟申請的1,170萬歐元資金,只取得該路線的修復專案資金650萬歐元。 交通運輸部長Timo Harakka 相當滿意此次歐盟補助款,這是有史以來該國取得歐盟最高的資金補助,他表示這些環保鐵路計畫可望於8月動工。歐盟資助的目的是促進對跨歐洲交通網(TEN-T)的投資,該網絡是連接全歐洲鐵路、公路、內陸水道、海上航運路線、港口、機場和鐵路碼頭的交通運輸網絡。
A:法國總統馬克洪本(109)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宣布,將針對製造業、環保、地方、文化及教育等領域投入至少1千億歐元預算,以推動經濟復甦;渠承諾不會因公共預算暴增而進行增稅,因為增稅將抑制國內消費並對經濟復甦造成負面影響,然而政府將延後免除最富裕階層居住稅之改革計畫,退休金改革計畫討論亦將延至明(110)年舉行。 前揭經濟復甦政策主軸為生態、產業及環保等領域,將優先投資能源轉型工程,並以學校及安養中心之能源轉型工程為首要實施目標。法國政府預計投入40至50億歐元預算於營造產業及建築之能源轉型工程,尤其是醫院、學校等公立機構。該計畫部分資金來源將由歐盟經濟振興計畫相關經費支應。馬克洪總統表示,在能源轉型政策架構下,法國政府規劃發展鐵路貨運、短程鐵路路線以及夜間火車,以節省開支並減少污染物排放量,同時政府已訂立鐵路運輸佔比由目前9%提高至2030年18%之目標;在預算方面,自2020年至2024年將投入預算10億歐元,自2025至2030年則投入120億歐元。 繼馬克洪總統宣布前述經濟復甦計畫之後,法國新任總理卡斯提於7月16日赴參議院說明其政策發展重點包括經濟復甦、地方發展、社會危機及生態轉型等,其中有關經濟復甦計畫,卡斯提總理表示1千億歐元資金當中之350億歐元將由歐盟振興基金支應,其餘則以舉債方式籌措;卡斯提總理否認將恢復徵收法國富人稅資助該復甦計畫,並籲請歐盟強化合作機制以因應本次危機。 卡斯提總理於政策說明中特別強調「地方」概念, 盼透過「異中求同」,強化各地區域經濟發展;渠表示預計於7月底部長會議中針對地方差異化法案(droit a la differenciation territoriale)進行研商,就推動區域型試驗計畫以振興地方經濟。卡斯提總理補充,部分國家高速公路網絡之經營亦可交由地方政府進行管理。目前政府推動地方發展之相關措施包括法國公共服務事務所(Maisons France service)及明日微型市鎮計畫(Petites villes de demain)等。 卡斯提總理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法國經濟衝擊嚴重,預估本年度GDP將衰退11%,政府將協助弱勢族群包括青年及身心障礙人士等,並成立國家級身心障礙人士機構,協助其因應疫情衝擊。
A:為呼應政府提出產業回流政策,資誠管理顧問公司(PwC)與法國國家採購委員會(CNA,Conseil national des achats)共同提出研究報告,透過分析需求端,界定出法國在醫療藥妝、食品加工、電子產品、加工組裝等四大類別中,應有58項「具潛力優先遷回境內生產」的產品,其進口額為1150億歐元,若假設促成20%的進口額回法國生產,即可創造7.5萬個直接就業機會與22萬個間接就業機會。除了解決就業及貿易逆差問題外,報告指出,產業回流是必要也是可行。 國家採購委員會係由法國民間企業的採購主管組成,其與國家產業委員會(Conseil national de l’industrie)皆為法國財經部企業總局(DGE)在制訂產業回流政策過程的重要諮詢對象。 有關前揭報告分析重點,摘要如下: 1. PwC針對佔法國年進口70%的四大類別(醫療藥妝、食品加工、電子產品、加工組裝),以多項指標進行篩選,包括該業別的外貿收支平衡、進口來源佔總需求的比例、來自歐盟區以外的進口比例與變動趨勢、產品戰略地位等,可初步得出113項「供應鏈暴露風險」的產品,進口額約3820億歐元。 2. 在113項產品中,再進一步列出58項「具潛力優先遷回境內生產」的產品,進口額約1150億歐元,其中1/3為新興或創新的產品,如鋰離子電池或單株抗體藥物。58項產品依四大類別彙整具潛力回流的項目如下。 「醫療藥妝」:共20項,藥品有單株抗體藥物、神經麻醉藥、抗生素(阿莫西林、疫必寧)、癌症化療藥物(紫杉醇)、心血管疾病藥物(抗凝血劑、肝素、胃蛋白酶)、糖尿病藥物、維他命;醫療設備及用品有PCR反應儀、手術機器人、診斷試劑、針管、繃帶等。 「食品加工」:共13項,如動物用維他命、動物用藥、樹果堅果類、豆類蛋白質、可回收塑膠包裝、棕櫚油、節食或代餐產品等。 「電子產品」:共13項,如半導體/二極體設備及PCB、鋰離子電池、半導體晶片、感測器、光纖電纜、雲端基礎建設,另包含相關軟體技術如人工智慧、大數據、資安、API軟體等。 「加工組裝」:共12項,如電動馬達、積體製造服務、塑膠射出成型產品、氧化鋁及石墨電阻產品、鋼鐵品、稀金屬等 3. 報告提及法國政府針對「公共採購」另建立跨中央地方層級的工作小組,聚焦討論公共採購應如何縮短產品的通路運輸、建立最佳實務規範、優化公共採購價值鏈、對地方經濟之互助性等議題,目標將公共採購、地方經濟及產業回流三者進行結合。 4. 報告說明法國自2003年起持續出現貿易逆差,2018年已達600億歐元,佔GDP約-2.5%。惟現今外移中國或印度的製造成本逐漸增加,若將行政規費納入,海外成本不一定比在法國境內生產來的低。近期新冠疫情與貿易戰更凸顯出全球供應鏈的斷鏈危機,促使更多企業對遷回供應鏈之構想愈趨積極。 5. PwC另指出法國產業鏈回流面臨兩大問題:首先為法國相對較高的製造稅賦,PwC建議政府應避免對所有產業適用統一的作法,應針對不同產業特性,與業者諮詢以訂定各自適宜的徵稅措施。此外,將供應鏈遷回法國恐費時至少1.5至3年,為更快速有效降低供應鏈風險,PwC建議業者可先調整採購策略,從找尋法國境內現有的供應商著手。
A:西班牙ABC日報報導,依據西班牙預算監督獨立機構(Airef) 本年7月17日公布之《2020年預算執行、公債及支出》(Informe sobre ejecución presupuestaria, deuda pública y regla de gasto 2020)報告分析,西班牙社會保險局財政系統之赤字將自2019年之170億歐元增加至2020年之436億歐元至557億歐元,該赤字增長幅度取決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是否再次爆發。此外,中央政府透過社保局之貸款金額則自2019年之300億歐元增加至610億歐元,爰由社保局本身赤字加上中央政府透過社保局之貸款,使得社保局2020年之對外債務將高達約1,000億歐元,相較於2019年之外債為550億2,500萬歐元,增長將近一倍,亦創下歷史紀錄。 Airef認為,西國2020年公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例將介於6%至123.2%之間;倘西班牙新冠肺炎疫情平穩發展,則至2030年西國公債所占比例將為130%;惟倘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失控,則至2030年該公債將高達GDP之150%,而西班牙至少要到2042年,公債比例才可望回復至2019年之95.5%。財政赤字方面,倘疫情穩定,則2020年財政赤字將自2019年之2.8%增加至11.9%,倘疫情持續蔓延則將高達14.4%,且可能要到2030年或2038年才可望回復至2019年之水準。 該報告亦顯示,西班牙2020年第2季經濟成長將大幅下滑至-17.5%,且預計2020年經濟成長介於-10.1%至-12.4%之間,2021年則微幅回升至2%至5.8%之間,甚至2022年經濟成長亦難回復至新冠肺炎危機之前。此外,該報告另指出,西班牙政府自2019年1月起將最低薪資(SMI)調至900歐元,當時雖未立即對市場就業造成影響,惟隨後西班牙央行則評估該調漲政策對12萬5,000勞工造成負面影響,而依社保局之登記資料,2019年勞工登錄人數減少0.13%至0.23%間,相當於減少1萬9,000至3萬3,000個就業人口。
A:根據一家產業推動組織近期提出的年度報告指出,洛杉磯的生物科學產業在去年產值約440億美元,並創造近19萬6,000個工作機會,較2018年分別成長4%和2.5%。 此外,加州生命科學協會(Biocom)表示,2019年位於洛杉磯郡的2,890家生物科學機構,共計提供195,820個工作機會,高於2018年2,624家機構之190,974份工作。所稱機構係指位於郡內的公司、廠房、非營利組織(包括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研究中心)。這些機構在2019年創造了442億美元的經濟活動,超過2018年的425億美元。 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今年編列46億美元,作為洛杉磯郡經濟推廣用途,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用於當地大學,相較去年的42億美元成長了10%。洛杉磯郡已成為美國國家衛生院提供最多資金的區域,增長速度遠高於生技產業發產較為成熟的舊金山灣區和聖地牙哥。 加州生命科學協會同時發布生物科學產業位於洛杉磯市的其它相關數據。2019年有449間生物科學機構位於洛杉磯市,共雇用34,270名員工,創造69億美元的產值。然而,2018年有519家機構,雇用58,778名員工,創造120億美元的產值。該協會首席執行長Joe Panetta表示,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許多公司選擇搬遷到鄰近城市,包括Torrance、Santa Monica和Pasadena等地。 P氏補充說明,僅管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下滑,洛杉磯郡的生物科學產業仍持續增長,生物技術和生物醫學領域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領域,也因此從業人員能夠持續進行研發。且對於風險投資和其他投資者而言,生物技術研究與實驗中心的相關投資現更顯重要。 新聞來源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7.16 波蘭發展部新聞稿 越南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人口近1億,中產階級不斷增長。歐盟-越南自由貿易協定(EVFTA)的目的是促進包括波蘭在內的歐盟與越南間之貿易。整個歐盟與越南之間的貨物貿易值每年近500億歐元,而服務業則接近40億歐元。 越南已成為波蘭在東南亞國協(ASEAN)國家中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波蘭企業進入整個東南亞市場的門戶。另一方面,越南亦逐漸將波蘭視為進入歐盟市場的切入點。 2019年波蘭與越南的貿易額達34.8億美元。波蘭出口到越南的農產品金額達1.67億美元,占對越南總出口的48.7%。機電產品佔19.4%,化學工業產品佔16.3%,冶金產品佔11.3%。 越南吸引波蘭企業關注主因包括: (1)在波蘭有組織良好的越南僑民。(2)由於歷史因素,波蘭一向被越南民眾和越南政府視為友好國家。越南精英中約有4,000名從波蘭大學畢業。(3)越南可能是中美貿易競爭的受益者之一,且中國勞動成本上升,許多生產因而從中國進一步轉移到越南。 EVFTA條款自2020年8月1日生效, 對包括波蘭在內的歐盟成員國具有約束力。協定主要內容如下: 1.歐盟和越南間99%的貿易產品最終將完全開放(關稅降為零)。剩餘的1%將採關稅配額部分放開。 2.該協議生效後,65%歐盟出口到越南的商品關稅立即降為零(剩餘關稅將在10年內逐步降為零); 71%越南出口到歐盟的商品關稅立即降為零, 剩餘產品關稅將在7年內逐步取消)。過渡期的敏感商品包括紡織品和鞋類。 3.歐盟不會完全開放從越南進口敏感農產品, 包括:大米,玉米,大蒜,蘑菇,雞蛋,糖和高糖產品,木薯澱粉,其他改良澱粉,乙醇,魚肉醬(surimi)和鮪魚罐頭。在關稅配額內者始享有免稅待遇。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7.20. Polish News Bulletin 據波蘭發展部部長Jadwiga Emilewicz於7月17日總結表示,波蘭與美國的合作已經持續30多年,美國在波蘭的投資金額已超過380億美元。美國企業一直在波蘭的數位化轉型過程扮演重要角色。而就投資計畫的金額及件數而言,美國是波蘭的第二大投資國。她補充表示,近年來美國在波蘭的投資性質已有顯著的轉變。在這段時間,美國業者對依賴熟練技術員工及對全球創新貢獻方面的計畫已進行更多的投資。 另波蘭發展部副部長Olga Semeniuk強調,波蘭經濟區的重要性,美國公司已在該經濟區獲得100多個投資許可。據KPMG撰擬的1份報告顯示,美國的投資金額達627億美元,約佔所有外國在波蘭投資金額的11%,而美國投資人在波蘭約創造30萬個就業機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7.20. Polish News Bulletin 最近幾年,波蘭一直是歐洲電子商務銷售成長的領導者之一。此次防疫封鎖進一步增強市場的發展。波蘭最近在線上購物的增長速度快於其他國家。 根據歐洲電子商務的最新報告,據估計,波蘭消費者今年的線上購物支出將增加31.4%,是歐洲國家中表現最好的,其金額並超過153億歐元。主要在大城市及人口超過100,000的城市中已觀察到強勁的成長。 根據專家Patrycja Sass-Staniszewska的研究,此結果顯示電子商務市場尚未飽和,且仍然可以提供良好的投資機會。分析師亦指出,防疫封鎖已持久地影響消費者的行為,而那些在該段時間轉向線上購物者不太可能恢復過去的習慣,預期將可促使許多公司發展其電子商務部門。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7.20 The First News 根據醫藥研究機構PEX PharmaSequence的報告,2020年6月份波蘭醫藥品市場的價值,年減6.6%,但較5月增長8.3%,至26.6億波幣(5.911億歐元)。另波蘭藥房在2020年6月份平均的總銷售額為195,000波幣(43,300歐元),比2019年6月下降2.5%;而2020年6月份藥品的平均零售價為22.90波幣(5.10歐元),比5月份增長0.2%,而以年比較則增長6.9%。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7.16. PolandIn、PAP 波蘭副總理兼發展部部長Jadwiga Emilewicz於7月20日向Dziennik Gazeta Prawna日報表示,政府支持企業因應COVID-19疫情衝擊的新工具將包括對那些情況最嚴重的工業提供「微型保護」(micro -shields)。E副總理表示,此支持措施對那些處於危險中的波蘭公司至關重要,因為政府「反危機保護」(Anti-Crisis Shield)的停工期福利及社會保險金支付的便利化,以及在「金融保護」(Financial Shield)的金融援助均逐漸到期。公司企業將不會直接受到資金轉移的支持,而會受到刺激其業務活動方面的支持。 E副總理補充表示,發展部已為那些持續受疫情影響的某些選定部門準備「微型保護」措施。在這些可能獲得該項支持措施的企業中,包括巴士運輸業(coach transport industry),旅行社及導遊,以及展覽會,大型會議及會展組織者等。 據E副總理表示,總體上最大的挑戰是需要快速啟動支持的大型公共投資。她認為,外國投資的步伐不要下降也很重要。波蘭政府目前正在為策略性投資者提供解決方案。符合某些條件的企業家將能夠獲得非物質上的支持,例如對波蘭經濟具有重要策略性意義的投資計畫,提供程序事務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