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報導OPEC可能開始生產更多原油,油價開始下降,來彌補西方制裁導致的俄羅斯石油產量下降。
華爾街日報報導,石油出口商聯盟的一些成員正在探索暫停與俄羅斯的OPEC+供應協議想法。這將使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介入,並可紓緩石油供應緊張。目前,全球原油價格已上漲至每桶120美元以上。
據路透社報導,此計畫可能在6月2日的OPEC和俄羅斯能源部長會議上達成協議。沙烏地阿拉伯此前曾駁回美國要求增加產量要求,在俄羅斯和其它非OPEC產油國達成的長期配額之外。但對高石油價格可能使世界陷入衰退擔憂,似乎正在促使他們重新思考。
全球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於5月31日到達每桶125美元,為3月初以來最高價格。美國WTI原油幾乎達到每桶120美元。該價格因媒體報導而回落,布倫特原油價格下跌2.3%至114美元以下,WTI下跌1.9%至113美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促使西方國家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和精煉石油產品。近日,歐盟同意在今年年底前禁止90%的俄羅斯石油。與此同時,俄羅斯已開始限制對一些歐盟國家天然氣出口,此舉加劇能源供應緊縮,導致美國和歐洲的通貨膨脹率達到數十年來最高水準,汽油和柴油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由於西方制裁,俄羅斯近幾個月的石油產量每天下降約100萬桶。

A:

據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波音公司在兩起737 MAX飛機墜毀事件發生後,該公司正在進行的改革應該可預防工程師再設計出另一個沒有充份保護機制的自動駕駛座艙系統。

波音公司首席航太安全官Mike Delaney表示,事故發生3年後,該公司一直在努力改善工程及安全問題。在公司尋求員工支持安全努力之際,並不希望渠領導的工作如同一個委員會,僅在調查墜機前發生的問題。渠希望公司從根本上取得進展,並向前邁進,但也瞭解,最終必須回頭看,需要從事件中學習什麼?而公司現正處於此階段中。

2018及2019年的事故造成346人死亡。調查人員主要歸咎於波音的飛行控制系統,將飛機推入致命的俯衝。墜機事故暴露出工程及監管方面的嚴重失誤,導致對自動駕駛座艙功能(MCAS)增加保護機制,並對飛行員進行新的培訓,以及重新審查飛行員如何因應飛行中的緊急情況。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豐田汽車因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及半導體短缺繼續阻礙生產的影響,預測本預算年度淨利潤將下降21%。
豐田預計原材料價格上漲將使截至2023年3月的目前預算年度營業利潤減少1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另預計今年淨利潤將下降21%,至約170億美元。汽車產業正面臨艱困的一年,從豐田及各汽車大廠到Rivian等新創汽車公司,均在艱苦因應生產現代汽車所需之鋰、鈷、鎳及其他金屬價格的迅速上漲。與此同時,晶片製造商也警告,半導體的短缺可能還會持續數年。
在美國,新車平均價格約45,000美元左右,儘管生產存在問題,此有助提高車廠利潤。在2022年3月結束的財政年度,儘管今年1月至3月受到停產影響,豐田也擁有創紀錄的營業利潤,相當於230億美元。今年1月至3月的第一季營業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相當於35.7億美元,但收入成長 5.5%。
豐田表示,預期中的銷量反彈將有助於舒緩成本上升帶來的衝擊。該公司預計本財政年收入將成長5.2%,達到2,530億美元。豐田今年的目標是生產970萬輛汽車,從過去2年疫情低點大幅反彈。豐田表示,鑑於過去一年過於樂觀,該公司對其預測持謹慎態度。
 

A:

據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波音致力於改善安全文化,公司還將研究飛機開發及其對事故反應所引發的問題。波音在第2架737 MAX墜毀後,公司及監管機構才開始讓飛機停飛。雖然D首席航太安全官認為,設計上的改變應該會防止工程師在沒有足夠保護機制下設計自動駕駛座艙系統,但波音正在進行廣泛的努力,以加強整體安全文化。
波音正努力建立新系統以管理安全風險、蒐集航空公司數據以發現早期營運問題,並鼓勵員工提出對可能危害的建議。波音也努力將公司的新安全管理系統與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統整合,以識別危險並避免事故。另,波音亦將與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及航空公司共享更多數據,並開發新的飛行員培訓課程。
波音這些變化由公司內部發起,包括重組工程部門,並在2019年已增加一個專注於航空安全之董事會層級的委員會。另一些改變則是新的聯邦法律要求,該法律旨在徹底改革監管機構對新飛機與乘客一起飛行是否安全的認證方式,例如增加對代表聯邦航空管理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工作的波音員工受到管理壓力保護措施。2021年與股東達成的一項和解協定要求波音聘請一名監察員,以解決代表監管機構員工提出的擔憂,公司將很快宣布此新職位人選。
 

A:

美國新聞媒體Auot News及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 Stellantis車廠與韓國三星SDI將共同投資25億美元於印第安那州興建電動車電池廠,以供應旗下Jeep及Ram等廠牌電動車使用,預計創造約1,400個工作機會。

該廠將靠近Stellantis現於印州Kokomo市之引擎及傳動廠,預計於今年下半年開始動工並於2025年開始生產,最初年產能將達23 GWh,最終將提升至33 GWh,且投資金額將提升至31億美元。

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表示,須提升電動車電池生產,且T執行長強調,2025年或2026年將出現電動車電池短缺,倘沒有短缺情況,西方國家也將嚴重依賴亞洲國家所生產的電池。

印州電池廠係Stellantis北美第2個電動車電池廠,本年3月,該公司甫宣布與韓國LG Energy Solution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資41億美元建立電池廠,該廠預計於2024年開始生產。

最近許多車廠均開始於北美投資興建電池廠。韓國現代汽車於上週宣布將投資55億美元於喬治亞州興建電池廠;通用汽車亦於今年1月表示,將於密西根Lansing市興建電池廠;2021年秋季,美國福特汽車亦宣布將與韓國SK Innovation於田納西州興建電池廠。
 

A:

美國CNBC新聞報導,Rivian 是較早採取漲價行動的公司,但此舉也引來爭議。Rivian在今年3月1日表示,其兩款R1T皮卡和R1S休旅車型都將大幅調漲,且將立即生效。R1T 調漲18%,至79,500 美元;R1S調漲21%,至84,500美元。Rivian 同時宣布此兩型車型的低成本新款車,售價分別為67,500美元和72,500美元。

Lucid Group也將部分上漲的成本轉嫁給購買其豪華轎車的民眾。該公司在今年5月初表示,對於在6月1日之後預訂的美國客戶,除一款Air豪華轎車外,其他所有車型售價將調高約10%至12%。6月1日後,Lucid Air的Grand Touring 車款售價由139,000美元調高至154,000美元;Air in Touring售價由95,000美元調高至107,400美元;最便宜的Air Pure車款由77,400美元調高到87,400 美元。

與新創公司Lucid或Rivian等公司相比,傳統汽車製造商擁有更大的規模經濟,車廠並未受到電池相關成本上漲的嚴重衝擊。但車廠也感受到一些定價壓力,惟車廠將成本轉嫁給買家的程度較低。通用汽車近期提高凱迪拉克Lyriq電動車售價,新訂單將增加3,000美元至62,990美元。通用汽車曾警告,預計該公司2022年大宗商品總成本將達到50億美元,是此前預測的兩倍。

福特汽車將其新款電動F-150 Lightning皮卡車售價作為行銷宣傳的關鍵賣點,該款車起售價僅 39,974 美元,使許多分析師感到驚訝。福特全球電動車專案副總裁Darren Palmer表示,該公司計劃維持目前定價,但如同其他車廠,福特也受到商品成本大幅上漲影響。福特預計,今年該公司原材料支出將達到40億美元,高於此前預測的15億至20億美元。
 

A:

美國CNBC新聞報導,市場環境不斷變化、大宗商品成本,尤其在電動車電池所需關鍵材料成本,不斷上漲情況下,汽車製造商紛紛調高電動車售價。

多年來,電池價格一直在下降,但這種情況即將改變。預測未來4年電池礦物需求將大幅增加,此可能使電動車電池價格上漲超過20%。除此之外,與新冠病毒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有關的供應鏈中斷,導致電池相關原材料價格已經上漲。較高的成本讓電動車製造商紛紛調高售價,使一般美國人更加難以負擔已經昂貴的汽車,並提出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是否會減緩電動車革命的問題。

電動車產業領先者特斯拉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降低車輛成本,是其「秘密主計畫(secret master plan)」的一部分,該計畫旨在推動全球向零排放交通的轉變。但即便如此,該公司在過去一年也不得不多次調高售價,包括於今年3月調高2次售價。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曾警告,特斯拉及SpaceX在原材料價格和運輸成本方面近期都面臨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目前,多數特斯拉車款售價比2021年初高出許多。特斯拉最實惠的「標準型(Standard Range)」Model 3 車款,在美國起售價為46,990美元,與2021年2月售價38,190美元相較,上漲23%。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不同於關稅和其他進口限制,各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下做出的承諾並不涉及食品出口限制。多數國家都表示,這些出口限制措施是暫時性,平均僅持續幾個月或於今年年底結束。印尼即將解除對棕櫚油出口禁令,同時,阿根廷、摩爾多瓦和匈牙利等其他國家已經解除在今年初對一些產品實施的出口限制。馬來西亞政府將從6月1日起暫停每月360萬隻雞出口,以因應國內供應緊張和價格高漲。印度在5月初禁止小麥出口後,將對6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糖出口量設定上限。

根據華府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2022年總共有26個國家對食品或化肥實施某種形式出口限制,限制措施包括直接禁止出口、課徵關稅和特別許可制度等,比2020年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還高,且幾乎所有的新限制措施都是在俄羅斯於本年2月入侵烏克蘭後生效。目前,仍有23個國家仍在實施限制措施。美國、日本、英國和澳洲等國家也採取食品出口限制,惟僅針對俄羅斯,係對該國全面制裁的一部分。

全球許多國家均在對抗高通貨膨脹率。經濟學家表示,目前面臨的重大風險是,出口限制不斷增加,給全球價格帶來更大上漲壓力。
 

A:

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俄烏戰爭爆發以來,全球許多國家陸續頒布糧食出口禁令,經濟學家表示,此一趨勢有可能加劇供應短缺和全球食品價格上漲趨勢。全球一些國家頒布新的限制和禁令,涉及小麥、玉米和食用油,以及大豆、扁豆和糖等產品。黎巴嫩甚至禁止冰淇淋及啤酒出口。

近年來,美中之間的貿易糾紛,以及各國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保障醫療設備和疫苗供應而採取的行動,已經影響全球貿易流動,一系列出口限制象徵原本不受約束的全球貿易再一次遇到挫折。對於政府,限制糧食出口可以撫慰民眾對價格上漲憤怒情緒,並增加國內供應,特別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干擾全球糧食市場、導致許多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之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均為穀物和植物油主要出口國。

經濟學家表示,根據經驗,限制糧食出口勢必會進一步推高全球食品價格,在供應減少情況下,進口商將盡可能搶先採購。雖然價格上漲可能給政府帶來短暫好處,但此種好處往往不大,也不會持久,由於政府限制某種穀物出口後,農戶就會限制產量,或者改種其他能夠在國內外吸引更好價格的農作物。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公布的一項指數,4月份全球食品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30%。其中,肉類價格上漲17%,小麥和玉米等穀物價格上漲34%,植物油價格上漲46%。
 

A: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政府呼籲國內農民今年秋天栽種更多冬麥,政府也將允許一些具環境敏感土地開放種植。但穀物分析師指出,乾旱及栽種成本太高,恐將會限制增產規模。

美國小麥作物分兩種;當前季節栽種的春麥及秋天栽種、快速收成的冬麥,此兩種作物均面臨困難。美國最大冬麥產州堪薩斯州,今年產量受到嚴重乾旱影響,可能收成量銳減逾25%。堪薩斯州農民今年恐放棄數千英畝已種植的小麥,以節省因乾旱而乾枯穀物收成費用。

北達科他州則面臨雨水太多問題,當地今年4月暴風雪破紀錄,導致州內大片布滿坑洞的農田在部分地區覆蓋1公尺深的積雪,並隨著雪融產生洪水。由於環境潮濕,當地農民Dwight Grotberg至今只能栽種約500英畝小麥,僅占其原目標播種面積1/4。此外,栽種時期也正迅速消失,春麥若太晚種植,恐怕收成會較少,或造成作物在完全成熟前受凍。農民通常在此時期,都已準備結束小麥栽種工作。

美國小麥產量長期下降,由於生物燃料生產商需求大量玉米及黃豆,農民種植該作物更有利可圖。另,北達科他州東部即將開設兩家新的黃豆加工廠,此舉可能繼續侵蝕小麥種植面積。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截至本年5月22日,美國農民僅播種49%春麥播種面積,為1996年以來最低水準。生產約一半美國春麥的北達科他州,僅種植27%作物,是40年來第二慢。
 

A:

據路透社報導,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當地穀物出口中斷,導致全球缺少數百萬公噸小麥供應後,小麥價格狂飆。

北達科他州係美國最大春麥生產州,因小麥價格大漲,農民欲提高春麥栽種量,但因天候因素,無法趁機擴大小麥供應量,也阻礙全州生產計畫。依據北達科他州政府數據,該州內小麥種植面積預計將占全州農地最小比例。

美國是全球第4大小麥出口國。然而,正當全球面臨糧食危機、難以再承受民生必需穀物小麥失去更多供應時,美國小麥生產卻遭遇問題。自從俄入侵烏,造成全球近1/3小麥出口暫停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價格已大漲50%,至每蒲式耳13.60美元。

中國及歐洲部分地區的收成展望亦緊張,加上小麥生產大國印度祭出口禁令,造成小麥庫存惡化,使全球糧食供應疑慮加深。聯合國已警告,俄烏戰爭對穀物、石油、燃料和肥料供應帶來的衝擊,可能導致數千萬人面臨饑荒,得費時數年才能解決。
 

A:

  • 依據巴西國家統計局(IBGE)6月2日公佈數據,巴西本年第一季GDP達2,249億巴幣(約468億美元),與去(2021)年最後一季相較成長1.0%,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1.7%,這是繼去年第2季略衰退0.2%後,連續3季呈現正成長,且本季GDP比疫情爆發前之2019年第4季也高出1.6%。
  • 服務業佔巴西 GDP之70%,本季服務業總體成長1%,強勁地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其中住宿、餐飲等成長2.2%,顯見開放後實體接觸活動成長,另運輸、倉儲及物流成長 2.1%,主因為電子商務持續暢旺使貨運量增加,及航空旅遊業成長。另,由於乾旱導致巴西南部黃豆產量預估將減產,第一季農業及畜牧業衰退0.9%,工業部門則持平小幅成長0.1%,商業成長1.6%,製造業成長1.4%,電力等能源產業成長6.6%,建築業成長0.8%,呈現衰退為採礦業-3.4%,資通訊-5.3%及金融仲介及保險業-0.7%。在支出方面,家庭消費比上一季成長0.7%,政府消費成長0.1%,投資則比上一季衰退3.5%,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7.2%。
  • 儘管本年第一季巴西GDP成長,惟專家預估,面臨均達2位數字之通膨率、高利率及失業率,加上總統大選年之政治不確定性等因素,預計本年下半年總體經濟成長將趨緩。

 

A:

巴西瓦加斯基金會(FGV)依據IMF全球經濟最新預測及巴西本年第一季GDP等資料,對巴西投資率(總投資占GDP比率)進行研究,指出在170個受調國家中,本年有139個國家(占82%)投資占GDP比率都高於巴西,巴西投資率預估僅為18.4%,而本年170個國家平均投資率預估為27.3%,略高於去(2021)年之26.7%。
2020年巴西投資率為16.6%,去年由於機械設備市場投資增加,投資率為19.2%,本年倘如所預估之18.4%,將是投資率連續成長5年後首次下跌。本年中國大陸投資率為42.5%,排名第1,其次為韓國33.5%、印度32.11%及土耳其31.7%等。拉美國家中,智利26.7%、秘魯25.1%及墨西哥21.9%,而多年來受經濟危機影響的阿根廷,預估投資率也可達19.6%,高於巴西之水準。倘巴西投資規模維持目前之水準,將依舊排行為投資率最低國家之一,並阻礙經濟成長及就業機會。
巴西投資率自1980年末創26.9%之歷史高峰,及近10年除2013年達20.9%外,投資率均低於20%,主因包括自2000年以來,原本在投資中佔較大比例(最高達75%)之建築業持續下滑,以及2014至2016年經濟大幅衰退,國家財政惡化導致公部門投資緊縮,尤其能源、交通及水利等基礎公共工程建設投資銳減。聯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及國營企業之公共投資率也由2010年之4.72%,2021年降到2.05%。去年聯邦政府直接投資更降到17年來之最低水準,儘管政府目前致力推動特許經營及私有化,但對基礎設施投資仍低於預期。
 

A: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旗下的自駕車事業Cruise,周四(2日)在美國舊金山獲准收費載客,成為第一家在舊金山拿到載客營業許可的自駕車公司,開創該公司以及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的新局面。

Cruise營運長Gil West在新聞稿中說:「這是自駕車業改善城市生活使命的重大里程碑。」

監管機關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California Pulbic Utilities Commission)周四以4票對零票通過核發許可。該委員會表示,Cruise的自駕計程車限速30英里(48公里),只能在避開市中心以外的特定區域營運,營運時段為晚上10時到清晨6時。不能開上高速公路,濃霧、暴雨或煙塵很重等惡劣天候時,也禁止上路。

Cruise說,未來幾周內就會推出付費服務,初期準備以上看30輛的雪佛蘭無人駕駛Bolt電動車隊提供服務。Cruise2月開始在舊金山供大眾免費搭乘。在拿到執照、成立營運事業後,業務可望拓展到加州其他地區,最終進軍其他的州。

Cruise為營收設下2030年以前要達到500億美元的目標。母公司通用汽車相信,Cruise能夠幫助集團在2029年時,營收成長一倍。

通用去年10月曾提到,隨著Cruise業務成長,最終車隊將使用雪佛蘭Bolt以外的車款,開始讓專為自駕計程服務而設計的Origin上陣。自駕計程車事業部門的利潤率最終約可在40%。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318/6361632

 

A:

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芒果市場及技術發展協會(曼德勒)秘書長Kyaw Soe Naing表示,緬甸通過空運及海運向新加坡出口Seintalone芒果品種。空運貨物是最快的運輸方式,但運輸成本最高。海運比較便宜,但至少需要1週的時間。前批透過海運出口還影響品質,導致銷售不佳。此外,芒果農大幅削減農業投入成本,造成這個芒果季節的品質下降,部分芒果採收後出現莖端腐病、黑斑病等病害。緬甸在過去的四、五年裡持續出口Seintalone芒果,市場銷售佳,但在海運方面面臨挑戰。早些時候,每公斤Seintalone芒果的售價為6新元。

 

在與中國的跨境貿易中,Seintalone的現行價格高達每16公斤140人民幣。品質較低者只能賣到100人民幣以下。源自緬甸約200個芒果品種中,主要種植 Seintalone、Shwehintha、Padamyar Ngamauk、Yinkwe及Machitsu品種。國外市場更喜歡 Seintalone 品種。伊洛瓦底省擁有最大的芒果栽植區,約4.6萬英畝。勃固省是第二大芒果產地,有4.3萬英畝,曼德勒省有2.9萬英畝。根據該協會的統計,在克倫邦有逾2.4萬英畝、在撣邦有逾2.04萬英畝、在實皆省有逾2萬英畝。

A:

Mobile Wolrd Live電子報報導,在2022年3月Telenor集團以1.05億美元將子公司Telenor Myanmar出售給M1集團後,根據Telenor Myanmar有限公司的公告,自2022530日起,該公司更名為Atom Myanmar有限公司。Telenor Myanmar在聲明中表示,此變更反應交易後的情況,並指出,除了新的名稱,所提供的服務及產品範圍不受影響。

 

Telenor Myanmar由M1集團旗下子公司Investcom控股,後者49%的股份係由當地合作夥伴Shwe Byain Phyu持有。總部位於挪威的Telenor在3月份表示,正在與 M1 Group 合作,以確保客戶、合作夥伴及員工在售後順利過渡。該公司已與Telenor簽訂為期6個月的過渡服務協議。

 

在2021年初的政治動盪後,Telenor於7月開始為緬甸業務尋找買家時指出,在當下的環境,該出售案不可能正常進行。Telenor緬甸業務在當年第一季認列65億挪威克朗(6.865億美元)的減值損失。Telenor稍早曾表示,自2014年推出以來,向緬甸子公司共投資53億挪威克朗,並在2017年實現正現金流。

 

Myanmar Business Today電子報報導2021年7月,Telenor集團將其在緬甸行動業務100%股權售予總部位於黎巴嫩的M1集團,售價為1.05億美元,其中5,500萬美元分為5年期支付,然而該交易隱含約6億美元的企業價值(implied enterprise value)。對於緬甸市場,M1集團正與Shwe Byain Phyu(SBP)集團合作,透過 Investcom PTE接管Telenor Myanmar。

 

緬甸的電信行業在2021年2月1日前快速成長,但在網路費倍增後,面臨低網路用量的困境。在緬甸的四家電信公司中,MyTel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武裝革命組織摧毀MyTel旗下的許多電信塔。

A:

資料來源:The Nation,2022年6月1日

 

泰國商業總會(TCC)主席Sanan Angubolkul於6月1日表示,泰國出口商已開始感受到俄烏戰爭及包括中國經濟放緩在內等因素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Sanan主席指出,由於消費品成本上升、高通貨膨脹率、供應鏈關鍵材料短缺、部分國家央行加息以及中國經濟放緩(今年GDP預計僅成長4.5%),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再疊加其他問題肯定將影響泰國今年下半年的出口。

 

雖然今年4月份泰國的整體出口仍同比增加9.9%,但對中國與日本的出口同比下降已出現警訊。此外,由於俄烏戰爭期間油價飆升,泰國出口商也受到運輸成本上漲的打擊。

 

另一方面,由於若干國家對全球糧食可能供不應求的擔憂,已停止出口農產品,尤其是小麥、糖及植物油。泰國的食品與農產品出口商實際上可從全球對戰爭導致的糧食短缺的恐懼中獲益。

 

Sanan主席表示,由於泰國沒有任何糧食短缺問題,而且產量遠超過國內需求,因此泰國出口商可把握機會將農產品出口到世界市場。但同時建議政府必須妥善管理食品庫存與農產品,確保包括化肥及動物飼料等關鍵物資不短缺。

 

儘管受到全球經濟面臨困境的影響,TCC預計今年泰國出口可增長3%-6%,通貨膨脹率介於3.5%-5.5%。此外,旅遊業將成為今年的主要經濟驅動力,預估將有600-800萬外國遊客。

A:

  1. 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年6月6日報導,日本政府內閣會議於本(2022)年6月3日通過2021年水產白皮書「2021年度之水產動向」及「2022年度之水產施政策略」。本次專輯主體為「新水產基本計畫」及及「新冠病毒傳染病對水產業之影響及因應」,東日本大地震以來首度有2項主題。並針對3月擬定之水產基本計畫及新冠疫情,將水產現況做詳細介紹。
  2. 第1項專輯主題,以(1) 考慮海洋環境之變化,落實進行水產資源管理;(2) 考慮風險之增加,實現水產之產業成長;(3) 推進支持地方之漁村活化,三大支柱作敘述。第2項專輯觸及新冠疫情冷凍食品需求、超市水產品販售、網路食品販賣之增加等外,亦介紹召開「因應新生活樣式水產品擴大消費檢討會」,以及採取之相關案例。
  3. 在專輯外以6個章節構成,以解說「2020年以後我國水產趨勢」。第1章介紹水產品供需及消費動向、水產品國內消費量之變動及水產品貿易狀況,並詳細說明水產品健康之效果;第2章介紹漁業經營與就業者、勞動環境面臨動向及推定智慧水產業等;第3章推展漁獲配額(IQ)等新資源管理,推出路徑圖,並揭示北海道赤潮受害相關專欄;第4章有關水產業所面對國際情勢,說明先進國家之漁獲量有減少傾向,開發中國家則有增加狀況;第5章說明新漁港漁場整備長期計畫及漁村現況、角色等;第6章闡述東日本大地震復建狀況。
  4. 按日本水產白皮書強調預估未來 10 年,考慮水產業面臨海洋環境及周邊社會經濟變化等,以及漁業永續成長產業及實現漁村振興作為水產品永續發展、智慧海洋產品之利用、碳中和之因應、新冠病毒感染之對策、東日本大地震之復建、水產品自給率目標等,充分呈現水產政策現況及未來之發展方向,日本政府期待以白皮書讓多數日本國民關心及理解水產業。

A:

菲律賓國家通訊委員會(NTC)於今年5月26日核准Starlink菲律賓網路公司設立登記,其為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的子公司,將提供菲國衛星寬頻服務。這也使得菲律賓成為東南亞首個使用SpaceX’s Starlink寬頻服務的國家。

NTC表示,核准Starlink為加值服務(VAS)供應商,使該公司可直接使用衛星系統並建構及營運寬頻設施以提供網路服務。NTC對Starlink登記快速處理目的是為該服務可盡快推出,期待Starlink將可覆蓋都市和郊區以及農村地區那些網路服務仍不足或無法達到的村落。

Starlink在菲國發展業務是在總統杜特地今年3月簽署同意公共服務法修法之後,該法讓外資可100%持有公共服務如電信、交通及其他攸關公共福利部門的投資。貿工部Lopez部長於今年3月曾表示,Starlink來菲將可擴大及完備現有寬頻能力並進一步增進微中小企業能力、促進線上學習、電子商務及金融科技。

根據DataReportal統計,2022年1月菲國網路使用人口為7,601萬人,網路滲透率為68%。

A:

日期:111年6月2日.5日

來源: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澳洲金融評論報(AFR)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business/mining-energy/manufacturers-in-peril-as-energy-crisis-deepens/news-story/592dee2da2aa22aa7e3fa113950bdfde

 

https://www.afr.com/politics/federal/pull-the-gas-trigger-manufacturers-tell-albanese-government-20220601-p5aq5b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gas-power-in-short-supply-regulators-warn/news-story/299b00dfb48f8007a6be83c774a53d0a

 

https://www.theaustralian.com.au/nation/politics/electricity-top-priority-when-energy-ministers-meet-to-address-national-crisis/news-story/6ec08876cbe00590e569ffe97f096d3d


根據澳洲金融評論報(AFR),澳洲(工黨)新政府刻正面臨著業界要求採取行動,拉動「天然氣」扳機(to pull the gas trigger),以使更多的天然氣得以供應國內,俾緩解目前如世界末日(apocalyptic)般的能源價格壓力。新任執政黨重申支持開發新的天然氣田以降低能源價格。

根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本年首季之許多州之批發電價已漲2~4倍,雪梨、墨爾本及布里斯本的天然氣市場更罕見地出現價格上限(cap);Origin Energy警告,澳洲電力市場可能出現如英國過去30家零售商倒閉之風險。

旨揭安全機制係由前任聯合政府於2017年制定,目的在緊急狀況下授政府得啟動天然氣支出口禁令,以供應國內所需。新任查默斯財長(Dr Jim Chalmers)認為並非單一原因造成本次東部電力市場電價飆漲之「完美風暴」,故無單一解決方案,將邀集相關部會首長研擬因應之道。

澳大利亞石油生產及探勘協會(Australian Petroleum Production and Exploration Association,APPEA)代理執行長Damian Dwyer表示,由於整個能源系統均承受巨大壓力,且多數企業以較低成本簽訂持續性的天然氣合約,故造成本次完美風暴;主要壓力來自:燃煤電廠停止發電(coal outage)、因天候因素再生能源供電減少、燃氣電廠因負載過重跳電,以及來自因烏克蘭戰爭引起之國際市場壓力等。

為穩定電力供給,根據昨(5)日澳洲人報,新任資源部長Madeline King(兼北澳大利亞部長)正考慮建立國內天然氣儲備(a domestic reserve)並啟動昆州LNG出口商之額外國內供應機制(triggering a mechanism for extra domestic supplies);新任能源部長Chris Bowen將於本周三與各州及領地等地方政府開會研議,透過支付發電容量計畫(a scheme to pay generators for their capacity),以確保天然氣(baseload gas)、抽水蓄能(pump hydro)、電池及燃煤發電等投資。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