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奧媒新聞報(Die presse)本(109)年6月17日評論奧地利在2020年世界競爭力排名及新冠肺炎疫情後經濟發展契機與風險。   奧地利競爭力穩健進步,最重要是具有高生產力之勞動力及高效率之中小企業:在新冠疫情危機前,奧地利一直保有競爭力;而在此波疫情中,雖然全球競爭力洗牌,惟奧國仍具有決定性優勢。前述優勢在瑞士IMD 「2020年世界競爭力報告」獲得認可,63國評比中,奧國2020年競爭力排名自2019年第19名上升至第16位;奧國競爭力多年來一直保持穩健進步,原因是稅收負擔緩和調降,官僚障礙減少,而最重要的是具高生產力之勞動力,以及高效率之中小企業。   後新冠疫情時期,奧國等小型規模經濟可能恢復較快:近期新冠疫情嚴重衝擊奧地利穩定之勞動市場及經濟,旅遊業對奧國之高重要性,使失業率上升速度高於他國;而作為奧國經濟骨幹之中小企業,在新冠危機中因薄弱之自有資本而面臨問題。惟依據本年世界競爭力最新排名,較小型經濟體排名躍升,取得長足進步,顯示像奧地利等同類型國家很有可能快速恢復;而即使IMD所用評比方法對大國較有利,主要經濟大國如:美國和中國仍分別退步7名及6名,滑落至第10名及第20名。   全球化減弱使奧國具相對優勢:IMD主任Mr. Arturo Bris表示:全球化正在減弱(less globalization),而此趨勢始於金融危機,近期則因中美貿易爭端而升級,並因新冠肺炎疫情加劇。大型全球企業正處於危機之中,歐洲等地之保護主義也在升溫;因此,許多企業正改變其供應鏈及市場,以保護自身免受疫情再次爆發之衝擊。這表示各國企業將更專注於本國市場,西方國家移回部分產業之生產製造,而奧地利在此情勢中具相對優勢。另小型經濟體也因較易取得社會共識,可避免耗時之辯論及更容易成功對抗疫情衝擊。   奧國等出口導向國家需注意「全球大趨勢」之風險:芬蘭前總理Mr. Alexander Stubb認為,小國因靈活且具彈性,可對新情勢迅速反應,在當前新冠疫情危機中擁有優勢,同時,奧地利也因屬於大型經濟體-歐盟及歐元區成員,更能安度危機;惟要注意風險:奧地利等出口導向及小型國家,與「全球大趨勢」(global megatrends)高度關聯,特別易受影響,若新冠疫情後貨品貿易長期下跌,則即使積極採行「製造業再本土化」政策,亦無法彌補此全球性貿易衰退帶來之損失。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6.18  IAR   英國連鎖超市Tesco於6月18日週四宣布,它將在波蘭出售其業務,並將重點放在中歐的其他市場。這家英國連鎖超市表示,該公司正在將其在波蘭的301家商店出售給丹麥零售商Salling Group,總淨額為1.65億英鎊(8.19億波幣)。   該公司執行長Dave Lewis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在中歐的業務已取得長足進步,但持續看到波蘭市場的挑戰。今天的宣布讓該公司能夠集中精力專注在捷克,匈牙利及斯洛伐克等地區的業務,在這些地區該公司有更強的市場地位及擁有很好的成長前景。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6.17.  PolandIn   波蘭總理Mateusz Morawiecki於6月17日週三宣布,凡在波蘭營業額不超過5000萬波幣(1,260萬美元,1,120萬歐元)的公司將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Corporate Income Tax)直到其轉為盈餘為止。Morawiecki總理表示,此項新制度將涵蓋波蘭97%的公司,並補充表示,其將是「企業的孵化器」(entrepreneurship incubator)。渠希望新規則將在半年左右生效。   Morawiecki總理表示,任何決定投資、發展的企業家、決定在波蘭發展業務的波蘭企業家或外國企業家,都將擁有理想的發展條件。這將是整個波蘭真正的企業孵化器。波蘭政府在COVID-19流行期間採取一系列措施,以幫助企業及挽救工作之後,宣布了此項措施。波蘭總統於3月底簽署了一項數十億美元的紓困及刺激方案,以支撐經濟並保護其免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06.18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蘭PGE能源公司總裁 Wojciech Dabrowski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興建總發電容量達100 MW的風電場。此項投資成本可能達到1.4億歐元。該公司已經在位於廢礦區的土地(post-mine plot)經營一座可產生高達31MW電力的風電場。   Dabrowski總裁另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是否在其他地點進行其他類似的計畫。發電廠及褐煤礦區擁有的土地在第1階段適合興建發電容量達100MW的光伏電場。此類計畫所需的投資支出估計為 7000萬歐元。PGE公司設定一項戰略目標,要在2030年在波蘭再生能源市場的佔有率達到25%。目前,其資本集團控制波蘭傳統能源銷售的40%,對最終消費者的銷售占30%,而再生能源的銷售占12%。    

A:參考資料: The Financial Times, Infrastructure Intelligence, The Rail News  日期:109年6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29/P200號(商情文號:第329號)   商情本文: 根據英國交通部主管鐵路次長Chris Heaton-Harris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維持客運鐵路運營的成本已達到35億英鎊。   火車運營商正在與政府就擴大現有的緊急措施協議進行談判,該協議於3月開始實施,將於9月到期,為期12至18個月。由於乘客人數的減少,政府於3月暫停鐵路特許經營系統;在新的安排下,運營商繼續以預定的管理費持續提供每天運行服務。英國政府規劃,向公共汽車公司提供第二筆資金注入,此前英國政府已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危機的前三個月提供3.97億英鎊。   儘管英國政府採取緩解「封城」的措施,使用鐵路的乘客數仍比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的人數低80%以上。火車運營商鐵路運輸集團Rail Delivery Group表示,社交距離措施意味著運量將為正常運量的15%至20%。據估計,若社交距離規則從2公尺削減至1公尺,火車可載運人數將從正常數字的10%左右提高到45%。

A:參考資料: The Irish Times, Buzz.ie, RTÉ News and Current Affairs  日期:109年6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28/P200號(商情文號:第328號)   商情本文:  愛爾蘭活動策畫業者警告會展行業可能崩潰,由於疫情導致活動取消,預計在未來三年內總計2億歐元的活動收入將面臨風險。由於在會議取消的情況下,承辦單位通常要全額退款,將使渠等面臨巨大的財務挑戰或公司倒閉。   愛爾蘭專業會議組織者協會(Aipco)成員平均每年辦理96次會議,超過32,000名代表參加,渠等表示,從現在起到2020年夏季舉行的國際會議中,有90%已經被取消。根據Aipco主席Ronan Flood表示,國際會議每年為愛爾蘭經濟帶來7400萬歐元的商務旅遊業,該行業的價值可為支撐20,000個工作。   Aipco宣布七項生存計劃: 1.增加對旅遊貿易網站Fáilte Ireland提供資源,以確保商務旅遊業的發展。 2.要求政府將薪資補貼計劃延長至2021年3月31日。 3.要求政府提出對業者提供紓困補助金。 4.對國際型活動策畫企業提供財務支持,以增強其在歐洲的競爭力。 5.取將商務旅遊增值稅。 6.向高爾夫度假網站Destination Ireland發出令人信服的保證消息,提供會議如何安全召開之標準操作程序(SOP)指南。 7. 協會成立新的部門協助會員因應此波危機。 另一個代表機構Event Industry Ireland警告,該行業一半以上的企業可能將在本年倒閉。

A:參考資料: The Guardian, BBC News, Sky News 日期:109年6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27/P200號(商情文號:第327號)   商情本文:   為因應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封城」期間對配送服务需求激增,英國快遞公司(Dynamic Parcel Distribution – DPD)及 Kingfisher將增僱用7,500多名員工。   DPD將增加僱用6,000名員工,包括3500名駕駛員和2500名支援行政人員,例如機械師和包裹分流員。 DPD 另將投資2億英鎊用於增加記錄駕駛員的手持設備以及包括在15個地區倉庫擴大其次日包裹遞送服務。   Kingfisher表示,將僱用3,000至4,000名員工,其中大約一半將在英國工作,主要在用於處理線上訂單的配送。Kingfisher表示,DIY物品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在五金店B&Q和Screwfix(由Kingfisher擁有)的網上銷售在4月和5月增加兩倍多。   《郵政和包裹技術國際》雜誌的編輯Helen Norman表示,定期送貨上門服務可能無法長期持續下去,而且許多專家認為,由於快遞公司送貨到府的費用相對高,因此未來可能被配送儲物櫃取而代之。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6月18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326/P200號(商情文號:第326號)   商情本文:      由於許多清潔能源項目需要私人融資才能進行,因此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BEIS)目前正與英國企業合作開發商機,以達成英國淨零排放承諾的目標。英國政府的《绿色金融戰略》旨在加快對綠色基礎設施的投資。目前,英國近五十萬人受僱於低碳經濟及其供應鏈。   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將在以下方面支持綠色產業復甦: •到2030年幫助海上風電行業開發40GW電力。 •到2020年代中期,建立第一個全面部署的碳捕集與封存集群。 •支持能源密集型產業向低碳技術發展。 •幫助提高家庭、學校和醫院的能源效率。 •在未來十年內,在節能高效的經濟增長中創造20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   另英國商業、能源及產業策略部部長 Alok Sharma  於2月份和前英格蘭銀行(英國中央銀行)行長Mark Carney共同發起《CoP26金融行動計劃》,以幫助私人融資支持全球經濟邁向淨零淨轉型。   在CoP26召開之前(於2021年11月舉行),英國定義5個需要特別注意的領域: •清潔能源 •清潔運輸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適應力和復原力 •金融   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於2019年在聯合國會議上宣布,將加倍對英國因應國際氣候變遷項目融資,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達到116億英鎊。從本年8月起,英國將啟動第一輪《英國PACT綠色復甦挑戰基金》,以使英國及相關國際組織可從而支持非洲、亞洲和南美的國家發展其綠色產業。

A:德州勞工局週二表示,7月6日開始,失業人士必須積極尋找工作才能繼續領取失業救濟金,並且需在7月19日之前提交證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德州州長發布命令暫時豁免此一規定。 勞工局要求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民眾要在 WorkInTexas.com 網站註冊,並且達到每週最少的求職需求量,另外需將工作搜索活動製成列表,內容包括日期、聯繫人的姓名和職務、電話號碼、地址和搜索結果。留職停薪的民眾及自雇者 (Self-Employed Workers) 則無需找工作,不過自雇者必須逐漸重啟生意。

A:總部位於麻州的Greentown Labs 乾淨能源孵化器將在休士頓設立第二個據點,預計2021年第一季啟用。此一據點將可提供辦公空間、實驗室及資金給50家從事碳捕捉、氫燃料技術、電池存儲和其他乾淨能源的新創公司使用。過去9年內,Greentown Labs 已成功推出了280間新創公司。此組織入駐休士頓主要是受到休士頓的大型能源公司以及市府最近推出的 2050 Carbon Neutral 企劃所吸引,目前已與Chevron、Shell、 NRG Energy、BHP等公司簽署合作夥伴協議。資金將來自American Family Insurance Institute (保險公司) 以及 SCF Partners (私募基金),Tudor、Pickering、Holt&Co. 等則將提供公司策略和財務建議。目前Greentown Labs確切地點尚未決定,但是Greentown Labs 已募得750萬美元的資金,足供營運3年。 德州是美國第一大風力生產州,並且積極朝向大型電池存儲領域發展。多年來,休士頓一直想利用化石燃料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擴大再生能源的發展,但卻因資金不足,以及石油產業保守的態度無法推動。Crunchbase News的數據顯示,獲得創投基金青睞的美國前十城市中,德州只有奧斯汀以18億美元入榜,另外,2019年來到德州的創投基金中,休士頓僅分配到13.3%,相較於奧斯丁的61.1%明顯不足。 大休士頓商會總裁Bob Harvey 表示,Greentown Labs 入駐休士頓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基金來到休士頓,並且重新強調休士頓新創產業的文化.此舉能夠肯定休士頓政府近期積極轉型的努力,將化石燃料產業轉向乾淨能源.

A: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隨著地區經濟開始重啟,美國5月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額增加17.7%。 與上個月比較5月的銷售額急劇上升,但仍比去年同期下降6%,3月至5月的銷售額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約11%。經濟學家認為,雖然此數字顯示經濟逐步復甦,但消費者信心依然低迷,經濟尚未完全反彈。 分析師指出,若不計入汽車、汽車零件和汽油的銷售額,這波降幅則沒這麼嚴重。與四月份相比,零售貿易銷售額增長了17%,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4%。另外,網路零售及非零售商店均呈現成長(比2019年5月成長了31%),建築和花園用品的銷售也比去年增長了16%。 大休士頓地區商會副總裁 Patrick Jankowski 表示,這項數據不能完全代表經濟復甦,銷售額上漲有可能只是因為前兩個月的居家令抑制了原本的需求,六月份的銷售額將會是較好的指標.另外,J總裁提出,較去年同期相比,汽車銷售額下降約3.9%、加油站銷售額減少31%、服飾銷售額下降63%、家具銷售額衰退22%,等到就業率回升才會返回正常,經濟才能算是真正的恢復。

A:依據智利央行公布之6月貨幣政策報告,央行下修智利2020年經濟將衰退5.5%-7.5%,為35年來最大衰退;央行前次(3月)預估衰退1.5%至2.5%。 央行分析智利內需已大幅下降,4月份經濟及生產活動下降14%,5-6月由於智利政府實施更嚴格之防疫措施,經濟活動將進一步收縮。另預測2021年將成長4.75-6.25%、2022年成長3至4%。

A:亞歷桑納上週的失業救濟人數再度攀升,並超出了原本的紀錄。亞歷桑納經濟安全局(Department of Economic Security,簡稱DES)的系統更發生技術問題,無法於本週支付失業補助,而目前尚不清楚本週有多少申請人尚未收到此筆救濟金。   在五月份短暫放緩後,新一波的失業補助申請已連續兩週上升。由於國會允許優步駕駛等自雇者也可加入申請,專家推估這可能是申請人數大幅成長的原因之一。   亞利桑那州上週初步申請失業保險的人數為28,522人,較前一週增加了4千人,創下2009年大蕭條後單週11,178的兩倍紀錄。   但這個數字和申請「疫情失業補助(Pandemic Unemployment Assistance,簡稱PUA )」的118,000人比起來則不足為奇,PUA提供自雇者及無法申請一般失業保險的人士申請,申請人數自上上週的59,000份,激增到上週的96,000份。   但這些數字恐有許多重複,若失業者首次申請遭拒,則得再次提交申請才可獲得補助。儘管如此,DES因系統出現問題,即便是原有的申請者也無法在本週提供救濟金,該機構團隊正在積極解決當中。   新聞來源

A:因新冠狀病毒大流行導致3個月停工後,巴西日產汽車(NISSAN)於下週將對里約州之工廠恢復部分生產。除了應對汽車業共同面臨covid-19造成的損失及產量大減之外,該公司還必須調整業務以配合日前日產總部宣布與雷諾統一平台生產之全球計畫。 日產巴西公司正在與雷諾(Renault)研議將在2023年前共同於巴西平台上生產的首批兩款車型。目前兩家公司在巴西擁有4個不同生產基地,生產6種車款;而經整合後,將以一個平台生產兩個品牌的7種車款。

A: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加州之噴射推進實驗室(JPL)開發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之簡易呼吸器模型,以供所有國家/地區生產。經美國食品暨藥品管理局(FDA)批准JPL製造原型後,NASA開始向有能力生產該設備之美國和外國公司授予專利和許可,因此,亦將有巴西廠商生產該呼吸器。 最初來自42個國家的331家公司,含括30個巴西機構等報名參與此計畫,NASA最後向8家美國公司和24家外國廠商授予許可;3家巴西廠商獲得授權,其中包括位於聖保羅州Indaiatuba市原生產泌尿產品之Russer,該公司表示有能力製造呼吸器,但沒有專門知識,當獲悉被選中在巴西生產時感到非常興奮。

A:奧斯汀美國政治家新聞網站(the Austin American-Statesman)指出,本周二(6/16)電動汽車製造商Tesla與德州奧斯汀Travis County 郡政府正就獎勵投資條件交換意見,若獎勵投資條件獲得核准,對於德州中部經濟發展將會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是否Tesla已經選擇奧斯汀作為興建工廠所在地,據了解奧克拉荷馬州Tulsa郡也是可能地點之一。 Tesla在上海的新車廠於今年初開始生產,預計年產量為10萬輛,最終年產50萬輛。根據彭博新聞,Tesla同時計畫於德國柏林興建一座車廠,預計可於2021年中開始量產。美國、歐洲和中國是全球三大汽車市場,Teala分別在這三大市場設廠,以供應三地對Tesla的需求。

A: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造成財政收入減少和政府支出增加,2020年巴西財政狀況惡化,尤其巴西因應疫情出現太多狀況,威脅投資者對其國家財政和經濟信心。 英國經濟學人(EIU)預測,2020年巴西財政赤字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3%,創下巴西歷史紀錄。 EIU對巴西赤字預測包括GDP衰退11.9%,利息支出相當於GDP4.4%。總負債占 GDP比從2019年76.5%躍升至今年的97.6%。

A:根據菲律賓統計局(PSA)數據顯示,菲國本年4月底計有730萬人失業,失業率達17.7%,創歷史新高,要點如下: 4月份就業人數計3,380 萬人,比去(2019)年4月之 4,180萬人減少800 萬人,比本年1 月之4,270萬人更減少達890萬人。4 月份失業率達 17.7%,比本年1 月之5.3%,激增12.4 個百分點。 勞動參與率從去年4月 之63.1%,銳減至本年4月之55.6%,創下菲國就業市場之歷史新低紀錄。自本年1月以來,菲國就業市場已經連續3個月萎縮,凸顯COVID-19疫情爆發,已對菲國經濟造成破壞性衝擊。 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表示: 上述失業數字令人難過,惟不意外,菲國經濟活動因3月15日起呂宋島全島實施ECQ而停滯,造成失業人數大幅增加,其中以接觸式服務業就業人口減幅最大,惟自從 5 月份政府陸續分區解除防疫封鎖以來,餐飲、 零售、住宿及交通服務業之就業情況已出現改善。 此外,政府積極採取各項紓困振興措施,協助農業、漁業、工業、服務業、 交通運輸業及觀光旅遊業等部門早日恢復經濟動能,可望有效改善失業問題。

A:紐西蘭財政部長Grant Robertson於6月18日表示,本年第一季GDP相對去年第四季下跌 1.6%,此為預期範圍之內。紐西蘭超前部署因應疫情,於3月19日關閉邊境,3月26日實 施全國性隔離,也因此能比大多數國家早解除封鎖,使經濟活動回復正常。依據牛津大 學編列指標Government Response Stringency Index,紐西蘭與台灣目前同被列為活動 限制最低的國家。   第一季主要受創產業為住宿餐飲業下跌7.8%,旅遊服務業下跌8.5%,林木業下跌5.2%。 R部長表示,第二季數據將會呈現疫情對紐國經濟更大衝擊,目前重點為經濟復原工 作,紐政府已在本年預算中編列高額經費因應。

A: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頃發表最新之本(2020)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馬來西亞的全球競爭力在接受評比之63個經濟體中以76.395評分下跌5名至第27位,評分亦較上(2019)年(82.54評分)遜色。馬國在亞太區排名第11位,次於新加坡(第1位)、香港(第5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第9位)、臺灣(第11位)、卡達(第14位)、澳洲(第18位)、中國大陸(第20位)、紐西蘭(第22位)、韓國(第23位)及沙烏地阿拉伯(第24位)。在東協排名方面,馬國僅次於新加坡排名第2位。泰國下跌4位至第29名,印尼跌幅最大,從第32位下降至第40名,菲律賓是唯一名次有改善的東協國家,上升1位至第45名。   IMD係根據經濟體的四大類指標,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率、經商效率及基礎建設評鑑,從全球挑選63個經濟體進行全球競爭力評定排名。   IMD指出,本年馬國跌幅最大的指標為匯率穩定、人口增長、政治穩定的風險、國營企業所有權(State Ownership of Enterprise)、公部門合約、官僚、污染問題、賄賂和腐敗、熟練勞動力及社會凝聚力等。馬國取得重大改善的指標為長期就業增長、高科技出口、工業客戶的電費、燃油價格及創業程序。     馬國本次全球競爭力排名下跌,主因經商效率評等下跌至第29名(2019年排名第18位);基礎建設評等下跌至第31位(2019年排名第28位);政府效率排名從第24名下跌至第30名;經濟表現排名則由2019年之第11名上升至第9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指出,馬國本年將面臨嚴峻挑戰,需採行下列措施:(一)透過合理化政策降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馬國經濟、社會及環境的影響;(二)運用線上平臺機制,加速員工的技能提升;(三)透過改變思維方式及創造力來提高生產力及競爭力;(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五) 擴大中小企業採用工業4.0技術,以促進經濟復甦並改善全球競爭力排名。   馬國經濟學者認為該國擁有優良基礎設施,例如電力、水、高速公路以及人才,這些均能成為提高競爭力水準的催化劑。馬國須加強ICT基礎設施以支撐數位經濟。馬國在吸引外人直接投資方面面臨激烈競爭,尤值許多跨國企業刻正考慮將生產基地撤出中國大陸並轉移至其他國家之際。馬國政府雖在遏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方面實施許多振興經濟配套措施,但仍需改善經濟結構上的弱點,以便提升國家的長期競爭力。除親商政策外,馬國政府亦需加強剷除腐敗、提高行政效率與透明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