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綜合美媒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報告,本年11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0月60.8小幅升至61.1,符合市場預期,美國製造業整體連續18個月呈擴張趨勢,反映美國需求依舊強勁,惟仍受到供應鏈環境限制,然跡象顯示勞動市場及供應商交貨情況已略有改善。   ISM主席Timothy Fiore指出,美國所有製造領域持續面臨原物料短缺、交貨期延長、商品價格上漲及運送延誤等供應鏈困境,然受訪企業仍呈樂觀態度,正專注解決供應鏈問題,以因應高需求的市場。ISM調查涵蓋18個產業,16個呈增長趨勢,僅印刷相關及金屬原料下滑。   PMI主要數據如次:新訂單指數從10月59.8增長至61.5,受到新出口訂單持續擴張支撐;生產指數從59.3增加至61.5;雇傭指數從52增長至53.3,連續3個月成長,反映美企員工招聘有所進展;供應商交貨指數從75.6下滑至72.2,顯示交貨延遲情況逐步緩解;價格指數雖從85.7降至82.4,惟仍為歷史高點,顯示商品短缺及供應商擁有訂價權;未完成訂單指數則有所改善從63.6降至61.9。

A: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04120005   由於近期德國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看守」內閣總理梅克爾與即將繼任之SPD黨魁蕭茲(Olaf Scholz)本(12/02)日與各邦總理舉行疫情高峰會,共商對策。未來聯合執政3黨已獲致共識,擬定數項防疫措施如下: 1. 即日起全國境內電影院、劇院、餐廳等公共場所,將一律採行2G措施(僅限已打疫苗、已康復者進入),必要時加碼為2G+(另加當日有效之陰性快篩證明)。 2. 2G措施將視各邦7日確診指數調整,必要時將限縮零售業營業,僅開放日常民生必需之商店營業(如超市)。 3. 各邦將嚴格限制未施打疫苗者活動範圍。不論公共場所或私人空間之聚會倘有未曾染疫後康復或未接種疫苗者在場,僅限「同戶」(共同居住者)參加。如有其他非屬同戶人士參加,至多再增1戶2人。 4. 大型群眾活動將限制參加人數:室內舉行者,不得超出原有容量三成,並以5千人為限(如體育館),室外活動放寬至1萬5千人為限(如體育場)。 5. 全國耶誕市集、慶典、嘉年華會等,一律實施2G措施,必要時可採2G+。 6. 各地俱樂部、夜店、迪斯可舞廳禁止營業。惟此節另授權地方政府依照各邦「近7日每10萬人之感染指數」為決定是否強制停業之門檻。 7. 全國各級學校一律強制配戴口罩。 8. 甫完成修法之新版「傳染病防制法」部分內容亦須儘速重新調整,俾地方政府即使在原訂12月15日屆期之全國「疫情緊急情況」取消之後,仍有足夠的法源依據,可於必要時實施區域性封鎖(Lockdown),或依據各邦疫情指數輕重程度,彈性處理各地商家、餐廳是否准許營業或限縮開放時間,但與俱樂部、夜店、迪斯可舞廳等可否營業之規定脫鉤處理。 9. 新政府訂12月份完成所有在職人口接種疫苗細部規劃,首波針對養護機構、醫院從業人員強制接種,否則不予續聘。至於全民強制接種,最快自2022年2月起實施。 10. 請聯邦疫情中心指揮官(Carsten Breuer陸軍少將)統籌加速疫苗整補運送,盼於耶誕節之前至少完成3千萬人次接種(含首劑、第2劑、第3劑)。所有醫師、藥劑師以及其他符合資格人員(如養護機構之護理師)均得執行疫苗注射,包含牙醫等各科醫師,所需修法部分將儘速完成。

A:Business Day 2021.12.01(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一、  南非最大製藥商 Aspen頃同意與新冠疫苗製造商嬌生公司達成協議,生產自有品牌疫苗以在非洲銷售。新協議意味 Aspen 可向非洲聯盟成員與跨國組織(例如國際疫苗共享機制 Covax)出售其瓶裝Aspenovax疫苗。 二、  非洲國家 99% 的疫苗皆為進口,當 2020 年疫情爆發時,先進國家囤積在該等國家生產之疫苗,非洲落後於世界其他地區,僅有 7% 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Aspen稱,解決方案是區域生產能力。該公司已證明非洲能成為疫苗生產基地。迄今已生產了超過 1.2 億劑嬌生疫苗,且幾乎全數銷往非洲。 三、  Aspen 有能力在其南非工廠生產 3 億劑嬌生疫苗,但其目標是到 2022年2 月提高到每年 4.5 億劑,到 2023 年 1 月達到 7 億劑。Aspen股價創下今年 9 月 9 日以來最大漲幅,在 約堡證交所收盤時上漲 6.26% 至 238.26斐幣。自年初以來,已上漲 90% 以上,目前市值為 1087.5 億斐幣。

A:Business Day 2021.12.01(駐南非代表處經濟組譯)   模里西斯、安哥拉與盧安達等國在以英國為首之歐洲國家對南部非洲關閉邊境後,亦起而效尤。總統Cyril Ramaphosa指責上述非洲國家在發現 Omicron 變種後禁止該地區旅行之行為,表示南非應該受到讚揚,因為南非提醒世界注意 Omicron 變種,不應該因此受其他國家歧視。 渠另稱,上述非洲國家實施之禁令違背了 G20 羅馬峰會同意開放旅遊和重振旅遊業的精神,對南部非洲而言,旅遊業是關鍵產業,此舉係不公平與歧視,呼籲該等國家立即取消禁令。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發布之最新統計報告指出,2021年10月份瑞士零售業實際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成長0.6%。另外,不含加油站的零售業銷售額則比去年同期下跌1%。 該報告另指出,在本年10月份食品、飲料及菸草類產品銷售額與2020年9月相比減少4.3%,另非食品類產品銷售額與2020年9月相比,成長2.2%。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11月2日

A:依據瑞士通訊社(SDA)2021年11月30日新聞報導,瑞士聯邦理工學院KOF經濟研究中心11月30日公布經濟景氣指標量表,報告中表示儘管11月瑞士景氣指標下滑,但經濟前景不受影響。11月瑞士經濟景氣指標量表為108.5點,下滑1.7點,符合瑞士AWP商業新聞網之預估值106.0點至112.0點之間。   儘管經濟景氣指標量表指數下滑,11月經濟指數仍處於高位,報告中指出若新冠病毒疫情不會進一步影響經濟,瑞士目前的經濟前景仍然很好。另指數下滑主要來自飯店業,KO報告顯示瑞士其他服務業、私人消費與製造業經濟指數皆顯示成長。   KOF經濟景氣指標量表為初估瑞士經濟發展之指標,由多個項目指標集合而成一個整體指標。     資料來源:瑞士通訊社(SDA)新聞報導 日期:2021年11月30日

A:出處:NL Times, 2021/12/02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60 歲以上群體多數今年均能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   荷蘭新聞時報(NL Times)報導,荷蘭衛生部長Hugo de Jonge對眾議院表示,荷蘭年齡層60 歲以上群體,接種最後一劑新冠疫苗滿六個月以上者,均可在今年接種加強劑。   為實現此目標,荷蘭衛生所(GGD) 將在本週施打 200,000 劑加強劑,下週 350,000劑,並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增至每週 700,000 劑。醫護兵、醫學院學生、獸醫、退休的護士和醫生均將參與協助,全荷至少將設置80個大型施打中心。   荷蘭政府因施打加強劑進展緩慢而遭受國會議員的強烈抨擊,比起其他歐洲國家,荷蘭不僅起步較晚,且施打速度亦較慢,國會議員表示,政府原先計劃在本周末前施打700,00劑加強劑,惟截至12月2日,實際已接種加強劑者不超過 82,000 人次,與其他歐洲國家相較,落居後段班。   De Jonge部長將在12月3日詳細闡述施打第三劑的計畫。並非所有 60 歲以上者今年都會收到接種加強劑的通知,例如, 7 月 1 日以後才接種第二劑疫苗者(施打疫苗間隔未滿六個月),需等到明年初。不論先前施打何種品牌疫苗,加強劑均為BNT/Pfizer或Moderna兩種選項。      

A:出處:NIS News Bulletin, 2021/12/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補貼氫能、電力運輸計畫   荷蘭NIS News Bulletin報導,由荷蘭汽車公司 VDL 和 DAF Trucks 帶領的兩個聯盟正從荷蘭經濟部獲得 4,700 萬歐元的補貼,將氫和電動運輸領域的新發展付諸實踐,兩個聯盟亦自行出資 2,600 萬歐元。   VDL 正領導一個電池技術聯盟,約有 20 家公私機構及大學參與,其中包括 Airborne、Albert Heijn、NXP、研究機構 TNO, 以及Eindhoven和Maastricht大學。總部位於Eindhoven的商業協會 Brainport Development 的研究報告指出,該聯盟將從荷蘭經濟部獲得超過 2,240 萬歐元的資金,並自行出資超過 1,360 萬歐元。   DAF Trucks 正領導一個氫聯盟,TNO 和Eindhoven及Groningen大學均參與其中,此外包括 Bosal、Bronkhorst、Ginaf 和 Vialle 在內的公司亦參與其中,該聯盟將從荷蘭經濟部獲得近 2,440 萬歐元,並自行出資 1,240 萬歐元。        

A: 謹查,法國政府自2017年以來持續推動工業現代化,繼2018年推出「工業數位化」計畫,嗣於2020年「法國振興」計畫架構下,推動加速升級工業生態系統,包括透過「未來工業窗口」協助全國近3分之1業者現代化轉型,並以「未來工業解決方案」徵案計畫,讓科技的未來之星脫穎而出,以重建經濟及產業之自主權。   在前述架構下,法國財經部權理產業部長Agnes Runacher於本(2021)年11月26日公布「工業4.0加速平台」徵案結果,本次17個候選案件中計8案獲選,共獲得3,100萬歐元補助。獲選案件分述如下: 飛機製造商DAHER提出之LOGIN計畫(位於奧克西塔尼大區,應用於物流領域); 土魯斯聯合大學提出之PAD’OCC計畫(位於奧克西塔尼大區,應用於航太領域); 新阿基坦大區大區未來工廠加速平台提出之PFA NA計畫(一般工業領域); TEAM HENRI FABRE提出之PRACCIIS計畫(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應用於一般工業領域); 法國機械工業技術中心(CETIM,位於南特之研究機構)提出分別在奧弗涅-隆-阿爾卑斯大區、大東部大區、上法蘭西大區及及羅亞爾河大區 之4個QUATRIUM計畫。   法國政府發布之新聞稿指出,前述平台扮演著協助應用新興科技於產業之重要角色,有助於業者進一步瞭解新興科技帶來之機會,並可於不同製造設備(包括機器、軟體等)進行測試及相關試驗,使員工能針對新解決方案進行關鍵調整,俾推動朝向未來工業之目標邁進。上述獲選案件將自地方政府自本年底至明(2022)年第1季獲得階段式補助款項。   由於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資助之「朝向未來工業之1萬件輔導計畫」受到疫情影響有所停滯,P-R權理產業部長宣布該計畫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止,同時強調政府將發展新科技列為優先項目,以推動工業成功轉型。   此外,為因應推動未來工業衍生之人才培訓挑戰,P-R權理產業部長與勞動部長Elisabeth Borne、國土協調暨地方關係部長Jacqueline Gourault共同宣布於「地方工業發展」計畫架構下,與法國地方銀行(Banque des Territoires) 合作,推出「地方上的工業4.0:期待未來競爭力」徵案計畫,由法國地方銀行提供工程服務或初期資金之融資,或是由地方工業發展基金(Fonds Territoires d’industrie)提供最高80萬歐元之補助金額。

A:依據瑞士聯邦政府外交部2021年12月1日發布新聞資料,禁止化學武器公約(CWC)2021年12月1日於荷蘭海牙舉行第26屆締約國大會(the 26th Conference of the States Parties to the CWC),會中表決通過瑞士、美國及澳洲提議:「作用於中樞神經的化學品的霧化使用」(the aerosolised use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acting chemicals)應於各國國內法予以禁止。   目前CWC雖已禁止使用有毒化學物質作為武器,但部分物質仍可於特定環境下使用以維護公共秩序,例如催淚瓦斯及胡椒噴霧劑;該等物質被認為經過控制的使用並不具致命性,其中含的芬太尼(opioid fentanyl)及衍生物在特定環境下被使用來鎮壓及驅散示威群眾。然而,該等物質的使用長期仍可能危害健康,甚至導致死亡。   瑞士最早於2008年已於「禁止化學武器組織」(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 OPCW)架構下提議加強此類物質的管控,之後歷經超過10年於各個相關會議討論,終於成功與美國及澳洲聯手於CWC中通過決議對作用於中樞神經的化學品加強管制。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政府外交部新聞資料 日期:2021年12月1日

A:馬來西亞針織廠商會(MKMA)會長陳冠智頃發布消息稱,該廠商會盼馬國政府儘速批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行動證明馬國對自由貿易的支持。   該廠商會成立於1975年,為馬國主要紡織與成衣廠商會,在紡織與成衣業的發展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該廠商會亦支持政府批准上述協定。   馬國於2018年簽署了CPTPP後,在11個參與國家中,已有8個國家生效並執行該協定。然馬國直到今天還未能享有該協定提供的優惠待遇,主因為批准程序裹足不前。倘批准上述協定,將可提高馬國的投資機會,加強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聯繫,同時全面支持馬國於疫情後的經濟與貿易成長。   該廠商會認為,由於CPTPP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與投資規則透明化,業者能夠利用更大的市場及豐富資源,使馬國領先泰國、菲律賓及印尼等競爭國家,亦有助國內企業進軍加拿大、墨西哥及秘魯等市場。此外,CPTPP亦可幫助中小企業打破貿易障礙,有效參與國際貿易與區域的供應鏈,進而協助中小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儘管馬國與其他CPTPP成員國的批准程序相較顯得緩慢,但馬國政府須抓住黃金機會,參與各國的談判。在只簽約卻未核准的情況下,馬國未具資格參與任何談判,亦無法阻止所有成員國作出的任何共同決定。新加坡和越南是很好的例子,說明一個已開發及發展中的亞洲國家和一個擁有占主導地位的國家,如何通過 CPTPP 成功實現經濟一體化,馬國是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因此CPTPP將能加強其競爭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國油)頃發布消息指出,國際能源需求回升,帶動原油及液化天然氣價格暴漲,該集團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前9個月淨利高達352億馬幣(約83.54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淨虧損199億馬幣(約47.23億美元)為優;營業額亦上漲27%至1,714億馬幣(約406.8億美元);下游產業續為集團營業額最大貢獻來源。   與此同時,本年前9個月國油公司總資產從前期6,091億馬幣,增加1.6%至6,189億馬幣(約1,468.9億美元);同期成本支出為204億馬幣(約48.42億美元),主要投入上游業務以支撐該集團的營運及成長策略。該公司平均每日石油產量為227萬桶,較上年同期增加3.65%,主因石油與天然氣產量增加所致。   在前景方面,國家石油公司預計,全球經濟活動改善支撐需求溫和復甦,預期當前石油和天然氣領域項目之發展將持續。國油公司將堅定不移地推動營運,並取得卓越商業表現,以提高流動性和盈利能力來追求成長策略。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環境與水務部部長端依布拉欣頃於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馬國政府並無意民營化碳交易(Carbon Trading)的管理與營運事務,而國內碳交易將自明(2022)年底起分階段推展。馬國政府刻正建立一個國內的碳交易平臺,該平臺的搭建將涉及環境與水務部、財政部及馬國證券交易所。   上述國內碳市場平臺將分階段完成,最初階段將涉及自願碳市場(voluntary carbon market,簡稱VCM)的推出,然後再轉移到國內碳交易計畫(Domestic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簡稱DETS)。馬國證券交易所隸屬財政部,該證交所具進行證券與債券等資本市場營運的經驗,且具備技術與法律能力。因此,該證交所已被選中負責開發自願碳市場和國內碳交易計畫。   馬國碳交易計畫各階層的推展將以開放市場及市場供需原則為導向,同時確保民間企業及州政府等,更容易進入國內碳市場。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衛生部部長凱里(Khairy Jamaluddin)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宣佈收緊防疫措施,禁止出現「Omicron」病例或高風險國家的旅客入境,以預防該新變種病毒株入侵該國。   馬國衛生部於11月27日宣佈採取初步措施,即暫時限制非洲七國(含波札那(Botswana)、史瓦帝尼(Eswatini)、賴索托(Lesotho)、莫三比克(Mozambique)、納米比亞(Namibia)、南非(South Africa)和辛巴威(Zimbabwe))的旅客入境馬國。本(12)月1日起將馬拉威(Malawi)列入禁止入境名單。曾於過去14天到過上述七個非洲國家的馬國公民、永久居民及工作准證持有者則被允許入境,但無論是否已完成接種,皆須在隔離中心強制隔離14天,並禁止在家中隔離。   馬國衛生部將從即日起,暫時關閉自動通關閘(autogate)系統入境,因使用這個系統入境將無法追蹤旅客有否曾於過去14天到過前述國家。曾在14天內去過上述國家的旅客也禁止透過蘭卡威的旅遊泡泡計畫來馬國旅行。來自Omicron確診病例或高風險國家的旅客,只能透過吉隆坡國際機場一個「特別通道」入境。   截至11月30日止,全球共有20個國家出現Omicron病例。   凱里部長表示,馬國政府同意暫停與出現Omicron病例的國家開放「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TL),以降低從境外輸入這種病例的風險。根據資料顯示,Omicron病毒具有許多變異,傳播速度更為迅速,亦更加容易傳染,具有更高的二次感染風險,目前尚未知道Omicron病毒會否造成更嚴重的症狀或疫苗有無效用,衛生部將會時刻更新最新消息。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林萬鋒頃於國會答覆議員提問時表示,馬國有意與歐盟重啟自由貿易協定(MEUFTA)談判。   馬國係於2010年起與歐盟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但因為雙方無法針對敏感議題,包括政府採購(Government Procurement)、土著政策、智慧財產權、地理指標(Geographical Indicators)及清真等達成共識,談判最終於2012年暫停。   馬國及歐盟爰於2017年探討雙方是否已準備好重新談判,但卻未取得正面發展,馬國內閣於2019年9月18日決定暫停該項談判,直到雙方都準備好針對敏感議題進行討論。   林副部長續稱,馬國政府認為歐盟是馬國主要投資及貿易夥伴,因此,馬國貿工部於去(2020)年起與國內業者及利益相關單位針對是否重啟馬國─歐盟自由貿易談判收集意見。大多數的參與者皆認為前述談判須繼續,尤其是歐盟所提供的「關稅優惠待遇」(GSP)於2013年12月31日終止後,對馬國的出口商造成極大衝擊。因此,馬國貿工部已與歐盟駐馬國的大使進行會談,並致函歐盟以表達重啟談判的意願。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公布之瑞士2021年11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查報告,與上月份相比較,價格指數維持穩定,為101.6點(該局以2020年12月為基數=100);與去年同期相比較則上漲1.5%。 與上月相比,物價指數在燃料油類、公寓租金及暖氣油等價格呈現上漲情形,在旅館住宿及蔬果類產品價格則下跌。   該報告中另指出,與2021年10月相比,2021年11月份上漲最多的項目為:服飾類及鞋類(+1.4%)、酒精類飲料及菸草類(+0.9%)、交通類(+0.7%)、住宅及能源類(+0.3%)。價格下跌的主要項目為: 餐廳與旅館類(-0.8%)、食品和不含酒精飲料類產品(-0.7%)、其他雜物類產品(-0.5%)、新聞傳播類(-0.2%)、家用產品及家庭用器具雜務類(-0.1%)及休閒文化類(-0.1%)。另外,健康保養類產品及教育類用品則價格則維持不變。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1年12月2日

A:出處:Dutch News, 2021/12/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開始試驗隨波浪移動的浮動太陽能板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 TNO)啟動研究海上浮動太陽能系統的新研究項目,作為創建經濟上可行的海上太陽能發電場項目的一部分。   浮動裝置已安裝在 Maasvlakte 工業區附近的 Oostvoornse Meer 湖面上。該試點研究將持續到 2022 年夏季,將研究能源產量、浮動裝置面對海浪和強風時的反應、藻類等有機物質的生長情況,以及在經濟上是否可行。   TNO 研究和項目經理 Wim Soppe 表示,在海上安裝帶有太陽能板的大型浮動系統並使其運行數十年,在技術上非常具有挑戰性。Soppe 指出,該試驗包括兩個 7  x 13公尺的浮板,頂部裝有 20 kWp 的太陽能板。浮板與面板係由彈性材料做成,會隨著波浪運動而彎曲,以減小阻力。   TNO 表示,完成此項目後,下一步是在北海建造和安裝一個試驗系統。之後,該團隊希望到 2024 年可以建立一個商業系統,與一座已經在離岸生產電力的風場相連結,並填補風力發電機之間的空隙。該研究是荷蘭政府支持的水上太陽能開發項目的一部分。  

A:出處:Dutch News, 2021/12/0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政府就關閉鹿特丹燃煤發電站達成2.125 億歐元補償協議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荷蘭鹿特丹的一座燃煤發電站將在幾個月後關閉,其所有者美國投資公司 Riverstone現已與荷蘭政府就補償方案達成協議。   荷蘭基礎設施部次長 Dilan Yesilgoz11月30日表示,該電站業主將獲得 2.125 億歐元的補貼,用於支付關閉和拆除費用,該公司在 2020 年曾要求荷蘭政府給予 2.4 億歐元的補償金。   Yesilgoz 次長表示,荷蘭正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站,惟未來幾年[M1] 仍需要留下剩下的三個燃煤發電站,以因應風與日照不足的時期。   Yesilgoz 表示,補貼的附加條件之一是該公司為工廠的勞工制定充分的​​社會計畫,此外,歐盟亦須同意此筆補貼金不算作對於工業的不公平國家補貼。   關閉鹿特丹燃煤發電站,旨在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助荷蘭實現氣候目標。    [M1]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2021年11月11日新聞稿,瑞士2019年國民生產毛額為7,272.12億瑞士法郎,成長1.2%(依照2018年物價標準)。若依照七大地區分類,則2019年瑞士國民生產毛額成長率最高之地區為:中瑞士地區(Zentralschweiz)2.4%、東瑞士地區(Ostschweiz)2.0%、西北瑞士地區(Nordwestschweiz)以及高原地區(Espace Mittelland)成長率皆為1.6%。   若依照邦分類,2019年國民生產毛額最高者依序為蘇黎世邦(Zürich)1,573.89億瑞士法郎(-0.5%)、伯恩邦(Bern)833.37億瑞士法郎(1.6%)、以及沃邦(Waadt)595.03億瑞士法郎(0.5%)。同期國民生產毛額漲幅最顯之邦(依照2018年物價標準)依序為: 上瓦爾登邦(Obwalden)3.5%、沙夫豪森邦(Schaffhausen)3.3%、以及格拉魯斯邦(Glarus)3.2%。除蘇黎世邦外僅2個邦為負成長:下瓦爾登邦(Nidwalden)-0.3%以及巴賽爾鄉村邦(Basel-Land)-0.1%。     資料來源: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新聞稿 日期: 2021年11月11日

A: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12月2日報導,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針對外派人員所發表的「全球生活費」(Worldwide Cost of Living)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173個城市中,以色列特拉維夫(Tel Aviv)從去年的第五位,躍升至目前全球最昂貴的城市,首度成為全球外派人員生活費最高的城市;去年排名第四的新加坡,本年則晉升兩個名次,與巴黎並列第二,為亞洲生活費最高的城市,其次為第四的瑞士蘇黎世以及第五的香港。 該調查報告主要根據外派人員的生活方式對各地城市進行這項調查,有別於反映當地人民生活方式的生活費調查。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對該調查報告帶來相當大的影響。調查資料是在本年8月16日至9月12日期間,當時全球各地運費和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加上消費者需求的波動和匯率的變化,供應鏈等問題,加劇全球主要城市的物價上漲。 該報告指出,物價飆升導致本年在城市居住的生活費漲幅達到5年最高,並高於新冠疫情前的水準,其中以交通運輸費(油價上升)的漲幅最大,每公升汽油價格平均上漲21%。香港的汽油價格持續為全球最高,每公升達2.5美元,較去年每公升2.19美元漲價超過14%。另外,休閒、香煙和個人護理的費用也強勁上揚。EIU預計,明年全球「消費價格指數」(CPI)將由本年的平均5.1%漲幅回穩至4.3%,但仍遠高於近幾年的水準。如果供應鏈中斷的情況改善,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如預期減緩,那麼到明年底通膨情況將有所改善,大多數主要城市的生活費也將趨穩定。 EIU的全球生活費主管Upasana Dutt表示,與往年一樣,歐洲和亞洲已發展城市的排名依然名列前茅。但全球供應鏈中斷,造成本年排名發生變化。全球大多數經濟體因疫苗接種計畫的推廣而逐步復甦,但許多大城市仍出現確診病例激增現象,一些防疫措施擾亂商品供應,造成商品短缺和價格上漲。未來很多城市的生活費將進一步增加,通膨預期也可能推動工資上揚,進一步推高物價。EIU期待各國央行謹慎提高利率,以遏抑通膨,如此一來,物價上漲情況有望從目前的水準開始放緩。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