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駐秘魯代表處(經濟組)/2020.6.15 秘魯對外貿易概況 受到疫情影響,1-4月秘魯進出口衰退18.9%: 秘魯屬開發中國家,自2000年加入WTO積極參與經濟整合,已與60餘國如中國大陸、美國、歐盟等簽有貿易協定,亦為CPTPP及太平洋聯盟(Pacific Alliance)等重要經濟整合組織成員國。 秘魯主要以出口銅礦及農漁產品為主,受到武漢肺炎影響,全球需求衰退,本(2020)年1-4月對外貿易總額為225億美元,較上期衰退18.9%,其中出口113億(-22.8%)、進口112億(-14.7%)。 2020年1-4月秘魯對外貿易概況 單位:百萬美元 排名 國家 雙邊貿易總額 成長率 秘魯出口金額 成長率 秘魯進口金額 成長率 1 中國大陸 5,693 -26.7% 3,116 -31.0% 2,577 -20.7% 2 美國 4,078 -8.3% 1,651 -1.3% 2,427 -12.6% 3 歐盟 2,782 -16.8% 1,470 -21.4% 1,311 -11.0% 4 南韓 921 -1.7% 691 6.7% 230 -20.3% 5 巴西 853 -28.4% 224 -53.1% 629 -11.7% 6 加拿大 836 9.5% 626 5.6% 211 23.2% 7 日本 817 -22.6% 520 -29.1% 297 -8.0% 8 智利 709 -11.6% 38 -2.6% 341 -19.6% 9 墨西哥 645 -13.4% 151 9.4% 494 -18.7% 19 臺灣 155 -16.1% 69 -13.0% 87 -18.4% 20 泰國 138 -33.0% 36 -48.9% 103 -24.8% 總計 (所有國家) 22,553 -18.9% 11,302 -22.8% 11,252 -14.7% 資料來源:秘魯稅務局SUNAT *上述國家除臺灣以外,其餘均已與秘魯簽署FTA 主要貿易夥伴均衰退: 秘魯主要貿易夥伴包括中國大陸(56億美元;-26.7%)、美國(40億美元;-8.3%)、歐盟(27億美元;-16.8%)、巴西(8.5億美元;-28.4%)等國因對秘國漁產品及礦產需求減少,雙邊貿易均大幅衰退。 僅加拿大因對秘魯水果及黃金需求增加而呈現成長。 秘魯主要進出口產品: 4月出口衰退56.4%,僅農產出口有成長: 由於全球需求減少及初級產品價格下跌,4月出口16.1億美元,單月衰退56.4%,1-4月累計衰退22.8%。 主要出口產品包括:漁產(-58%)、鋅(-17%;價格衰退25%)、銅礦(-24%;價格衰退13%)、紡織(-35%); 惟一成長的產業為農產出口(+3.8%),包括葡萄(+30.6%)、酪梨(+5.2%)、芒果(+24.6%)。 2020年1-4月秘魯進出口情形 單位:百萬美元 出口產品 出口金額 出口占比(%) 成長率(%) 進口產品 進口金額 進口占比(%) 成長率(%) 銅礦 3,323 30.2% -24.0% 燃料 1,398 13.3% -28.0% 黃金 1,774 15.1% -17.4% 塑膠產業 485 4.4% -19.9% 鋅 569 4.6% -16.7% 紡織業 264 2.6% -28.2% 漁產 348 3.4% -58.1% 資本財 3,340 30.7% -12.9% 咖啡 57 1.4% -26.4% 手機 283 2.4% -21.8% 葡萄 465 2.3% 30.6% 電腦 170 1.7% -22.8% 酪梨 161 1.9% 5.2% 汽車 322 3.7% -26.1% 藍莓 44 1.8% -49.7% 服裝 426 3.9% -13.0% 蘆筍 108 1.2% -10.0% 藥品 181 1.4% -1.6% 芒果 315 1.0% 24.6% 疫苗 40 0.3% 0.4% 紡織 294 2.8% -35.4% 口罩 15 0.0% 716.8% 總計 (所有產品) 11,302 100% -22.8% 總計 (所有產品) 11,252 100% -14.7% 資料來源:秘魯稅務局SUNAT 4月進口衰退32.%,僅對抗疫產品有高度需求: 4月進口22.9億美元,單月衰退32.8%,1-4月累計衰退14.7%。 主要衰退產品包括:中間財(-35%)、紡織(-39%)、汽車(-94%)、家電(-40%)、資本財(-31%); 惟一成長的產業為抗疫相關之醫療產品,包括口罩(+717%)、疫苗(+0.4%)、藥品(-1.6%)。 臺秘雙邊關係 雙邊貿易概況: 依我國海關統計,近3年臺秘雙邊貿易在4.7至5.7億美元之間,我國均呈現些微貿易逆差。 秘魯為我南美第三大貿易夥伴(巴西及智利之後),雙邊貿易互補性高,我主要進口礦產(鋅、銅)及農產品(魚粉、黎麥、蘆筍),出口化學原料(聚丙烯)、汽機車零件、資訊產品等。 臺秘雙邊貿易概況 單位:百萬美元 年度 雙邊貿易總額 成長率 我出口金額(a) 成長率 我進口金額(b) 成長率 貿易平衡 (a-b) 2017 566 0.87% 233 -2.81% 332 3.62% -99 2018 573 1.37% 286 22.51% 288 -13.45% -2 2019 476 -16.9% 229 -19.5% 246 -14.4% -17 2020 (1-5月) 170 -19.3% 67 -28.9% 102 -11.4% -35 資料來源:關務署 我出口:本年1-5月我對秘魯出口6,700萬美元(衰退28.9%),各主要銷秘傳統產品,如聚對苯二甲酸乙烯酯(-21%)、空白光學媒體(-27%)、腳踏車零件(-28%)均衰退,但亦有聚丙烯(+123%)及飲料封蓋機器(+143%)出現成長趨勢,由於金額不算高推測係偶發性需求。 2020年1-5月我對秘魯出口情形 單位:百萬美元 產品稅號 我出口產品 我出口金額 出口占比(%) 成長率(%) 390761 聚對苯二甲乙烯酯 8,862,603 13.12% -21.44% 390210 聚丙烯 4,207,465 6.23% 122.54% 852341 空白光學媒體 1,628,465 2.41% -27.07% 401140 腳踏車零件 1,584,344 2.35% -27.63% 851220 照明設備 965,874 1.43% -37.63% 852910 天線零件 933,776 1.38% -7.41% 350610 黏著劑 873,824 1.29% 13.57% 731815 螺釘 753,136 1.12% 0.65% 842230 飲料封蓋機 683,368 1.01% 142.68% 852351 固態性儲存裝置 611,298 0.91% -56.03% 總計 (所有產品) 67,539,004 100% -28.88% 資料來源:關務署 我進口: 本年1-5月我自秘進口1.02億美元(衰退11%),我主要進口產品,如鋅(-36%)、魚、甲殼類、軟體動物(-48%)均衰退,惟銅礦石、咖啡(+175%)及黎麥(+117%)出現大幅成長。 銅礦石(稅號:260300):今年1-5月我大幅進口秘魯銅礦石4,661萬美元(占進口總額45%),此係向秘魯購買之新產品,推測是貿易轉移效果。 黎麥:我為秘魯黎麥之重要市場,本年1-5月已採購77萬美元(+117%),惟我有機農業促進法5月30日生效後,秘魯黎麥將不得以有機名義在臺販售,勢必影響雙邊關係。 2020年1-5月我自秘魯進口情形 單位:百萬美元 產品稅號 我進口產品 我進口金額 進口占比(%) 成長率(%) 260300 銅礦石 46,617,435 45.33% n/a 790111 鋅>99.99% 15,838,342 15.40% -36.11% 230120 魚、甲殼類、軟體動物 10,734,946 10.44% -48.60% 790112 鋅<99.99% 5,680,217 5.52% -14.27% 740710 精煉銅 1,039,619 1.01% -28.35% 100850 黎麥 777,692 0.75% 117.08% 090111 咖啡 341,087 0.33% 175.20% 610910 棉製 528,081 0.51% -10.75% 030391 魚肝 486,366 0.47% -6.74% 070920 蘆筍 325,299 0.32% -12.36% 170114 蔗糖 73,227 0.07% n/a 總計 (所有產品) 102,838,622 100% -11.37% 資料來源:關務署 未來可能商機 建議業者善加利用駐外單位洽詢相關經貿資訊:疫情期間局勢多變化,秘魯政府為求貿易便利性,刻加速貿易電子化措施,未來將取消紙本作業模式,將改變國際貿易習性,建議業者善加利用駐外單位洽詢業者名單及法規等相關經貿資訊。 建議業者善加利用我貿協線上媒合等資源積極布局:由於疫情關係,秘魯已關閉國際機場,目前預計10月才可能開放,但疫情持續加劇,未來業者間實體往來已不可能,線上媒合將成為主流及常態。另秘魯經濟恢復動作緩慢,對我紡織、汽車、家電、資本財等需求均下降,惟以統計數據可見我部分化學產品及食品加工機械仍有偶發性需求,可見秘商亦在在此時機調整其供應鏈,尋求品質及信譽佳的合作夥伴,建議業者善加利用我貿協線上媒合等資源積極布局。 我應加強與秘魯在醫療領域之合作:秘魯從3月16日開始鎖國,並已延期5次,由於疫情持續加劇,短期內應不會增加對中間財、耐久品及資本財之需求。以統計數據可見,目前僅對抗疫相關之醫療產品有大量需求,因此我應加強與秘魯在醫療領域之合作。 在食品加工及紡織領域加強技術合作:秘魯係農業及紡織大國,該國芒果、酪梨、藍莓、葡萄、咖啡、蘆筍等農業產品具全球競爭力,另該國為世界最大之羊駝(Alpaca)和小羊駝(Vicuña)纖維生產國,我國應在食品加工及紡織領域加強技術交流以開發合作商機。
A:LCA Consultores依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資料研究分析,巴西就業情況原可走出2014-218年經濟不景氣低潮,不料一場疫病對經濟帶來強烈衝擊,伴隨而來的是失業潮。巴西14-25歲青年失業率在2018年第4季為26%約540萬人失業。2020年初巴西就業情況已有改善,3月中旬開始的隔離措施使第1季青年失業率又回到2018年水準更至更低的27.7%,預估第3季青年失業率將高達38.8%,屆時將有790萬青年失業。
A:LCA Consultores依據巴西國家地理暨統計局(IBGE)資料研究分析,巴西就業情況原可走出2014-218年經濟不景氣低潮,不料一場疫病對經濟帶來強烈衝擊,伴隨而來的是失業潮。巴西14-25歲青年失業率在2018年第4季為26%約540萬人失業。2020年初巴西就業情況已有改善,3月中旬開始的隔離措施使第1季青年失業率又回到2018年水準更至更低的27.7%,預估第3季青年失業率將高達38.8%,屆時將有790萬青年失業。
A: 據日本SankeiBiz新聞本(6)月15日報導稱,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頃於記者會上表示,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許多國家採取限制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近期日本政府將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澳洲、紐西蘭、越南等3個成員國舉行電話會談,推動醫療物資國際互通之計畫架構。 西村經濟再生大臣另表示,為研析評估本次新冠疫情對國際政治及經濟的影響,將請東京大學研究所久保文明教授擔任主席召開專家學者會議,首次會議預定在本(6)月17日舉行,會議結論並將納入成為日本經濟財政營運指導方針之「主軸架構」。 此外,CPTPP11個成員國原訂本(2020)年8月在墨西哥舉行部長級會議,協商有關泰國加入新成員的相關事宜;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擬改採以視訊方式舉行會談。另,由於泰國內部反對加入CPTPP的聲浪高漲,有關泰國加入新成員議題一節,恐將延後再行檢視。
A:根據休士頓紀事報2020年6月10日報導,國殤節 (Memorial Day, 5/25) 後美國至少有12個州平均當日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達新高,另外有9個州的住院人數也在國殤節後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包括德州、阿肯色州及密西西比州。某些州的醫院病床容量甚至快要額滿。 德州自五月初即開始鼓勵部分企業重啟。 6/10德州確診病例突增2534人,3.23%,創疫情以來單日最高。累計達81,081,死亡人數達1,900。國殤節至今,德州確診人數增加36%.另外過去的15天內有10天創下該州平均當日新病例數量以及住院人數紀錄。 相同的,阿肯色州在國殤節後新冠肺炎住院人數增加88%,另外過去15天內有11天創下當日平均確診人數的紀錄。 《華盛頓郵報》追踪的數據顯示,依近期各州確診人數激增的數據證明,確診人數增加並非純因檢測量增加。
A:德州餐飲協會估計疫情爆發以來已損失42億美元,人員流失70萬人。雖然自6/12起德州餐飲業可以開放75%人數,但目前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恐成為常態,增添成本。嘗試了解聯邦補助規定,也是令人頭痛的問題。業者表示在2021年底前,營業額仍無法回復至正常的90%。目前已有10%業者永久停業,若無聯邦和州政府持續提供補助,停業家數恐上升至30%。
A:新冠疫情在短短幾個月造成全美超過3000萬、德州200萬、休士頓地區50萬人失業。近期隨著重啟經濟的腳步,就業市場開始復甦,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5月份美國增加250萬個工作機會,上周德州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自3月份以來首次跌至10萬以下,休士頓商業指數下降的情況也從5月份開始放緩。 員工重返工作崗位、消費者走出家門,休士頓人開始適應新常態之際,每個行業仍然面對著不確定性,經濟學家認為,尤其對於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依賴頗深的休士頓影響更深,低油價的影響不僅僅在能源產業,零售、飯店和辦公大樓也受到石油公司及其員工的支出影響,休士頓有三分之一的製造業工作與石油天然氣公司有關。根據統計,休士頓4月份製造業裁員17,000名,是2017年以來最低的就業水準,失去的工作甚至有部分機會已不會再恢復。 分析師表示,由於低油價推動石油和天然氣公司採用自動化和遠程技術控制油田活動,從而使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變得更加高效率,這意味著將需要更少的工人。 此外,除了石油產業,4月份休士頓的醫療保健相關產業也出現二十年來的首次衰退,因民眾取消手術、牙醫門診等,根據統計,相較去年同期減少近33,000個工作,佔就業的10%,專家也預估將有約160萬德州人將因失去工作而失去健康保險。 與此同時,其他與客人必須進行面對面互動的行業也面臨著改變,家庭用戶轉向亞馬遜和其他網路商店,實體零售商則遭受打擊,休士頓百貨連鎖店Stage Stores已經破產。與2019年同月相比,4月休士頓零售商減少了22,200個工作,降幅達7%。經濟學家表示,零售業為大部分人口提供就業機會,而這些就業機會短期內不會恢復原來水準,預估今年德州經濟活動將損失約1,340億美元,減少約86萬個工作機會,而且可能需要長達五年的時間才能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商業活動水準。
A:兩家位於德州休士頓的健康保險電話行銷公司JSqured Telecom及 Rising Eagle被控在2019年的5個月內利用機器人電話(spoof robocall)撥出10億通詐騙電話,上週二 (6/9)遭到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提議處分高達2.25億美元的罰款,若通過的話,將是FCC處分此類電話詐騙案的最高額罰款,這兩家公司仍有回覆的機會,FCC將視渠等提出的證據做最後決定。另外包括德州、阿肯色州、密蘇里州等在內的全美7州州檢察長亦聯合在德州南區聯邦地區法院(U.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Southern District of Texas)對J及R兩家公司提起訴訟,理由是違反聯邦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以及各州相關的反機器人電話法案。 這兩家公司被指控假冒知名保險公司的名義,誘騙被害人簽訂不知名保險公司的短期健康保險或汽車延長保固險,機器人電話撥打至被害人的電話時,會顯示被害人熟悉的號碼,引誘被害人上鉤。被害民眾資料主要來自聯邦及州政府的「請勿聯繫」( Do Not Call )名單,J公司負責人 John Spiller承認,使用這個名單是因為名單上的民眾比較容易受騙。許多民眾及公司因電話號碼被盜用不勝其擾,有些公司的電話因此無法正常運作。 FCC指出該委員每年收到有關機器人電話和詐騙電話(Scam)的抱怨案超出20萬件。2018年估計每個月發出40億通robocall。川普總統今年元月簽署新法案將詐騙案罰金自每通電話1500美元提高至1萬美元。
A: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本(2020)年6月16日發表每3個月進行一次的「經濟分析師調查報告(Survey of Professional Forecasters)」顯示,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23名受訪經濟分析師平均預估新加坡本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11.8%,全年成長率則由3個月前預估的0.6%下修至-5.8%(新加坡貿工部預估為-4%至-7%);至於明(2021)年則有望反彈至成長4.8%。 若以個別行業而言,經濟分析師亦分別下修建築業、批發與零售業、以及住宿與食品服務業的全年成長預估至-11.4%、-12.8%及-26%;製造業和金融與保險業則受看好,分別上修至成長2.2%和3.1%;非石油國內出口(NODX)和私人消費的成長預估亦分別下修至0%和-5.2%。 經濟分析師認為新冠病毒疫情惡化、貿易緊張局勢再升溫及勞動市場惡化失業率上升是新加坡經濟面臨的最主要下行風險,但疫情獲得控制、全球經濟復甦比預料中強勁及進一步推出財政振興配套,將是刺激新加坡經濟成長的3大因素。 另經濟分析師亦預估,新加坡本年全年通貨膨脹率和核心通貨膨脹率(不含住宿和陸路交通費)均為-0.5%,低於先前分別預估的0.8%和0.9%。
A: 新加坡衛生部(MOH)本年6月15日宣布,由於新冠病毒疫情的社區傳播趨於穩定,因此自本年6月18日晚上11時59分起,新加坡將進入防疫「阻斷措施」解封第2階段,允許更多經濟和社交活動恢復。屆時新加坡零售實體店面可重新開門營業,餐飲場所可提供消費者內用服務,美容服務和博弈活動亦可恢復。運動設備、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亦將開放,但包括娛樂場所(酒吧、夜店、卡拉OK、電影院、劇院、室內外景點)、大型文化場所(圖書館、博物館)、大型活動(會議、展覽、演出、商展)以及宗教儀式和禮拜等人潮易聚集場所仍未獲准開放。 新加坡民眾仍得遵守安全措施,包括保持至少1公尺安全距離,或群聚時以5人為限,不同群組間保持1公尺距離且不可互相交流。民眾亦可探訪親友,但每戶家庭1次可接見訪客人數限制在5人。 雇主亦應盡可能讓員工居家辦公,除了能減少高峰時段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流,亦能減少企業因出現感染群而無法持續運作的風險。 MOH部長顏金勇表示,第2階段的解封條例將循序漸進,視情況作出調整,包括可能將群組上限增至10人,及適時允許大型場所從較少人次入場,逐步上調人數限制。預計此檢討、觀察、放寬的過程將持續數月才進入第3階段的全面解除限制。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0年6月15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韓國本(109)年5月份資通訊科技(ICT)之進出口情況,韓國本年5月份ICT之出口金額約139億3,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2.6%,進口金額約89億2,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7.8%,貿易順差約50億1,000萬美元,總體ICT之出口金額雖然仍較去年同月份減少,但減少幅度已較4月份(-15.3%)改善。 韓國本年5月份ICT之出口,若依項目比較: 半導體:整體半導體之出口金額為81億5,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6.5%,此係記憶體及系統半導體之需求增加,帶動整體半導體出口成長。 電腦及周邊機器:電腦及周邊機器之出口金額為12億2,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73.0%,此係SSD等周邊機器之出口持續快速增加(160.2%),整體電腦及周邊機器之出口隨之增加。 顯示器:顯示器之出口金額為12億8,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21.1%,此係LCD面板之生產量調整及OLED面板需求減少,造成整體顯示器之出口衰退。 手機:手機之出口金額為7億3,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衰退21.5%,主要原因為全球市場之需求減少,造成智慧型手機之銷售減少。 依出口地區比較,對中國之出口因半導體(增加8.4%)、電腦及周邊機器(增加46.1%)等項目之出口成長,較去年同月份增加2.1%,金額為72億7,000萬美元。對中國之出口所占比重高為52.2%。對美國之出口亦因半導體(增加30.8%)、電腦與周邊機器(181.5%)等項目之出口增加而成長17.9%,金額為17億4,000萬美元。另對越南之出口卻受半導體(減少6.3%)及手機(減少13.5%)等項目出口減少之影響而衰退10.4%,金額為17億1,000萬美元。對歐盟之出口金額則為8億5,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減少0.6%。其中,半導體之出口減少0.6%。對日本之出口減少18.9%,金額為3億美元。其中,半導體之出口減少27.1%。 另本年5月份中小及中堅企業ICT之出口情況,中小及中堅企業之出口受半導體(減少8.1%)、電力裝備(減少20.1%)及電腦與周邊機器(減少35.9%)之出口均減少之影響,衰退17.8%,金額為29億美元。中小企業之出口金額則為12億9,000萬美元,減少17.1%,此係因半導體(減少26.4%)、電力裝備(減少12.2%)及電腦與周邊機器(減少25.6%)之出口均減少。 在進口方面,依項目比較,電腦及周邊機器之進口增加34.2%,金額為11億5,000萬美元。手機之進口增加6.5%,金額為8億美元。另半導體之進口金額為39億1,000萬美元,減少14.8%。顯示器之進口衰退11.9%,金額為3億2,000萬美元。另依主要進口地區比較,自越南之進口增加24.3%,金額為8億7,000萬美元,自中國、美國、日本及EU之進口金額則分別為31億3,000萬美元(減少33.6%)、6億美元(減少20.7%)、6億美元(減少23.9%)及4億7,000萬美元(減少18.2%)。
A: 俄工業貿易部部長Denis Manturov於克拉斯諾達爾的工具機工業發展會議中表示,南部重型機床廠(Yuzhnyy Zavod Tyazhologo Stankostroyeniya;UZTS)生產之設備獨特,相似產品僅由全球少數工廠生產。該廠2019年產量提高4倍,且產量持續提升中,未來盼加速發展生產潛力。同時,Manturov部長指出2019年俄羅斯工具機產量增長5%,2020年前4個月增長30.5%;2019年工具機出口成長25%,國產品占俄羅斯市場38%。有信心相關產業將度過因疫情經濟下滑的艱難時期。 關於企業 UZTS生產許多行業需要之機床和加工中心,包括動力工程、核工程、軍工聯合體和冶金。克拉斯諾達爾地區政府此前已與該廠達成現代化生產的協議,該公司2025年前將投入超過30億盧布自有資金進行開發。 參考資料:俄媒《塔斯社》2020年6月15日報導 https://tass.ru/ekonomika/8725981
A:克拉斯諾達爾地區政府新聞服務處稱,6月15日於克拉斯諾達爾開啟佔地25萬平方米物流中心建設計畫,總成本估計為65億盧布。 俄羅斯聯邦工業貿易部長Denis Manturov、俄羅斯聯邦總統於南部聯邦區的全權代表Vladimir Ustinov、此區州長Veniam Kondratiev及俄電商Wildberries總經理Tatyana Bakalchuk參加開工儀式。 俄羅斯聯邦工業貿易部長Denis Manturov稱,此區將生產輕工業產品和食品,此平台亦可用於生產出口導向型產品。此外,克拉斯諾達爾地區亦係一擁有多種可能之糧倉。 州長Veniam Kondratiev稱,新物流園區應可成為庫班經濟新成長之亮點,歸功於該項目,於克拉斯諾達爾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方面將計畫進行大量投資,初步估計為80億盧布。 Tatyana Bakalchuk則提及,物流中心第一批居民預計將於一年後移入。 該物流中心將建設於克拉斯諾達爾地區東部工業區範圍內,有望成為南部聯邦區最大物流中心;總面積為25萬平方米,投資額約65億盧布,可創造1萬個新就業機會。項目第1階段計劃於2021年完成。 參考資料:俄媒《REGNUM》2020年6月15日報導 https://regnum.ru/news/economy/2981748.html
A:俄羅斯總理Vladimir Mishustin批准俄國2035年前煤炭工業發展計畫, 該計畫將分3階段實施,其最終目標為在庫茲巴斯、羅斯托夫地區、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創建立新的礦業綜合體。 到2035年,國內煤炭產量將至少增加至每年4.85億噸,最大值為每年6.68億噸。 早前於6月10日Mishustin總理亦批准2035年前俄羅斯能源計畫,盼達完全滿足國內能源需求之目標。 (Y) 參考資料:俄媒《REGNUM》2020年6月14日報導 https://regnum.ru/news/economy/2980960.html
A:據俄羅斯Tochka 銀行研究調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下,文化、體育、休閒和娛樂業之中小企業減薪幅度較其他行業高,4月和5月員工平均薪資下降63%。 教育業別中小企業約下降40%;牙科和私人診所3月下降38%,4月下降14%,5月下降30%;建築業4月薪資增加25%,5月則減少26%;物流業,4月減少12%,5月減少1%。 問卷對象包括該銀行30萬家企業客戶。 (Y) 參考資料:俄媒《REGNUM》2020年6月15日報導 https://regnum.ru/news/economy/2981590.html
A:2020年5月台俄貿易數據 我對俄出口金額為0.6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6.25%;進口3.25億美元,成長3.25%。 以本年與去年同期相較之出口差額分析,出口重大變化品項及變化幅度依序為: 853190 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零件(-85.80%) 852351 固態非揮發性儲存裝置(-59.95%) 847330 自動資料處理機零附件(-32.78%) 以本年與去年同期相較之進口差額分析,進口重大變化品項及變化幅度依序為: 271111 天然氣(257.01%) 720712 橫斷面為長方形之鐵或非合金鋼之半製品 (-98.37%) 270112 煙煤(29.84%)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Y)
A: 本年1至5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1,968億8,6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前5大貿易夥伴依序為中國大陸、美國、韓國、日本及我國,其中越南對美國出口增加10.5%。以單月份觀察,本年5月份越南對外貿易總額為379億4,4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5.6%,其中出口為173億5,100萬美元,進口為185億9,300萬美元,順差為7億5,800萬美元。 累計本年1至5月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80億5,72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7.3%,其中自我進口62億1,18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3.1%,對我出口18億4,540萬美元,較上年成長24.3%。累計對我國貿易逆差為43億6,64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8%。本年1至5月份,我國為越南第5大貿易夥伴,第3大貿易逆差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我國為越南第9大出口市場(次於美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香港、德國、荷蘭及泰國),第4大進口來源國(次於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 台越雙邊貿易單月份分析方面,本年5月份越南與我國貿易總額為14億3,830萬美元,與上年同期減少20.7%,其中越南對我出口3億8,84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3%,自我進口10億4,99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7%,逆差為6億6,15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7.7%。
A:根據丹麥金融媒體於6月11日報導, 丹麥財政部長瓦門(Wammen)警告第二波經濟襲擊浪潮將會延緩出現” W氏的分析: 即使丹麥政府實施振興紓困計劃協助丹麥企業,但由於各國的經濟衰退,我們可能仍會受到新冠狀肺炎危機的不利影響。因此建議國家通過獨立基金,應能夠將資助陷入困境的公司。人們擔心的第二波,不一定是疫情上的第二波,但是有些出口或是生產公司可能在第一波未受到疫情的嚴重衝擊財務, 將會受到第二波的襲擊。他指出,這不僅是在國外銷售商品上,而是丹麥的外國分包商也可以因全球衰退而停產。 “就商業本身,一些經濟學家和我作為財政部長都感到高興,即使我們仍然處在嚴重的局勢中, 很多跡象顯示令人鼓舞, 比如民眾努力消費。 W氏補充說:“第二波經濟襲擊浪潮將會延緩出現,這就是為何我們試圖提出不同的防衛方式。” 因此, W氏提出了一種中期模式,即由政府發起一個競標100億丹麥克朗基金來協助丹麥的出口公司 。
A:新冠病毒重創國際貿易,依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資料顯示,本年第2季全球貿易的下降幅度甚至可能低於金融危機時的下降幅度。本年第1季全球商品貿易下滑5%,第2季全球商品貿易預估將持續下滑至27%。 雖然歐洲和亞洲的景氣情況轉趨緩解,各國遏制疫情的管制措施(Lockdown)逐步鬆綁,但5月份亞洲國家的初步出口數據仍是大幅衰退,例如中國(-8%),日本(-26%)和韓國(-20%)等。Unctad預估今年全球貿易將比去年減少20%, 與WTO的預測(下跌13%-32%)範圍相符。歐盟執委會預測歐盟27國的貿易將減少至16%。 各個行業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影響程度不同,今年4月貿易受創最嚴重的行業為汽車業及能源商品行業。汽車業貿易下滑主因為需求減少,以及產業生產鏈中斷導致。能源商品貿易下滑主因為石油價格下跌。 該報另指出,德國4月份出口較上一月衰減31%,較去年同期減少22%。瑞士4月份出口減少約12%,其中化學製藥、機械電子業衰退較小(化學製藥為-4.8%、機械電子業為-4.5%)。 資料來源: 瑞士新蘇黎世報(Neue Zürcher Zeitung, NZZ)日期:2020年6月15日
A:瑞士自2020年6月15日起取消對歐盟、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成員國、申根國家及英國的入境管制限制,重新開放邊境。 資料來源:瑞士海關總署(Eidgenössische Zollverwaltung) 日期: 2020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