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來西亞經濟學者表示,儘管現金援助在短期內將有助減輕低收入群體(B40)的負擔,但馬國政府亟需擬定中、長期方案努力遏制通貨膨脹和物價危機,而不是繼續向人民提供財政援助,因為此措施極可能導致國家陷入破產邊緣。
馬國首相依斯邁沙比里(Ismail Sabri)6月宣布,馬國政府將為每戶低收入群體家庭提供100馬幣(約22.73美元)的額外援助金,而低收入群體的單身人士亦可獲得50馬幣(約11.36美元)的現金援助。
自7月1日起,馬國政府撤銷2公斤、3公斤及5公斤瓶裝食用油的補貼。除此之外,馬國政府亦制定新的雞肉零售價格最高上限(每公斤9.40馬幣,約2.14美元),並於7月3日起生效。
馬國財政部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表示,截止目前為止,預計消費補貼支出為773億馬幣(約175.68億美元),為馬國史上承擔的最高補貼數額。預計的消費補貼包括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約84.77億美元)、食用油(約9.1億美元)、麵粉與電力(約22.05億美元),以減輕馬國人民負擔,前述補貼尚不包括2018至2022年的福利援助計畫。
馬國敦拉薩大學的巴佐亞依博士(Dr. Barjoyai Bardai)表示,解決目前金融與糧食危機的方法之一為建立一個捐贈計畫。為確保該計畫成功實施,馬國政府可利用其權力,要求大型企業和富人資助該項計畫。馬國政府提供有史以來最高補貼,然這現金援助僅係一項短期計畫。因馬國需避免出現與斯里蘭卡類似的情況。斯里蘭卡是一個不加控制地給予補貼的國家,並導致國家破產。
倘馬國政府計劃繼續為低收入群體家庭(B40)或中等收入群體家庭(M40)或赤貧人士提供現金援助,馬國需有一個可持續的預算或專門的來源,為此可制定一項稱為捐贈投資計畫,並由國營企業(GLC),如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國庫控股(Khazanah Holding)、馬來亞銀行(Malayan Banking)及森那美(Sime Darby)等企業,以及馬國的富豪,將他們每年營業利潤百分之一貢獻給該計畫。利用這筆款項進行投資,所得到的回酬可用於援助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而那些捐款者亦可以享有免稅或延遲繳稅優惠。
馬國雙威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姚金龍則敦促政府推出一個針對性的補貼計畫。例如RON95無鉛汽油。目前,T20階層的人民可續享受廉價的燃油,且亦有額外金錢來支付日常開支。反觀B40和M40群體可能未有額外的消費能力,但仍需支付燃油費。倘能確保T20群體支付更多燃油支出,馬國就可將補貼輸送給有需要的人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總部位於澳洲的Element 25 Pte Ltd公司計劃投資3至4億澳幣(約2.05至2.73億美元),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生產用於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的高純度硫酸錳 (High Purity Manganese Sulphate)。
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副首席部長Amar Awang Tengah頃率領該州代表團赴澳洲珀斯與 Element 25 Pte Ltd公司高層會晤,並強調砂拉越州一直維持其吸引力,並對前述製造活動給予積極支持。
配合砂拉越州2030年後疫情發展策略,該策略旨在實現高所得經濟,讓所有州子民享受經濟繁榮、社會包容性和永續投資環境。隨著世界走向減碳措施,採用更環保的技術,包括用於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越來越受歡迎。隨著美中貿易戰的持續以及近期的俄烏戰爭爆發,砂拉越州的策略地理位置將更顯突出。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資料來源: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秘書處官網2022年6月29日
一、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SADC)秘書處官網於上(6)月29日以「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將增加再生能源電力,以減少碳排放」(SADC to increase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專文報導,日本將於本(2022)年8月27日至28日在突尼西亞舉行日本與非洲國家間之「第8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he Eighth Toky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rican Development, TICAD8),並與SADC加強能源合作。
二、 該專文指出,在全球承諾減少對煤炭依賴之後,包括「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放之企圖心及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下,SADC正製定區域天然氣總體規畫(Regional Gas Masterplan),以其充分利用SADC地區豐富之天然氣儲量。SADC區域整合之副秘書長Thembinkosi Mhlongo曾於上月23日於波札納會晤日本駐波札那臨時代辦Yuka Fujino,就第8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he Eighth Toky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frican Development, TICAD8)議題以及雙方共同關切議題交換意見。
三、 M副秘書長表示SADC已努力增加太陽光電產出,透過增加SADC電力供應之備載容量、促進區域經濟走廊之參與及繁榮,同時減少SADC之碳足跡。惟近期天災之數量與嚴重程度仍有所增加。M副秘書長強調,SADC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已有密切友好關係,惟盼與日本建立合作機制,加強夥伴關係,包括建置人道援助及緊急救援中心,以協助SADC減輕災害,並監測所有災害之風險因素。日本F臨時代辦強調日本政府願與SADC及整體非洲國家合作,以作為其國際政策之一部分。因此,相關合作計畫已制定參與機制,期以促進更具包容性。伊同時指出,日本政府已規劃本年8月27日至28日將在突尼西亞舉行日本與非洲國家間之「第8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8),屆時非洲國家領袖及政府高層、非洲聯盟、聯合國、聯合國開發總署及世界銀行等協辦機構,均會出席TICAD8。此論壇亦將提供日本更多參與非洲事務之機會。
A:
馬來西亞統計局頃發布調查報告顯示,2021年馬國共有5個州屬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超越全國的3.1%,尤其是檳城州以6.8%的成長率傲視全國。其他表現優越的4個州屬,分別為雪蘭莪州(5%)、登嘉樓州(3.6%)、霹靂州(3.5%)及吉打州(3.2%)。
隨著馬國政府推出各項振興經濟措施,以抑制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2021年馬國GDP成功扭轉2020年衰退5.5%頹勢,回升3.1%;其中製造業成長9.5%,其他依次為服務業增長1.9%,採礦和採石業增長0.3%,至於農業和建築業則分別下降0.2%和5.2%。
馬國各州已開始逐步從全球冠病危機中復甦,而2021年的表現也有所改善。促成雪蘭莪州、檳城州及吉打州的主要驅動力為製造業,在電子電機與光學產品生產的推動下,製造業分別成長13.1%、12.4%及6.2%。製造業(成長9.2%)亦進一步提振霹靂州,特別是電子電機與光學產品,以及橡膠手套產品,該州的服務業亦增長2.4%,得益於公用事業、運輸及儲存、資通訊產業(4.3%)的增長。登嘉樓州的穩健表現得益於製造業,隨著化學產品產量的顯著增長,其製造業成長9.5%。柔佛州則維持為馬國前5經濟州地位,創造1,311億馬幣(約314.39億美元)國內生產毛額。
馬國所有經濟領域和國邊重開增加了全球對燃料的需求,製造業亦從中獲利,特別是以精煉石油產品為導向的州屬;其中砂拉越州、森美蘭州和馬六甲州分別成長2.9%、3%及2%。
在石油、化工、橡膠和塑膠製品的推動下,砂拉越州的製造業從2020年8.6%跌幅回升至11.2%,森美蘭州製造業也成長7.2%。儘管馬六甲州的石油、化工、橡膠和塑膠製品成長6.7%,但由於全球半導體晶片短缺,汽車與運輸設備領域減少1.2%,使得馬六甲州的製造業擴張速度較慢,僅3.3%。
吉蘭丹州和玻璃市的經濟成長主要由服務業推動,特別是政府服務,占這2個州近40%,而沙巴州的經濟則溫和成長1.1%。由於對旅遊業的高度依賴,削弱了吉隆坡及彭亨州的經濟復甦,分別成長0.8%及0.9%。
此外,馬國7個州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表現超逾全國平均4萬7,324馬幣(約1萬1,349美元),另6州則維持2019年水準。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州屬為吉隆坡(2萬9,792美元)、納閩(1萬8,713美元)、檳城州(1萬4,035美元)、砂拉越州(1萬3,821美元)、雪蘭莪(1萬3,326美元)、麻六甲州(1萬1,463美元)及森美蘭州(1萬1,379美元)。
馬國人均GDP主要受大宗商品價格與生產力表現影響,其中主要大宗商品諸如棕油、原油及天然氣價格皆出現較高漲幅。
隨著國內外需求成長及馬國政府所採取的各項復甦措施,馬國統計局預測馬國經濟將維持良好表現及繼續蓬勃發展。2021年檳城州為馬國GDP貢獻990億馬幣(約237億美元),較2020年成長6.8%,傲視全國。檳城州主要由服務業與製造業推動,各占該州GDP的47.4%及47.3%,共為該州GDP貢獻94.7%。建築業及農業各別貢獻2.5%及2%,採礦與採石業則僅貢獻0.1%。2021年檳城州服務業的主要貢獻來自公用事業、運輸與庫存,以及資通訊產業(成長5.4%),金融、保險和房地產則成長4%,而零售批發、餐飲與住宿則負成長1.7%。同年製造業的表現則成長12.4%,較2020年(成長2.8%)為優。
2021年雪蘭莪州的GDP為3,435億馬幣(約823.7億美元),主要由製造業(成長13.3%),其他依次為農業(成長4.1%)、服務業(成長2.2%),營造業則萎縮6.6%。雪蘭莪州製造業的主要貢獻來自石油、化學、橡膠和塑膠製品成長23.6%,而電子電機及光學產品則成長22%。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本(2022)年上半年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8.48%(第一季成長6.97%,第二季成長9.87%)。其中,製造業成長9.66%,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6.1%,自來水供應、垃圾及廢水處理成長6.51%,礦產開採成長2.28%。
本年上半年在二級產業中,若干產業較去年同期成長,如: 一般服裝生產成長23.3%, 電力設備成長22.2%,藥品、化學藥物(Pharmaceutical Chemistry)及藥料成長17.5%,皮革及其產品成長13.1%,鑄造金屬產品(機械設備除外)成長11.4%,礦物開採及電子產品、電腦光學產品均成長11.2%。
若干主要工業產品較去年同期減少包括:機械設備維修、保固及安裝減少10.9%;橡膠及塑膠製品生產減少8.5%;排水及汙水處理減少2%,焦炭生產及精煉石油產品減少1.4%;原油及天然氣開採減少1.2%。
A:
據報導,中東暨北非(MENA)地區本(2022)年上半年企業投資持續成長,其中,新創企業募資共達18億美元,且本年第1季共募資9億7,400萬美元,創單季歷史新高,另前10大新創企業募資案中包括沙烏地點餐服務解決方案公司Foodics、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智慧農業公司Pure Harvest、巴林金融科技公司Rain等投資案。
該數據亦顯示,MENA地區本年上半年共有33件併購暨收購案,另以業別計,金融科技業募資近17億美元在整體企業投資佔比34%最大,其次為運輸暨物流業的10億美元、電商業的5億100萬美元。
A:
依據以色列財經媒體Globes報導,以色列公用事業管理局(電力) (Public Utilities Authority (Electricity))將於下週開會討論因煤炭價格大幅上漲而提高電價一事。儘管面對政治壓力,該局仍盼在今年7月提高電價。
報導稱,以色列電價通常每年上調一次,今年1月份以國家戶用電價上調5.7%。 但自從今年初起,用於生產以色列23%電力的煤炭價格幾乎翻了一番,從每噸 210美元漲至每噸380美元。
以國財政部取消了每噸105以幣的煤炭貨物稅(excise tax),此項政策有效至明年3月,稍微緩解煤炭進口價格。儘管如此,該局認為仍需調漲電價以抵消煤炭價格及其他資源的大幅上漲。市場預估本次電價調漲幅度可能高達15%。(1以幣約合8.5台幣)
A:
為了促進以色列氣候變遷科技發展及鼓勵當地工業對節能科技的使用,以色列政府將在2026年前撥款30億以幣。2021年以國政府宣布,2050年底其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2015年水準減少85%,2030年減排比率將達27%,本項計畫的執行可望協助以國達成減排目標。
然而以色列國會於6月30日通過解散法案,先前政府並未就此計畫分配經費,本案執行仍有待新政府的經費核撥。上述計畫由以國能源部、環保部、科技部及創新局共同研擬。
計畫包含:促進和資助氣候科學(climate sciences)的應用研究、促進聯合氣候研究的外交活動、促進和資助氣候技術新創公司、成立該領域的研究團體、使用衛星監測氣候變化和環境危害,以用於應用研究決策;為氣候技術企業建立技術孵化器;成立一支試行計畫基金(a pilots fund)用於資助以色列氣候技術的試驗和實施;並成立一個監測和控制小組,該小組將就政府的進展製作一份公開的年度報告。
以國政府還制定了鼓勵氣候技術創新的量化目標,包含將以色列在氣候技術方面的應用研究和專利數量增加一倍,並到2026年將每年在國家基礎設施上進行的試行項目數量從 35 個增加到70個。以色列註冊的專利中目前只有3%與環境有關,與其他OECD國家相比,以色列是這方面排名最低的兩個國家之一。
其他量化目標還包含到了2026年,氣候科技相關之新創企業數量從每年的55家增加到110家,並將大型融資輪(超過1,000萬美元)次數從2021年的20案增加到2026年的50案,以及到2026年成立10支專門從事氣候技術的以色列創投基金,目前只有一支。在以色列活躍於該領域的外國創投基金數量(平均每年至少進行一項投資)從2021年的20家成長到2026年的40家。
A:
以色列央行於6月下旬,就數位以幣計畫的第一次技術試驗發布初步結論。該試驗涉及在雲端上建立分散式帳本技術(DLT)基礎設施,以及基於以太坊(Ethereum)的Quorum區塊鏈應用。央行強調,在此種技術環境中進行試驗,是讓其專業團隊能獲得使用分散式技術,特別是以太坊技術的經驗。
本次試驗的其中一個項目係檢視最近發布的一項創新技術,該技術使政策制定者能夠為匿名進行的數位支付設置定期門檻(periodic threshold),超過門檻的支付將被記錄在系統中。
試驗結果符合央行潛在發行數位以幣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 for the Potential Issuance of a Digital Shekel)設定的目標之一,即為大眾提供使用數位支付方式的選擇,同時保有一定程度的隱私,條件是遵守關於國家禁止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以及向稅務機關適當披露的規定。
完整報告請見以國央行官網:
https://www.boi.org.il/en/NewsAndPublications/PressReleases/Pages/20-6-22.aspx
A:
以色列INTSITE正在為挖土機和卡車等重型機械工程設備開發類似Mobileye為自駕車開發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日前INTSITE宣布,與全球第二大重型機械製造商日本小松公司Komatsu達成合作協議(按第一大為美國Caterpillar公司),雙方就5個項目推進執行,此外,INTSITE還與小松公司進行另一合作項目洽談,準備將INTSITE的系統嵌入至小松的重型設備中。
INTSITE是由土木工程師Tzach和曾在以色列國防軍事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任職的航空工程師 Mor Ram-On雙胞胎兄弟於 2018 年創立。該公司開發的ADAS基於使用人工智慧(AI)的圖像處理,分析重型設備的即時圖像數據(real-time photographic data)。
除日本外,該公司的系統還在泰國、英國、德國和丹麥等國家/地區運行。INTSITE 計劃在今年利用其最新一輪融資的資金招聘銷售人員,主要用於擴大歐洲和亞洲業務。
A:
經過兩次收購和無數代表團訪問以色列之後,中國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正在關閉其位於特拉維夫Azrieli Towers的開發中心,並解僱60名工程師和研究人員。
此開發中心的成立係建立在2017年與2019年分別收購電腦視覺技術Visualead及Infinity Augmented Reality兩家公司的基礎上,隸屬於阿里巴巴達摩學院(DAMO Academy)。在以色列、新加坡、美國設有據點的達摩學院於今年4月宣布將裁員33%人力。
A:
以色列央行上調利率至1.25%,以應對過去一年該國近5%的通膨率,本次央行一口氣加息0.5%,係2011年來首見。以國央行在過去四個月中進行三次加息,從今年4月份0.1%的歷史低點上調至0.35%,接著在6月份進一步上調0.4%至 0.75%。
以色列央行預估,由於全球利率上升,2023年第二季度以國利率將上調至2.75%。此外,該國央行研究部門將本年GDP 增長預測下調 0.5%至5%,2023年則為3.5%,並預測今年以色列通貨膨脹率將達4.5%,2023年降至2.4%。
A:
總部位於特拉維夫的Blitz Motors 製造電動機車,為披薩店、速食店、壽司店和以色列郵局等企業提供外送運輸服務,Blitz正在與Addionics公司合作,Addionics的創新技術可提高電池續航里程,同時降低生產成本。結合Addionics新型電池的Blitz電動機車原型(prototype)可望在明年上路試行。
Addionics不是通過調整電池的化學成分來提高性能,而是使用奈米技術讓電池的電流導體更高效、更便宜、更輕。Blitz Motors執行長Raphael Mosynski表示,多年來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幫助提高電動輕便摩托車車隊的電池性能和成本,從而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Addionics成立於 2018 年,目前在美國、德國、英國和以色列開展業務。
A:
投資公司 Greenfield Partners 的報告顯示,以色列高科技公司的募資總額在2021年達到 260 億美元的新高。惟2022年第2季僅有4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31%。融資輪次也從 2021年第2季的 135 次,下降至本年第2季的104次。
許多在 2021 年以超過 10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資金的獨角獸公司,目前正專注於保存現金,儘量減少任何不必要的開支,包括裁員。
該報告還顯示併購交易(M&A)有所增加,本年4 月及 5 月共完成6筆交易,但 6 月出現11筆。被收購的公司理解,此後可能得不到更好的報價。
此外,以色列央行宣布將利率上調 0.5% 至 1.25%,以應對通膨。過去一年以色列的通膨約5%。這次是以色列央行自 2011 年以來首次宣布加息 0.5%。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為鼓勵企業研發投資與提升競爭力,義大利經濟發展部(MiSE)於本(2022)年7月5日公布區塊鏈等補助措施:
- 為鼓勵企業投入區塊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之研發與創新,MiSE自本年9月21日起受理線上申請旨揭補助,經費額度為4500萬歐元。
- 從事產品製造或服務提供、工藝與運輸等公司行號皆可單獨或共同申請,惟大型公司僅可於其申請計畫係與中小企業共同申請並有利於中小企業時,方為適格申請案,另每一共同申請案最多有5家公司參與。
- 申請計畫須包括不低於50萬歐元且不高於200萬歐元之預算,並限於製造、教育、農食、健康、環境與基礎設施、文化觀光、物流與運輸、資訊安全與技術及航太等優先策略產業部門。
A:
綜整丹麥新聞媒體於7月6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最新數據, 6月份有 259 家公司宣布破產 , 導致1743人失業。 據丹麥工總(DI)首席經濟分析師Allan Sørensen指出,價格上漲和原物料短缺給許多公司帶來很大壓力, 營建業公司尤其受到成本上升和交貨延期的挑戰,對其營建項目的盈利能力構成壓力。 渠表示,貸款和還款到期,以及成本上升和增長放緩,使更多公司面臨壓力,分期付款和不良貸款的公司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破產。此外,丹麥商業活動正常化,不確定性和利率上升, 恐將導致破產數量增加。
高階主管工會(fagforeningen Lederne)之首席經濟分析師 Niklas Praefke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陷入困境的公司反而因受政府紓困方案協助,而有利公司營運,然而,隨著紓困補助期限到期,公司必需償還疫情期間所延繳的稅款和增值稅, 因而產生壓力亦將衍生出更多的破產。
據 Arbejdernes Landsbank 首席經濟分析師 Jeppe Juul Borre 表示, 今年還出現物價上漲之新因素, 不僅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價格上漲,生產者價格亦較一年前上漲 37%, 同時,原物料和勞動力短缺,這些因素都將會迫使最需要幫助的公司難以生存。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2022年7月6日報導,義大利Fincantieri造船公司與地中海船運商(MSC)子公司Explora Journeys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Fincantieri公司將為其建造兩艘氫能豪華郵輪,預計分別於2027年及2028年啟用,Explora Journeys郵輪總數將由四艘增為六艘。
據報導指出,兩艘郵輪命名為EXPLORA V及VI,除將配置新型液化天然氣馬達,亦將裝置包括液態氫回收系統,以利使用此低碳燃料,改善碳排放問題;氫能燃料將可提供船隻6 百萬瓦之無碳排放電力,且供應靠港熄火船舶之飯店區仍可使用零碳排放電力。另Explora Journeys公司宣布將升級舊有EXPLORA III 和 IV,改由液化天然氣提供動力,並將加長為19公尺,以利安裝新型液化天然氣及氫能系統。
A:
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媒體(agenpress.it)2022年7月5日報導,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行第三屆兩國政府會議時簽署9項加強合作協議,其中包括盼在10天內達成小麥協議。
對俄羅斯封鎖黑海港口造成穀物運輸困境事,義大利總理德拉吉表示,在不需排除水雷,並在無水雷港口建立安全走廊,以利穀物運輸,土耳其發揮重要核心協調角色。倘俄羅斯與烏克蘭達成小麥協議,將是第一次和平達成協商,此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土耳其總統艾爾段表示,土耳其試在聯合國下做為中間協調人,並盼近期達成協議。目前仍待俄羅斯回應。
義大利總理德拉吉續表示,義大利與土耳其長期以來為盟友關係,並必須強化歐盟之夥伴關係,盼能儘速暢通食品運輸。土耳其總統艾爾段表示,與義大利2022年雙邊貿易目標為250 億美元,且與義大利共同支持烏克蘭,譴責俄羅斯,同時希望在10 天內達成小麥運輸協議。
A:
綜合美媒報導,由於個人電腦銷售下滑、加密貨幣市場暴跌,過去兩年的晶片榮景正顯露初步疲軟跡象,據市研公司IDC預測,本年PC出貨量將降低8.2%至3.212億台,逆轉疫情期間大幅成長趨勢,2020年增長13%、2021年則增加15%,HP、Dell等電腦製造商稱主要為低階消費者PC需求疲軟。
英特爾、輝達及超微等半導體業者均對銷售前景提出警告,表示未來數月可能面臨較困難情況,英特爾本年6月凍結PC晶片部門招聘並實行其他緊縮支出措施、輝達減少招聘、美光縮減支出計畫以因應市場變動,超微亦對本年個人電腦市場持保守態度,預計未來幾年電腦需求大致持平。
雖然部分晶片需求出現疲軟,然未有任何大廠認為特定半導體荒將很快結束,汽車所需成熟製程晶片短缺可能持續,且電動車需要更多晶片。據Gartner統計本年第一季全球晶圓廠產能幾乎滿載,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數據顯示本年4月全球晶片銷售仍較去年同期增長12%。
A:
根據媒體報導,摩根大通(JP Morgan)指出,阿根廷經濟無法阻止物價上揚,政府內部嚴重分歧,已具備走向惡性通膨要件,此係該機構首次使用「惡性通膨」描述阿國經濟。阿國1989年至1990年間曾遭遇類似情形。
摩根大通分析師Diego Pereira及Lucila Barbeito指出,如同阿國過往經濟發展顯示,政治危機似為高通膨/惡性通膨之必要條件。去(2021)年10月即已觀察到阿國整體經濟失衡,亟需穩定計畫,惟因缺乏政治意願致使計畫無法推展。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IMF)已採取方法避免阿國陷入債務違約,惟總體經濟失衡使阿國面臨嚴峻挑戰,能源及農產品價格攀升,加劇通膨壓力等因素均使政府陷入膠著。隨明年大選即將到來,阿國前景不定,任何傳統撙節政策皆可能付出昂貴政治代價,惟採取擴張性政策亦將加速通膨惡化。
分析師提醒,前述顧慮及限制均使阿國為實現向IMF承諾之政策目標前景堪憂,此潛在不平衡係造成惡性通膨之特徵。摩根大通預估,隨阿國新經濟部長Silvina Batakis上任,預計或將採取擴張性政策,對阿國未來展望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