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奈國財政、預算及國家計畫部長Zainab Ahmed警告,奈國經濟可能因受新冠狀病毒影響6個月後進入經濟蕭條,奈國政府希望可以及早降低疫情對經濟帶來影響。伊表示,若3個月內可以解除,本年經濟表現應該還可以維持正成長,但若超過6個月到1年才平息相關疫情,則奈國經濟將進入經濟蕭條。     媒體訪問資本市場專家Uche Uwaleke教授表示,IMF這幾天也警告全球經濟蕭條將來臨,渠表示奈國長期依賴石油出口帶來經濟成長,將受到嚴峻考驗,奈國與重要夥伴國間的貿易將受影響,外人投資意願降低,國際資金將移出至相較安全市場,若奈國央行持續操縱匯率,將會影響外匯存底與匯率。     U教授建議奈國政府需採取振興經濟措施,包括擴大再食品及進口補貼等。

A:    彭博週刊轉述法國數位部長Cedric O表示,將設立40億歐元計畫協助奈國新創事業度過新冠狀病毒疫情及金流,由於法國1/5至1/6人口從事新創事業,新創事業支持就業重要一環。     法國財政部長及投資人宣布籌資協助降低新創業者受疫情影響,該計畫包含法國財政部長及法國銀行商業總會提供3,000億歐元貸款。     另德國經濟暨財政部長Thomas Jarzombek表示,將提出約略5,000歐元之數位產業之新創業者振興方案。德國國營銀行KfW亦表示將提供5,500億歐元協助企業共度難關,惟未包括新創業者。

A:    因應新冠狀病毒疫情,拉哥斯州政府宣布自3月26日起1週關閉所有商場與市場,包括游泳池、健身房、美容院及夜店等娛樂場所,以抑制疫情蔓延。允許營業行業包括:藥局、水、超市、健康醫療、電信、安全及媒體等。   迄今奈國已有65個確診案例,奈國2億人口為非洲最多人口國,目前疫情已散布至Lagos、Abuja等9州,奈國政府刻正追蹤可能與確診者接觸者及祭出預防措施如禁止公務人原出國、停止核發落地簽、入境者自我隔離14天、3月23日起1個月禁止國際航班入境、關閉陸路邊境、關閉學校、暫停聯邦內閣會議、3月24日起公務人員居家上班、禁止集會非必要旅行、3月26日關閉商家及國內航空公司停飛2至3週等。     市場上消毒及防疫相關商品價格節節高升,民眾居家隔離影響已攤販等市景小民生活,對於市民來說難以支應在家隔離所需食物、家庭生活開銷及交通成本(無計程車可搭乘,只好選擇Uber等替代工具)等。  

A:    IMF繼G20領袖會議後表示,本年新冠狀病毒爆發以來,全球經濟表現衰退較2009年金融危機還差,特別擔憂疫情對次薩哈拉沙漠西非國家之影響。IMF將祭出相關紓困措施協助該等經濟體可能產生的經濟衝擊。     IMF表示銀行破產或是解雇員工皆對國家社會及經濟產生衝擊等現象是IMF希望避免的,目前IMF已收到超過80國以上開發中國家申請緊急融資需求,IMF刻正分析該等國家面對新冠狀病毒爆發帶來之價格衝擊、資金流、貿易及經濟衝擊等。由於開發中國家面對此波疫情可能對其觀光、貿易及製造業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其外匯存底。IMF將與其他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及會員共同討論合作紓困措施。     特別是疫情已影響次薩哈拉沙漠國家經濟,如低收入、失業率增加等,另邊境關閉已對旅行、觀光及貿易產生衝擊,IMF擔心區域經濟表現也會連帶影響全球經濟、全球供應鏈、重大投資及貿易等。另因石油價格下跌超過50%,對依賴石油國家產生重大經濟衝擊及經濟成長,因此IMF憂心次薩哈拉沙漠國家本年經濟表現。另加上普遍非洲國家醫療體系與設備不足,加上貧窮人口數及低收入等因素,該國家需額外費用以支應緊急需要。     IMF主管非洲發展部門主任Abebe Aemro Selassie表示,次薩哈拉沙漠國家經濟及醫衛體系相對脆弱,建議關閉邊境以暫時減少人民接觸感染病毒風險。該等國家需持續使用財政工具以協助脆弱企業及家計單位,盼能於2021年恢復經濟表現,並呼籲政府考慮對首創產業短期釋出支持措施,如暫時免稅、延遲繳納貸款及稅收等,降低產業受損。     IMF呼籲國際組織共同協助次薩哈拉沙漠經濟體以確保區域人民生活與安全,特別是低度開發國家之特別需求。IMF將動用災難紓困基金(Catastrophe Containment and Relief Trust、CCRT)以協助低度開發會員及受創經濟體度過難關。  

A:標普全球評級考量奈國聯邦政府受國際石油價格、外匯存底短缺及遲緩地財務措施等原因,於3月27日調降奈及利亞信用等級從B+至B,跟安哥拉及吉爾吉斯共和國同等級。Moddy及Fitch亦認為奈國經濟體超過預期脆弱同時調降奈及利亞投資分數。 Ashmore集團分析師表示,奈國信用評等已經連續幾年持續衰退,並建議奈國政府需要開放市場、鬆綁外匯管制及自由貿易等。 非洲首富奈國商人Aliko Dangote亦建議奈國聯邦政府抵制世界銀行貸款,可改由出售政府部分資產以提振經濟。

A: 奈及利亞本(109)年2月27日出現首例確診後,迄今已出現46例確診及1人死亡,奈國政府自本(3)月23日祭出重要防疫措施,包括:禁止所有國際航班入境(國內班機不受影響)、關閉所有陸路邊界、暫停每週聯邦內閣會議、全國1至12級公務人員即日起在家上班、關閉所有學校及聯邦參、眾議院自本月26日起休會2週等,盼即時控制疫情蔓延。 奈國聯邦政府本月中為穩定經濟已釋出500億奈拉(約1,630萬美元)基金,協助中小企業重整,並核准7,100萬奈拉加強重要港口監控與檢疫服務等。奈國央行亦釋出1兆奈拉,用於協助建置實驗室、科學研發費用、未來購買或生產測試劑及疫苗費用。未來奈國央行將再釋出1,000億奈拉協助業者採購原物料及機器設備,以擴充其奈國製造能力。 奈國政府雖一再宣稱2014年成功對抗伊波拉病毒經驗,大眾對病毒防疫不陌生,對於奈國醫衛能力具有信心。惟報紙媒體批評布哈里政府宜正視奈國之脆弱醫療體系,積極改善其首都Abuja及商業大都會Lagos之人口眾多,無法取得健全醫療設備及行政效率低落等情形。 謹彙整專家學者對非洲及奈國醫衛體系之建議與挑戰,如次: 醫療投入不足:非洲人口佔世界16%,但在醫衛支出部分,多數非洲國家僅估略1%國家預算在人民健康。對抗COVID-19疫情所需,勢必分散對抗瘧疾及愛滋病等傳染病之醫療資源。據報載,奈國2020年政府預算為10.59兆奈拉,其醫療相關預算為4,273億奈拉 (約11.87億美元),僅佔總預算之4.14%,奈國仍需投入大量資源改善醫院設備及醫衛系統。 專業醫事人員不足: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傳染病專家Nathalie MacDermott表示,非洲之醫師病患比為萬分之2較義大利之萬分之41低很多,奈國醫師病患比為1:6000,遠較WHO建議之1:600少很多。據瞭解,世界衛生組織已提供13個與中國大陸經貿交往密切之非洲國家醫事人員相關訓練,並與奈國疾病管制署(NCDC)及非洲疾病管制局共同辦理防疫預防及管理課程,以支援各國防疫能力建構,然專家質疑奈國屆時是否有充足能力控制疫情擴散。 醫藥設備、物品及醫院嚴重不足:MacDermott專家推測部分非洲國家未有確診病例產生,可能與該國無法擁有足夠測試能力事先監測與控制疫情。奈國迄今僅檢測152人,確診46人,染疫率高達30.26%,NCDC雖有5個指定實驗室具有測試與判讀能力,惟一旦疫情在各州蔓延,NCDC僅有250位員工,似無法及時支援2億人口之健康需求。 奈國藥品缺口及販售偽藥:由於奈國70%藥品自印度及中國進口,自3月初印度政府發布藥品出口禁令限制重要藥品及活性藥品出口、中國製藥廠尚未完全復工及上(108)年12月聖誕節前夕中國藥品尚未抵達奈國等情形,已擾亂全球藥品供應鏈,奈國藥品協會及食藥署警告奈國製藥業採取預防措施,並建議奈國人優先購買奈國製造藥品。 國際/區域組織支持非洲會員作為,包括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ECOWAS)衛生部長於本月召開會議決意加強區域防疫,於重要崗口確實執行監控與管理措施。另非洲財政部長們於本月召開非洲經濟委員會(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中核准1,000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會員將在測試設備及運輸上通力合作,並盼國際組織持續協助各國更新醫療基礎建設及提供相關設備與財政措施。

A: 奈國衛生當局持續公布新冠狀病毒確診案例迄今達46起,疫情已擴大至拉哥斯30例、Auja 8例、Ogun 3例、Ekiti 1例、Oyo 1例、Edo 1例、Osun 1例及Bauchi 1例等州。 報載抨擊奈及利亞為非洲最多人口國家,迄今少於50個確診案例數字值得懷疑,認為影響奈國政府尚無法掌握正確疫情原因包括: (一) 奈國政府未測試足夠人數:由於奈國疾病管制署(NCDC)只針對已出現症狀病患或曾接觸確診者進行檢測,因此得到確診數過低。舉英國為例,至本(3)月22日止至少已檢測7萬8,000人次,而奈國僅進行153人次檢測。由於奈國普遍缺乏完善醫療基礎建設、醫療設備及醫事人員,對於疾病爆發無法進行大規模檢測(按:奈國全國呼吸器設備少於500組) (二) 奈國未即時發布防疫措施:自本(109)年2月27日發生首個確疹係為境外輸入案件,至本月23日奈國政府才宣布採取強烈防疫措施,如禁止國際航班入境、公務人員居家上班、關閉學校、教會活動及避免20人以上集會及非必要外出等。倘奈國政府及早採取相關措施,必有助掌握與監控疫情。  (三) 未採取強制隔離措施:非洲國家如肯亞、迦納及烏甘達等國要求旅客自高疫情國家返國需進行強制隔離措施,惟奈國政府單位因缺乏資訊庫無法充份掌握廣大旅客、旅遊史及聯絡等重要資料,導致無法追蹤與掌握潛在案例。 其他網路相關聯結請鈞參https://qz.com/africa/1824401/coronavirus-nigerias-cdc-had-conducted-only-153-tests/。    

A: 馬雲基金會及阿里巴巴基金會為協助非洲對抗新冠狀病毒,首批捐贈非洲醫療物資業於本(109)年3月24日下午抵達奈及利亞,捐贈內容包括540萬個口罩、108萬個測試劑、4萬組保護設備及6萬組面罩等。 此係奈國政府本年3月23日宣布禁止所有國際航班入境以來,首次由衣索比亞航空貨機運送醫療設備抵奈。據報載,該物資將配送至其他非洲國家,未來幾週馬雲基金會及阿里巴巴基金會仍將陸續運送相關援助醫療設備,以協助非洲國家防疫。 其他網路相關聯結請鈞參https://www.247ureports.com/2020/03/coronavirus-jack-mas-medical-supplies-donation-arrive-lagos/;https://businessday.ng/news/article/finally-jack-mas-medical-materials-donation-for-coronavirus-arrive-nigeria/。  

A: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表示,次薩哈拉沙漠國家對抗疫情已造成該等國家政府財政經濟影響及醫衛挑戰,將提供奈及利亞及次薩哈拉沙漠國家財政支持。     IMF預估,非洲國家正面臨公共支出需求同時,本年4月非洲區域經濟表現將持續衰退,IMF擔心新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將較2008年金融危機還嚴重,尤其對次薩哈拉沙漠國家打擊更大。     為降低此波疫情對次薩哈拉沙漠國家可能產生的經濟衝擊與影響,IMF建議會員國政府針對重要產業提供協助措施,如暫時減免或延遲繳納稅金等,以放寬商業金流。已有部分國家鬆綁貨幣政策如貨幣貶值,或財政政策如調整匯率等以協助企業短期資金流通。IMF並說明要求該等國家國民保持社會安全距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邊境關閉將有助掌控疫情發展。     IMF推測疫情對次薩哈拉國家可能產生經濟衝擊包括: 降低病毒蔓延措施將直接影響當地經濟:如影響人民生活、所得及工作機會。另由於邊境關閉將影響跨境物流、貿易、旅行及人民生活。 全球經濟衰退連動影響區域表現:全球經濟衰退將影響主要貿易夥伴國之需求及全球供應鏈,並影響投資信心與計畫。 商品價格下跌將影響石油出口,本年迄今原油價格下跌50%,已對依賴石油經濟體如奈及利亞的總體經濟表現產生衝擊。

A:    為因應新冠狀病毒疫情,奈國中央銀行(CBM)公布1,000億奈拉財金,以協助醫藥商及健康從業人員擴張及人力建構所需。CBN並盼透過吸引民間及公共醫藥產業投資,以改善奈國醫衛環境、創造醫療觀光及增加外匯存底。     此計畫目的在提供長期低成本財金支持協助健康產業發展,進而打造世界一流奈國醫衛環境,以協助醫療業者擴大經營與遵守世界衛生組織良好作業規範(GMP)等相關規定。另健康服務提供者、醫療設備、藥品及醫療產品經銷商及物流服務等亦納入支持範圍。CBN歡迎合格之存款銀行及發展金融機構者參加本計畫。  

A:    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及新冠狀病毒影響已對奈國政府2020年預算產生影響,奈國聯邦政府邀集資深官員及參眾議院討論2020期中預算,將從原油每日每桶57美元調降至30美元基準,以面對新冠狀病毒可能產生醫療實際支出及經濟影響。     奈國財政部長Hajiya Zsinab Ahmed解釋奈國經濟受外在因素影響體質脆弱,為避免此波疫情及石油下跌風險對經濟與旅行產生影響,奈國政府有調整預算之必要,經討論後以每日每桶30美元,雖仍高出原油現價每桶26.53水準。奈國政府需刪減奈國石油公司(NNPC)許多計畫,如2019年12月國會通過的2020撥款法案等。     A部長揭露奈國聯邦政府將針對重要產業及稅務等領域制訂振興經濟措施及基礎公共工程投資鼓勵計畫及相關財政與貨幣政策,盼能減少經濟衰退風險。     另奈及利亞疾病防制署(NCDC)補充,已收到日本1,820萬美元,將用於加強該署7個分局能力建構。

A:    奈國資訊科技發展局(N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gency)Hadiza Umar局長週四表示,新冠狀病毒爆發以來,網路詐騙常透過網站進行詐欺案件層出不窮,以欺騙網路使用者。U局長表示,NITDA將採取必要行動,如關閉及封鎖未知網站以確保奈及利亞網路環境安全。     NITDA建議網路使用者不應提供個人資料如個人銀行帳號給任何線上業者,及避免點擊不知連結。NITDA並呼籲社會大眾瞭解為抑制新冠狀病毒所採取措施,並盼大眾支持政府頒布的健康守則與相關公告。  

A:  奈國標準局長Osita Aboloma警告進口商未經許可勿使用SON標章在其商品上,以免誤導消費者,盜用者將被起訴,以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安全。SON亦將請協會協助宣導所屬會員自主管理及檢查產品是否符合標準,並將召開訓練課程以推廣及協助廠商瞭解相關規定。

A:    自爆發新冠狀病毒疫情以來,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考驗,IMF預期將造成較2009年經濟衰退的局面。IMF準備投入1兆美元協助脆弱經濟體融資以振興經濟。     IMF警告G20本(2020)經濟表現將呈負面成長,預期造成全球財經危機,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例,2009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僅達0.6%,然而中國及印度市場仍維持快速成長。     本年新冠狀疫情在全球爆發之際,IMF預期全球經濟成長衰退至1.5%。但對新興及低所得國家而言,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需要更多財金支持及融資。此波疫情迄今已有約830億美元投資者從新興市場退出,並有80國家已向IMF申請緊急協助,以因應疫情爆發。

A:    因應新冠狀病毒疫情,非洲財政部長們於非洲經濟委員會(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ECA)同意1,000億美元振興經濟方案,以協助會員國減少對經濟及社會影響。非洲各國財政部長本年3月19日會晤交換意見,非洲會員國除因應新冠狀病毒外,在達成聯合國永續經營目標及Agenda2063目標皆有落差。 普遍預期2020年非洲經濟成長將衰退2%至3%,各國支付國際貸款利息約440億美元,會員國提出盼暫緩支付利息寬容期,以支持各國政府對抗新冠狀病毒經濟發展。在暫緩利息支付部分,會員國們同意脆弱經濟體使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非洲開發銀行及其他區域機構便利機制因應。 另有關醫療部分,非洲財政部長們同意在物流及測試設備運輸上共同合作,特別是婦女、孩童,並持續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非洲疾病管制局(Africa CDC)通力合作。另由於大多非洲醫療設備皆進口為主,財政部長們呼籲國際組織協助該國更新醫療基礎建設及提供支持設備與措施。  財政部長們並表達支持民間企業及保護3,000萬個就業機會,特別是觀光及航空業者。另在農業、進出口、醫藥及銀行業等部分,同意銀行暫緩公司債務償還、提供額外融資等工具,以協助中小企業發展。另財政部長也同意參考美國及歐盟經驗,開放邊境貿易也可納入經濟振興方式之一。

A:    海運業者協會(Seaport Terminal Operators Association of Nigeria)主席Vicky Haastrup呼籲奈及利亞政府持續開放海運港口服務,以協助聯邦及州政府對抗新冠狀病毒疫情。     H主席補充,在面臨新冠狀病毒爆發之際,海運及港口持續服務對維持國家經濟而言十分重要。渠並呼籲奈及利亞政府海運、港口服務及奈國產品供應鏈未因新冠狀病毒疫情而中斷,並確保食品安全、藥品及其他重要醫療物資可以順利抵達奈及利亞。  

A: 據日本產經新聞及時事通訊社等媒體本(3/30)日晚間快報稱,日本政府、東京都及東京奧委會等已達成共識,東京奧運將改期至明(2021)年7月23日舉行,惟最終舉行日期將由國際奧委會(IOC)臨時理事會決定。 近年奧運的舉行日數計17天,慣例為星期五開幕、16天後之第三個星期天閉幕。原規劃之東京奧運開幕日期是今(2020)年7月24日星期五,若延至明年亦將選在星期五舉行,爰此2021年7月23日開幕、8月8日閉幕是較合適的方案。另,上述兩者開幕日期僅相差1天。 雖有國際競技連盟等期盼奧運應避免在酷熱時間舉行,要請東京奧運在2021年春季至夏季初期舉行為宜的聲音出現,惟考量目前無法確定全球性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日本政府及東京都等為儘量確保至開幕前的充裕準備時間,認為延後約1年時間舉行係為妥切的判斷,當然同時亦有慮及運動選手的體能調整時程。

A:高盛和花旗銀行最新拉丁美洲經濟報告,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2020年拉丁美洲經濟表現為負成長,高盛(Goldman Sachs)對巴西202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預測是-3.4%,而花旗銀行則為-1.7%。摩根大通(JP Morgan)經濟分析師也再次下調預測,預估2020年巴西GDP將為-3.2%。  

A:根據瑞士巧克力協會(Chocosuisse)最新發表之統計顯示,在2019年瑞士的巧克力產品銷售量增加3.8% (200,354公噸),金額為17.89億瑞郎,增加2.2%,其中出口計達147,581公噸,成長5%;金額增加6%,為10.13億瑞郎(首次超過10億瑞郎)。出口比例為73.7%,幾乎佔瑞士的巧克力產品總產量的四分之三,在2018年出口比例為72.5%。 出口成長最多的國家為:加拿大、美國、中國大陸、中東國家及新加坡,歐盟仍為最主要的銷售市場。   資料來源: 瑞士巧克力協會(Chocosuisse) 日期: 2020年3月30日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報導指出,在2019年瑞士肉類產品銷售減少1.4%,為214,470公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則減少3,000公噸。 2019年由於肉類產品價格上漲,因此銷售總金額仍略微成長,能夠彌補銷售量的下跌。根據統計瑞士民眾對肉類產品銷費金額45.7億瑞郎,與2018年同期相比較增加0.1%,為400萬瑞郎。在2019年每公斤肉類的平均價格為21.30瑞郎,與2018年相較則上漲1.5%。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 2020年3月30日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