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Børsen於6月17 日報導, 一項363位高管主管參與由Greens Analysis Institute進行2020年第二季度消費,投資和生產調查顯示, 丹麥進出口訂單量出現歷史性下滑。 Greens Analysis Institute 的經濟調查可以追溯最早到1990年, 此項調查除顯示今年丹麥消費,投資和生產整體下滑,亦是自1997 年來面臨最嚴重的外銷訂單縮減。這一項新的經濟周期研究表示,受疫情影響許多丹麥出口公司遇見6個月無訂單的空窗期,丹麥公司將最終陷入了嚴重的訂單縮減,對此, 丹麥工總DI也發出嚴重警告。     這一項總體商業周期指標其評量參數為銷售,投資,就業和利潤顯示 ,自2020年第一季度的正0.7點下降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負3.9。 DI的執行長Lars Sandahl Sørensen警告這些顯示出口業將出現危機。   “我們可以看到,十個出口公司有八個的出口量下降。50% 的公司預期, 除非採取進一步策略,否則並不期望到2021年恢復正常。35%的公司預計2022年不會恢復正常,因此這些數字完全符合我們也看到的嚴峻前景 。 S氏說道“當餐廳或咖啡廳關閉時,比較容易看到受創狀況,然而,其他產業危機較難看到。丹麥是一個高度仰賴出口的國家,這就是為什麼訂單的下滑將危害其經濟,如果不盡快採取應對方案,有可能對丹麥造成永久傷害的危險。 ”   從出口產業的訂單數量來看,很明顯,停產對所有行業都造成了沉重打擊。   丹麥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拉斯·奧爾森說: 比我們從丹麥統計局得到的數字更加悽慘的,而這正是我們現在所擔心的。雖然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丹麥的消費已恢復正常,出口和其他產業的下降並沒有像人們擔心的那樣嚴重,但是我們擔心這只是一個推延效應。”

A:儘管近日疫情感染人數大幅增加,在關閉三個月後,以色列內閣於6月17日批准下週一(6月22日)恢復該國鐵路營運,規定一次至多承載500名乘客(75%的容客量),乘客須在48小時前訂位,全程必須戴口罩且禁止在車上吃喝東西,同時宣布立即開放文藝活動及宴會廳等場所,但限制容納人數至多250人,經特殊允許可達500人,賓客將被要求在活動結束後的20天內保留姓名及通訊號碼紀錄,以便政府在發現感染的情況下進行調查。 政府在解除所有境內防疫限制後,呼籲民眾繼續遵守社交距離和防疫衛生規定,有鑑於防疫封鎖措施重傷經濟,內閣成員反對再實施新的國家封鎖命令,但將在出現高新增感染率的熱點區域進行封鎖,依據目前情勢,政府決定對該國兩個貝都因人鄉鎮Ar’ara BeNegev及Rahat實施一週的部分封城,此等地區皆出現大量的新感染病例,在台拉維夫南部的Jaffa地區亦出現大量新增案例,當地學校已被迫關閉,此地區的集會人數限制最多10人。 自6月以來,以色列新增病例持續上升,其中該國金融大城台拉維夫是這波疫情反彈中感染率最高的城市。截至6月18日晚間,以色列累計確診人數為20,243人(日增253人),累計死亡人數為304人。

A:以色列經濟產業部於5月底宣布7億以幣(約60億臺幣)予中小企業與工業進行紓困補助,本紓困案包括3.1億以幣(約26.6億臺幣)援助讓企業因應新冠肺炎進行實體調整(符合衛生部的防疫規定)、拓展線上商務、導入EMV支付技術、連結高速光纖網路、導入先進製造(感測器、運算、機器人等的投資)及提供先進製造及資源效率的諮詢等。   其中的2.55億以幣(約21.9億臺幣)則用於中小企業的補貼諮詢及合資企業融資,為自雇者及中小企業提供補貼的商務諮詢、課程、培訓及融資諮詢等,以色列經濟產業部呼籲私人合資企業協助中小企業以增加信貸工具的運用。   另外的1.35億以幣(約11.6億臺幣)將用來鼓勵傳統製造產業進行提高生產效率的投資,及協助出口商的行銷(因應全球多數展覽的取消)。   該筆紓困案為以色列政府近幾週宣布一系列紓困計畫的一部分,其他紓困計畫包括52億以幣(約446億臺幣)用來援助企業的固定支出(fixed expense)、26億以幣(約223億臺幣)用於市府稅減免(reduction of city tax)、140億以幣(約1200億臺幣)用於國家和地方商業貸款基金(national and local business loan fund)、及60億以幣(約515億臺幣)予大型企業的貸款等。

A: 根據丹麥外交部於6月18日發布之新聞稿報導, 從6月27日起,丹麥政府將為歐盟,申根地區以及英國的國家引入新的開放邊界和放寬旅行指南的模式。依照確診人數較少的客觀標準建立該模型,來確定哪些國家將被開放。   在長期受到入境限制並建議不要進行所有不必要的旅行之後,丹麥現在正在進一步開放。開放必須以符合某些客觀標準的國家為條件。具體來說,確診人數的數量必須處於低水平,並且正在努力製訂有關國家測試制度標準。如果這些國家符合丹麥標準,惟需求在前述開放國家對丹麥人之入境沒有重大限制之前提下。   外交部長科普說:   “我很高興我們現在可以朝著正常化邁出重要的一步,並使丹麥人能夠前往更多歐洲國家旅遊。在丹麥的處境比預期的要好得多。因此,我們現在可以放寬旅行指南,使我們能夠開放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旅遊,並由橙色警戒修改為黃色警戒。新模型之操作模式是基於客觀健康數據,並確保自動運行-即若有新的確診潮則有必要再次回到原先的警戒標準。至關重要的是,我們不要辜負對COVID-19的努力。開放旅遊必須安全無害,同時我們必須將丹麥受到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這個想法是丹麥民眾可以旅遊, 但不需要帶著新冠狀病毒一起旅遊。   司法部長尼克·赫克魯普(Nick Hekkerup)說:   “我們現在正在向與我們緊密聯繫的許多國家開放邊界。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向前邁出一大步的好消息,我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以丹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來做到這一點。 ”   衛生和部長馬格努斯·亨尼克說:   “當我們打開邊界時,以適當負責任的方式做到這一點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建立了一個模型依據國家的傳染狀況標準對每個國家進行評估。這一場流行病還沒有結束,因此,我們也要繼續密切監視不僅有社區中的確診,也同時關切國外的疫情發展這是很重要的。 ”   目前的入境限制將被以新的模式取代開放入境標準,基於預防原則,當局將製定的測試標準 以開放歐盟,申根地區以及英國旅遊。針對於這些國家,外交部將製作個別旅行指南。   “開放”的準則為,一個國家每10萬個居民必須少於20個確診。如果確診者人數上升每10個萬居民有30個確診, 則將更改為“檢疫隔離國家”。  國家血清研究所將繪製一張分別歸類為“開放”或“檢疫隔離國家”的國家表。此新模式將於6月27日星期六生效,開放和檢疫隔離國家名單將於6月25日建立。但是,根據選定的標準,可以說,絕大多數國家歐盟,申根地區以及英國將成為開放國家。 如果這些國家/地區對丹麥人入境沒有重大限制,那麼外交部旅行指南將對於所有開放國家將顯示為黃色。這意味著外交部將不再阻止不必要的旅行,只是鼓勵旅客多加注意並隨時追蹤更新政策。此外,鼓勵所有旅客在COVID-19期間遵循外交部的特別旅行建議。   對於從黃色警戒國家回返的丹麥人,回國後不需要再自主隔離14天。此外,此新模型將擴展於6月27日開放歐盟和申根國家以及英國,及與歐洲國家相提並論並具有充分發展的測試體系,可靠的報告的某些第三國的遊客開放入境。   入境許可對象將包括男女朋友,訂婚伴侶, 祖父母和孫子,商務旅遊及工作面試等。 但是,必須提出於入境前72小時採檢新冠狀病毒呈陰性報告證明方可入境。

A:印度與中國大陸邊境衝突升溫,印度商工部官員於本月18日向經濟時報透露,印度可能以國家安全為由,就中國大陸參與基礎建設標案的專案計畫及工程重機具供應等進行嚴更格之審查。除嚴格審標外,印度政府規劃推動振興經濟方案及自給自足經濟計畫,在新修正政府採採購規定,將給予國內業者更多參與標案之機會,亦可有效緊縮中國大陸及其他外國業參與機會。 印度媒體更披露,受印中關係緊張影響,印度住房暨都市事務部委由德里首府地區運輸公司(NCR Transport Corporation, NCRTC)執行之德里至印度北部Uttar Pradesh州Meerut市高鐵標案,最低競標報價為上海隧道工程,已有政界人士關切及提出停止該高鐵標案之訴求。NCRTC則表示尚未核發得標通知書給予上海隧道公司。印度住房暨都市事務部則表示,該標案仍於審查階段,尚未決標。資助該標案之亞洲開發銀行(ADB)建議印方需符合國際採購規範,不得對任何國家之企業採取歧視性措施。 印度規劃推動自給自足經濟計畫,已修法設定20億盧比(1美元約兌75盧比)以下僅開放給印度國內業者參與標案之金額門檻,以提升在地製造。此外,對上述嚴格審查,由於政府標案程序需符合公開及透明化之規定,此間人士認為更嚴格審查等同給予岐視待遇,仍需慮及法律面及實務面之可行性。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根據顧問公司Horváth & Partners Romania的資料,羅馬尼亞網路零售銷售額占總零售銷售額比重將由2019年的9%,提高到2020年的12%及2021年的14%。   2020年羅馬尼亞網路零售銷售額年增28%,達55億歐元(2019年年增20%,達43億歐元,預期2021年將增加18%,達65億歐元。  

A:一、依據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本(6)月14日報導,近期出版之非洲區域整合指數(African Regional Integration Index, ARII)年報顯示,史國在「貿易整合」項目列居全非洲第1名,其次依序為納米比亞、賴索托、南非及辛巴威,前4名皆為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會員,SACU另一會員國波札那則名列第7位,反映出SACU貿易整合已臻高度自由化,會員間彼此仰賴甚殷。至於貿易自由化程度最差之國家如索馬利亞、蘇丹及突尼西亞等國,則普遍皆是非洲地區進口關稅最高者。該年報(ARII Report 2019)係由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ECA)、非洲開發銀行及非洲聯盟於5月22日共同推出,為ARII第2個年報。 二、ARII係使用「貿易整合」、「生產整合」、「總體經濟整合」、「基礎建設整合」、及「人員自由移動」等5個面向(dimension)計16個指數(indicator)衡量非洲各國及區域組織之整合程度,其中,「貿易整合」使用出口至其他非洲國家占GDP之比例、自區域內進口占GDP之比例、區域內貿易比例及區域內進口貨品平均關稅等4個指數。另為配合非洲自由貿易區(AfCFTA)已生效即將正式實施,本年年報特別引用AfCFTA指數,對各國簽署及核准該協定之作為予以評分(核准2分、簽署1分,尚未簽署者0分)。 三、史國商工暨貿易部發言人表示,史國係SACU、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及東南非洲共同市場(COMESA)等會員國,且已核准AfCFTA協定,目前亦刻就加入「三方(Tripartite)共同體自由貿易協定(FTFA)」進行國內核准程序中。渠說明,即使AfCFTA尚未開始全面運作,史國已與其他非洲國家有密切貿易往來。復查,三方共同體係東部非洲共同體(EAC)、COMESA及SADC於2005年所成立(涵蓋非洲東南部27國約7億人口),嗣2015年6月推動FTA,目前共有肯亞、埃及、南非及史國等22個會員國簽署。TFTA須俟14個簽署國存放其國內核准書始生效,南非於2018年12月成為至今第4個批准議定書者。TFTA當初係以推動非洲FTA為遠景,如今AfCFTA躍然成形,TFTA之進展顯已喪失動能與舞台,本館預料其最後恐將無疾而終。 四、另經查閱ARII 2019報告之評分資訊如下:  (一)非洲整體整合程度偏低,平均分數僅有0.327分(滿分為1分),其中攸關其他3個面向發展之生產及基礎建設2項之整合成果最差,各為0.201分、0.220分。區域經濟組織表現最佳者為東部非洲共同體(EAC,0.537分),最差是SADC(0.337分)。  (二)南非獲評為全非洲區域整合程度之第1名(0.625分),其次為肯亞(0.444分)、盧安達(0.434分)、摩洛哥(0.430)及模里西斯(0.424分)。  (三)史國雖然貿易整合高居全非第1名(0.730分),但其他4項如生產整合(0.097分、第48名,南非此項滿分)、總經整合(0.280分、第48名)、基礎建設整合(0.124分、第40名)及人員自由移動(0.105分、第43名),致整體分數僅有0.288分,屈居非洲諸國第39名。

A: 此間媒體日前報導史國小型企業發展公司(SEDCO,隸屬於商工暨貿易部之國營事業)本(6)月11日發布其針對中小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影響程度所作之調查報告顯示,在配合政府實施疫情部分封鎖(partial lockdown)所採取之限制商業活動措施下,高達97.2%之中小型企業幾無任何可減緩衝擊之保險或安全網機制。 該調查係以網路方式針對全國各區隨機取樣蒐集資料,計有 394名中小型業者參加,其目的在建立COVD-19疫情對史國中小型企業之衝擊情形、瞭解其在經濟危機下生存所需之協助及評估使中小企業復甦之國家政策介入方式。調查報告指出,47.3%以上之受訪者表示因為收入損失面臨現金短缺之挑戰,其中32.3%反映在公司宣告倒閉前僅能再維持1個月;另有高達47.8%以上之業者稱最多只能支撐3個月。大致而言,中小企業於疫情期間所遭遇的主要困難是客戶對其產品與服務需求急遽減少(75.3%)、其次依序為營業額損失50%以上(75.1%)、產品供應鏈中斷(34.9%)、被迫裁撤員工(19.9%)及無力償還貸款與被銀行追討(13.3%)等。 雖然政府曾宣布將提供中小企業9,000萬史鍰(約520萬美元,此亦是迄今為止之唯一)紓困基金,但有高達68.7%之受訪者表示不知情。渠等建議政府採取的政策與措施包含:政府直接補助(83.7%)、免除所得稅等稅負(33.2%)、擴大企業信貸(23.7%)及延遲繳稅與其他減免稅(17.9%)等。 依照政府2019年4月之統計資料,史國中小企業數量近7萬家,僱用9萬餘人,產值約占GDP的60%,從事行業以零售業最多(64.5%),其次為服務業(21.5%)、製造業(6%)及運輸業(4%)。另中小型企業中有84%係屬微型企業(公司資產不足5萬史鍰,僱用員工1至3人,每年營業額6萬史鍰以下),體質脆弱,缺乏應變能力,係此波疫情危機受創最嚴重者。

A: 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6月17日針對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旨揭專題報導,引述財政部長Neal Rijkenberg 日前發布之新聞稿聲明指出,有關史國時報所稱因申請貸款法案(Loan Bill)之立法程序未能完成,致無法如期履行政府承諾應付企業之債款20億史鍰,財政部將即重啟立法程序等云,全係媒體依據陳舊過時之資料所作臆測指責,且在刊出文章前並未向財政部加以求證。 據悉,R財長已於本(109)年3月19日與非洲輸出入銀行(AFREXIM)簽署貸款合約,財政部目前正在處理最後相關細節,俟完成即可通知非洲輸出入銀行(AFREXIM)撥款,依原先規劃開始償還積欠企業之債務。 因史國政府機關仍處於疫情部分封鎖狀態(partial lockdown),本處無法聯繫財政部發言人查證,惟基於史國觀察家報係政府經營之媒體,該報新聞報導向較中立客觀,前述更正訊息應可採信。

A:資料來源: Romania-Insider.com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根據羅馬尼亞財政部發布資料,2020年1月至4月羅馬尼亞公債增加65億歐元,達835億歐元。   羅馬尼亞公債占GDP的比重由2019年底的 35.2%,提高到2020年4月底的35.9%;2019年4月底的比重為35.3%,名目債務達701億歐元。   歐盟及財政委員會預期羅馬尼亞2020年底公債占GDP比重將高於45%,一年後將約占GDP的55%,除非政府放棄計劃於2020年9月將退休金提高40%。

A:捷克貿工部部長Karel Havlíček指出若國會不通過5000億捷克克朗政府追加預算案,那麼捷克將面臨汽車產業危機,其中包括數百個需補助的小型企業,所以必須考量增列這筆預算支出。捷克政府部門還計劃為旅館和養老院提出補助案,也考慮為企業提供藝文活動的補助。捷克最大印刷公司Albatros Media表示它不希冀獲得政府補助,但一些書店和出版商正瀕臨營運危機。今年前五個月捷克汽車產量同比下降35.7%僅399,861輛,Škoda Auto車商的產量同比下降32.8%,現代汽車同比下降39.5%,而TPCA集團則同比下降達42.3%。

A:捷克國會ANO黨議員Patrik Nacher及國會KDU-ČSL黨議員Jan Čižinský新冠病毒測試均呈陰性結果,但仍需續隔離,布拉格市市長Zdeněk Hřib (Pirates黨)檢測結果也呈現陰性,據悉布拉格市府團隊共有51人進行隔離,目前為止沒有人呈現陽性檢測結果,因Nacher及Čižinský兩位國會議員檢測結果呈現陰性,所以其他的國會議員不需要接受檢測。

A:捷克衛生部長Adam Vojtěch先生昨天宣布除布拉格和卡維納兩市因仍為新冠病毒高度感染區,需要戴口罩外,從7月1日起在室內或搭乘大眾運輸時不再強制戴口罩,餐廳和酒吧也將允許對外開放至深夜,從週一開始也允許人數在1000人以下的室內外活動,若是可分成1,000人下的隔離群體,則允許舉辦5,000人數以下的室內外活動,另游泳池、動物園、紀念館和博物館將於下星期一恢復正常。捷克衛生部及捷克醫生團體正在草擬針對第二波新冠病毒爆發的相關防護措施。

A:瑞士央行6月18日舉行年中記者會,央行總裁Thomas Jordan表示,國際經濟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及各國管控措施影響,造成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目前經濟活動正逐漸復甦,但是對消費者和企業仍存在很高的經濟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維持擴張性貨幣政策仍然是必要的,有助於穩定經濟和價格的發展。   瑞士法郎目前處於強勁的升值壓力,鑑於瑞士法郎的升值過高,因此瑞士央行將在外匯市場上進行干預。另央行也將為銀行體系提供更多的流動性資金,為企業和公共部門提供了有利的融資條件。在當前情況下,通貨膨脹預測受到影響因素甚多,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經濟成長明顯衰退和國際油價下跌。本年通貨膨脹預測為負0.7%,預計在2021年上升,但仍為負0.2%,2022年預估將由負轉正為0.2%。   瑞士經濟明顯衰退,瑞士央行預測今年整年GDP將大幅下跌,恐將減少6%。這將是70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大跌幅,但2021年經濟應可明顯復甦。   資料來源:瑞士央行SNB新聞稿、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2020年6月19日

A: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報導,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下稱歐銀)總裁Suma Chakrabarti於本(6)月17日與土耳其對外經濟關係總會(DEIK)舉行網路研討會時表示,土耳其可於新冠病毒危機後變得更強大,並鼓勵土耳其私部門把握機會。   C總裁指出,流行病及其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破壞帶來的重大後果之一,為對供應鏈的審查將更加嚴格,未來企業將更強調彈性及多樣化;渠表示,土耳其擁有擴大出口的強大潛力,將係自此新動力中受益最多的國家之一。   歐銀研究發現,土耳其在189個產品類別具有顯現比較優勢(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為該銀行投資38個國家中最多者。RCA定義為某產品占某國出口份額與該產品占全球貿易份額之比率,其有助於衡量各國在供應鏈自中國大陸轉移中受益之程度(因中國大陸為目前全球最主要之供應國)。   C總裁另主張土耳其與歐盟之關稅同盟應現代化,以確保對雙方更好,並使土耳其可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趨勢;在經濟活動區域化加劇、供應鏈縮短及地緣政治不確定的世界中,土耳其與歐盟更緊密的關係將對雙方有益。   C總裁重申歐銀對土耳其的堅定承諾,該銀行於過去10年已對土投資124億歐元,渠指出歐銀在過去繁榮或是充滿挑戰的時候均與土耳其在一起,包括在未遂政變後支持土耳其經濟,以及現在即時且堅定地回應土耳其公司部門與銀行系統之需求,歐銀並已在處理價值約10億歐元之新冠病毒因應計畫。   歐銀於本(2020)年1-5月已對土耳其經濟注入價值8.7億歐元之資金。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拜賜於增加80種本地產品,2020年第1季斯洛伐克零售商Billa本地食品銷售提高14%。   Billa承諾2020年本地產品銷售將增加10%,2019年本地產品銷售達3億2,200萬歐元。                                                           Billa於斯洛伐克擁有150家分店,員工數達4,500人。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美國鋼鐵廠(U.S. Steel)計劃於未來10年於Kosice廠投資15億歐元。   美國鋼鐵Kosice廠於流行疫情前便已減產,且宣布裁員2,500人,然而該廠對公司而言仍具重要策略意義。   斯洛伐克東部的公司大多呼籲政府提高勞工法的靈活性、降低能源價格及簡化繁瑣程序。  

A:根據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家庭、勞工及社會服務部長Zehra Zumrut Selcuk本周三表示,在土耳其本月重啟經濟之際,於4月採行的3個月禁止解雇令將再延長3個月的時間,以便抵銷商業活動關閉與失業造成的影響。同時將停止過去三個月所用以補足勞工薪資損失的付款系統。   S部長表示,過去10天,約40萬人已經離開短期工作津貼系統,此系統將被其他獎勵措施所取代,共計有超過350萬人從此系統中受益。伊繼表示,該系統乃當土國第一個新冠病毒案例出現不久後,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立即宣布之較大範圍經濟穩定保護措施中一環。該部目前已經提供了205億里拉(約30億美元)的救助金給6百多萬個家庭。   S部長另提到,該部所實施的措施專注於工作生活、社會安全、社會服務及社會福利等方面。社會福利措施歸類於社會保護防盾計畫下的短期工作津貼、失業福利、現金工資支持及社會福利等3大類,伊表示在整個方案中,此約為205億里拉的現金支助,並經由1,003個社會扶助與團結基金會,送給需要的人。在疫情前每月即有1.2億里拉定期分送到各基金會,疫情期間此款項則增加了5億里拉。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0年6月19日   2019年斯洛伐克國有電網營運商SEPS淨利提高38%,達6,930萬歐元;銷售額提高2%,達3億6,620萬歐元。   SEPS業績改善歸因於跨境輸電收入增加,維持高利潤與斯洛伐克高電價無關。      

A:資料來源:德國商報(Handelsblatt)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94060050號   根據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報導,德國聯邦政府日前聯合電腦軟體開發商SAP、德國電信Telekom及Robert-Koch-Institut,正式推出德國智慧手機應用程式新冠Corona-App,協助人們在與無症狀病毒感染者接觸後,能獲得App即時訊息通知,進一步抑制新冠病毒的蔓延流行。下載App的人愈多,系統的功效會愈好。   鑒此,其中一項附帶法律草案受到關注討論,該法律草案規定App為自願下載使用,以防止企業公司規定其員工使用該應用程式。德國消費者事務專家委員會主席Peter Kenning表示,該草案對新冠Corona-App的合法性產生正面影響。德國聯邦司法部長Christine Lambrecht則反對該草案,表示《個人資訊保護基本法》(Datenschutz-Grundverordnung)應可對所有一切進行規範。   至於這款智慧手機警訊App的效果是否良好則尚不明確。德國聯邦政府稱此為世界新式作法,每週有新的學習體驗。另一項不確定的是,距離判定所採用的藍芽技術是否適切,IT專家也抱持懷疑。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