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俄烏衝突發生後,檯面上政治軍事的對撼,顯示全球的權力出現衝突,全球經濟體系的矛盾也凸顯出來,未來經濟的競爭及合作發展到另一個層次時,其架構將面臨怎樣的重組,將影響到全球的格局。 儘管西方仍然足夠強大,或可在新的全球經濟體系扮演重要角色,但不可諱言地,世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重要性也逐年增強,甚至在未來衍生的新危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冠疫情產生的供應鏈危機即是一例。 根據美國《財富雜誌》及澳洲外交事務智庫組織「洛伊研究所」引用的數據,到二○三○年,全球最大的五個經濟體將是: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和印尼;到二○五○年,日本可能從前五名脫隊,最可能取而代之的是巴西。果真如此,「金磚國家」經濟的話語權將更有底氣,能與美國代表的西方世界抗衡。那麼這幾個國家近期在國際局勢中的外交經濟態度如何呢? 印度雖然被美國極力拉攏合作的對象,但在俄烏之爭中,印度在近期聯合國提出的所有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議案中投了棄權票,令西方國家倍感意外。事實上自從本月初以來,印度已經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倍,此舉除了出於經濟考量之外,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 同樣地處亞洲的印尼,多年來顯著加強與俄羅斯的經濟和國防關係。印尼外交部表示,「印尼不把俄羅斯視為全球政治的威脅,也不把俄羅斯視為敵人;不會盲目追隨另一個國家採取的措施」。 至於巴西,現任總統總統博索納羅二月飛往俄羅斯,與總統普京會談,雙方一致表示致力於建立一個以國際法為基礎、以聯合國為中心進行協調的多極世界秩序;該國今年十月總統大選最有機會勝出的候選人(前總統)達席爾瓦目前表示,如果當選不會走上意識形態之爭,而以務實路線施政,並將採取平衡策略。他過去的外長更表示,達席爾瓦一旦當選,將大幅改善對外關係,包括中國在內。 中國則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中國經濟崛起的基礎,也支持全球經濟體系,並與西方接觸,努力重組該體系。接下來西方如何回應,將使得全球經濟架構的改革成為越來越難以忽視的焦點。 目前的國際經濟架構是自二戰之後,由美國和英國主導建立。經過四分之三世紀之後,世界發生大幅的變化,尤其在疫情及俄烏戰事之後,增加不安定因素。有評論家指出,務實來看,西方或許到了考慮改革經濟框架的時候,否則代價將遠高於失去影響力的代價。 新興國家和發展中經濟體與西方控制下現有的體制一旦出現變化,雙方如何互動?西方是否願意理解並接納其它國家擁有不同的價值體系,當時間的沙漏從量變產生質變時,各方是否準備好,影響到下一世代的新局。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29/%e6%99%82%e7%a7%bb%e5%8b%a2%e6%98%93-%e5%85%a8%e7%90%83%e7%b6%93%e6%bf%9f%e6%9e%b6%e6%a7%8b%e5%be%85%e9%87%8d%e6%95%b4/4001233

A:隨著冬季雨季即將結束,眼看加州即將進入第三年的嚴重乾旱,加州州長紐森周一下令全州水務局縮緊水資源保護規定,此舉是自2016年上一次乾旱以來,所採取影響最深遠的全州水資源限制措施。 據《聖荷西信使報》報道,紐森並未仿照前任州長布朗在2015年採取的行動,對缺水的水區和城市發出強制性的全州性削減用水規定。相反地,紐森的命令讓每個地方供水機構自行制定規則。 加州環保局局長布魯門菲爾德(Jared Blumenfeld)表示:「我們從上次乾旱中學到,傾聽當地人的聲音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許多不同水文區域和用水情況的州,一刀切的做法並不能真正奏效。」 紐森周一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州內大約420家最大的供水機構,包括城市、水區和私營供水公司,實施第2級缺水應急計劃。 根據州法律,供水機構必須每五年制定一次乾旱應急計劃,根據每次乾旱的嚴重程度,實施六種不同級別的限制,第6級是最嚴重的級別。 第2級的限制內容因供水機構而有不同,但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需要限制居民每周灌溉景觀的天數,以彌補10%至20%的整體水資源短缺。在某些地區,第2級限制還會對用水量超過特定量的居民,徵收更高的水費或罰款。 每家供水機構起草的節水具體細節,預計在未來幾周內陸續公布。為阿拉美達縣和康特拉科斯達縣共計140萬人供水的東灣市政公用事業局(EBMUD)目前處於第1級,允許居民每周三天給草坪澆水。但為南灣100萬人供水的聖荷西水務公司已經處於第3級,草坪澆水天數限制為每周兩天,並對用水最多的用戶收取更高的費率。 布魯門菲爾德表示,州內63%的城市供水機構尚未實施第2級的供水限制。 紐森周一還指示州監管機構,發布禁止工商業建築給裝飾性草坪澆水的規定。這些規定不會影響住宅或休閒草坪,例如公園和學校的棒球場和足球場。 在經歷了長達三年的乾旱後,加州的大型水庫多半都枯竭了,而且預計在秋天之前幾乎不會下雨。靠近雷丁的加州最大水庫沙斯塔(Shasta),目前蓄水量僅38%,位於布特縣(Butte)的次大水庫奧羅維爾(Oroville),蓄水量亦降至47%。在10月和12月的大型風暴過後,加州近三分之一飲水來源的內華達山脈積雪,曾在元旦達到正常水平的168%。但從那以後幾乎沒有雨雪,使周一測量到的積雪量,再降至該日歷史平均水平的39%。 總體而言,根據聯邦政府和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發布的每周報告「美國乾旱監測」,加州93%的地區處於嚴重乾旱狀態,高於一年前的65%,其中包括了灣區的每個縣以及洛杉磯。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29/%e9%9b%a8%e5%ad%a3%e5%b0%be%e8%81%b2%e4%b9%be%e6%97%b1%e4%be%9d%e7%84%b6%e5%8a%a0%e5%b7%9e%e7%af%80%e6%b0%b4%e4%bb%a4%e8%aa%bf%e8%87%b32%

A:全美平均零售汽油價格周一(28日)趨向平穩,但美國汽車協會(AAA)資料顯示,包括灣區的多個加州城市油價仍居高不下,續創新紀錄,舊金山市的平均油價更進一步逼近6元。 《舊金山市紀事報》報道,根據AAA資料,加州周一無鉛汽油每加侖平均油價為5.91元,柴油則為6.42元,分別比上周上升6美分和16美分。 舊金山市、奧克蘭、聖荷西、北灣那帕、聖他路莎(Santa Rosa)、瓦里豪(Vallejo)和費菲爾(Fairfield)過去兩日的汽油和柴油價格繼續創新高。舊金山市周一汽油售價錄得每加價5.93元,比一周前上升1美分,而周日柴油價格升至6.62元,比一周前上升15美分。 自2月俄軍侵烏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升破100元大關。AAA表示,兩周前國際油價逐步回落至110元一桶後,全國平均油價也跟隨步伐下跌。 有石油分析師指出,由於汽油價格在通常高需求時期的第二周減少,因此汽油價格已趨向穩定。AAA發言人稱,這可能因為高油價,從而有助降低全美油價。但發言人提醒,如果原油價格維持高企或繼續上升,「或會減慢過程,繼而推高油價」。 最新資料顯示,全美周一平均油價報4.24元一加侖,比一周前下跌1美分。汽油格價平台Gas Buddy首席石油分析師德哈恩(Patrick De Haan)說︰「在不久將來,我們將看見稍為下跌和一些可能升幅。加州市場應會最終降溫,南加州地區可能跌得更多,但五大湖地區(Great Lakes)會在上周下跌後看到油價上升。」 德哈恩向《紀事報》表示,灣區和北加州司機也許會看到油價下跌的情況,「雖然全美平均油價應該開始暫時穩定下來,但由於油價持續波動,至少目前還沒有定論。」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3-29/%e5%85%a8%e5%9c%8b%e6%b1%bd%e6%b2%b9%e5%83%b9%e5%be%ae%e9%99%8d-%e5%94%af%e5%8a%a0%e5%b7%9e%e7%ba%8c%e5%8d%87/4001281

A: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2022年3月25日報導,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於本月25日公布,西班牙政府上修2021年西班牙經濟成長率(GDP) 0.1%,為5.1%。由於2020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西國經濟成長率為-10.8%。儘管2021年西國政府仍採取疫情管制措施,惟經濟成長幅度為歷年最高。儘管如此,2021年西國經濟成長仍與政府原預估6.5%頗有差異。另2021年西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為1兆2,050億歐元,與疫情前相較減少3.8%。 INE上修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主因為第4季經濟成長率為2%,較原預估2%為高,其關鍵原因包括:1.西國家庭消費自-1.2%上修正至1.5%;2.西國投資因歐盟援助基金投入,使西國投資於第4季成長3.6%;3.西國國際貿易表現良好,出口成長7.2%,進口成長4.6%,對經濟成長貢獻良多。4. 第4季西國國際觀光客人數已復甦至疫情前80%水準。 西班牙Funcas儲蓄基金會(Fundación de las Cajas de Ahorros, Funcas)指出,由於2021年第4季西班牙外貿成長及國際觀光客復甦,使西國外匯收入由負轉正,為經濟成長重要因素之ㄧ。另由於第4季西班牙政府增僱短期人力減少,公共投資為-1.6%,導致投資為負成長。 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經濟學家Rafael Doménech指出,自疫情爆發以來,西國就業持續較經濟表現為佳。2021年西班牙勞工工作時數增加7%,每小時工作效率亦成長2.8%,惟GDP仍未恢復至疫情前水準。以2021年全年而言,儘管西國經濟表現與就業復甦仍有差異,惟第4季勞動生產力已接近全面恢復且經濟持續成長,使西班牙GDP與就業之差距逐漸縮小。

A:印媒Business Line頃報導指出,2021年5月印度與歐盟於領袖高峰會宣布重啟「印度-歐盟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案經雙方協商約一年後,同意指派首席談判代表於布魯塞爾展開正式諮商。歐盟盼將永續發展、勞工等議題納入FTA專章,惟該等議題係雙方2007年至2013年間談判僵持不下之問題,導致2014年中止談判,歐盟期待雙方重啟談判前能先釐清待解決問題。印度官員則表示,永續發展現對印方不再構成問題,因印度已在國際場域提出因應氣候及環境挑戰之承諾,加上印度勞動法亦公平公正,符合國際要求。惟對勞工、性別及永續發展等與貿易非相關議題是否應納入談判範疇仍有待討論。此外,另一先決重要議題係歐盟盼雙方協商談判FTA與雙邊投資協定(BIA)分別進行,印方則盼FTA與BIA同時談判,以增加談判籌碼。 該報導續指出,印度與歐盟對洽簽FTA皆認為有其重要性,尤其雙方皆盼降低對中國貿易之依賴,並加強與擁有廣大市場之民主國家聯結。歐盟同意恢復與印度FTA談判係基於許多已開發國家在疫情後積極尋求「中國加一(China plus One)」戰略,疫情更向全球證明避免過度依賴單一製造來源及擺脫中國供應鏈之必要性。印度與歐盟達成FTA雖然有利,惟前提必須能夠維護其農業及勞力密集等敏感產業利益,並擴大商品及服務市場之機會。愛爾蘭貿易部長Robert Troy頃表示,就貿易增長能力而言,印-歐盟FTA可改變遊戲規則,尤其談判中斷7年多,雙方允指派首席談判代表恢復談判,印度甚至希望在2024年大選之前簽署早收協議。根據歐盟統計數據,歐盟是印度第3大貿易夥伴,2020 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28億歐元,佔印度對外貿易總額 11.1%。

A:資料來源:NGen   「加拿大下世紀製造」(Next Generation Manufacturing Canada, NGen)為加國政府投入近10億加元經費所支持建構國內五大創新超級聚落之一,該聚落重點工作之一為將AIOT等先進製造引入加國最大產業−汽車業。NGen於本(111)年三月底公布「加拿大車輛製造商能量及電動車價值鏈分析」,報告主要目的在於盤點加國汽車製造業生態系,以及轉型生產電動車之能力與挑戰。    其報告重點如後:         (一)加國車輛製造能量高度集中少數跨國經營廠商,前十大廠商佔總營收50%以上,目前研究發展方向集中在下世代低碳排科技,如電池、氫能與輕量材料等。 (二)加國車輛引進先進製造優勢為完整的整車組裝供應鏈,以及一階供應商(如Magna與Linamar)與大型車輛(如Lion Electric與 New Flyer)在加拿大設立總部。  (三)加國蘊含生產車輛電池所需之鎳、鈷、鋰等礦產,但目前基礎設施尚待改善。 (四)加國電力大多數(約80%)來源為零碳排,且具專業勞動力。     ●參考網站為:https://www.ngen.ca/insights/ev-value-chain-analysis 

A:巴西政府為落實加入OECD之努力,逐漸改善金融環境,調降國際金融營業稅(IOF),各類型交易稅依不同期程調降,將於2029年均調為零。 2022年2月底已就海外貸款收取稅率部分由6%直接調降為零。國外信用卡使用稅則由目前 6.38%,從 2023 年起每年調降 1 個百分點,於2028年將1.38%調為零。

A:一、據巴西經濟部3月28日新聞稿指出,經長蓋德斯(Paulo Guedes)於3月28日出發至法國及西班牙會晤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政府當局及企業家等,於4月1日返回巴西,此行以遊說巴西加入經合組織,簡介巴西之政策調整及改革成果。 二、G經長28日至29日分別會晤法國稅收政策和管理中心主任Pascal Saint-Aman及金融和企業事務局副局長 Antônio Gomes,隨後拜會經合組織秘書長Mathias Cormann及國際商會秘書長John Denton,簡介巴西提出之改革方案,渠等對巴西取得之進展表示肯定,並感謝巴西政府對聯邦稅務局與經合組織間轉讓定價項目之支持;3月29日,G經長拜會環境部長Joaquim Leite及巴西於經合組織之代表等,並與法國企業家會晤交換意見。 三、G經長於3月30日至31日訪問西班牙期間,拜會西國前總統José María Aznar、經長Nadia Calviño、巴西(班牙)商業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及國際自由基金會(FIL)作家Mario Vargas Llosa等人。

A:巴西國家供應公司(Conab)於2022年3月10日公告之糧食收成報告指出,黃豆現耕種面積為4,070萬公頃,與上月調查增加3.8%;每公頃產值降至3.02公斤,減少14.4%,總產量為1,227億公噸,短減11.1%。 黃豆為巴西首要出口之農產品,僅次於鐵礦產品,黃豆2021年出口總值為386億美元; 2021年台灣自巴西進口黃豆成長89.6%,達74.4億美元;巴西黃豆占我總進口50%,為我黃豆主要來源國。

A:華州州長英斯利(Jay Inslee)日前簽署了一項價值近170億美元的運輸收入計劃,將用於支付華州的各種項目,此項為期16年的計劃內容包括新建4艘混合動力電動渡輪。 除了新渡輪外,該計劃還將為現有的兩艘渡輪提供電力支持,並為更多的步行和單車騎行走廊、高速公路維護和更換魚道涵洞等項目提供資金。 另有一部分資金用以確保18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可以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華州渡輪和美國國鐵Amtrak。 同時由於更換連接華俄二州5號州際公路大橋的需要,該計劃還為華州提供了其需要支付的10億美元資金。     http://seattlechinesepost.com/2022/03/31/%e5%b7%9e%e9%95%b7%e7%b0%bd%e7%bd%b2170%e5%84%84%e4%ba%a4%e9%80%9a%e8%a8%88%e5%8a%83/  

A:如今,在以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趨於飽和之後,智能汽車被視為下一個最具前景的智能型終端市場。「半導體行業觀察」報道,據Statista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約460億美元,預計2023年將超過約555億美元的規模。 曾引領PC時代的英特爾,在錯失移動時代後將汽車行業看作下一個風口;被人工智能推上神壇的英偉達,押寶自動駕駛新春天;移動紅利享盡的高通,進軍汽車市場尋找新出路……曾多次決策失誤,錯過移動芯片時代,又失掉服務器市場的AMD,也正在尋求在汽車領域的未來。 去年,AMD的Ryzen RDNA 2處理器用於了特斯拉的新型Model 3和Model Y的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憑藉AMD Ryzen銳龍處理器戰勝英特爾,成為首批中國產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所搭載的芯片。 此舉可被視為AMD進軍汽車市場的「第一槍」。AMD正在謀求機會將GPU技術應用到汽車領域,除此之外,通過收併購來提升汽車領域實力或是AMD的另一出路。 顯而易見,收購賽靈思是AMD進攻數據中心市場的首要計劃和目的。然而,汽車領域或是其能夠重點發展的又一市場。因為智能汽車對高性能SoC的需求穩步增長,賽靈思在過去幾年也在積極向汽車領域拓展。如今賽靈思已成為AMD的FPGA部門,該部門繼續專注於賽靈思的FPGA、自適應SoC和軟件路線圖工作。 據了解,賽靈思的FPGA已經被設計到配備ADAS的車輛內的許多插槽中,用於處理來自攝像頭、成像雷達和雷射雷達的數據,已經是先進車輛感測器處理器的領先設計者和供應商。 此外,賽靈思在新興4D成像雷達的處理器中佔主導地位,約佔新興市場份額的85%-90%。雷射雷達領域,同樣有許多行業客戶在基於賽靈思的芯片進行設計使用。 自動駕駛領域,高度自動駕駛及全自動駕駛在未來出行中已是大勢所趨。賽靈思汽車(XA)平台在為自動駕駛模組提供動力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以實現高速資料聚合、預處理及分配(DAPD)並計算加速。自適應XA SoC平台不僅可優化處理越來越多的複雜安全關鍵型應用,而且還可滿足OEM廠商以及一級供應商在感測器和網網網域控制器之間的計算時延、性能、電源效率和功能安全性需求。 可見,賽靈思產品在汽車領域已形成廣泛的應用空間。近15年來,賽靈思的汽車業務一直在穩步增長中。據統計,賽靈思在汽車電子領域的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2.05億,其中在ADAS領域的出貨量也已經達到8000萬片,僅2020年一年,賽靈思就向汽車行業出貨近2000萬片器件。 賽靈思的加入,為AMD在汽車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灘頭陣地。藉助賽靈思的FPGA實力,AMD可以從汽車領域增加新的收入,同時獲得賽靈思多年來一直服務的汽車OEM和Tier1客戶。 伴隨著賽靈思進入AMD陣營,智能汽車時代底層競爭無疑將進入爭霸之勢,英特爾、英偉達、高通都來勢洶洶。不難預見,接下來幾年時間,汽車芯片賽道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4-01/amd%e5%85%a5%e5%a0%b4-%e6%99%ba%e8%83%bd%e6%b1%bd%e8%bb%8a%e5%ba%95%e5%b1%a4%e7%ab%b6%e7%88%ad%e7%99%bd%e7%86%b1%e5%8c%96/4006677  

A:依華爾街日報分析報導,聯準會官員預估美國通膨率將在本季達到40年來的高峰,另因俄烏政治形勢發展導致今年春季物價走勢提升,尤以能源及大宗商品為最,各項不利因素可能造成Fed今年夏季加速升息,並增加明年經濟衰退的風險。 Fed於近日發布半年度貨幣審查報告中提及俄羅斯與烏克蘭局勢相關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是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場不確定性的來源。在地緣政治局勢動盪時期,Fed通常會避免採取增高不確定性的措施,然因美國通膨率遠超過2%的目標,且烏克蘭危機有可能將通膨推得更高,Fed可能必須繼續按計畫升息。Fed主席鮑爾需決定是否需要讓市場做好準備,即倘通膨率未能很快降低,今年夏天可能須升息50個基點。 目前市場已排除3月份升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根據最新Fed期貨工具顯示,交易員預計Fed將在3月16日的會議宣布升息24.5個基點。多數Fed官員則表示較贊成3月開始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Fed上次升息50個基點是在2000年,之後歷次升息幅度均為25個基點。 近日內將公布的美國2月份非農就業報告以及CPI報告數據將成為Fed以及市場關注的焦點,倘經濟數據顯示就業市場過熱或物價上升壓力加速,亦可能重新考慮3月是否應升息50個基點之方案,然前提是俄烏衝突不會進一步加劇市場混亂現象。

A: 媒體綜合外電報導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為因應全球通膨升高而規劃升高利息,眾多國家認為抑制通膨惡化之重要性已超越刺激經濟成長,致使多國央行均採行緊縮信用以提升本國貨幣匯率並抑制輸入性通膨,全球刻正醞釀一場「反向匯率戰」。亞洲新興經濟體壓力雖較輕,但亦可能無法持久。 依據彭博資訊所編製的SHOK模型顯示,倘美元貿易加權匯率指數在今年第2季提高10%,將使今年第3、4季美國通膨率降低0.4%;如\歐元升值10%,則歐元區通膨率降幅將更大。美、歐等國對於近期本國貨幣升值之態度已與以往不同,多未採反對立場。 高盛集團歐洲匯率專家柯爾表示,各國已不再認為本國貨幣升值是不利因素,十大工業國(G-10)央行在緊縮過程中,亦認為強勢貨幣對本身經濟發展有利。高盛指出,由於Fed的緊縮力度可能超出預期,因此其他國家央行將同步緊縮,以避免本國貨幣貶值。匯率議題已成為此次雅加達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會的主題之一。 亞洲新興經濟體由於外匯存底相對充裕,面對Fed即將緊縮信用,各國央行目前仍擁有較大的緩衝空間,能夠暫緩緊縮貨幣政策而支持成長。然而倘國內通膨加重則亦將承受政策轉向的壓力。

A:隨著Omicron變種病毒迅速擴散,確診數大幅增加,全美各地的勞工大量請病假,加上長期存在的勞動力短缺及供應鏈瓶頸問題,多家小型企業面臨倒閉,成為美國經濟最大的隱憂。 根據金融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對全美1,500名小企業的調查顯示,高達98%的業者表示徵才及留住員工損害他們的獲利;84%的業者表示通膨上升是經營困難的主要原因;76%的業者表示物價上漲導致財務嚴重癱瘓;87%的業者表示難以找到合適的人才填補職缺,將勞力短缺視為最重大的挑戰;另有37%的業者表示,最近因確診病例增加,導致業務被迫暫時關閉或縮減。另根據Alignable公司對6200多名小企業調查顯示,Omicron重擊美加半數以上的小企業,有些被迫關閉,今年1月份營收大幅減少。 另高盛的數據強調,供應鏈瓶頸帶給小企業極大壓力,68%的業者表示擔心持續的供應鏈限制;69%的業者表示此問題對營收產生負面影響;此外,三分之二的的業者表示,供應商偏愛大型企業,並因其大量訂單而獲得優先權,導致小型企業面臨更嚴重的供應鏈危機。惟大多數業者認為未來幾個月營運狀況將會好轉,有73%的業者對今年財務狀況感到樂觀。

A:亞馬遜刻正計劃關閉全美超過二十家實體書店及其他零售店,該公司計劃關閉這些門市俾便專注經營實體雜貨店以及零售網站之創新技術。亞馬遜目前在全美經營20 多家書店,另亦於購物中心設置約66家"快閃店"及“四星”商店,販售集團內最暢銷商品,如電子產品及廚房用品等。亞馬遜發言人表示該公司仍將致力於研發運用於實體零售體驗的創新技術,此外刻正協助受影響的員工轉至集團內担任相關新角色。 亞馬遜係於2015年開始拓展實體零售業務,當年在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實體書店,並運用其測試和銷售系統販售由系統精選之書籍; 2017 年則以超過 130 億美元價格收購 Whole Foods Market超市,此後再創設一系列名為“Amazon Go”的無收銀員商店以及更加傳統的亞馬遜生鮮雜貨店。亞馬遜運用技術方面的創新特別表現在其"Go" 系列商店,如用於進入商店或支付帳款的手掌掃描可讓購物者無需通過結帳線即可購買商品。無收銀員商店很受顧客歡迎 ,然該項技術成本對於利潤率較低的商品及店鋪而言,並不具競爭力,因此亞馬遜已經將其無人收銀系統技術授權給其他規模較大之零售業者。 亞馬遜關閉部分門市的決定顯示其在實體零售業中取得一席之地的規畫所面臨的挑戰,該公司實體店面的銷售額從 2019 年到 2021 年有所下降,反映出疫情期間實體店銷售減少的困境。近來亞馬遜已著手研究類似於百貨商店零售地點利潤的潛力,並以服裝為目標商品輔以運用AI技術,包括使用條碼和先進智慧技術為客戶提供即時的試穿選及選購建議。此外,機器人或其他形式的自動化設施亦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運用於服裝零售商店。

A:據媒體報導,美國政府甫於紐約、 新澤西州沿海近50萬英畝、 6個風電場域進行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競標案,創下43.7億美元的投標高額,並反映出大眾對於在聯邦海域發展再生能源的高度興趣,此次競標得標者包括Shell 、EDF Renewables 、Engie SA等公司。 此為拜登總統上台後進行的首次離岸風電場域租賃競標案,渠表示擴大發展離岸風力發電可降低碳排放量及創造眾多就業機會,希望2030年前美國的離岸風電可產生30千兆瓦電力為數百萬的家庭供電。 雖然離岸風電產業在歐洲已趨成熟,美國目前只有兩個離岸風電場,分別位於羅德島及維吉尼亞州海岸,此次競標為 2018 年以來的首次聯邦海域租賃案,今年嗣後仍將有北卡羅來納州、加州及墨西哥灣附近海域進行更多競標計畫,此外,大西洋岸中部、俄勒岡州、緬因灣等海域亦將規劃更多的場域租賃競標案。 惟離岸發電產業仍面臨許多障礙,新冠疫情衝擊下風力發電機製造受到運輸積壓、零件延遲、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導致風力發電開發商營運成本連帶大幅增加,此外,離岸風力發電的開發成本亦較太陽能、陸地風能等其他形式再生能源更加昂​​貴,且相關運作亦遭到漁業及環保人士反對,沿海居民則反對傳輸電纜及其他設施穿越其社區,影響生活品質。 然而離岸風電產業刻正享有越來越有利政府提供的政策優惠,國會將立法擴大包括離岸風電在內的能源租稅抵免,依據美國潔淨能源協會(American Clean Power Association)的數據,風能產業業者已承諾投資 38 億美元支持包括紐約、南卡羅來納州、德州在內的離岸風電產業發展。另得標的開發商則被要求僱用參與工會組織之勞工及使用國內供應鏈提供的產品及服務,以保障國內的就業機會。美國相關產業業者則已積極投入製造海上電纜、造船、改善港口等相關工作以支持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安裝及維護

A: 此間媒體綜合外電報導研析指出,美國聯準會(Fed)為因應全球通膨升高而規劃調升利率,其它眾多國家亦認為抑制通膨惡化之重要性已超越刺激經濟成長,致使多國央行均採行緊縮信用以提升本國貨幣匯率並抑制輸入性通膨,全球刻正醞釀一場「反向匯率戰」。亞洲新興經濟體壓力雖較輕,但亦可能無法持久。 依據彭博資訊所編製的SHOK模型顯示,倘美元貿易加權匯率指數在今年第2季提高10%,將使今年第3、4季美國通膨率降低0.4%;如歐元升值10%,則歐元區通膨率降幅將更大。美、歐等國對於近期本國貨幣升值之態度已與以往不同,多未採反對立場。 高盛集團歐洲匯率專家柯爾表示,各國已不再認為本國貨幣升值是不利因素,十大工業國(G-10)央行在緊縮過程中,亦認為強勢貨幣對本身經濟發展有利。高盛指出,由於Fed的緊縮力度可能超出預期,因此其他國家央行將同步緊縮,以避免本國貨幣貶值。匯率議題已成為此次雅加達20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會的主題之一。 亞洲新興經濟體由於外匯存底相對充裕,面對Fed即將緊縮信用,各國央行目前仍擁有較大的緩衝空間,能夠暫緩緊縮貨幣政策而支持成長。然而倘國內通膨加重則亦將承受政策轉向的壓力。

A:Fanatics為知名數位體育平台,亦為體育用品供應商,該公司將在馬州Harford郡Aberdeen市投資設廠並創造135個就業機會。Fanatics設廠地點接近巴爾的摩港及巴爾的摩國際機場(BWI),有利於將產品迅速運送至全美各地,提升公司業務發展。   Fanatics每年可獲得Harford郡經濟發展局提供的5000美元人力培訓補助款,且可申請More Jobs for Marylanders及Job Creation Tax Credit稅收抵免。     消息來源:馬里蘭州商務廳官網 https://commerce.maryland.gov/media/fanatics-plans-new-distribution-operations-and-135-jobs-in-aberdeen  

A: 媒體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拜登總統刻正評估最早將於本週內援引《國防生產法》以加速美國境內的電池材料生產,包括鋰、鎳、石墨、鈷、錳等礦物。該命令將有助礦業公司獲得7.5億美元政府資金用於礦產開發、提升產能及安全性、並進行可行性研究,以及從目前已開採的礦石中提取更多金屬等。 美國對海外進口的鈷、鋰依賴程度高,隨著電動汽車在全球越來越受歡迎,EV電池材料所需之礦物價格持續上漲。鋰為電動汽車的關鍵原料之一,截至 2021 年,全球鋰產量僅 1% 為美國開採及加工的,中國大陸化學加工產業規模龐大,成本低廉,鋰產量約佔全球 10%,鋰加工則佔3分之2。 根據追踪全球電池供應鏈的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由於需求飆升、勞動力短缺、新冠疫情導致生產中斷,預計 2022 年鋰市場將出現創紀錄的短缺,中國大陸的電動汽車製造商已經開始提升售價。 拜登總統於去年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設立 2030 年前達到電動、燃料電池、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佔汽車和輕型卡車銷量的 50%之目標,進而影響電動車電池材料之市場發展情況。  

A:一. 依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發布之數據,本組轄區主要各州電價及電費漲幅如下: 1.夏威夷州電費為全美最高,2022年1月平均每度電價高達35.15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24.29%。 其中家庭用電上漲22.55%、商業用電上漲23.85%、工業用電上漲27.08%。 2.加州2022年1月平均每度電價達19.85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10.77%。 其中家庭用電上漲10.03%、商業用電上漲12.46%、工業用電上漲6.13%、運輸用電上漲21.33%。 3.亞利桑納州2022年1月平均每度電價達10.35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7.03%。 其中家庭用電上漲5.72%、商業用電上漲6.95%、工業用電上漲15.24%。 4.新墨西哥州2022年1月平均每度電價達9.48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4.63%。 其中家庭用電上漲4.7%、商業用電上漲5.4%、工業用電上漲14.89%。 5.內華達州2022年1月平均每度電價達9.16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15.65%。 其中家庭用電上漲12.14%、商業用電上漲17.84%、工業用電上漲23.98%。 6.科羅拉多州2022年1月平均每度電價達11.05美分,較去年同期上漲9.95%。 其中家庭用電上漲12.1%、商業用電上漲8.13%、工業用電上漲10.56%、運輸用電上漲4.9%。 二. 據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SCE)表示,通貨膨脹、供應鏈短缺等問題導使電力公司的開銷大幅增加,另野火與極端天氣亦為電費上漲之主因,為減少斷電或輪流停電的情形,SCE投入大量資金加強電力基礎設施及儲備資源,費用則反映於電費。依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發布之數據顯示,2022 年 2 月洛杉磯地區平均每度電價高達 24.8 美分,較美國總體平均電費 14.8 美分高出 67.6%。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