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EC+產油國及美國頁岩油業者大幅削減產量後,原油市場產生重大變化。上週五西德州中級原油(WTI)期貨價格突破每桶40美元,回到兩個月前的水準。布倫特原油價格也出現即期原油價格高於遠期合約價,顯示需求強勁,分析師預估全球石油市場將再度趨於平衡。 3月下旬和4月初,全球原油需求下降30%,造成價格暴跌。雖然原油需求反彈之程度仍受到疫情影響,但每週都逐漸增加。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需求仍舊低迷,但印度、日本、法國和德國等其他國家,需求卻迅速恢復,中國大陸的資料更顯示,石油消費已回到疫情爆發前水準。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 Platts)分析指出,重啟經濟後,民眾捨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改而自行開車,將推動汽油需求呈現V型復甦,但與產業和運輸活動息息相關的柴油需求則反應較為落後;航空燃油亦仍處低迷狀態。只要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等OPEC+產油國成員仍維持大幅減產,即使石油消費未能全面恢復,油價仍有支撐。 石油產業鏈中的煉油商對原油需求也是石油市場上的重要因素。煉油商買進原油煉製成運輸燃油、汽油、柴油、瀝青和化工原料,然而近期上游的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下游的需求尚未恢復,壓縮煉油商的利潤,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一年煉油商的利潤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加上目前煉油廠仍有大量可供出售的燃油庫存,未來將大幅減少購買原油,加上第二批疫情恐將來襲、產油國未能遵守減產協議,均可能造成原油市場之壓力。
A:紐約州、紐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於本(24)日共同宣布來自高風險地區的他州民眾進入這三州後必須進行14天隔離,紐約州長Cuomo在Twitter上指出德州、阿肯色州、亞歷桑納州、佛羅里達州等9州都在這名單上。本年3月底德州亦曾以同樣理由要求這三州民眾於進入德州時進行14天隔離(業於5月21日解禁)。
A: 「國際貨幣基金」(IMF)研究部主任Gita Gopinath於本(2020)年6月24日公布「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WEO)最新報告指出,新冠病毒肺炎迫使全球各經濟體實施大規模封鎖措施,以遏止病毒擴散、拯救人命,但同時也導致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之經濟衰退,預估2020至2021年全球因新冠肺炎造成之產值損失將超過12兆美元。在全球已有超過75%國家重新開放經濟之際,疫情在許多新興市場及開發中國家卻仍持續擴散並更為嚴重,在目前全世界尚未找到新冠肺炎相關醫療解決方案之際,經濟復甦力道充滿高度不確定性,而各國及其產業承受之衝擊程度將有所不同。 全球經濟展望及現況 經濟展望:IMF於2020年1月及4月分別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3%及-3.0%,本(6)月報告再度將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下調至-4.9%,調降幅度為1.9%,並指出2021年全球經濟將緩慢復甦,成長率約5.4%,降幅為0.4%。 貿易衰減:2020年第1季全球貿易衰退3.5%,反映出需求疲弱、跨境旅遊驟減、疫情封鎖及貿易限制造成供應短缺。(WEO第3頁) 通膨疲弱:先進國家通膨由2019年底1.7%降為2020年4月0.4%,新興市場通膨則從2019年底5.4%降為2020年4月4.2%。(WEO第3頁) 拉丁美洲及墨西哥經濟展望 IMF將2020年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經濟成長預測從原先-5.2%調降至-9.4%,下修幅度高達4.2%,2021年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經濟成長預測則從原先3.4%調升至3.7%,上調幅度為0.3%;而2020年墨西哥經濟成長預測從原先-6.6%下調至-10.5%,降幅為3.9%,2021年墨西哥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原先3.0%微幅調高至3.3%,升幅為0.3%。
A:墨西哥金融時報6月23日報導指出,墨Citibanamex金融集團在6月22日公布的雙週景氣調查報告,將墨2020年經濟預測從2週前-7.8%下修至-8.4%,而參與調查的28個金融集團及研究機構中,以JP Morgan -10.5%最為悲觀,其次為美銀美林集團的-10%,至於對墨2021年經濟預測,專家們均認為應可小幅成長2.7%,並認為6月25日墨央行利率委員會應該會將基本利率調降2碼,從目前5.5%調降為5.0%。
A:海地6/23確診個案增至5,216例,增加134例,死亡維持88例。海總統Jovenel Moïse宣布將於6月30日重新開放機場。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維持123例及死亡8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確診個案維持26例及死亡3例。
A:巴拿馬6/23確診個案增至27,314例,增加562例,死亡536例,增加15例,因住院人數遽增,醫療系統負荷加重,死亡人數迭創新高,疫情暫難緩解。 巴總統Laurentino Cortizo宣布自7/20起全國學校改採遠距上課,並由教育部成立線上教學平台。 日本駐巴使館捐贈550萬美元予巴政府採購醫療設備,另中國駐巴使館亦捐贈10部呼吸器。
A:哥斯大黎加6/23確診個案增至2,368例,增加91例,死亡維持12例。 哥政府決定擴大橘色警戒區,禁止非必要商業活動,其他地區維持黃色警戒,准許餐廳、美容院、健身中心、海灘及國家公園限時段開放。兩區域均維持車輛管制,惟橘色警戒區較為嚴格。(2)為抑制疫情,哥衛生部決定自6/27起公共場所均應配戴口罩,並盼於本週討論第3批產業重新開放期程。按哥國外籍人士禁止入境僅至6/30止,而旅遊業至盼如期開放。 哥政府對未符領取救助資格之23,700弱勢戶,提供每戶10萬哥幣(約173美元)之特別補助。
A:尼加拉瓜政府於本(6/23)日更新每週統計,確診個案增至2,170例,新增347例,死亡74例,增加10例。另尼國民間醫療聯盟(UMN)估計迄6/17確診個案為5,957例、死亡1,688例。 尼央行決定將存款準備率自13%調回至15%(按2019年8月因資金緊俏降至13%),惟鑒於尼國因疫情2020年經濟恐衰退4.5%,爰訂於7月起釋出40億尼幣(約1.16億美元)以協助銀行融資國內經濟活動。然而,尼國企業表示央行措施難以協助中小企業,建議應比照他國改採緩繳貸款或降低利率紓困。 尼教育部表示,自7/1起公立學校改採電視教學。鑒於尼國家長需上班且無固定網路,爰政府前未宣布停課,惟因疫情日趨嚴峻,僅能採取折衷措施。
A:海地6/19確診個案增至4,916例,增加228例,死亡84例,增加8例。世界銀行同意捐贈海地3,300萬美元,以維護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增強該國抗災能力。 千里達及托巴哥確診個案增至123例,增加6例,死亡維持8例。 安地卡及巴布達本日確診個案維持26例及死亡3例。
A:巴拿馬6/19確診個案增至24,274例,增加923例,死亡485例,增加10例。 巴總統Laurentino Cortizo宣布推遲第3批產業之開放,並稱最近確診個案增加,係因檢驗人數增加所致,惟仍將提升每日檢驗人數,自目前之2,000人提高至4,000人。 Cortizo總統另指出,新學期將採用遠端教學,並將持續延長電費及銀行貸款之緩繳。為振興經濟,將撥款1.5億美元貸款予中小企業,亦將持續推動11項公共工程計畫。 巴商工部宣布降低Colón自由貿易區租金75%,及投入9億美元改善該區消防、圍牆、廢水處理等設施,盼未來吸引更多投資。 巴民航局鑒於疫情嚴峻,宣布巴京機場暫停開放將延長30日至7/22。
A:哥斯大黎加6/19確診個案增至2,058例,大增119例,創疫情爆發後新高,死亡維持12例。 哥政府緊急決定叫停已開放之第2批產業,即週末餐廳及商店取消營業,教堂、海灘亦不再開放,本週末更全面禁止非必要車輛出行,哥衛生部長特別呼籲民眾勿慶祝本週末之父親節,應以視訊方式替代。 依據哥勞工部統計,受疫情影響,約有10.2萬民眾失業,使本年4月失業率創15.7%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4.4%。非正規就業率亦由去年之9%升高至14.9%。
A:尼加拉瓜政府6/19未更新統計,確診個案維持1,823例、死亡64例。尼國民間醫療聯盟(UMN)亦維持迄6/10日之估計,確診個案為4,971例(死亡1,398例),顯示資訊來源如同中國大陸,漸被政府完全掌控。 尼國公協會表示,因政府不提供檢測,亦不允許私人醫院檢測,使企業僅能將疑似個案遣送回家,增加企業防疫成本,迫使33%企業裁員因應。另民調指出,絕大部分民眾業採取佩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及避免出門之防疫措施,並認為疫情係尼國當前重大困難。 聯合航空及墨西哥航空將復航尼國時間推遲至8月,預期其他航空公司將跟進,Avianca航空則擬於6月底執行2次飛往邁阿密之撤僑航班。
A:新聞來源 : 韓國首爾經濟新聞(日期 : 2020年6月24日) 一、韓國國會預算政策處於本(109)年6月23日表示,經審查韓國政府第3次追加預算案(35兆3千億韓元/約8,658億3千萬新台幣)之業務,要求企劃財政部補充工作項目並於國會審議時提出說明,並檢視「第3次追加預算案分析報告書」表示,本次追加預算案採發行巨額國債籌措資金,爰必須以更嚴謹之態度審議及研考相關預算之執行。 二、國會預算政策處針對文在寅總統極力推動之「數位新政」(2兆7千億韓元/約662億2千萬新台幣)、「綠色新政」(1兆4千億韓元/約343億4千萬新台幣)及「僱用安全網」(1兆韓元/約245億3千萬新台幣)等,認為「不符合業務宗旨」、「無實際效益」及「審議過程須更加完善」等意見。其中,不僅僱用業務中提及之失業人數多於實際失業人數,韓國新政中豁免「事前可行性調查」之9項業務之可行性,亦需再作近一步檢討。 三、該處認為青瓦台(相當於我國總統府)與中央政府在尚未成立「國會常任委員會」前即急於審議第3次追加預算案,鑒於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席次占176席,若將國會預算政策處認為部分不可行之第3次追加預算案另單獨進行審議並通過時,恐遭輿論抨擊。 四、文在寅總統於6月23日於青瓦台召開之國務會議強調,審議追加預算案為現今最急迫之業務,回應國會預算政策處之意見表示,相關業務是否能達到實際效益,須再進行近一步評估。國會預算政策處表示,第3次追加預算案需再進一步檢討之部分如下: (一)僱用穩定特別對策(9兆4千億韓元/約2,305億6千萬新台幣) 1.追加預算案中僱用對策業務之對象達150萬名以上,遠遠超過5月之整體失業人口數之127萬8千名,經濟狀況佳時失業人口數亦維持於100萬名左右,國會預算政策處認為其中一部分屬短期公共援助對象,爰判定須補充相關業務項目。 2.直接供給職位多達55萬個,可能造成勞動市場供過於求,且相關業務與其他財政業務亦可能有類似或重複之部分。另外,直接供給職位可能產生透過民間機關之請託關說等違法行為,須加強監督僱用及給付工資等。 (二)韓國版新政(5兆1千億韓元/約1,250億9千萬新台幣) 1.國會預算政策處表示,韓國版新政不夠完善或無實際效益之業務頗多,與其培育新產業及新技術,更較接近單純利用已廣泛使用之技術。根據國家財政法「事前可行性調查經營方針」第23條,須評估業務之規模及方式並判斷相關企劃之可行性,爰豁免「事前可行性調查」之9項業務(9,343億韓元/約229億1千萬新台幣)亦須近一步檢討其可行性。 2.國會預算政策處列出企劃不夠完善及無實際效益之業務,並要求研擬更詳細之業務企劃。 (1)企劃不夠完善之業務:培育綠色新政之潛力企業、智慧綠色都市、智慧社會間接資本事業(SOC)及設立並支援呼吸道診斷診療事業等。 (2)無實際效益之業務:支援人工智慧(IA)憑證(Voucher)、建構巨量數據平台與網路及全面實體調查韓國旅行企業等。 (三)金融穩定套案 (5兆韓元/約1,226億4千萬新台幣) 1.為支援因新冠疫情致損失之產業,政府訂定金融穩定套案,對此須研擬相關後續處理方案。
A:印尼雅加達至萬隆(雅萬)高鐵係印尼政府國家策略發展計畫(PSN)交通領域發展重要項目,預定投入60.7億美元資金,本項工程案於2015年由中國大陸廠商得標。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影響,雅萬高鐵建設計畫將受到延誤,原預計明(2021)年6月竣工並正式營運,可能延後至明年下半年。 據報載,印尼政府刻正評估將雅萬高鐵延伸至泗水地區,此外,為加快使雅萬高鐵早日完工,印尼政府刻正重新研議讓日本加入此項高鐵建設計劃。 參考資料: https://www.storm.mg/article/2741672 https://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20/05/29/govt-wants-japan-to-join-china-backed-high-speed-rail-project.html
A:針對印尼政府實施新常態措施(New Normal)及放寬大規模社交隔離(PSBB)以恢復經濟活動的政策,印尼陶瓷工業協會(ASAKI)表示歡迎,並深信經濟活動的恢復將推升建材行及瓷磚零售店的銷售,預計能提升印尼國內瓷磚需求15%至20%。 此前,隨著貫徹大規模社交隔離政策,瓷磚需求曾一度低落,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零售市場通路占國產瓷磚銷量的75%,隨著2020年4月的需求低迷,全國瓷磚工業的產能利用率降至36%(總產能5.4億平方公尺),2020年5月再降至30%。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消費者、建材行及主要瓷磚零售店保守觀望、減少儲備並限量購買,在經濟活動恢復後,瓷磚生產商將提高產量,今年第4季產能利用率可望提升至50%,2021年第1季能再提高至65%。 即便如此,新常態措施並非萬靈丹,印尼陶瓷工業協會表示,今年第4季產能利用率能提高至50%、2021年第1季再提高至65%,是在貫徹新常態措施、工業用天然氣價格維持在6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對自印度和越南進口瓷磚課徵防衛稅的條件都滿足的情形下才能達成。 但很遺憾的是,迄今印尼財政部還未將印度和越南從防衛措施的例外國家清單中剔除,造成自越南和印度的進口量仍居高不下,依據印尼中央統計局(BPS)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自印度進口的瓷磚較去年同期遽升145%,印度瓷磚占印尼進口市場的比例也從原先的16%上升至35%。 印尼陶瓷工業協會對以上情況深感惋惜,印尼國內廠家有充足的產能供應國內市場需求,該協會將敦促印尼財政部即刻將印度及越南從防衛措施例外國家清單中剔除,尤其,目前海灣國家正對自中國及印度進口的瓷磚調高反傾銷稅,平均為52%,此舉將威脅到印尼瓷磚工業,因有很大的可能性,大部分原先供應阿拉伯國家的瓷磚將會轉銷印尼。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23日報導稱,日本航空貨物運送協會統計之本(2020)年5月空運出口量計4萬7,487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38%,創11年來新低水準。 從各航空貨物出口市場來看,對美國的航空貨物出口量為6,118公噸,較上年同期衰退58%,連續16個月呈現減少現象。對歐洲的出口量也嚴重低迷,其中對德國的出口量為2,506公噸,同滑落51%;對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出口量為1,484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56%。 另一方面,對中國大陸的航空貨物出口量計1萬3,010公噸,較上年同期減減少13%。中國大陸率先擺脫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各家航空公司的貨物航班均逐步回穩中。
A:馬來西亞數位經濟機構(MDEC)執行長蘇麗娜(Surina Shukri)指出,過去兩年數位經濟在持續穩健成長, 2018年為馬國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2,700億馬幣(約合631億美元)或占GDP 之18.5%。估計本(2020)年數位經濟將為貢獻GDP比例達20%。該機構盼馬國微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能推動經濟往前發展,使用數位技術提高生產力及節省成本。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施及馬國政府先前實施的「全國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Order)措施,該期間大多數企業在大部分經濟領域停擺情況下,已逐步向數位化轉型。 MDEC與合作夥伴透過「e-usahawan」加速器培訓計畫協助微型企業與中小企業轉型至電子商務發展。電子商務是數位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預測該平臺本年將為馬國GDP貢獻1,700億馬幣(約合397.29億美元)。在企業中採用數位技術之範圍相當廣泛,包括線上業務、電子商務、數位營運(商品與服務)、以及數位流程等。MDEC專注為中小企業提供數位平臺服務,企業營運商可使用該電子商務平臺在線上銷售其商品與服務,並拓展國際市場。 過去3個月行動管制令實施期間,由於大多數購物商場及批發業者均關閉,導致消費者無從進入實體店購物。馬國中小企業透過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的商品量飆升40%。估計電子商務交易市場可望於未來4至5年內增長兩倍。 自2017年以來,馬國在東南亞地區透過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的產品與服務總額達5億馬幣(約合1.17億美元)。自2018年以來,馬國逾90萬家中小企業中,約44%的生意係透過電子商務平臺交易。 馬國政府頃推出總值350億馬幣(約合81.79億美元)的「國家經濟復甦計畫」(Penjana),這項涵蓋40項措施的計畫,主要建立在三個主要核心之上,包括強化人民(Empower People)、促進商業(Propel Businesses)及振興經濟(Stimulate the economy)。上述大部分撥款用於保障就業機會,尤其針對零工經濟中的員工,提高技能並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動,並著重於加速數位經濟的成長。馬國政府已為MDEC撥款1.4億馬幣(約合3,272萬美元)啟動微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培訓課程、供應商補助及銷售援助等計畫,以儘速投入電子商務交易。另撥款20億馬幣(約合4.67億美元)協助20萬名青年及失業員工推行再技能及技能提升計畫。MDEC同時獲得3,500萬馬幣(約合817.95萬美元)撥款以推動數位創意內容產業;另一筆2,500萬馬幣(約合584.25萬美元) 撥款,將用於「全球在線勞動力」(Global Online Workforce,簡稱GLOW)計畫,以培訓馬國自由職業者在全球數位經濟中工作。GLOW為MDEC 「eRezeki」計畫下的附屬計畫,該計畫為具有部份技能的個人補助低收入族群方案指導及培訓,例如編寫程式、創意設計、商務和行政支持以及基於語言的任務(例如翻譯和轉錄),使個人能夠以數位方式創造高收入。迄今為止,該計畫已吸引約5萬3,000名參與者,總收入逾1.68億馬幣(約合3,934萬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萬事達卡頃發布之「2020年研究報告」顯示,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東南亞國家上億人口因各國政府先後實施行動管制令,導致大部分經濟領域停擺大受限制。電商、電子支付和線上平臺的跨界使用反而大受歡迎,推動各國快速走向數位經濟。 馬來西亞的電子支付在行動管制令期間以40%電子錢包使用率領先其他東南亞國家,包括菲律賓(36%)、泰國(27%)及新加坡(26%)。大部分國家已逐步放寬管制令,但新常態生活模式將成為現在與未來的日常模式。 該報告另稱,馬國近一半消費者在管制令期間增加線上購物率。64%接受訪問者指出,即使管制令結束,他們仍將以目前或疫情爆發前的頻率進行線上購物;54%消費者盼繼續獲得送貨上門服務以及45%工作者希望維持居家辦工的新常態。 新冠疫情爆發後,除電子錢包外,馬國消費者亦轉向非接觸式的付款方式,如扣帳卡(26%)或信用卡(22%),導致現金使用率下跌64%。馬國的線上購物及電子支付等線上活動,高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僅4月份,馬國包括二維碼及手機付款的電子支付就增加18%,領先其他東協國家如菲律賓(16%)、新加坡(15%)及泰國(15%)。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就業坊JobStreet.com 機構頃發布之調查報告顯示,90%馬國上班族感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職場的危機。 48%的受訪者認為該疫情對薪資產生負面影響, 24%的受訪者被要求強制休假。約66%的員工工作內容增加,尤其大型企業中高薪的階層(68%)。在教育領域(54%)增加了遠距教學課程,在製造業(45%)則增加了對產量的要求。相比之下,從事旅宿/餐飲業(45%)及營造業(36%)員工的工作範圍反而縮減。儘管長期而言,全職員工不易被裁員,但大多數員工獎金減少或薪資下降。近三分之一的員工稱薪資降低逾30%,因此大多數員工均關注與財務及工作保障相關的事務。這些憂慮導致工作幸福感下跌,尤其從事服務業及擁有子女的員工。在中小型企業服務的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也較低。 JobStreet機構指出,儘管馬國政府於6月初推出總值350億馬幣(約合82.08億美元)「短期國家經濟復甦計畫」(short-term economy recovery plan,簡稱Penjana),以協助減輕該病毒對國家經濟的衝擊,但更多企業轉向該就業坊求援。 該就業坊頃推出「一起前進」(#TogetherAhead)活動下之 「現在就工作」(#WorkNow) 活動,以協助求職者和雇主應對該病毒引發的各項挑戰,將求職者與潛在雇主連結起來。該就業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以協助馬國員工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工作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頃公布資料顯示,該國本(2020)年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為-2.9%,連續3個月通縮,略高於市場預測(-2.8%),並與4月持平。 馬國經濟學者認為,本年5月消費價格指數受汽油跌價影響陷入通縮。占消費價格指數高達14.6%比重的交通費是拉低物價的主要原因。5月交通費較上(2019)年同期減少20.8%。 5月份主要消費品價格升幅較顯著者,包括雜項產品及服務(成長2.8%)、通訊(成長1.6%)、保健用品(上升1.2%)、非酒精飲料與食品(上升1.2%)、教育(上升1%)、餐館與旅館(上升0.9%)、休閒服務及文化(上升0.7%)及含酒精飲料與香菸(上升0.2%);價格下跌之項目為交通(下跌20.8%)、房屋、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下跌2.6%)、服裝與鞋類(下跌1.1%)及家具、家用設備及日用品維修(下跌0.2%)。 馬國2020年1至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2019年同期下跌0.7%。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