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6月25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成允模與土庫曼石油天然氣副總理梅列多夫(Myratgeldi Meredov)於本(109)年6月24日舉行經濟共同委員會視訊會議,研商「促進兩國經濟合作之方案」及「韓國企業與土庫曼之合作訂單」。 二、會議中,雙方探討「公車供應合約(2020年3月土庫曼與韓國企業簽約購買400台公車)」帶動之經濟合作效益及具體成果,韓國承諾將持續協助土庫曼改善交通基礎設施。 三、為降低新冠疫情造成之損失,兩國將繼續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並增加經濟交流,除紡織等傳統製造產業外,須持續加強機器設備、國土及保健醫療等產業之合作,並開發造船、ICT及鐵路等產業之合作。 四、成允模部長表示,希望儘早簽訂因新冠疫情延遲之主要合作項目之合約,並要求土庫曼政府積極協助韓國企業共同參與海水淡化設備等新設項目。渠亦表示,希望土庫曼政府協助解決韓國商務人士之出入境困難,以順利推展雙方經濟合作項目,並協助與土庫曼合作之韓國企業能永續發展。 五、梅列多夫副總理表示,韓國擁有豐富之產業發展技術及經驗,對土庫曼而言為社會經濟發展之最佳合作對象,亦認為為因應新冠疫情,必須促進雙方合作項目並解決韓國企業面臨之困難。 六、韓國及土庫曼透過本次會議,促進解決雙方企業困難並加強互惠合作關係,為使雙方之經濟合作達到實際效益,擬於下半年度舉行「第8次韓國及土庫曼之經濟共同委員會會議」。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25日報導稱,由於英國本(2020)年底確定脫歐,先前日本與歐盟(EU)雙邊簽署的EPA關稅優惠協定,將自明(2021)年起將不再適用於日英兩國。為此,日英政府為能在僅剩數月的時間內完成洽簽新的貿易協定,雙方正火速展開諮商談判。 日本政府與英國展開新的貿易談判策略,除以現存日歐EPA協定為基準外,並擬在數位貿易領域制定較少強迫企業公開資訊之先進準則。日方擬定諮商談判要點如下: 汽車關稅:至達到完全廢除汽車出口關稅所需時程,是否可較日歐EPA縮短;以及是否可維持汽車零組件之關稅豁免或擴大其範圍。 農產品:日歐EPA所定之麥芽等免關稅進口項目,是否能獲得英國承認。 數位貿易:是否能超越日歐EPA及CPTPP之基準,制定新的高規格準則。 金融、衣料:英國較具優勢之產業領域,是否能獲得關稅優惠待遇。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5月羅馬尼亞民間銀行貸款存量較上月減少0.7%,連續第2個月減少,達556億歐元。4月底銀行貸款存量較3月底減少0.6%。   受經濟危機打擊的個人及公司允許到2020年底暫停償還貸款,此防止了貸款存量急劇下降。   貸款存量的年增率由2月的7.6%下降到5月的4.5%,前景並不樂觀。   銀行計劃於2020年下半年收緊貸款條件,尤其是家庭(消費貸款)及中小企業(短期貸款)。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6月24日)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政府日前於對外經濟部長會議時決定指派通商交涉本部長(相當於經濟部次長)俞明希參選下屆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一職,此係韓國政府認為最近貿易保護主義快速擴散,嚴重影響多邊貿易體制,為修復及加強國際互助合作之機制,同時提高韓國之經濟地位及國家利益所作之決定,期以維持以WTO為中心之國際貿易秩序,貢獻國際社會。 韓國政府評估俞本部長在貿易領域已有25年之豐富經驗,並具有專業知識,符合WTO秘書長之資格,有能力勝任此一要職,因此韓國擬於本(109)年6月25日透過韓國駐日內瓦代表部向WTO秘書處正式登記俞本部長競選下屆WTO秘書長。 據指出,WTO秘書長參選人之登記期間為6月8日至7月8日,但相關後續程序之日程尚未確定,預計WTO為縮減秘書長一職懸缺期間,應會簡化程序,迅速選出適當人選,目前除俞本部長外,尚有那奈及利亞、埃及、墨西哥及摩爾瓦多等4國代表參選。WTO秘書長任期為4年,得連任1次。 目前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及外交部等相關部會已成立專案小組(TF),擬全力支援俞本部長參選WTO秘書長之相關活動。

A: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尤其是今年4月至5月,印尼國內市場對上游鋼鐵業產品的需求下降近60%,但隨著國外的一些鋼廠減產,印尼上游鋼鐵業仍有機會加大出口力度。   印尼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今年4月至5月期間,國內市場對上游鋼鐵產品的需求降幅近60%,印尼鋼鐵工業協會(IISIA)的資料亦顯示,由於需求低迷,導致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雖然如此,因為國外一些鋼廠減產,上游鋼鐵產品仍有機會加大出口的力度;印尼政府實施新常態措施(New Normal)及放寬大規模社交隔離(PSBB)以恢復經濟活動的政策,有助於使國內鋼鐵業恢復活躍,籲印尼鋼鐵業者,尤其是國營鋼廠Krakatau Steel應抓住此機遇。   查Krakatau Steel係印尼上游鋼鐵產品的主要供應商,對國內鋼鐵業下游業者產生廣泛的連鎖效應,尤其在創造就業、減少進口依賴、提高國內工業競爭力等面向,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亦扶持下游鋼鐵業者共度難關,其供應給下游鋼廠製成的產品廣泛運用在公共工程、自來水公司的飲用水管、電信網路等領域。

A:印尼塑膠工業協會(Inaplas)預估,今年第二季中小型食品工業的塑膠包裝需求量將有所增加,僅管如此,今年下半年食品塑膠包裝總需求量仍有偏低。   印尼塑膠工業協會表示,迄今旅遊業仍支配食品塑料包裝的消費量,中小型食品工業增加的需求量有限,無法彌補旅遊業需求的降幅,倘辦公室員工100%恢復上班才有可能彌補,印尼政府已實施新常態措施(New Normal)及放寬大規模社交隔離(PSBB)以恢復經濟活動的政策,盼下半年能提高塑膠下游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到75%至80%、11月至12月時食品塑膠需求量可以恢復正常。   據印尼塑膠工業協會資料顯示,目前塑膠下游工業的產能利用率平均為70%;簡單包裝工業的產能利用率仍在100%,係因速食食品需求量仍很高;麻袋工業產能利用率仍高,係因棕櫚、咖啡、稻穀等種植園商品的收成仍相當好;塑膠袋工業產能利用率仍不佳,塑膠袋工業產能利用率僅20%,此前在開齋節為30%、齋戒月為40%,盼今年下半年塑膠袋工業產能利用率能改善;盼在進入新常態及放寬大規模社交隔離後,能從從購物商場、中小型工業及辦公室等場域開始復甦。  

A: 新加坡政府將與業界攜手合作,在未來一年內制定六項綠色標準。新加坡企業發展局與新加坡標準理事會(Singapore Standards Council)於本(109)年6月24日指出,其中兩項綠色標準與再生能源相關,一項是協助開發商、工程師和監管機構以安全及有效方式來設計和建置浮動式太陽光電系統,另一項則是推廣再生能源證書(renewable energy certificate,簡稱REC)制度,幫助當地企業朝環境永續的方向發展,並拓展海外市場。 新加坡太陽能業者星生能源集團(Sunseap Group)和新能源集團(SP Group)皆參與上述綠色標準制定工作小組。星生能源集團首席執行長兼執行董事潘淩峰表示,新綠色標準將促進區域再生能源市場發展,有助公司取得國內外客戶認同。新能源集團則在2018年推出REC交易平臺,使再生能源變成一種可買賣的能源產品,協助企業透過購買REC來達到綠色目標。 新加坡標準理事會主席周永明表示,近年來制定標準的工作已發生變化,不只要在新技術出現後制定標準,更要與最新科技進展同步制定,這使相關標準有助支援新產品、服務和系統的商業化或使用。例如,新加坡SS577號水資源標準已從國內標準晉升為國際標準。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品質評定與標準署總署長蔡秀菊強調,標準是全球貿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能讓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保有競爭優勢。

A: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109)年6月25日報導指出,星國約4,800名雇主在過去三個月實施節約成本措施,受影響員工超過18萬7,000人,其中300家企業在人力部勞資政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TAFEP)介入後調整政策,改為員工提供更多薪資補助或讓員工申請年假。 自3月12日起,聘有10名以上員工的雇主,若為節省成本而實施影響員工薪水的措施,須通知人力部,以免日後引起薪水糾紛。若雇主提交給人力部的節省成本措施過多,該聯盟會介入並評估措施是否合理。 雇主最常採取的措施包括無薪假、調整薪資結構和縮短工作時間,大部分員工的減薪幅度最多25%。依該聯盟調查結果指出,因疫情影響而實施節約成本措施的產業以住宿和餐飲服務近4萬5,000名員工、建築業2萬5,000人以及批發和零售業1萬9,000人為最大宗。 人力部至今沒有發現有雇主濫用政府補助,74%的投訴個案是因為溝通不良造成,例如雇主沒有適當解釋節省成本措施的必要等。 為了控制成本壓力和避免裁員,雇主要求員工申請年假或無薪假是合理的,員工和雇主應負起共同責任以避免最糟糕的裁員情況發生。新加坡政府鼓勵員工配合公司的節省成本措施,以渡過這段艱難時期。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2019年斯洛伐克大多數金融經紀人銷售及利潤均創新高,此主要歸功於投資及抵押貸款業務成長,人壽保險及消費貸款則減少。   2019年斯洛伐克金融代理商數目減少20%,達7,900家,因兼職代理人正退出市場。   2019年斯洛伐克大型金融經紀人銷售額及年成長率如下:   OVB Allfinanz: 4,100萬歐元(8.7%) Partners Group: 4,030萬歐元(17.1%) Respect: 3,890萬歐元(-6.8%) Finportal: 2,150萬歐元(21.4%) Fincentrum: 1,590萬歐元(19.9%)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2020年4月斯洛伐克提供12億歐元新公司貸款,為16個月以來最高水準。   特別是大公司已迅速提取預先約定的信貸額度,新貸款開始主要歸功於5月及6月的國家擔保。   銀行擁有充足的流動性亦要歸功於歐洲央行的行動。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斯洛伐克政府批准了德國汽車供應商FTE Automotive 50萬歐元投資獎勵,因FTE Automotive將斥資50萬歐元於Presov設立技術中心。   該技術中心將聘僱30名員工,以發展汽車煞車零組件。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2019年斯洛伐克電子零售商Nay淨營業額提高8%,達3億4,400萬歐元。   2020年4月Nay的銷售額減少至2019年水準的 55%,6月的數字已達2019年水準。   流行疫情於4月使網路銷售增加400%,6月銷售仍增加100%。   Nay不打算關閉商店,流行疫情期間其捷克零售商Elektroworld的業績甚至更好。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2019年斯洛伐克電力公司Slovenské elektrárne淨利減少29%,達1,800萬歐元;銷售額減少3%,達23億5,300萬歐元。   Slovenské elektrárne陷入Mochovce核電廠工程延誤及定價過高的困境;2011年該公司淨利達4億5,700萬歐元。

A:緬甸時報報導,Yoma Strategic本年6月24日宣布,將以7,650萬美元收購緬甸行動支付公司Wave Wave股權。根據協議,挪威電信集團Telenor將其現有51%股份出售給Yoma MFS Holdings(Wave Holdco),在新加坡上市的Yoma Strategic公司提供2,500萬美元收購資金,其餘5,150萬美元將從投資財團出資募集,此次收購表明投資者對緬甸行動支付金融業的興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在很大程度上在緬甸以現金為主要交易基礎的經濟體中,改變成為行動電子支付交易。本年5月中國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所屬的公司螞蟻金服宣布對Wave Money進行7,350萬美元股權投資。  Wave Money成立於2015年,是Telenor和Yoma Group的合資企業,後者由仰光上市的First Myanmar Investment、Yoma Strategic及Yoma Bank組成。本次交易獲得批准後,Wave Money將成為Yoma Strategic的子公司。在螞蟻金服資金注入投資之前,Wave Holdco將持有51%股份,Yoma Strategic 44%股份和Yoma Bank 5%股份。依據新加坡Phillip Capital公司推測表示,螞蟻金服公司將在交易批准後將持有Wave Money33%股份。  Wave Money的業務推廣和行動電子支付平台繼續保持持續成長,Wave Pay透過加速和採用無現金支付解決方案而獲得了強大的吸引力,該行動服務提應商在緬甸的330個鄉鎮中的90%以上擁有超過58,000名代理商結合線上服務網絡。2019年的轉帳金額較上年同期成長逾3倍,達到6.4兆緬幣(約折合43億美元),而同期的營業收入和交易數量同時成長3倍。在新冠肺炎疫情經濟部分封鎖期間,Wave Money之電子錢包註冊和用戶大幅增長。與2019年同期相比,本年3月至5月之間,透過電子錢包應用WavePay進行的電子支付交易成長逾800%,電子支付市場前景可期。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總統溫敏( Win Myint) 本年6月22日出席財政委員會議,會後預估2020-2021財年歲入為27.8兆緬幣,歲出為34.6兆緬幣,預算赤字為6.8兆緬幣佔GDP 5.4%。另上(2019-2020)財年歲入為25.3兆緬幣,歲出為32.3兆緬幣,預算赤字為7兆緬幣佔GDP 5.9%。 2020-2021財年政府支出包括新冠肺炎經濟紓困計畫和11月大選支出,以及用於教育,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和農業等。社會安全及福利支出相較上年同期增加,同時將殘障人士財務支援計畫納入預算中。緬甸副總統Myint Swe表示,政府為因應疫情減緩經濟衝擊,預期明年度稅收將減少,政府本財年1,000億緬幣緊急紓困貸款,計劃至明年度將寬列至1,500億緬幣,計劃撥付至各省邦預算增加2,670億緬幣共達2.3兆緬幣。  

A:由於美國、日本等都在思考如何在後Covid-19時期多元化供應鏈並降低對中國大陸依賴之風險,對印度而言,具備充沛勞動力、低廉成本、專業技術人員等優勢,深盼成為跨國企業選擇自中國大陸移轉的替代製造中心之一。惟國內基礎設施落後及外國企業要求增加投資製造獎勵等問題都是印度政府在吸引外資時的挑戰。對此,印度領導協會於本月23日舉辦旨揭線上研討會情形如次: 手機製造業為印度重點發展產業: 1.印度手機暨電子產品協會(India Cellular and Electronics Association)主席Pankaj Mohindroo表示,印度成功推動手機在地製造,目前產值已達2.15兆盧比(1美元約兌75盧比),其中出口額為2,800億盧比,渠認為應將手機出口額大幅推升至8兆盧比之規模。印度更應積極發展充電器、電池、耳機、相機模組、顯示器組裝等手機相關零組件產業,以利達成上述出口規模之目標,方可望在5年內取代中國大陸之地位。 2.印度智慧型手機製造商Lava International總裁Hari Om Rai表示,印度在入門款手機方面目前在地製造比例約40%。渠指出,印度在技術人力及資本財已獲足夠之投資,未來產業發展應以出口為導向才有助印度成為全球工廠,印度放眼在2025年前成為全球第1大手機製造業中心之願景,應制定及推動「在印度為全球製造(Make in India for the World)」產業政策。 吸引國際企業在印度投資製造並以全球為出口市場: 1.2009年進入印度投資的德國汽車製造商Daimler之印度公司營運長Satyakam Arya表示,該公司針對印度市場推出專屬產品,在印度製造後出口更是其核心策略,迄今約有3萬輛卡車及巴士出口至全球市場。渠指出,該公司在印度製造具較低成本及豐富技術人力等優勢,生產產品亦符合國際品質標準,可順利自印度出口至全球50個市場,利潤可觀。 2.日本外貿促進協會(JETRO)表示,在印度製造產業政策成功關鍵,在於印度企業需達到國際品質標準與具備國際競爭力,亦為能成功吸引國際企業前來印度製造等兩個要素。JETRO續指出,日本企業在中國大陸發展順利係受惠於當地的完整供應鏈、基礎建設及獎勵措施。惟日商已計劃在後Covid-19時期多元化生產基地並降低對中國大陸之依賴,若印度政府未來能提供更多的獎勵措施,日商有意來印度投資半導體及製藥產業。 印度製造需具備永續發展之產業策略、基礎建設、高階技術人培等議題: 1.與會企業代表提及,製造業成功發展取決於政府對產業的永續發展策略,尤其在提升基礎建設,提供企業所需的電力及土地。除此之外,印度若能成功吸引大型國際企業前往投資,往往可帶動其供應鏈上的小型製造商一同跟進,產生群聚效應,例如越南河內吸引南韓三星企業、中國大陸吸引我國富士康、泰國吸引許多日本汽車OEM業者前往投資並發展成供應鏈聚落,值得印度借鏡學習。 2.美國3M亞太地區供應鏈副主席Trevor Bilicke表示,印度應積極發展工程設計、教育訓練、機器人等具優勢之技術(理工背景)人才,印度較東南亞國家更具備勞動力優勢,面對東南亞競爭,印度應培養更高階技術人員才能維持其競爭優勢。 除上述問題外,本次與會企業代表亦提出印度吸引外資問題,包括印度研發投資、勞工法規、跨國企業在印度與東南亞之生產力上的優劣、地緣政治對供應鏈衝擊等議題,充分交換意見

A:依據瑞士聯邦委員會6月2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由於目前瑞士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管制措施已鬆綁,為防止疫情復發及迅速反應,必須密切監視控管及進行廣泛的病毒測試。自2020年6月25日起瑞士聯邦政府承擔民眾檢驗新型冠狀病毒費用,負担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費用為169瑞郎,病毒抗體檢測費用為113瑞郎之費用。另推出Swiss Covid App疫情追蹤應用程式(Proximity-Tracing-System),使用者下載APP安裝至手機上,該系統是以去中心化隱私方式追蹤罹患傳染病者蹤跡。該程式是使用藍牙技術,讓手機之間可以匿名聯繫通知,如果某個人經新冠病毒檢測得到陽性結果,則所有在幾天前接觸過這名感染者的人都會收到提醒通知,請他們採取隔離措施並及時去做檢測。設計目的是要提醒下載者已曾近距離接觸到罹患傳染病者。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委員會 日期:2020年6月25日  

A:AI革命在瑞士已經進入藥物研發領域、臨床研究、實驗室,診所和醫院。瑞士的生技製藥基礎堅厚紮實,擁有優秀的醫院和大學,例如瑞士聯邦蘇黎世理工學院(ETHZ)和洛桑理工學院(EPFL)。知名的資訊業IBM和Google公司在蘇黎世地區亦設立了美國以外最大的研究中心。瑞士羅氏(Roche)製藥業集團是在結合基因組學和臨床試驗數據資料庫方面全球領先者,年輕的新創公司如SOPHiA GENETICS等致力研發,透過確認患者最好的治療反應子群組資料,提供醫院做出改善個人化特殊治療的決定。 Novartis致力完成生物治療及細胞治療新藥的生產線,Sophia Genetics、BC Platforms、Genedata、Insphero、GenomSys及SimplicityBio等公司亦積極拓展人工智慧等技術。Lonza及Bachem等瑞士製藥公司透過與大學醫院及其他高科技公司合作,致力於新冠病毒診斷、舊藥新用、新冠病毒新藥開發,及疫苗開發等,更進一步對抗新冠病毒。 資料來源: 瑞士生技協會(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瑞士Chemanager雜誌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A:瑞士生技協會指出,去年與瑞士生技公司主要顯著的併購或合併案件計有:Pfizer公司以7.81億法郎併購瑞士Therachon公司;Boehringer Ingelheim公司以3.58億法郎併購瑞士Amal Therapeutics公司,瑞典Sobi公司以5.15億法郎併購瑞士Novimmune公司,以及瑞士Anokion以4千萬美元併購Kanyos Biotech公司,日本 YMC Co., Ltd. 併購瑞士ChromaCon AG(金額未公佈)等。 瑞士生物技術新創公司在科研產出、生物醫學專利、生物醫學領域創投,以及豐富的人力資源等四大領域表現傑出,以利將研究成果轉化為企業的商業資本,吸引外資投資收購和合作目標。依據瑞士Start up Ticker新聞資料,瑞士生物技術新創公司深受好評。   資料來源: 瑞士生技協會(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瑞士Chemanager雜誌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A:2020年瑞士生物技術報告指出,2019年瑞士生物技術公司總共募集約12億瑞士法郎投資資金,其中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幾乎各獲得一半。 CRISPR Therapeutics AG上市公司完成總計4.36億瑞士法郎的融資。其他獲得投資資金的上市公司包括AC Immune、ObsEva、Auris Medical和Biocartis等公司。在私人公司中,ADC Therapeutics公司獲得1.01億瑞士法郎大筆融資,而 Sophia Genetics公司亦獲得7600萬瑞士法郎資金。瑞士跨國製藥集團(如Biogen,CSL Behring,諾華和默克公司)均投入了巨資投資,投資額約已達40億瑞士法郎,以加強高科技生產能力及競爭優勢,因此越來越多的複雜生物製劑和細胞療法獲得批准。此外,尚有諸如SOPHiA Genetics、BC Platforms、Genedata、Insphero、GenomSys和SimplicityBIO等公司正積極開發在生技產業利用人工智能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 瑞士生技協會(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瑞士Chemanager雜誌 日期: 2020年6月25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