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    依據「新加坡國立大學治理暨永續發展研究所」及「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於本(2022)年7月19日舉辦的「東協氣候報告網絡研討會」指出,許多上市企業未制定「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ESG)」的中短期策略,因而不經意發生「漂綠」行為。新加坡交易所監管公司(SGX RegCo)認為,倘要預防「漂綠」,須確保企業揭露相關訊息。
二、    新加坡交易所監管公司表示,企業可能在蒐集數據方面出現錯誤,或對供應鏈的某些部分進行調查不夠徹底,導致不經意「漂綠」。然而,「漂綠」涉及虛假及誤導的訊息,在一個以揭露為基礎的制度中尤其具有破壞力,因決策所依據的訊息,決定市場在定價及分配資本是否有效。
三、    2021年新加坡交易所依據「氣候相關財務訊息揭露工作組(TCFD)」的建議,強制要求上市公司發布氣候報告。在2022年開始實施的第1階段,企業將依據「不遵守即須解釋」的原則發布氣候報告。之後更多公司將被強制要求發布氣候報告,首先是碳排放最密集的行業,例如金融業、農業、食品暨林產品及能源業。
四、    新加坡交易所監管公司已著手開發名為「ESGenome」平臺,考慮是否要求所有企業使用統一的數位格式撰寫永續發展報告。「國際永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亦正制定國際標準,預計於2022年底發布。ISSB標準發布後,新加坡交易所監管公司會將其納入上市規則,作為強制要求上市公司揭露的準則。ISSB係以TCFD為基礎,關鍵區別在於ISSB要求揭露「範疇3(scope 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牽涉供應鏈中的部分非上市公司。至於氣候報告是否須外部驗證,仍缺乏國際公認的標準或架構。
五、    另針對東協國家市值排行前100大上市企業進行調查顯示, 84%東協上市公司揭露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重大議題,僅26%制定因應氣候風險的長期策略。70%或420家公司在2020/2021年揭露與氣候相關訊息,其中泰國(57%)、新加坡(48%)及馬來西亞(48%)上市公司的氣候訊息揭露比例高於東協整體(46%)。超過半數企業(56%)確定與氣候有關的商機,認為揭露減輕風險的企業卻不到一半(47%)。4分之3公司揭露氣候相關的績效指標,46%卻未說明如何制定目標。
 

A:

 

伊朗德黑蘭時報(Tehran Times)報導,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資料,伊朗本(2022)年前5個月出口歐盟成員國金額較去年同期增加39%。歐盟統計資料顯示,本年前5個月期間伊朗已經出口歐盟商品價值4.65億歐元,同時去年同期此數據為3.33億歐元,歐盟出口到伊朗也增加6%,總額自15.12億歐元達16.1億歐元。

根據歐盟統計局資料,本年1到5月間,伊朗與歐盟雙邊貿易額達20.75億歐元,2021年同期為18.45億歐元。在該5個月期間,所有歐盟成員國中,德國為伊朗首要貿易夥伴,佔伊朗對歐盟總貿易額37%。

另據歐盟統計局統計資料,2021年伊朗與歐盟雙邊貿易額達48.63億歐元,較前一年成長9%,2020年伊朗與歐盟貿易達44.58億歐元。在出口方面,2021年伊朗出口歐盟貨品達9.22億歐元,年增29%。另歐盟對伊朗出口則年增5%,達39.41億歐元。

歐盟國家中德國為伊朗主要貿易夥伴,2021年佔歐盟對伊朗貿易額的1/3,德國出口14.49億歐元價值貨物到伊朗,同時自伊朗進口2.74億歐元價值商品,該國與伊朗總貿易額為17.23億歐元。義大利為歐盟成員國中伊朗第2大貿易夥伴,總貿易額達6.28億歐元,該國出口4.5億歐元貨品至伊朗並自伊朗進口1.78億歐元貨品。荷蘭位居歐盟成員國中伊朗第3大貿易夥伴,總貿易額達4.81億歐元,該國出口4.43億歐元貨品至伊朗並自其進口3,800萬歐元貨品。

伊朗主要出口食品、牲畜、飲料、香菸、原物料、礦石燃料與蔬菜油至歐盟國家,而食品、飲料、香菸、礦石燃料、蔬菜油與化學品也是歐盟出口伊朗主要產品。

A:

依據捷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本(111)年7月15日官網新聞報導,該會議主要聚焦協助歐盟發展落後地區。歐盟經濟持續朝向去碳化、數位化、建立韌性與開放策略自主性(open strategic autonomy),將引導 歐洲反省如何連結全球價值鏈並努力降低策略性產業之對外依賴。上述轉變係落後地區吸引較高附加價值產業投資之機會,例如透過參與如氫能、電池、晶片等策略性產品之研發或行銷。
本次會議將分為三個主題之研討會,分別為歐盟內部市場作為各區域之機會、目前發展落後地區之數位化與去碳化、烏克蘭戰爭背景下歐盟內部市場之韌性。研討會講者包括企業界與學術界傑出人士。
 

A:

資料來源:The Paypers,2022年7月18日

 

包括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與新加坡等5個東南亞國家的中央銀行已同意在2022年11月前將整合其支付系統,以便為該地區的旅行者提供無縫交易。該合作夥伴關係將允許民眾通過使用各自所在國家的應用程式(APP),而非本地的應用程式以進行二維碼支付。

 目前整合尚不完整,僅有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等3個國家已完成相互連接,並通過二維碼實現跨境支付。與此同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已預先簽署協議,將在 2022年底前將PayNow與DuitNow完成連接。菲律賓自2021年起與新加坡簽訂類似的跨境協議,並計劃擴大與泰國及馬來西亞的合作。

通過基於東協的跨境系統進行的二維碼支付將使用各自國家的貨幣結算,而非以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讓客戶以較少的支付獲得更佳的收益。

A:

資料來源:The Nation,2022年7月14日

 

泰國寶石與珠寶研究所(Gems and Jewellery Institute of Thailand, GIT)於7月14日表示,由於該國重新開放及泰銖貶值,導致今年5月的寶石與珠寶出口有所增加。

 

據統計,泰國5月的寶石與珠寶出口額為7.57億美元(276.3億泰銖),同比激增 69.70%,但包括黃金在內的5月出口額為10.1億美元(368.6億泰銖),同比下降 7.03%。今年1月至5月的寶石與珠寶出口額為32.8億美元(1,197.4億泰銖),同比猛增46.90%;同期包括黃金在內的出口額則為75.8億美元(2,767.2億泰銖),同比暴增113.96%。

 

GIT副主任Sumed Prasongpongchai表示,泰國對許多主要寶石與珠寶出口市場的成長顯著,包括美國(53.53%)、印度(158.21%)、香港(7.6%)、德國(16.61%)、英國(73.52%)、瑞士(123.88%)、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7.95%)、比利時(35.86%)、義大利(103.97%)及日本(10.74%)。

 

主要的出口產品項目均有增長,例如銀飾(13.95%)、金飾(61.79%)、拋光鑽石(70.70%)、原石(43.49%)、拋光硬寶石(91.37%)、拋光軟寶石(60.80%)、人造珠寶(34.81%)及貴金屬廢料(38.28%);然而,鉑金飾品與鑽石原石的出口分別下滑14.82%及22.04%。

 

Sumed副主任預計,隨著許多國家重新開放,寶石與珠寶的出口將進一步成長,泰銖貶值也有助於提升產品的競爭力。然而,由於Covid-19危機及俄烏戰爭對燃料價格與生產成本的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將面臨壓力。

 

GIT將持續為泰國寶石與珠寶制定標準,例如推廣「放心購買」(Buy with Confidence)計畫及實驗室檢驗標準,以增強對該產業的信心。此外,GIT鼓勵企業家利用電子商務管道以促進寶石與珠寶的銷售。

A:

新聞來源:韓國首爾新聞(2021年7月20日)

 

  • 據韓國媒體本(111)年7月20日引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9日於例行記者會上之發言報導,中國認為美國政府鼓勵韓國參與「CHIP4聯盟」係屬於「威脅外交」之行為,極力呼籲韓國勿加入。
  • 對於最近美國疑似要求韓國於8月底前決定是否加入「CHIP4聯盟」一說,趙立堅指責,美國標榜自由貿易原則,卻一再濫用國家力量,將科技及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進行外交威脅。
  • 趙立堅強調,中國希望有關方面秉持客觀公正立場,考慮自身長遠利益及公平公正之市場原則,維護全球晶片產業及供應鏈之穩定。韓媒認為,趙之發言形同呼籲韓國勿參與「CHIP4聯盟」。
  • 另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杉曾於本月14日表示,韓國政府對於是否加入「CHIP4聯盟」尚未有任何定論。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7月19日報導,義大利商業聯合總會(Unioncamere)研究中心表示,受到烏俄戰爭、原物料供應吃緊、通貨膨脹及貨幣緊縮等高不確定性影響,目前義大利正面臨之政治危機將更無法促進消費及投資,預測2022年7月義大利經濟將較6月惡化衰退0.6%,若與2021年同期比較為零成長;消費指標與2021年同期比較成長0.7%。

據該會理事長Carlo Sangalli表示,消費減少、通貨膨脹成長、烏俄戰爭持續及貨幣政策受限下,政治危機將對義大利經濟造成嚴重影響。目前義大利需要總理德拉吉執政及高效率執行政策之政府團隊,以利最有效運用《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PNRR)資金、管理預算法及落實監督義大利期待已久之結構改革。

A:

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林萬鋒頃出席由馬國鋼鐵機構(MSI)和BIMAGE Consulting (M) Sdn. Bhd.公司合辦的「營造業的工業革命4.0鋼鐵及BIM技術」研討會上表示,2021年馬國鋼鐵產品出口量為940萬公噸,較2020年增加25.33%;同期馬國鋼鐵產品進口量為650萬公噸,亦較2020年增加8.33%。由於全球需求殷切,馬國盼鋼鐵產業向價值鏈上游移動,生產更多高端鋼鐵產品,並培養更多高技術專才。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預測,本(2022)年全球GDP增長將達4.5%,其中全球鋼鐵產業活動正在復甦。世界鋼鐵協會的資料亦顯示,儘管疫情限制猶存,但2021年全球大部分國家的鋼鐵產量與鋼鐵使用量皆有所增加。2021年全球鋼鐵使用量達18億公噸,較2011年增加28.57%,顯示全球鋼鐵市場需求強勁。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馬來西亞內政部長韓沙再努丁(Hamzah Zainudin)頃表示,製造業、營造業與服務業獲准聘請來自印尼、泰國、印度、柬埔寨、尼泊爾、緬甸、寮國、越南、菲律賓、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土庫曼 (Turkmenistan)、烏茲別克 (Uzbekistan)及哈薩克(Kazakhstan)等15個國家的外勞來馬國工作。除此之外,包括燕窩、倉庫、廢金屬資源回收及洗衣業等次領域將獲准聘請外勞。倉庫次領域以聘請低技能的外勞,但須保留國內員工的就業機會,並由交通部進行監督。至燕窩領域聘請外勞的申請,則需向農業暨食品產業部提出。

 

馬國內政部與人力資源部亦委任建築勞工交換中心(CLAB),以處理逾100名外勞進入馬國的事務,並確保這些外勞須遵守馬國條規。另一方面,馬國憲法公佈的禁區與禁地規定,亦獲准核發臨時短期許可證,以聘請外勞在前述地區進行基礎建設計畫,相關申請將由內政部處理。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瑞士BAK Economics顧問公司2022年5月31日公布之瑞士旅遊業預測報告,2022年夏季瑞士旅遊業住宿需求將明顯成長,預估應較去年同期增加230萬件住宿需求。並預估2022年全年的住宿需求應較去年同期增加730萬件(+26.1%)。

 

報告中另指出,由於中國防疫政策以及商務旅行時程縮短的結構性變化等兩項長期因素,將導致瑞士旅遊住宿將於2023/24年才會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準。

 

 

資料來源: BAK Economics顧問公司瑞士旅遊業預測報告

日期: 2022年5月31日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3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弗羅茨瓦夫的1家新創公司已成為歐洲第一家製造可吞嚥膠囊(swallowable capsule)的公司,該膠囊內置智能圖像分析系統,以加快結腸癌(colonic cancer)診斷。BioCam的膠囊僅重4公克,長23毫米,直徑11毫米,類似於維生素藥丸,在通過患者的消化系統時會拍照。

然後,由藍牙技術幫助將圖像發送到外部系統進行分析。

 

目前,內窺鏡檢查(endoscopic examination)包括將帶有攝像頭的特殊探頭插入胃腸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然後醫生可以觀察和評估檢查的器官。BioCam膠囊旨在透過讓患者在家中自己進行測試來取代內窺鏡。

 

BioCam公司總裁兼聯合創始人Maciej Wysocki表示,與傳統內窺鏡檢查相比,該公司的顯著優勢是患者的舒適度和克服精神障礙。儘管有醫生的建議,但不敢進行侵入性檢查的患者更有可能吞下與維生素/膳食補充劑大小相同的膠囊。病人也會有不同的感覺,能夠進行全面的消化系統檢查,而不必親自到醫療機構,而膠囊內窺鏡檢查本身也可以在家中進行。

 

Wysocki補充稱,這歸結為更大的願意去進行測試、更多的內窺鏡檢查和更快地檢測消化系統的病變。雖然膠囊內窺鏡在21年前首次推出,但並未普及,市場上所有生產商的數量仍不足10家,其中沒有1家來自歐洲。他表示,該公司正在更進一步發展,目標是針對整個胃腸道進行造影(imaging),目前僅通過競賽以胃和大腸試點研究的形式進行。

 

BioCam公司成立於2019年,據預測,內窺鏡設備市場預計將以平均每年5.8%的速度增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9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政府718日週一公佈的一項草案宣布,將對以煤炭為主要取暖來源的家庭導入實施一次性碳補貼(carbon allowance)。波蘭部長理事會的立法和計劃工作清單包括有關碳補貼法案草案的訊息。波蘭氣候與環境部負責該計畫的開發。

 

正如宣布的那樣,該計畫規定導入實施3,000波幣(627歐元)的一次性碳補貼。

此補貼將發放給主要取暖來源為固體燃料鍋爐、壁爐、獨立式爐灶、空氣加熱器、廚房爐灶、爐灶、煤爐或固體燃料瓷磚爐灶、以硬煤(hard coal)、煤磚/(briquette)或至少含有85%硬煤顆粒(pellets)為燃料的家庭。

 

獲得此碳補貼的先決條件是將熱源的詳細訊息提交給建築物放射率中央登記處(Central Register of Emissivity of Buildings ; CEEB)。支付該補貼的申請截止日期為20221130日,屆時當地政府將有最多一個月的時間支付所授予的津貼。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8   PAP, The First News

 

波蘭外交部長於718日週一在布魯塞爾表示,歐盟會員國已就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達成共識。波蘭外長Zbigniew Rau在歐盟外長會議上表示,該禁令是715日週五通過的俄羅斯在2月入侵烏克蘭後對俄羅斯實施的第7套制裁措施的一部分。

 

Rau外長補充稱,他希望禁令也包括所有俄羅斯珠寶。歐盟執委會於715日週五通過一項針對俄羅斯的新制裁草案。除了禁止出口俄羅斯黃金外,該措施還加強軍民兩用(dual- use)和高科(high-tech)技產品領域的出口管制,並將50多個參與支持俄羅斯政權的個人和實體列入制裁名單。

 

另據波蘭新聞局(PAP)The First News報導,波蘭要求對俄羅斯實施更嚴厲的制裁。據波蘭新聞局(PAP)消息人士稱,波蘭已要求歐盟對俄羅斯實施更嚴格的制裁,包括天然氣、原油、銀行、服務、IT 和陸路/海上運輸。

 

波蘭駐歐盟大使安傑伊·薩多斯(Andrzej Sados)在歐盟國家駐歐盟特使會議上轉發了這些要求,呼籲討論歐盟執委會715日週五通過的最新制裁提案。其中,新的制裁方案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並限制向俄羅斯出口高科技產品。

 

Sados質疑黃金進口禁令沒有延伸至黃金首飾。他還呼籲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和在其他地方容易獲得的產品實施禁運,如鋼鐵半成品、瀝青化合物和家具。Sados還建議對俄羅斯軍事公司和宣傳機構實施制裁,並更嚴格地限制俄羅斯能源部門,特別是石油和天然氣管道。波蘭政府還希望對莫斯科實施更嚴格的金融制裁,尤其是將更多的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系統之外。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8   Polish News Bulletin,

 

波羅的海電力公司已簽署1份合約,為離岸風電場 運輸和安裝約70台渦輪機(turnbins power) PKN Orlen公司於718日週一表示,這項投資將在2024年至2026年之間實施,提供 一個總發電容量高達1.20 GW農場。

 

丹麥Cadeler公司將為波羅的海電力上風電場供應和安裝約70台渦輪機。PKN Orlen 公司表示,Cadeler專公司門從事離岸渦輪機的安裝。自2012年以來,該公司已安裝約400台離岸風機。計劃於2024-2026年實施,假設建設一個總發電量高達1.2 GW 的農場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2.07.18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波蘭能源集團(PGE)新的投資,將是波蘭最大的儲能設施,換句話說,波蘭能源集團(PGE)執行長Wojciech Dąbrowski宣布新的投資。正如他在接受WNP.PL採訪時強調的那樣,該公司正專注於開發需要建設存儲設施的再生能源。

 

PGE公司負責人指出,離岸風能將是該公司再生能源開發的關鍵領域。這些計畫雄心勃勃。在2030年的陸上市場,該公司的目標是擁有1.7GWgigawatts)的新容量)。Dabrowski表示,今天該公司擁有800MW,並且是波蘭最大的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商。

A:

柬埔寨發展委員會批准8,450萬美元投資案,生產太陽能板

資料來源: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7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發展委員會(CDC)頃發布新聞稿稱,已批准L-Q新能源有限公司(L-Q New Energy Co, Ltd.)在桔井省斯努經濟特區(Snoul SEZ)設立工廠,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投資額達8,450萬美元,預計僱用約1,000名工人。

 

斯努經濟特區占地817.8公頃,是桔井省級經濟特區,也是國家級綜合性工業園區,由中汽控股集團在柬埔寨東北部唯一的國際陸地港口城市斯努(Snoul)投資與開發,距離柬埔寨-越南邊境1.5公里,距離越南胡志明市深水港160公里。

 

柬埔寨能礦部(MME)能源司長Heng Kunleang表示,該工廠將製造太陽能電池板及使用太陽能電池的電力設備,該部鼓勵投資者生產這類型的太陽能電力設備。

 

桔井省省長Va Thorn表示,在疫情爆發前,他曾到訪中國南方數個城市進行招商,以展示斯努經濟特區的投資潛力,該省歡迎L-Q新能源公司在斯努經濟特區生產太陽能電池板並在柬國銷售,如果L-Q企業想安裝成為太陽能發電廠,可以申請安裝許可證。

 

桔井省商會表示,L-Q新能源公司很可能會通過越南港口將太陽能電池板出口到中國和其他地區,因為工廠的位置靠近柬越國際邊境站。L-Q新能源公司的投資是該省有史以來最大投資案,與其他經濟潛力較大的省份相比,該省的土地價格仍然很低,可用於商業或工業用途。

 

當地小型太陽能設備製造商Solar Green Energy計畫經理Chin Ol表示,如果L-Q新能源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板適合柬埔寨需求的深藍色多晶類型電池,則最有可能先供應國內市場,因為當地的太陽能設備製造商基於節省運輸時間及成本,會優先考慮購買。如果該公司生產黑色單晶矽太陽能電池板,適合寒冷的國家使用,則該公司可能以出口為主。Chin Ol經理補充,該公司從中國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在疫情爆發前約需1到2周,疫情期間延長為1到2個月。

 

A:

據中國大陸海關總署統計,本(2022)年6月俄羅斯係連續第2個月取代沙烏地成為中國大陸本最大石油進口來源,主因為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遭國際經濟制裁,俄石油出口價格大跌反而吸引中國煉油業者大量購入, 中自俄進口原油較去(2021)年同期增加10%至729萬噸,惟6月平均每日進口自5月的198萬桶減少至177萬桶。

該統計亦顯示,本年6月中自沙進口石油年減30%至506萬噸,平均每日進口自5月的184萬桶減少至123萬桶,至於本年迄今中自俄進口較去年同期增加4%至4130萬噸,仍低於自沙進口的4,330萬噸。此外,受中國大陸新一波COVID-19疫情封鎖措施影響,本年6月中國整體原油進口跌至過去4年內最低。

A:

據阿曼能源暨礦產部(Ministry of Energy and Minerals)統計,阿曼本(2022)年上半年石油生產較去(2021)年同期增加9.7%至1億8,960萬桶,另液化天然氣出口年增8%至590萬噸。

該數據亦顯示,阿曼本年第1季液化天然氣出口約300萬噸,第2季略降至290萬噸,另受國際政經情勢影響,本年6月國際石油交易價格上漲至每桶112.9美元。

A:

據國際能源市場數據合作計畫(Joint Organisations Data Initiative, JODI)統計,沙烏地本(2022)年5月每日原油出口量較4月減少33萬2,000桶至705萬桶,月減4.5%,係過去15個月內最大跌幅,惟較去(2021)年同期的564萬9,000桶增加140萬1,000桶,年增24.8%。

該數據亦顯示,沙烏地本年5月每日原油產量則月增9萬7,000桶至1,053萬8,000桶,並較去年同期的854萬4,000桶增加199萬4,000桶,年增23.3%。另煉油業每日使用原油量自4月的253萬8,000桶增加至277萬3,000桶、每日發電用原油量自39萬7,000桶增加至58萬3,000桶、原油儲備量自1億3,957萬9,000桶增加至1億4,442萬1,000桶,其中發電用油量及儲備量皆較過去幾個月大幅增加。

A:

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宗教捐暨稅務及關務總局(Zakat, Tax and Customs Authority, ZATCA)頃宣布有條件允許個人進口小量物品,不得過量及具商業性質,至於數量多寡則將由海關稽查人員判定。

ZATCA表示,上述進口個人物品之規定包括:

1. 進口人須以身分證、護照或居留證辦理通關;

2. 物品購買發票及文件須有阿拉伯文翻譯;

3. 個人不得進口沙烏地或國際禁止或受沙烏地法規及國際協定規範之物品;

4. 個人不得進口偽造、不符標準規格及智慧財產權規範之物品;

5. 物品之原始收據、原產地證明、交貨證明、提貨證明等文件須隨附於報關單。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