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據媒體引用法國乳製品協會(CNIEL, the French Dairy Board)最新市場調查報導,沙烏地去(2020)年進口歐盟乳酪產品自前(2019)年的36,888公噸增加15%至42,476公噸,其中以法國乳製品最受沙國市場青睞。 上述調查指出,法國為歐盟內第2大乳製品生產國,前年共有53,800家酪農生產238億公升乳品,法國優質乳酪持續吸引沙烏地旅宿業及一般消費者採購,主要用以烹飪及烘焙。除沙烏地之外,法國乳酪在其他GCC國家亦有相當市占,例如科威特去年進口自前年的5,328公噸 增加至5,788公噸,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市占亦同見增長。
A:資料來源:越南快訊網站,2021年9月2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世界銀行(WB)於2021年9月28日公布最新報告,預估越南2021年經濟將成長4.8%,與該行8月份預測相同。惟該報告係在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無法受控而持續惡化,導致經濟活動中斷;依越南政府能在2021年第3季結束前有效控制疫情、越南GDP成長能於第4季反彈回升、全球貿易回温,以及歐美及中國等市場對越南貨品需求增加等情境為前提下,所進行之分析。 世銀對越南2021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較亞洲開發銀行(ADB)樂觀,高於亞銀1個百分點。越南部分政府機關亦深信儘管越南疫情持續惡化,甚至第3季經濟呈現負成長,但全年成長率仍可望達到3.5%至4%。 世銀認為,倘2022年中之前,越南成年人疫苗接種率達70%以上,將可有效防止新1波疫情爆發,且有助於加強經濟復甦力道。 世銀報告指出,期盼越南政府至2021年底繼續採取寬鬆之貨幣政策,展延企業貸款期限;另採取積極之財政政策,加強公共投資計畫案執行進度,以達刺激經濟之效果。此外,越南政府應在目前財政情況下,進一步妥善規劃資源運用,俾減輕對社會之不利影響;同時必須發展綠色與數位化產業,以提高經濟韌性。 世銀並建議越南政府改善現金紓困措施之執行方式,俾使更多家庭、非正式勞工,以及未列入社會援助名單者受惠。
A:世界銀行頃發布最新「宏觀貧困展望報告」時稱,馬來西亞面臨嚴峻的健康和經濟兩大挑戰。由於新冠確診病例再次升高,馬國政府重新實施了嚴格的行動管制措施,預計將進一步抑制民間消費和整體經濟增長,造成服務業和弱勢家庭受到極大衝擊。在貧困和弱勢群體中,就業和收入恢復速度緩慢。世銀決定將馬國本(2021)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值,從先前的4.5%大幅下修至3.3%。 世銀本年已三度下修馬國的GDP成長預測值。去(2020)年世銀預測馬國本年的GDP預測值為6.7%;由於疫情重啟與國內經濟下跌風險,乃至國內政局變動,世界於本年6月將馬國的GDP下修至4.5%,本次再進一步下修至3.3%。 世銀認為,對外貿易雖持續為馬國經濟提供支撐,特別是電子與電機產品及醫療用手套,但行動管制措施延續對經濟造成壓力,加上外部提振態勢放緩,因已開發經濟體及中國的新冠疫情捲土重來。收入差距方面,新冠疫情帶來了就業落差與收入衝擊,尤其是低技能工人、非正規工人與低收入者。令人擔憂的是,復甦可能不平衡,弱勢群體可能受到比例不一的影響,進一步構成不平等的威脅。 此外,世銀指出,馬國未來復甦速度將取決於數項因素,包括國家疫苗接種計畫的進展及抗疫措施的有效性。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根據馬來西亞國際貿工部(MITI)發布之統計資料顯示,馬國本(2021)年8月份總貿易額為1,697.85馬幣(約405.6億美元),年增15.7%;出口額為955.87億馬幣(約228.32億美元),年增18.4%;進口額為741.99億馬幣(約177.23億美元),年增12.5%;貿易順差達213.88億馬幣(約51.09億美元),年成長44.7%。 2021年8月份馬國主要出口市場分別為中國大陸 (成長5.7%)、新加坡(成長21.5%)、美國(成長12.1%)、日本香港(成長40.8%)、香港(成長20.2%)及泰國(成長20.8%)。馬國主要出口項目仍為電子與電機產品,占該國總出口額之35.85%,年成長6.8%。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精煉石油產品(成長56.5%)、化學與化學產品(成長59.1%)、棕油(成長35.1%)、金屬製品(成長69.8%)、橡膠製品(成長4%)、機械、配備及零件(成長27.9%)、液化天然氣(成長110.2%)及光學及科學儀器(下跌17.7%)。 馬國2021年8月份主要進口來源分別為中國大陸(成長23.4%)、新加坡(成長7.3%)、臺灣(成長14.2%)、美國(下跌4.2%)及日本(成長15.4%)。主要進口產品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成長14.9%)、化學與化學產品(成長35.1%)、精煉石油產品(成長23.2%)、機械設備及零件(下跌1.3%)、金屬製品(成長3.5%)、鋼鐵製品(成長65%)、交通設備(成長22%)、加工食品(成長12.3%)、原油(成長43.3%)、光學及科學儀器(成長1.4%)及橡膠製品(成長60.7%)。 2021年8月份馬國與我國貿易總額為90.86億馬幣(約21.7億美元),年増19.9%;對我國出口金額為30.83億馬幣(約7.36億美元),成長32.77%,我國為馬國第10大出口國;自我國進口金額為60.03億馬幣(約14.34億美元),成長14.2%,我國居馬國第3大進口來源國。馬國自我國主要進口產品項目為積體電路、記憶體、燃料油、處理器及控制器(不論是否併裝有記憶體、轉換器、邏輯電路、放大器、計時器及計時電路)及丙烯丁二烯橡膠乳膠等。 馬國市埸分析師認為,馬國8月份出口數據表現亮眼,主因電子產品出口成長6.8%,精煉石油產品、化學與化學產品及棕油的海外需求強勁,分別成長56.5%、59.1%及35.1%,帶動馬國8月份出口成長18.4%,為自2020年9月以來連續12個月成長,亦較市場預期的14.6%漲幅為高。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頃發布消息稱,為實現第十二大馬計畫(12MP,2021年至2025年)年均民間投資額達2,580億馬幣(約616.7億美元)目標,該部將透過專注於促進開放、透明和有效率的商業貿易與投資,來加強國家經濟基礎。 阿茲敏部長表示,馬國政府將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和「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以期為國內產業創造更廣泛市場進入的機會。 第十二大馬計畫著重在國家經濟中發展新的領域增長,包括發展工業4.0、環境、社會與企業監管(ESG)元素、清真產業和航太產業等。對於加速綠色產業增長,馬國貿工部將優先強化生態系統,以發展包括電動車(EV)在內的節能汽車。這包括製造關鍵零組件、制定標準,並鼓勵研究,發展國內技術。 阿茲敏部長指出,為確保包容性的新領域發展,微型與中小企業將獲得重視,使渠等適應自動化、技術和數位化,並實現永續成長目標。由於微中小型企業係國家經濟基礎,第十二大馬計畫旨在將該領域的國內生產毛額貢獻提升至45%。馬國貿工部將為微型與中小型企業提供各種協助與措施,如透過馬國工業發展融資機構(MIDF)的簡易融資計畫。透過數位化強化微型與中小型企業的能力,將為經濟鏈注入活力,尤其是農村地區,以符合2030年共享繁榮願景,使馬國成為根據公平、公正和包容經濟分配持續發展的國家。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9月28日引述馬士基之新聞稿, 將以 63 億丹麥克朗出售專營冷藏貨櫃業務之子公司 Maersk Container Industries (MCI)給中集集團(CIMC)。 MCI 是馬士基自 2016 年決定專注於其核心業務以來第4個售出之子公司。第1個售出馬士基石油業務,以 470 億丹麥克朗出售給法國道達爾Total。然後, 該公司將馬士基油輪出售給 A.P. Møller Holding ,隨後出售其鑽井業務 Maersk Drilling , 現在出售冷藏貨櫃業務,這使得馬士基在核心業務以外只剩下兩家公司:拖船運輸公司 Svitzer 和離岸供應商馬士基供應服務公司。如果此出售獲得當局批准,MCI 的出售最遲將在 2022 年完成。 馬士基執行長 Søren Skou早在 5 月份在開始找買家, 渠於當時亦指出,馬士基“不需要擁有 MCI 來實施其戰略, 此次出售透過德意志銀行近幾個月幫助, 該公司正在對業務進行戰略評估。 MCI 於 1991 年創立,專門生產溫控冷藏貨櫃, 2018 年馬士基貨櫃公司虧損 9.29 億丹麥克朗,但在 2020 年該公司轉虧為盈取得 1.74億丹麥克朗利潤, 總營業額為 38 億丹麥克朗。 中集集團執行長Mai Boliang指出,對MCI公司的業績和創新印象非常深刻, 並相信通過將 MCI 才華橫溢的員工和技術與我們的全球冷鏈業務相結合,可以共同創造一個激動人心的未來。此次出售還意味著中集將接管 MCI 在 Tinglev 的設施和全球 2,300 名員工。
A: 依據新加坡總理公署轄下國家人口及人才署本(2021)年9月28日公佈的「2021年人口簡報」,受新冠疫情影響,新加坡總人口連續兩年下跌,本年總人口與去(2020)年6月約569萬人相比,年減4.1%(24萬人)至545萬人,創1950年來最大跌幅,主要是因非居民人口下跌,而星國公民和居民人口也自1970年有記錄以來首次年比下跌。新加坡統計局數據顯示,新加坡總人口曾兩次下跌,分別是去年和1986年分別下跌0.3%和0.1%。 上述簡報顯示,截至本年6月,新加坡公民人口減少0.7%至350萬人,永久居民人口則顯著下跌6.2%至49萬人,非居民人口更是大幅減少10.7%至147萬人,主要係因邊境限制和經濟不確定性導致外籍員工人數減少。各類工作證件持有者都減少,其中跌幅最大者為建築、海事船廠和加工業的工作准證持有者。 新加坡147萬名非居民人口中,建築、海事船廠和加工業的工作准證持有者占比最高(20%),其他領域工作准證持有者次之(19%),接著為公民、永久居民或工作證件持有者家屬(18%),以及外籍女傭(16%)。 新加坡居民人口係指公民和永久居民總數,近期疫情的邊境限制是導致居民人口下滑主因,更多居民連續12個月或以上在國外居住,因此未被計入;非居民人口是指公民和永久居民之外的常住人口。去年取得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人數較少,相信也與邊境限制,以及為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等造成的運作限制有關。 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特斯拉博士表示,新加坡居民人口減少是較令人關注的一點,但預計不會長期持續,滯留國外的居民會隨著邊境限制解除逐漸回流,當星國本土疫情進一步受控,也將更有信心引進外籍勞工。
A: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本(2021)年9月27日訪美,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面,雙方重申星美友好久遠的關係,並就區域和國際局勢進行實質性會談。兩人也簽署諒解備忘錄,更新兩國推動近10年的「第三國培訓計畫(Third Country Training Programme,簡稱TCTP)」,同意在該計畫下,增設氣候變化和環境永續發展能力合作,也包括美國副總統賀錦麗8月訪星時宣佈的智慧城市項目合作。 上述培訓計畫係於2012年成立,並於2015年和2018年更新兩次。至今,星美兩國已合辦逾57個專案,內容涵蓋人道主義救援和減災、網路犯罪、公共衛生、貿易便捷化、智慧城市和數位經濟等。逾1,500名來自東協成員國、東帝汶和東協秘書處官員透過該計畫受益。 本年是星美建交55周年,星美「第三國培訓計畫」是兩國良好合作、推動區域發展進程的實例。維文部長指出,星美正放眼未來,在因應氣候變化、大流行傳染病、供應鏈韌性等議題,以及發展與創新領域開拓新的合作關係;兩國在防務與安全等傳統領域合作也累積「大量的信任和善意」。新加坡的成功很大部分與美國在多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有關,包括設立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體系、經濟整合、自由貿易和投資等。美國作為新加坡的最大外來投資國和主要貿易夥伴,絕非巧合。 布林肯國務卿表示,兩人會談內容既涵蓋賀錦麗副總統訪星後,星美雙邊關係的重要事項,亦包括雙方的直接合作和透過東協在區域所展開的合作,相關會談肯定美國和新加坡間非常牢固的夥伴關係,以及雙方對和平、繁榮和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共同承諾。 依據新加坡外交部新聞稿,雙方談及新美兩國在防務、經濟和安全等領域的牢固合作,並對將合作擴展至網路安全、供應鏈韌性、全球發展與創新、氣候變化和太空等領域表示歡迎。美國國務院新聞稿表示,兩人肯定雙方歷久彌新的友誼,以及對印度太平洋地區和區域基本海事原則的共同承諾,雙方也對包括緬甸議題在內的區域挑戰交換看法。
A: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簡稱世銀)本(9)月28日公布之報告,由於疫情持續衝擊之故,該機構對菲國今(2021)年及明(2022)年經濟成長預期分別從4.7%及5.9%調降至4.3%及5.8%。對今年展望仍在菲國政府下修之4-5%預期範圍,明年預期則低於政府7-9%之目標。 世銀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Aaditya Matto指出,菲國為因疫情遭受極大損失之國家,有些預期成長數據出現極大跌幅。除了疫情外,菲國還面臨難以應付的天災。菲律賓現面臨疫苗注射意願不高和無足夠的疫苗之情況,但根據世銀預測,至明年年中菲國將有較高的疫苗覆蓋率。 該報告預期多數東亞及太平洋國家,包括菲律賓,在明年上半年將可達到人口60%以上之疫苗接種率,即使無法完全消除傳染,至少大幅減少死亡並讓經濟活動可以重新開始。
A: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2020-21財年的前10個月(10月至7月),緬甸的橡膠出口逾4.01億美元。國內天然橡膠價格取決於收穫季節結束時的市場供需。毛淡棉商品批發中心的統計顯示,橡膠產量在淡季通常會下降,2021年9月24日的價格每磅逾1,000緬幣。緬甸橡膠種植者及生產者協會(MRPPA)表示,緬甸的天然橡膠價格也跟隨全球價格。橡膠出口商指出,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橡膠手套的需求不斷增長、天然橡膠短缺、緬元貶值是去年價格上漲的原因。由於原材料的品質不穩,緬甸的橡膠價格低於國際價格。2020年底,全球市場上的橡膠價格為每噸2,600美元,而緬甸橡膠的價格僅為每磅2,100美元。 橡膠主要產於緬甸的孟邦、克倫邦、德林達依省、勃固省及仰光省。全國每年大約生產30萬噸橡膠。根據MRPPA資料,緬甸生產的橡膠有70%銷往中國,另亦銷往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印度、日本等國家。目前,由於缺乏機械及技術,緬甸只出口橡膠板。出口橡膠品種包括合成橡膠、煙膠片RSS 1,3,5、緬甸標準橡膠MSR-20、技術規格橡膠(Technically Specified Rubber)、縐紋橡膠。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仰光黃金企業家協會(YGEA)的價格統計顯示,黃金價格在9月27日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每緬克200萬緬幣(1緬克等於0.578盎司,或0.016公斤)。一位投資觀察人士也認為,在危機時期,黃金仍然是最好的避險資產,預計2021年黃金牛市將持續。金價9月23日的每緬克為190萬,隨緬幣大幅貶值,至9月27日,黃金價格再創新高達每緬克201萬緬幣的最高記錄。根據YGEA的統計顯示,4天內金價每緬克的差距約為10萬緬幣。 9月27日,全球黃金價格僅為每盎司1,750美元,而在黑市美元兌緬元的匯率已逾2,200緬幣。9月11日,YGEA做出6項決定,包括控制市場反彈、允許成員確保進出黃金精煉廠的運輸以及持有大量現金。導致黃金市場飆升的因素包括政情、國內黃金市場的高需求、黃金原料短缺、國際市場價格上漲,以及緬元貶值等。因此,YGEA敦促其成員規範交易,以應對市場波動。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自2020年10月1日起,截至2021年9月17日,緬甸已出口約15.8噸的花生,價值1.88億美元。緬甸花生主要出口到中國。目前由於進口棕櫚油價格小幅上漲使消費者行為改變,近期對花生油的需求漸增,國內市場的需求高於中國市場。9月27日,花生油的價格約為每緬斤6,500緬幣(1緬斤等於1.6公斤),而棕櫚油的價格則逾每緬斤4,300緬幣。根據曼德勒批發市場的統計,隨當地磨坊的高需求,花生的價格在每緬斤2,700至2,950緬幣間波動。 緬甸食用油公司一直在計畫出口符合良好農業規範(GAP)及良好作業規範(GMP)生產的花生油。曼德勒大約有300家榨油廠,其中只有50家持有FDA證書,其餘均無法達到FDA的標準。緬甸食用油磨坊商協會計畫幫助整個供應鏈中的磨坊商,獲得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以杜絕市場上的非法銷售,穩固生產商的市場,且有助油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以便與在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其他油品品牌競爭。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中央銀行(CBM)宣佈,2021年9月27日以拍賣市場價格售出了1,500萬美元,9月共售出5次,總額為4,800萬美元。在1美元兌1,755緬幣的匯率下,約售出1,500美元。9月13日及20日,CBM出售1,500萬美元、15日出售了800萬美元、22日出售1,000萬美元。隨美元兌緬幣匯率的上升,CBM自5月12日起不斷標售美元。 根據CBM公佈的統計顯示,該行8月份共7次出售總價值約2,800萬美元。CBM此舉旨在控制市場波動,並穩定緬幣幣值。在今年2月的外匯拍賣中,該行售出680萬美元,在3月份則沒有售出。在4月售出1,200萬美元、5月售出2,400萬美元、6月售出1,200 萬美元、7月售出3,900 萬美元、8月售出2,800 萬美元。
A:白宮發言人普薩基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釋放孟晚舟,不代表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有改變。美聯社 美中太陽能板關稅爭端仍未落幕,9月2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仲裁小組判決美方勝訴後,中方27日提出嚴正抗議,認為WTO的裁決「錯誤且危險的」。 中國駐世貿代表團27日發表嚴正聲明稱,中方深切關注仲裁小組裁決結果帶來系統性的傷害。中方認為,世貿的裁決結果不正確且危險,向WTO成員發出的錯誤和危險訊號,將導致其他世貿成員濫用相同的保障護主義手段,從而嚴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 美國駐世貿代表團回應表示,中國的非市場操作手法,對貿易活動帶來傷害。 美方代表稱,儘管有大量證據表明中國非市場行為的破壞性影響,但中國現在決定持續上訴,美國對此感到失望。 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27日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商務部一些來自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的進口產品徵收的潛在關稅將提高成本,拜登政府正大力推動太陽能發電之際,這將阻礙太陽能發電的安裝量。 此前,中國指控美國限制其太陽能電池板進口而向WTO提告,WTO爭端解決小組報告判決美方勝訴,駁回中國對美國的四項指控。中國對此判決提出上訴,但遺憾的是,WTO上訴機構沒有足夠的法官來運作,目前處於停擺狀態。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行使否決權,阻止任命具最終裁決權的上訴機構新法官,導致拜登上任後,其職能陷入癱瘓。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9-28/%e4%b8%96%e8%b2%bf%e6%94%af%e6%8c%81%e7%be%8e%e9%99%90%e5%88%b6%e4%b8%ad%e5%9c%8b%e5%a4%aa%e9%99%bd%e8%83%bd%e6%9d%bf%e9%80%b2%e5%8f%a3/3663465
A:加州通過新法,規定所有自動駕駛無人車必須是零排放。Cruise 加州州長紐森周四(23日)簽署一份獲環保團體支持的法案,將禁止所有汽油或混能驅動的無人車於加州運作,規定2030年起所有自動駕駛無人車需要零排放。該法案獲環保團體和業界歡迎。 據The Verge報道,這是繼去年簽署行政命令規定未來商用車需要零排放後,紐森禁售和使用內燃機車輛的最新做法。他去年簽署兩份行政命令,第一份是2045年起於加州出售的商用貨車和客貨車須零排放,另一份只准售賣零排放載客汽車的法例於2035年實施。 加州率先禁止在境內出售近乎所有化石燃料驅動的汽車,最少有15州相繼通過同類法案適用於重型貨車、客貨車和巴士。 加州是美國最大汽車市場,登記汽車數量近1,500萬輛。雖然無人車僅佔一小部份,但部份專家預測無人車數目將隨著無人車能力提高,越來越多公司將之商業化而增加。但也有意見擔心,無人車可能帶來更多塞車和污染,特別是當無人車的價格比坐公共交通便宜。 加州也是美國無人車測試場,逾50間公司領有許可在加州測試無人車。少數公司持有許可能夠測試完全無人駕駛車輛,車上沒有安排後備司機。另有少數公司獲准使用無人車提供網的服務接載乘客。2020年於加州登記的無人車在公共道路上以自動模式行駛約199萬英里。 兩間主要無人車測試公司谷歌母公司Alphabet屬下Waymo和通用汽車出資的Cruise,車隊皆採用全自動電動車。Waymo採用積架I-Pace電動SUV,搭配非電動的佳士拿(Chrysler) Pacifica客貨車,但該公司拒透露兩者數目。Cruise則專用雪佛蘭(Chevy)電動車Bolt,惟該車款近日因電池著火而大規模被召回。 環保團體歡迎紐森簽署法案。有份提案的科學家關注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形容,這是「一項確保無人車不會加劇氣候變化問題的聰明政策」。 但有無人車營運商指出,充電因素使電動車不適合無人車。他們認為為了產生盈利,載人或送包裹的無人車需延長行駛路上的時間至最大限度,否則可能只會虧本。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9-25/%e6%89%80%e6%9c%89%e7%84%a1%e4%ba%ba%e8%bb%8a%e5%bf%85%e9%a0%88%e9%9b%b6%e6%8e%92%e6%94%be%e5%8a%a0%e5%b7%9e%e6%99%82%e9%96%93%e8%a1%a8%e5%ae%9a%e5%9c%a8%e4%b9%9d%e5%b9%b4%e5%be%8c/3657777
A:房地產網站「Zumper」最新每月租金報告顯示,紐約一房公寓租金8月份已超越舊金山,成為全美最昂貴租賃市場,並於9月擴大領先趨勢。舊金山一房公寓中價位租金8-9月持平為2800元,紐約一房租金9月上漲5%至2950元。波士頓位居第三、租金為2410元。 和去年同期相比,紐約租金成長13.5%,舊金山租金則下跌1.1%,在2020年疫情期間,舊金山的租金下跌幅度,為美國主要城市租金跌幅最大。Zumper數據記者安卓斯(Jeff Andrews)認為,舊金山租金處於停滯狀態,民眾積極重返紐約方式,與舊金山大不相同。他指出,舊金山是技術密集勞動力,比紐約更仰賴科技產業,然而,科技公司更可能採取永久在家辦公政策,成為影響租金不漲反跌的因素。 但是,安卓斯補充說,紐約辦公室使用率並沒有比舊金山高出許多,因此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其一是當民眾重返紐約租房時,房東提供真正折扣價格刺激市場;在舊金山,疫情前的租金水平已相當高,以至於當租金下跌時,無法形成太大區別而去吸引租戶。安卓斯表示,舊金山目前租金已比疫情前水平下跌20%,即便降幅如此大,價格範圍仍與紐約疫情前與現在相去不遠。 紐約更多人想留在大蘋果 另一個可能性是因為民眾過去在舊金山租房,因為住處靠近工作地點,但若已不在需要返回辦公室,則就永遠離開城市了。儘管在紐約的部分工作者也是如此,但或許有更多人想留在大蘋果,不管他們在哪裡工作,所以租金很快就回升。 舊金山的兩房公寓中價位租金則仍為全美最高3900元,亦高於紐約的3150元。安卓斯認為,一種可能性是因為離開這座城市的年輕專業人士,過去主要是住在一房公寓,但他們尚未返回。也有可能是一房與兩房公寓之間的房源供應情況不平均。 聖荷西一房公寓中價位租金8-9月持平為2200元,比去年同期下跌1.3%。但矽谷部分地區則出現租金反彈。山景城中價位租金月成長率為4%至2600元;聖他克拉拉一房租金上漲5%至2520元,這兩個城市分別排名灣區一房公寓租金的第2與第3位,第1名寶座仍由舊金山穩坐。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562/5777077
A: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27日表示,到2022年下半年,全球芯片短缺的嚴重程度將有所緩解,不過她警告說,明年上半年的供應仍可能會很緊張。 在疫情造成供應鏈嚴重瓶頸後,芯片製造商仍在追趕需求。但蘇姿豐稱,去年計劃中的製造工廠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開始生產芯片,從而幫助緩解個人電腦部件和其他微芯片的短缺。蘇姿豐在一次會議上說:「我們總是經歷起伏的周期,需求超過供應,反之亦然。但這次不一樣。」她說,隨著更多的生產能力變得可用,情況將會逐步改善,「開設一座新工廠可能需要18到24個月,有些情況下甚至更長。這些投資大概是一年前開始的。」 去年,AMD宣布計劃以350億美元收購Xilinx,但該公司尚未獲得完成收購所需的全部批准。蘇姿豐27日表示,AMD仍認為這筆交易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她補充稱,半導體行業可能會出現更多交易。蘇姿豐說:「整合是不可避免的。初創企業可以做非常酷的事情。我非常尊重這些創業的人。但如果你想在這個行業做一些非常大的事情,規模是非常重要。」 https://www.singtaousa.com/2021-09-28/amd%e9%a6%96%e5%b8%ad%e5%9f%b7%e8%a1%8c%e5%ae%98%ef%bc%9a%e8%8a%af%e7%89%87%e7%9f%ad%e7%bc%ba%e6%98%8e%e5%b9%b4%e6%88%96%e7%b7%a9%e8%a7%a3/3663417
A:資料來源:越南金融與貨幣市場集誌網站,2021年9月2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渣打銀行最新報告指出,由於越南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且疫苗施打速度緩慢,該行專家已將2021年越南經濟增長率預測自6.5%下調至4.7%;2022年自7.3%下調至7%。倘若越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惡化,無法於2021年9月底受控,越南經濟增長將會持續衰退,預測越南央行將會採取調降利率措施,以協助應對疫情。 渣打銀行專家並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1年第3季越南經濟成長率將從第2季的6.6%遽降至1.9%;惟全球貿易開始回温將有助越南進出口,預測2021年第4季越南GDP成長率將反彈回升,預估可達5.5%。 該行負責越南與泰國經濟學家Tim Leelahaphan表示,如同位於亞洲的其他經濟體,以及全球的其他區域,越南經濟雖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但渠對越南中長期經濟前景保持樂觀
A:9月26日 越南媒體報導,疫苗、相關防疫物資取得及接種: (一)日本捐贈越南之40 萬劑AstraZeneca疫苗已於9 月 25日運抵胡志明市新山一國際機場,此係日本首相菅義偉於 9 月 15 日與越南國家主席阮春福電話會議中承諾捐贈。自2021年6月迄今,日本已共向越南捐增358 萬劑疫苗。 (二)迄今在越南約9,800 萬人口中,已有3,679萬3,910人注射新冠肺炎疫苗(約占37.5%),其中725萬9,412人完成2劑接種(約7.4%) 三、根據越南衛生部疫情統計,9月25日新增確診9,706例,連續3天低於1萬例,累計確74萬6,678例;新增死亡人數180例,累計死亡人數1萬8,400例;累計痊癒人數51萬6,449例。 四、25日確診病例中,胡志明市4,046例,平陽省3,629例,同奈省996例,南越地區目前為疫情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