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之財政壓力,印尼財政部於本年5月5日公布第48/PMK.03/2020號部長令,將於本年7月1日起針對無形數位商品及服務課徵10%附加價值稅(VAT)。 該法令重要內容如次: (一)    課稅對象:12個月內與印尼買家(或消費者)交易超過一定金額或其流量(或使用量)達到一定標準之外國電子商務業者,包含外國商品或服務提供者以及國內外電子交易設施提供者等。 (二)    課稅項目:包括智慧財產權、科學或商業知識或其設備、以膠捲或錄影帶進行媒體廣播等之使用或使用權,以及數位商品或服務之使用等。 (三)    繳稅方式:業者向買家或消費者收取附加價值稅,每月以電子方式向政府繳納。 參考資料: 1.    財政部本年5月5日第48/PMK.03/2020號部長令: https://www.pajak.go.id/sites/default/files/2020-05/PMK-48_2020%20PPN%20PMSE.pdf 2.    印尼財政部賦稅署本年5月29日「印尼數位產品稅(Indonesia Digital Products Tax)」線上研討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4qFoGa_Pn0 2. 近期印尼當地媒體報導資料: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trade-digital-indonesia/indonesia-says-u-s-not-investigating-vat-on-digital-services-idUSKBN23N15W

A: 依據日本經濟新聞本(2020)年6月18日報導,日本政府於本年6月17日通過《航空法修正案》,要求持有重達200公克以上遙控無人機者須向國土交通省申請姓名、地址及機型型號等,並取得註冊ID,至發生多次墜落事故等具安全問題之機型則禁止登錄。操作遙控無人機時,須在機體標示註冊ID,若未經註冊即操作無人機飛行,將處以50萬日圓以下罰金或一年以下之有期徒刑。國土交通省據此將於2021年底至2022年初引進註冊制度,未來將透過管理無人機發射之無線電波資訊掌握飛行中的機型。 《航空法》過去原則禁止在機場附近和人口稠密處操作無人機,但違規事件不斷增加。據日本警察廳數據,2019年告發違規次數為111次,比上(2018)年增加35%。由於不知道引起事故的飛機的所有者,調查原因和確保安全的措施成為問題。2019年關西國際機場多次出現類似無人機的飛行物體,導致跑道關閉及班機取消,影響眾多旅客。《航空法修正案》為完徹底確保成田機場和羽田機場等主要機場之安全,要求機場管理者有義務制定因應巡邏和關閉跑道等之指南。 此外,《航空法修正案》將允許警察和機場管理人員可下令撤離無人機,並透過無線電波干擾無人機飛行。日本政府規劃未來創設無人機執照制度,如在街道以無法目視飛行等具有一定風險的操作則須取得執照。 國土交通省及參議院公開本案詳細資料如下列網址,併請卓參: https://www.mlit.go.jp/report/press/kouku02_hh_000149.html; https://www.sangiin.go.jp/japanese/joho1/kousei/gian/177/meisai/m17703177048.htm。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19年6月18日)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韓國貿易委員會於本(108)年6月18日舉行對越南、中國及馬來西亞等國產製合板(Plywood)反傾銷調查公聽會,提供利害關係人直接說明之機會。該公聽會係依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聽取利害關係人陳述及辯護,俾供透明及公正判決之參考,計有國內生產廠商、需求者及出口代理商等30餘人與會。   該部說明,合板為營造業、造船業及家具產業用之主要原料,亦為重建或維修受損設施之必要材料,並為纖維板(MDF)、塑合板等木材相關產業重要材料,使用範圍廣泛,被視為提高韓國國產木材附加價值之產業,韓國政府亦認為有必要維持合板持續及穩定供應。據統計,2018年韓國合板之市場規模約9千億韓元(約新台幣219億元)(約170萬立方公尺),其中越南產製合板於韓國市場之占有率約為40~50%,中國及馬來西亞產製約為10%,韓國國產僅約10%。   該部於本年4月16日初步評定越南產製之合板自5月29日起課徵臨時反傾銷稅9.18~10.65%,而中國產製合板於第2次複查被判課徵反傾銷稅4.57~27.21%,中國產製針葉樹合板於第1次複查被判課徵反傾銷稅4.22~7.15%,另馬來西亞產製合板則於第3次複查時被判定課徵反傾銷稅3.96~38.10%。   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貿易委員會未來將依據利害關係人於本次公聽會所提出之意見及實施國內外現場驗證之結果,於本年9月最終判定是否對越南產製合板課徵反傾銷稅,另中國產製合板及針葉樹合板、馬來西亞產製合板等3件擬於本年8月中判定是否延長課徵反傾銷稅之期限。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6月13日News24 依據全球網絡安全公司卡巴斯基(Kaspersky)研究,Covid-19疫情期間許多人必須居家上班,導致網路駭客從電子郵件攻擊轉戰線上攻擊,且網路犯罪自加密挖礦轉向勒索軟體,尋找南非暴露易受攻擊之伺服器。 Kaspersky研究亦指出,南非4月至5月封鎖期間,網絡犯罪仍持續使用釣魚電子郵件及社會工程等方式,惟電子郵件威脅增加約56%;且網路攻擊之成功率據估計可能高達20%。至於駭客來自何處,則很難評估,駭客攻擊來源可能來自美國、亞洲、澳洲、俄國或全球任何地方。駭客嘗試使用任何媒介及利用人性弱點等技巧,例如假警察騙局。該研究報告指出,約有72%南非網路用戶不知如何檢查其資料是否已洩漏。受受調查之小型組織約有57%員工沒有配備公司設備,小型企業員工僅有34%獲得個人資通訊設備之安全要求。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6月12日News24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執行長Alexandre de Juniac表示,財務上2020年係航空業歷史上最糟糕之一年,每天平均虧損達2.3億美元。全球GDP之貢獻約10%來自旅遊業,而其中大部分取決於航空旅行。IATA亦估計2020年將虧損843億美元,淨利潤率為負20.1%。收入預計將自2019年之8,380億美元衰退50%至4,190億美元。推估2021年,隨著收入增加至5,980億美元,虧損可望縮減至158億美元。平均而言,今年整體航空產業平均每天約產生2.3億美元之損失。南非航空估計2020年淨虧損將達到20億美元。 全球航空4月旅行量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約95%,但已緩慢改善之跡象。惟預估全球航空客運量將減少50%,減少至22.5億人次,大致降至2006年水平。IATA預測,儘管2021年損失將較2020年大為減少,惟因債務、安全社交距離、經濟衰退及旅行信心剛逐漸恢復等因素,預計航空業之復甦將是漫長而艱鉅的。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6月12日the Citizen 南非Ramaphosa總統本年6月12日於賴國Moeketsi Majoro總理訪斐時,呼籲賴索托與南非共同努力重建經濟,採取“共同的願景與戰略”,俾在Covid-19疫情危機後恢復經濟。R總統表示,Covid-19疫情對全球許多經濟體產生相當大衝擊,賴索托與南非亦受到影響。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預測賴索托與南非之經濟將大幅萎縮。因此,南非應與賴索托共同規劃清晰的願景與戰略,俾應對受嚴重影響之經濟。 此係賴國Moeketsi Majoro自5月20就職以來首次禮貌性訪斐,雙方討論議題包含雙邊合作對抗Covid-19疫情、通過共享計劃深化經濟整合、處理失業、打擊跨國犯罪及人口走私以及其他區域及非洲大陸之共同議題。R總統肯定M總理此次訪問有助於深化賴斐互助合作關係。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6月11日 Business Day 依據南非統計局本年6月10日發布統計數據,由於封鎖措施導致採礦業產量本年4月跌至歷史新低,減少約47.3%。該報告涵蓋3月及4月統計,是封鎖措施後之首批具體數據,顯示封鎖措施加劇衝擊南非已疲軟之產業。當地經濟學家表示,3月份製造業衰退5.4%且已連續10個月衰退,預估4月份製造業衰退情形將更加嚴重。 本年4月採礦產量年衰退47.3%,係自1980年來最大跌幅;3月份採礦量雖較同年2月成長5.8%,惟仍較去年同期減少18%。4月各重要礦產產量分別如下:鉑族金屬(PGM)減少62%、鐵礦石減少68.7%、黃金減少59.6%、錳減少57.6%。4月所有礦產產量均下降,惟僅煤炭產量受影響最小,較去年同期減少9.1%,因在鎖定期間,為維持Eskom電力公司電力穩定供應,煤礦允許封鎖期間持續運營。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經濟學家Jeffrey Schultz表示,南非3月採礦及製造業衰退係受電力短缺影響。惟4月封鎖措施導致商業活動幾乎停滯,預估4月製造業衰退率恐超過80%。此外,Stanlib經濟學家Kevin Lings亦表示,3月及4月採礦業亦可能受到全球需求低靡所影響,因為許多國家仍處於限制性封鎖狀態,爰不易推動對南非礦產之需求。儘管近期寬鬆封鎖措施,未來幾個月採礦業產量可能會增加,惟不會恢復到原有產量水準。

A:資料來源及時間:2020年6月12日News24 南非本年3月遭穆迪(Moody's)降級為垃圾等級,惟全球貨幣及財政刺激方案以及美元疲軟等引發新興市場反彈。國際投資者正重返南非債券市場。 不僅南非幣反彈,南非支付之借貸也減少,好像南非從未降級為垃圾等級。  南非幣反彈,風險溢價已回到降級前之水平,外國投資者正重新投入南非債券市場。此對南非係好消息,因Covid-19疫情之封鎖措施導致南非經濟情況更加惡化,南非經濟受創稅收減少,不得不增加借貸。 法國興業銀行表示,儘管南非財政狀況日益危險,惟相較於Covid-19大流行後之全球復甦相比,財政動力對南非幣之作用影響可能較小。此外,由於低油價及疫情引發之消費者需求下降、通貨膨脹放緩、債券收益率仍有下降空間、南非央行認購債券以及全球尋求收益率等因素,促使國際投資者返回南非市場。南非幣本年6月12日已反彈至每美元兌換17.0644南非幣,彌補日前的跌幅。

A:資料來源: BOI,2020年6月17日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頃批准5項大型計畫,總投資額達418億泰銖(約396.83億新臺幣),並將採取符合「生物經濟、循環經濟及綠色經濟」(Bioeconomy, Circular Economy, and Green Economy; BCG)模式之措施,以加強該國的農業部門及農產品加工業。 BOI秘書長Duangjai Asawachintachit表示,儘管因新冠病毒(Covid-19)造成全球嚴峻的經濟形勢,但令人鼓舞的是,在遏制疫情方面表現出色的泰國仍持續吸引外國投資。BOI最近由總理巴育主持召開的董事會中已對未來設定明確的方向,今後還將致力使政府政策與投資獎勵措施聚焦於BCG模式及永續性投資;另將根據BCG模式調整對農業的投資促進條款及優惠,鼓勵開發及採用技術與創新,以增加農業部門的產出價值並協助提高其生產力。 此外,BOI修改以下業務類別、條款及優惠: (1)將「植物工廠」生產項目新增至可適用BOI投資獎勵措施的名單中。植物工廠係通過人為控制栽培環境(例如光、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及培養液),以實現全年穩定生產優質蔬菜的設施,俾利種植者安排生產計畫。該項新技術將使泰國能夠提高用於國內消費與出口的農產品數量及品質。此類生產項目將可獲得減免5年公司所得稅的優惠。 (2)修改若干與農業相關活動的範圍、條款及優惠,以鼓勵使用技術及創新促進永續發展,例如寵物食品及動物飼料;植物、蔬菜、水果及花卉的分級、包裝及貯存;以及來自農業廢料的產品。 前述獲批准的5項大型計畫包括: (1)Sammitr Group集團獲准在Phetchaburi府生產電動汽車(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BEV),投資額為55億泰銖(約52.21億新臺幣),預計每年將可生產30,000輛汽車,主要在泰國市場銷售。  (2)Thai Oil PCL獲批准一項位於Chonburi府Si Racha區的發電廠計畫,投資額為241億泰銖(約228.79億新臺幣),可利用石油廢料發電250兆瓦,另將年產80,300公噸硫酸(sulfuric acid)。 (3)Envico Company Limited獲准於Rayong府亞洲工業區(Asian Industrial Estate)投資24.76億泰銖(約23.51億新臺幣),生產用於飲料及食品容器的食品級再生塑膠顆粒,以及用於肥皂液與洗髮乳等身體護理及家用產品包裝的再生塑膠顆粒(HDPE型)。 (4)B. Grimm Power (Laem Chabang) 1 Company Limited獲批准一項天然氣發電廠計畫,投資額為60億泰銖(約56.96億新臺幣),該發電廠容量為157.32兆瓦,蒸汽量為75公噸/小時。產生的電力將出售給泰國發電局與Chonburi府Laem Chabang工業區內的製造工廠。 (5)Bangkok Arena Company Limited獲准投資37.45億泰銖(約35.55億新臺幣),於曼谷邦納塔拉路曼谷購物中心大樓建造一個會議廳(convention hall),以強化會展(MICE)產業的能力及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A:新聞來源 :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日期 : 2020年6月18日)   一、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及KOTRA於本(109)年6月16日至7月31日募集「世界級優良商品(World Class Product of Korea)」,籌組韓國品牌代表隊協助韓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二、該部將評選「世界級優良商品」占國際市場前5名(當前優良商品)或具競爭力並可能於7年內成為優良商品之商品(新生代優良商品)及企業,以協助出口拓銷。 (一)評選出之商品及企業可獲得「世界級優良商品」證書並可使用認證標章,亦可享受KOTRA等10家支援機關提供各種海外行銷及金融等優惠措施。 (二)「世界級優良商品」迄自2001年至2019年止,相關商品及企業數已各增加6倍以上,中小及中堅企業所占比例亦大幅增加,對增加出口及出口基礎架構貢獻良多。 1.世界級優良商品(企業):2001年120項(140家)→2019年817項(917家) 2.世界級優良商品中中小及中堅企業之比例:2001年37.1%→2019年76.1% 三、韓國之對抗新冠疫情之成就,獲世界肯定國際地位已大幅提升,產資部表示將以此為契機,將「世界級優良商品」作為出口之平台。 (一)選訂檢測試劑及防護衣等K-防疫產品為新生代優良商品,並使標章上之「Made in Korea」字眼更為顯著,俾提高「世界級優良商品」之知名度。 (二)增加線上出口諮詢會並於KOTRA「buy KOREA」內增設「世界級優良商品」線上宣傳系統等,提供非接觸性之出口行銷服務。 (三)將「世界級優良商品」之認證期限由1年增加至3年,並簡化申請資料及加強宣傳等。 四、欲申請「世界級優良商品」之廠商可於7月31日前向31家主管機關或KOTRA進行申請,產資部及KOTRA將委請各產業之「推薦委員會」審查,於10月公布「世界級優良商品」之獲選商品及企業。

A:資料來源:泰國匯商銀行(SCB)經濟情報中心(EIC)所發布之2020年第1季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展望(2020 Q1 CLMV Outlook)報告 編譯:駐泰經濟組 壹、經濟展望 一、2019年概述 (一)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的預估,2019年寮國的經濟成長率約為5.0%,該數字低於EIC此前估計的6.4%,此係因自然災害所致。2019年9月寮國南部若干省份遭受洪水肆虐,而其他地區則受到長期乾旱的影響,預計乾旱將持續到2020年初。這影響寮國的農業產量,特別是稻米,並對居住在該地區人民的生計造成衝擊。此外,自然災害導致寮國水力發電的中斷。影響寮國2019年經濟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外國直接投資的減少。2019年外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57.8%,主因為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及2018年7月寮國Attapeu省水壩坍塌後導致新水壩建設計畫的延宕。中國大陸為寮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及債權國,尤其是有關寮國的鐵路建設及水力發電項目。根據2019年東協投資報告(ASEAN Investment Report),中國大陸投資占寮國2018年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79%;另據寮國人民銀行(Bank of Lao PDR)報告,該國47%的外債來自中國大陸優惠貸款。此外,預計寮國的採礦業將繼續保持緩慢增長,此反映在2019年前9個月礦產出口僅同比增加1.2%。 (二)儘管如此,寮國的整體出口及旅遊業在2019年表現強勁,該年出口同比成長8.9%,主要受益於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同比增長5.0%),約占出口總額的34.9%。根據寮國新聞、文化暨旅遊部統計,旅遊業也顯示出持續成長的實力,遊客人數同比上升約9%,達到458萬遊客,主要來自泰國、越南及中國大陸等鄰國增加的遊客人數,分別同比成長約6%、11%及27%。 (三)在國內方面,2019年的消費仍然低迷,此反映在2019年的信貸增長同比減少4.4%,而2018年為9.2%。此外,2019年進口僅同比增加1.4%,進一步表明其國內需求萎縮中(2018年進口同比成長8.8%)。另一個對內需造成壓力的因素是通貨膨脹,在2019年平均通貨膨脹率約為3.3%之後,於當年12月穩定上升至6.3%。通貨膨脹率上升係因農業產量下降與非洲豬瘟暴發引起的食品價格上漲;此外,寮國貨幣基普(LAK)兌泰銖持續貶值導致進口成本增加。由於泰國強大的外匯儲備與經常帳盈餘,使得泰銖成為區域的避風港,因此2019年基普兌泰銖貶值13%。 二、2020年展望 (一)鑒於寮國已經疲弱的經濟動能、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及全球經濟衰退,EIC將寮國2020年的GDP預估值大幅下調至2.0% (2019年為5.0%)。由於該國對中國大陸及其周邊經濟體的依賴很深,因此經濟成長可能會進一步放緩。為控制病毒的傳播,寮國採取封鎖措施,包括強制性的居家令(必要的活動除外)、關閉工廠及娛樂場所,並禁止10人以上的聚會;除貨品貿易外,邊境也關閉。 (二)今年COVID-19的傳播導致外國直接投資衰退、出口下滑、供應鏈中斷、觀光客減少及民間消費萎縮,可能將對寮國經濟成長造成廣泛的壓力。 如前所述,2018年流入寮國的外國直接投資中79%來自中國大陸,在所有CLMV國家中所占比例最高。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持續減速,今年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將放緩。中國大陸一直是寮國許多水力發電項目(該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投資夥伴。因此,新項目的建設可能會減緩或推遲。國內的封鎖措施也可能使目前在建項目的進度停滯。由於中國大陸是寮國最大的外國債權國,今年該國的外部狀況(external position)可能面臨壓力。 此外,中國大陸的需求減少可能影響寮國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特別是2019年在電力及礦產出口低迷的情況下,成衣出口係當年的一個亮點,但在中國大陸緩慢恢復生產的情況下,成衣出口恐將受到原物料供應鏈中斷的影響。此外,寮國非常依賴的邊境貿易活動可能因邊境關閉而中斷。 旅遊業為寮國2019年經濟成長的另一個關鍵領域,但嚴格的旅行限制,特別是關閉邊境、檢疫措施及擔心COVID-19的進一步傳播將使今年的遊客人數銳減。此外,由於COVID-19疫情爆發及國內控制措施導致工作及收入的損失,將抑制私人消費。此外,如果食品價格上漲或自然災害影響農業產量及收入,國內消費亦可能受到影響。儘管封鎖措施可能在2020年下半年緩解,但寮國財政與外部狀況的疲弱可能影響經濟復甦。 (三)由於COVID-19大流行產生的主要不確定因素,寮國經濟成長的前景可能面臨進一步下行的風險。寮國2020年第2季的經濟成長將取決於中國大陸的經濟復甦情形及對其出口,尤其是電力的出口。鑒於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與中國大陸的緩慢復甦,經濟風險仍然傾向於萎縮。 (四)COVID-19大流行與全球經濟衰退的衝擊可能將給寮國的財政狀況帶來更大的壓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19年寮國的公共債務將保持在GDP的58%左右,外債達到GDP的51.4%,而該國的財政赤字因增加自然災害救濟的支出,預計2019年將達到GDP的5.1%,高於2018年的4.7%。儘管寮國已實施強化財政措施,包括藉由改善稅收管理,特別是通過使用ICT來提高稅收,以及減少公務員的僱用與新建設項目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支出,但自然災害及當前的經濟衰退等挑戰將阻礙其進展。 (五)此外,限制基礎設施及水力發電項目的建設可能會抑制未來的成長,並進一步增加對外國資金的依賴,因為它們是推升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由於COVID-19導致的經濟不景氣迅速升級,寮國已宣布刺激經濟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措施,預計2020年將擴大財政赤字。以下【表1】摘要寮國已公布相關措施。 【表1】主要的財政及貨幣政策應對措施 類別 說明 財政政策 稅收減免: (1)勞工收入在500萬基普以下者,4月至6月免稅。 (2)企業收入在5,000萬至4億基普之間者,4月至6月免徵所得稅。 (3)對旅遊業的徵稅延期3個月。 (4)將公路稅繳納期限延後至6月30日。 (5)將企業對社會保障的強制性繳費延期3個月。 (6)將企業提交年度財務報告的截止日期延長至4月30日。 貨幣政策 (1)將外幣準備金要求降低至8%,對於基普則降低至4%。 (2)鼓勵銀行為受影響企業重組貸款。 (3)政策利率每次降息1%,此為2017年以來首次降息。 (新利率:小於1週的貸款為3%,大於1週的貸款為4%,2週至1年期的貸款為9%) 資料來源:EIC根據IMF及寮國當地媒體資料分析整理 (六)寮國外債高築仍然為主要顧慮。如前所述,中國大陸既是寮國最大的投資國又是債權國,預期這種狀態將保持下去,因中國大陸對寮國鐵路及水壩發電項目的持續投資。這可能帶來進一步的風險,因今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可能受到COVID-19傳播的嚴重影響,此表明其經濟成長將長期放緩。FDI流入寮國趨緩可能對其國際收支造成壓力,其中寮國的經常帳赤字在2019年仍約為GDP的7.2% (2016-2018年間的平均經常帳赤字為GDP的11.2%)。IMF預測2019年寮國的外匯儲備將僅夠支應1.3個月的預期進口,2020年將略增至1.7個月,惟仍遠低於3個月的標準。此外,基普的貶值將對償還外債造成進一步的壓力。 (七)今年穆迪(Moody's)與惠譽(Fitch)國際評級機構第一次分別對寮國評予前景正面(B3)及前景穩定(B-)。穆迪援引寮國的總體經濟前景作為其主要優勢,因其水力發電產業的強勁增長及中寮鐵路(China-Laos railway)的建設,均將在未來對物流業提供支持;惟對低家庭收入與環境風險表示擔憂。但是,穆迪指出寮國政府的行政及治理仍然薄弱;此外,儘管通貨膨脹管理具有成效,但由於外匯儲備較低,對該國鉅額的公共債務及其外部脆弱性帶來壓力。積極的前景來自水力發電與鐵路建設的持續強勁,以及財政改革。同樣,惠譽將寮國強勁的經濟成長與前景,以及適度的通貨膨脹作為評級的主要依據,但疲軟的財政與外部狀況以及較低的外匯儲備仍然是主要擔憂。 貳、金融市場 一、寮國人民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雙邊本幣合作協議,旨在加强兩國間的關係。根據該協議,兩國同意在各自中央銀行及商業銀行層面促進基普與人民幣的合作與結算。此外,該協議還促進基普及人民幣的直接貿易,而非通過美元進行貿易,此將加強寮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及投資關係,並促進各自貨幣的使用。 二、寮國人民銀行於2019年12月成立寮國信用資訊公司(Lao Credit Information Company, LCIC),以保持金融穩定,此舉為其將銀行逾期放款(non-performing loans, NPLs)保持在3%以下的計畫之一部分。LCIC將加強寮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信貸增長的監控,此為降低違約風險的關鍵。此外,LCIC將藉由更高的資訊披露程度以協助金融機構更好地評估貸款核准條件。

A:資料來源 : L’echo財經報 2020/06/06   鑒於第一階段所推出的紓困計畫不足以支持中小型企業,比利時聯邦政府近日在經過與業界人士與財經專家研討後,針對還款期限以及資源分配方式做出修改。財政部長Alexander De Croo與比利時金融機構協會Febelfin於6月5日達成協議,保證聯邦政府用於擔保商業貸款的500億歐元中,100億歐元將專門用於中小企業。   經過評估,比利時中小企業,尤其是飯店與餐飲業,將需要3到4年的時間才能完全自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回復,為此De Croo部長宣布將聯邦擔保計畫針對中小企業信貸部分擴展到最長36個月。數個中小企業和自營業者的工會團體對於聯邦政府提出該措施表示讚許,認為此舉將幫助不少中小企業和自營業者度過難關。   除延長實施期限,貸款條件也將放寬。原本只限沒有積欠稅金或社會保險費用的中小企業才有資格申請貸款,目前比利時政府正在與歐盟執委會商談,希望在不違反歐盟國家補貼規範的前提下擴大申請貸款的條件。   De Croo部長和Febelfin更加碼決定將個人和企業信貸的抵押還款日期延至今年年底。這項措施在4月初至5月底間已經批准通過25萬筆延期申請,估計約有13,000家公司和118,000個獨立工作者受益。該計畫也修改了風險承擔分配規則。以前銀行需承擔信貸違約損失前3%的全額,加上接下來2%的一半,以及剩餘其他所有損失之20%。新版本改為由銀行承擔所有違約損失的20%,以鼓勵銀行向有困難的公司提供更多貸款。  

A:根據丹麥媒體於6月16日報導, 在一份由丹麥政府任命的機構-經濟理事會提出一份新的報告中顯示如果一切按預期進行,丹麥之2020年國民生產毛額將下降4.4%。然而當來到2021年, 丹麥的經濟將快速恢復估計GDP增長5.5%。樂觀公佈預測,未來充滿希望。   理事會成員的經濟學者勇於預測丹麥的經濟將快速回歸於疫情前的水準的原因是, 丹麥的重新開放並沒有導致丹麥的疫情失控 。  經濟理事會主管Carl-Johan Dalgaard表示,我們相信,丹麥在嚴重衝擊之下,經濟確實有可能相對快速地復甦。  另一方面,新冠狀病毒將引發的失業效應將延緩到今年年底,預計將總共150,000人失業。   D 氏在新聞中表示:  儘管重新開放的進展良好,消費似乎恢復相對較快,但我們估計就業至少將在2021年底之前受到不利影響, 甚至可能更長。 他繼續說, 我們不能排除情況會變得更糟。如果全球經濟由於某種原因持續低迷,失業的風險可能上升到大約25萬人。尤其是丹麥經濟幾乎有一半與出口市場綁在一起,出口業的發展是丹麥經濟學家最頭痛的一題。 學者預測今年的出口將下降12%。 經濟委員會的預測相對於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較為樂觀,財政部預計今年經濟將下降5.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估計經濟將下滑6.5%。 然而 這1%國民生產毛額差距換算成金額約為210億丹麥克朗,因此即使很小的百分比差異轉化為金額是很可觀的。   但學者也指出,這一項預測是不完全確定的。因為丹麥高度仰賴國外的發展, 該報告提出了一種替代方案, 預測若今年秋天將出現新一輪的疫情案件。在此情況下,丹麥經濟可能會遭受7.5%的重挫和增加15萬人失業。因此丹麥經濟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的發展方式。   經濟學者也評論了丹麥政府向丹麥人提供數十億丹麥克朗以推動國內消費。  渠等認為,如果官員在協助企業紓困之前先向民眾發佈1000丹麥克朗的支票及釋放三週休假補助是一個錯誤的作法。 D 氏說,我們建議不要急著開始刺激經濟,在紓困計劃及將要結束的前提之下,現在評估經濟前景還為時過早。  

A:根據丹麥首都醫院於6月15日報導,隨著丹麥邊境逐步開放, 新的測試中心將於6月15日在哥本哈根機場於啟動,在那裡可以對前往丹麥的旅客進行新冠狀病毒檢測。機場測試中心開放對象為丹麥人,  有丹麥CPR 身分證字號和想接受冠狀病毒檢測的丹麥旅客提供自願性檢測。   區域議員索菲·哈斯托普·安德森(Sophie Hæstorp Andersen)說: 我們很高興丹麥逐漸向外界開放,我們已經準備好測試丹麥人和旅行者,以便我們為經過機場的每個人創造安全感。 新的測試中心是丹麥Testcenter國家測試策略的一部分。該機場的測試中心由首都地區的緊急準備中心與哥本哈根機場合作運營。 哥本哈根機場執行長托馬斯·沃爾德比(Thomas Woldbye)期待丹麥人和前往丹麥的旅客在機場接受新冠狀病毒檢測。 W氏說:   作為一個機場,我們希望丹麥能為確保在限制感染擴散做出貢獻。因此當局所採取的這一舉措是令人值得欣慰的,我們現在可以為旅客提供在機場快篩,輕鬆地進行冠狀病毒檢測的服務。   測試中心位於機場區域。無須預訂,而且是免費的,快篩採樣檢測大約需要五分鐘。丹麥公民可以在1-2天內在health.dk上獲得答覆,而如果測試結果為陽性,則會與外國公民聯繫。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則鼓勵公民遵循丹麥國家衛生委員會的自我隔離和聯繫追踪指南。機場檢測中心開放時間從每天9-16,營業時間將根據需要延長。

A:紡織業為享有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 最多優惠之產業,惟業者須符合產地規則,方可享有上述優惠關稅。在生產布料、紡織暨染整業方面,印度為具有優勢市場。EVFTA協定有助印度廠商加強在越南投資設廠。印度纖維暨布料紡織業相當發展,可供應所有成衣原副料及布料種類,為全球3大紡織暨成衣品供應國家之一。在越南擬加強生產,推動出口之背景下,印度可成為越南尤佳品質布料及纖維之供應來源。為享有EVFTA協定優惠,越南紡織品之布料原產地須為越南,爰印度廠商將在越南增強投資布料生產、紡織暨染業。

A:越南零售業市場具有發展潛力。越南人口9,600萬人,為年輕人口國家 (年齡18至50歲之人口占60%),家庭戶消費率預估平均成長10.5%,先進零售系統覆蓋率低於東協國家(越南僅為零售總營業額之25%,而菲律賓達33%、泰國34%、馬來西亞60%、新加坡90%等。在越南面臨Covid-19病疫所造成之困境下,零售業仍維持成長,並為越南重要經濟角色。根據越南工商部資料,本(2020)年前5個月越南零售營業額高達311.1兆越盾,成長17.3%。在上述背景下,Lotte、Central Group、Aeon、Circle K、K Mart、Auchan、Family Mart等零售集團在越南增加投資。據越南工商部稱,越南國會頃通過之EVFTA協定將有助於推動歐盟廠商前往越南投資零售業。雖然EVFTA協定對越南經濟創造諸多商機,惟對越南廠商亦造成挑戰,部分零售廠商規模較小,競爭力有限,加上越南商務電子基礎設施及相關法規與其他國家仍有落差,恐將難以因應EVFTA協定所造成之挑戰。Saigon Co.op、VinCommerce、Thegioididong、Bach hoa Xanh、Satra、BRG Retail等越南大型零售商有足夠潛力在越南零售市場取得市場支配地位。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17日報導稱,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頃公布之預測數據顯示,2020年對世界各國的海外直接投資計約9,240億美元,預估將較2019年減少40%,主要係因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球經營環境惡化,企業併購等投資案件突然暫停。 預估2020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資將低於1兆美元,係15年來首見。UNCTAD預測明(2021)年將繼續降減5~10%,2022年可望緩步回復。另,因新冠肺炎疫情擴散的影響,各國企業營業績效恐持續惡化,跨國併購案件勢將日益減少。 此外,雖部分已開發國家已開始重啟開放國境等經濟活動,惟很多人擔心恐有「第2波」新冠疫情襲來,可見未來新冠疫情的流行期間及鬆綁經濟影響的政策效果,具有相當不確定性。目前很多企業對設備投資等持慎重態度,或將成為世界經濟低迷不振的因素。

A:為振興西班牙汽車產業及促進綠色生態之發展,西班牙內閣委員會議於2020年6月16日通過西班牙生態轉型部(Ministerio para la Transición Ecológica)規劃之「有效移動暨永續發展補助計畫(Prgroma de Incentivos a la Movilidad Eficiente y Sostenible,Programa MOVES)」,目的在於維護生態之永續發展,鼓勵民眾購買插電式電動汽車及油電混合車。 計畫補助款總金額為1億歐元,日前內閣委員會議通過之第2版計畫較第1版增加5,500萬歐元,其中7,000萬歐元將直接補助購買電動車之費用,其餘3,000萬歐元則用於補助各縣市政府之電動自行車租借系統及充電基礎設施之安裝架設,以及增加自行車道、擴大行人道專用區及加強大眾交通工具之安全與永續發展等;爰西國民眾購買電動車可獲每輛最高5,500歐元之補助。 第2版MOVES計畫與第1版不同之處,除增加總預算金額外,亦採取非強制性淘汰價值介於750歐元至1萬5,000歐元之老舊車輛,且按車輛車種(汽車、摩托車、廂型車、公車及卡車)及引擎類型(插電式電動汽車、油電混合車或天然氣卡車)有所不同。以民眾購買輕型電動車為例,倘同時報廢年資超過7年老舊車輛,補助款可高達5,500歐元;倘選擇不報廢,補助款則為4,000歐元。此外,該計畫仍授予汽車製造商補貼民眾購買新車高達1,000歐元之額外獎勵,以刺激市場買氣。 西班牙中央政府未來數週內將按各自治區人口分配該計畫補助款,再由各自治區自行決定如何運用計畫分配款。

A:2019年3月27日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宣布,同意以691億美元自沙烏地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 PIF)購買沙烏地基礎工業公司(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oration, SABIC)70%股權(剩餘30%股權則持續在沙烏地證券市場公開交易),盼藉此多元化沙烏地經濟發展及避免依賴石油,使Aramco在高價值下游營運及煉油產能業務獲利。   2020年6月17日沙烏地證券交易所(Tadawul stock exchange)正式獲告,PIF出售70% SABIC股權予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執行長Amin Nasser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迫使許多公司重新思考長期發展策略,Aramco認為上游生產與SABIC的下游化學原料(chemical feedstock)整合,將創造更大利益,支持公司成長並為更股東帶來更高報酬。   SABIC執行長Yousef Al-Benyan表示,SABIC係全球第4大石化公司,盼未來與Aramco共同開創石化產業新契機。   PIF主席Yasir Al-Rumayyan指出,該筆交易將為PIF提供長期投資計畫的資金,有助帶動沙烏地經濟轉型,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準。   該筆交易SABIC以沙幣123.39里雅/股出售(6月17日SABIC在沙烏地股市交易價為89里雅/股)。Aramco將提供本票(promissory note)在2028年前按9次分期付款償還,第1筆付款日期為2020年8月,金額為70億美元。     註: SABIC係全球第4大石化公司,僅次於德國巴斯夫集團(BASF)、美國陶式化學公司(Dow Chemical)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Sinopec),其乙烯產能為全球第2大。 PIF預估資金約2,300億美元,主要係以股權形式持有, PIF握有70%沙烏地最大上市公司SABIC股權。

A:2020年4月12日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部分非OPEC產油國(簡稱OPEC+)達成減產共識,將分3階段減產: 第1階段:2020年5-6月共同減產970萬桶/日(約佔全球10%日產量)。 第2階段:2020年7-12月共同減產770萬桶/日。 第3階段:2021年1月-2022年4月共同減產580萬桶/日。   參與減產者為OPEC會員國(委內瑞拉、伊朗以及利比亞因遭制裁或動盪豁免減產)以及其他10個OPEC+國家,包括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巴林、阿曼、汶萊、馬來西亞、墨西哥、蘇丹以及南蘇丹等共20國,惟墨西哥僅參與第1階段減產。   6月6日OPEC+決議,第1階段減產展延至7月底,未來再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及原油市場需求情形調整,至2020年底前OPEC+將透過部長級監督會議(ministerial monitoring meeting)每月評估減產執行率。   2020年6月17日OPEC報告指出,5月OPEC減產數量達620萬桶/日,其中沙烏地獨佔316萬桶/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36.4萬桶/日以及科威特92.1萬桶/日。   OPEC並估計其餘10個非OPEC之OPEC+成員國,5月減產量為295萬桶/日,該月份OPEC+總減產量達920萬桶/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