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SITA 日期: 2021年6月18日 2020年斯洛伐克防病毒公司Eset銷售額增加1.4%(700萬歐元),達5億3,400萬歐元,淨利維持停滯達7,800萬歐元。 大流行導滯居家辦公大幅增加,從而增加公司的安全風險,2020年Eset公司在斯洛伐克的銷售額達1,800萬歐元,該公司計劃於2021年進一步加強招聘員工。

A:土耳其本(110)年6月13日發布政府公報調降葵花子及葵花子油進口關稅,其中自包括我國之其他類國家進口關稅調整如次:   1. 稅號1206.00.91.00.19「葵花子,無殼或帶灰白條紋外殼、非用於播種及非開胃小吃」及1206.00.99.00.19「其他葵花子」關稅自27%調降至0%;   2. 稅號1512.11.91.00.00「其他粗製葵花子油」關稅自36%調降至10%。   土耳其前於去(109)年11月將稅號1206.00.91.00.19及1206.00.99.00.19等產品關稅暫時性調降至0%,並適用至本年6月30日止;另本年3月將稅號1512.11.91.00.00等產品關稅暫時性調降至0%,亦適用至本年6月30日止。爰根據本案措施,稅號1206.00.91.00.19及1206.00.99.00.19等2項葵花子產品進口關稅自本年7月1日起仍為0%,另稅號1512.11.91.00.00葵花子油產品關稅自本年7月1日起為10%。   土耳其國家通訊社Anadolu Agency報導指出,由於全球新冠病毒疫情,土耳其調降本案產品進口關稅,以防止植物油價格上漲及保持國內市場價格在合理水準。

A:資料來源: SITA 日期: 2021年6月18日 斯洛伐克汽車產業協會表示,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2020年斯洛伐克4家汽車廠(福斯、Kia、Stellantis及Jaguar Land Rover) 產量年減10.6%,達99萬598輛,預期2021年應會再次突破100萬輛。 2020年斯國在人均汽車生產量方面仍續維持全球第一(每千人生產182輛汽車);另2020年斯國新乘用車登記量年減近25%,達7萬6,305輛。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在左黨的提案下,瑞典總理Stefan Löfven下星期6月21日將面臨在野黨不信任投票的挑戰。主因起於瑞典政府日前提出針對新建國宅租金和合約的議案,引起左黨抗議,認為將影響近300萬戶租戶的權益,先前已建議執政黨刪除該議案或與租戶協會(Tenants’ Association)進行協商。 因為雙方協商破裂,因此左黨提出不信任投票,並取得其他3個在野黨溫和黨、基督民主黨與瑞典民主黨共182席的支持,超過總席數349席的半數,如此一來,下星期一極可能通過對總理Stefan Löfven的不信任投票。 一旦通過不信任投票,瑞典政府可選擇舉行快速改選(snap election)或解散內閣(request for dismissal)。專家認為,依Stefan Löfven過去的行事風格,應該會選擇快速改選,即使離下次大選只剩不到一年的時間。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和其主要股東中國吉利汽車集團Geely為避免受美中貿易戰波及,除了計畫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交易所上市外,兩集團所共同開發的電動車綠品牌Polestar,於4月剛獲得中國投資資金5.5億美金,亦宣布在美國建置製造廠的計畫,以強化在競爭日益激烈全球化市場的戰鬥力。由於大部分Polestar的生產均落在中國成都,面臨未來出口美國的高額關稅,所以計劃在Volvo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工廠建置Polestar 3的生產線。 關於資金來源的取得,Polestar對公開上市或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 SPAC)均採樂觀看法,但主要對象是長期投資者。過去18個月,電動汽車新創企業一直是SPAC的主要投資標的,但數位市場分析師保守認為SPAC的壽命和盈利能力備受爭議。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6月17日報導,歐盟於2021年6月16日核准將對西班牙核撥第一筆歐盟援助基金,西班牙大型企業對後疫情時代之經濟成長持正面態度。同日西國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董事長Ana Botín、印地紡集團(Inditex)董事長Pablo Isla及西班牙電信(Telefónica)公司董事長José María Alvarez-Pallete等連袂出席經濟座談會(Cílculo de Economía),前述3家企業股票占西班牙馬德里證券交易所基準股市指數(Ibex 35)權重25%,均認為應加速西國製造業轉型及現代化。 桑坦德銀行Botín董事長認為2021年西國經濟成長率可達6%至7%,依目前發展趨勢甚至可達到8%或9%,持續看好2022年經濟前景,並認為全球經濟成長可克服通貨膨脹壓力。另後疫情時代各國經濟復甦情況不一,中國與美國將領先,歐洲復甦速度則較緩慢。 西班牙電信Alvarez-Pallete董事長持類似看法,認為疫苗施打速度與民眾景氣信心及經濟成長呈正相關。民眾於疫情受限制移動長達數個月,期間累積儲蓄金額達國內生產毛額(GDP)之6%,深具消費潛力。渠認為2021年西國經濟成長將可逾6%,另由於西班牙未來7年取得之歐盟基金金額將為過去27年之總合,為西國經濟成長之絕佳契機。印地紡集團Isla董事長表示賛同,惟亦提醒西國應避免陷入某種程度之自滿而未採經濟改革措施,宜致力於教育改革,以提升國家競爭力。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經濟危機,而危機亦為加速經濟發展之轉機。前述3家大企業均認為疫情加速西國企業之數位化發展。印地紡集團指出,原預計3年間完成之網路銷售,如今已於1年內完成。西班牙電信公司表示,疫情為企業數位催化劑,強化消費者網路購物信心。桑坦德銀行則以英國分行為例,說明2020年80%之商品均係經由網路銷售完成。  

A: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2021年6月16日報導,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 提出之第2版公司協議(CEV) 將展延至2022年,並將具爭議性之員工志願減薪取得每周工作4天之選項納入系統性制度,為創新勞資關係邁出重要一步。 前述展延協議計畫將每周彈性獎金(JSFB)納入,員工得書面表達自願選擇每周於周一至周四工作,總工時共32小時,而每日上下班時間則維持不變。 依據該公司工會表示,由於前述協議使每周工時減少5.5小時,該公司提議維持每周工作5日,每日工時減少1小時,約減少20%。

A:柬埔寨水陸旅遊運輸業許可證將停止頒發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觀光部17日發布通知稱,自2021年7月1日起,將停止向陸路、水路旅遊運輸業頒發旅遊許可證。據該部發布通知,之前頒發的水路、陸路旅遊運輸業許可證可繼續使用,直至到期為止。   而擁有公共工程與運輸部頒發的旅客運輸許可證符合運營資格者,不必再向旅遊部申請旅遊許可證。另外,陸路和水路旅客運輸企業主,仍然可以向旅遊部申請參加強化服務品質培訓,或申請參加各種競賽運動等。  

A:美國對柬埔寨最大森林保護區終止援助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皮龍保護區」(Prey Lang),因非法砍伐木材亂象仍然頻發,美國政府日前向柬政府宣布終止提供「皮龍綠化計畫」援助,該援助項目之前曾獲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大力支持。   據美國駐柬大使館於17日公告,柬埔寨和美國有共同目標,即保護地球寶貴的自然資源,以實現永續發展,扭轉氣候惡化,為子孫後代保護野生動植物和生物多樣性。美國已通過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在柬埔寨解決這些問題,並投資超過1億美元。儘管柬埔寨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一些重要進展,但美國對保護區的森林砍伐率持續居高不下表示擔憂。   美國決定將該計畫的援助,轉用於支持民間社會、私營領域和其他未影響到環境的社區計畫。同時希望柬政府與社區和民間組織加強合作,盡快採取相應措施保護自然資源,為世界和柬埔寨居民帶來更多利益。美國大使館強調,雖然美國對「皮龍森林保護區」項目停止援助,但美國政府將繼續與柬國政府在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等方面加強合作。

A:柬埔寨政府建造植物站積極發展生態林業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動用近3萬公頃的土地,位於磅清揚省沙瑪基棉芷縣,規劃興建「洪森植物站」(Hun Sen Meanok plant station)。據柬埔寨林業局表示,洪森種植物站總面積為2萬8,960公頃,旨在開發和促進相思樹和桉樹K7和G9的研究,並生產樹苗向廣大民眾發放或供應給一些民間單位。   林業局表示,目前,該局已種植1萬株相思雜交樹、7000株桉樹K7和2500株桉樹G9,而這些每年可生產約7.6萬株幼苗。未來該洪森植物站將發展成植物研究中心,每年可培育500萬株相思樹和桉樹樹苗,通過培育、研究和開發苗圃基礎設施,建立樹木繁育實驗室,提高年產1000萬株苗木的生產能力。   柬國農林漁業部對此也表示,目前柬政府一直鼓勵投資各類造林業,如家庭式種植、與民間單位合作等,為當地居民提供就業機會,並從種植園出口木製品替代天然木材的供應來源,以確保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此外,柬國政府還鼓勵與所有合作夥伴以「公共-私人-社區-發展夥伴」的方式持續合作,促使植樹造林的政策和運動更加活躍。    

A:資料來源:https://cafef.vn 網站(2021.6.17日)               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報告有關企業發展情形,其中記錄,旅遊業是受新冠肺炎疫情 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迫使越南政府不得不採取關閉邊界、嚴格封鎖及限制旅客進出等措施。             旅遊業者祈盼在春節期間,國內市場能強勁復甦,底抗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及中部天災的困境。然而,疫情再次來襲,導致元旦及農歷新年假期觀光客的人數較往年大幅減少,提供旅遊服務業者收入亦隨至下降,再渡陷入財務困難狀態。             據越南旅遊協會(VITA)表示,目前,近90%旅遊公司停業,僅有10%旅遊業者緩慢的運作,其餘。小型規模的旅行社及機票代理商已100%裁員;從事國際旅遊業者亦進行裁員及放無薪假比例高達60%至90%。             此外,約有600家國際旅遊業者申請吊銷牌照,以取回5億越南盾的保證金來平衡財務(據了 解,根據現行規定,設立旅遊服務公司,需繳納1億至5億越南盾的保證金,視服務旅客對象而定)。國際旅遊業者損失更為嚴重,因國際旅遊行程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被取消,導致存壓在國際航空公司500億至600億越盾的押金損失。從事住宿服務業者在維持營運時亦面臨困難,因仍要承擔服務電價,而不是按照生產電價表來計算。             因此,旅遊業者共同建請政府允許適用生產電價表來取代現行服務電價的計算法;政府出面與國際航空公司談判,協助業者取回押金;文化體育觀光部調整存放保證金的規定,業者能取回存放部分或全部的保證金而不被吊銷牌照等。             綜合旅遊業者的意見,越南計畫投資部提出擴大適用調降2%直接和間接的貸款利息的對象,不僅是中小企業,還包括直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企業,如旅遊業及住宿業。此外,越南財政部亦呈報政府有關減少2021年旅遊、住宿業50%之增值稅,以降低服務費,刺激消費及支持國內旅遊等方案。

A:逢來發集團在實居省打造農業科技園區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商業時報於16日消息稱,房地產開發商逢來發集團有限公司( Hong Lai Huat Group) 將在柬埔寨設計、建造和運營一個混合用途的農業科技園區,占地面積約一萬公頃。逢來發集團已獲得柬政府的正式批准,將在實居省奧拉縣開發綜合計畫。逢來發集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王佳競表示,希望通過此計畫能吸引更多外企來柬投資,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該項投資將推動集團未來多年的長期發展。   據該公司公開的文件內容獲悉,該混合用途農業中心將分階段興建,第一個階段將於2021年的第四季開始,將改善內部道路網絡、電纜和供水等基礎設施,預計將包括食品加工廠、倉庫和物流中樞、可再生能源、畜牧場、建築材料、水產養殖、水處理以及商業和社區生活概念區。   逢來發集團將逐步向市場推出每個區域,這基於與新合作夥伴在農業中心建立的戰略合作。截至目前,已有3家公司登記入股,投資總額高達2.25億美元。此外,本(6)月初該集團宣布將以480萬新加坡幣出售其新加坡農場度假村業務,以完全專注於柬埔寨業務。

A:柬埔寨經濟復甦取決於疫苗接種速度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世界銀行(WB)日前發布「柬埔寨復甦之路」為主題,相關之研究經濟報告,並指出全球經濟正在回暖,柬埔寨經濟也正在逐步復甦,2021年柬埔寨經濟成長率預計為1%。   據世行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經濟復甦仍存有不確定性,因部分國家又再次實施封鎖措施,以遏制新冠疫情蔓延和擴散。該報告指出,柬埔寨農業發展較為搶眼,主要得益於柬埔寨-中國大陸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製造業在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逐漸復甦,批發和零售業也開始緩慢復甦。   惟酒店、餐飲和交通等服務業仍遭受旅遊業萎縮所帶來的打擊,而外國直接投資則保持彈性。該報告指出,柬埔寨經濟成長的前景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復甦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情況。   世界銀行柬埔寨國家經理Inguna Dobraja表示,與該地區的許多國家一樣,柬埔寨也受到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需求放緩的沉重打擊。但好消息是,柬埔寨現在已為超過300 萬人接種新冠疫苗,是該地區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正與柬方展開合作,為柬埔寨打擊疫情提供進一步的支援。   2021年前4個月,柬埔寨商品(不含黃金)出口成長12.2%。服裝成衣、鞋類和旅行用品出口總額從2021年1月大幅度下滑13.2%,再恢復到3月成長10.2%,4月成長27.8%。今年前4個月,柬埔寨自行車出口成長32.3%。據悉,2020年柬埔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為3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3.6%,而2019年外國直接投資則為35億美元。  

A:2021年6月17日奧地利總理Sebastian Kurz偕副總理Werner Kogler、衛生部長Wolfgang Mückstei及觀光部長Elisabeth Köstinger召開記者會,宣布奧國將自2021年7月1日起繼續解除部份防疫限制。重點如后。 一、奧國2021年夏季將達成逐步回復正常生活型態的目標:K總理於記者會上表示,奧國自2021年5月19日解封至今,在疫苗施打覆蓋率及每日新增染疫人數均表現較預期為佳,已逾650萬人次施打第一劑疫苗(奧國人口約900萬人),且每週每10萬人新增感染指數已降至15,爰宣布將自2021年7月1日起放寬口罩配戴規定,並解除舉辦大型慶祝活動(如婚禮、舞會等)相關限制,惟民眾仍須持有3G(Getestet、Geimpft、Genesen)即「檢測陰性、注射疫苗、染疫後康復」任一項證明,方可參與前述活動。 二、有關解除防疫限制相關細節: 1.放寬口罩配戴規定:自2021年7月1日起除醫院及安養院仍須配戴FFP2口罩外,其餘室內公共場所,如餐館、零售商店、博物館及大眾運輸工具僅須配戴一般外科手術口罩。 2.解除宵禁時間:自2021年7月1日起鬆綁餐廳、酒吧、夜店等場所夜間營業時間限制,惟酒吧及夜店僅可有最高75%之來客率,並自7月22日起取消所有限制。 3.取消餐館共桌人數及桌距規定:自2021年7月1日起原共桌人數室內8人,室外16人之限制,以及每桌間距1公尺的防疫規定取消。 4.解除體育、藝文等大型活動人數容量限制:體育賽事、藝術文化等大型活動人數容量限制、須設置固定座位,以及禁止提供餐飲的規定全數取消,惟室內活動100人以上及室外活動500人以上仍須事先申請許可。 三、奧國政府提醒民眾奧國已出現印度變種病毒Delta確診案例,並籲請民眾踴躍施打疫苗:K副總理認為,解封並不代表疫情已經過去,且奧國已出現印度變種病毒Delta確診案例(全奧已71例,維也納邦32例。據報載英國衛生部表示,該變種病毒傳染力高出60%),籲請民眾做好個人衛生防護措施,並踴躍施打疫苗,以增加身體防禦病毒能力。M衛生部長及K觀光部長則表示,奧國政府將視新冠疫情未來變化相應調整限制措施,倘疫情持續穩定,2021年7月22日可能進一步宣布取消配戴一般外科手術口罩,以及餐廳用膳實施實聯制等規定。  

A:依據IMD公布之2021年全球競爭力排名,瑞士晉升為全球最有競爭力國家。IMD之4大評比項目瑞士排名分別為「經濟表現」排名第7、「政府效能」排名第2、「企業效能」排名第5、「基礎建設」排名第1。   排名前十之國家依序為:瑞士、瑞典、丹麥、荷蘭、新加坡、挪威、香港、台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美國。台灣為亞太區排名第3,並於人口超過2,000萬之國家中排名第1。台灣4大項全球排名分別為「經濟表現」排名第6、「政府效能」排名第8、「企業效能」排名第7及「基礎建設」排名第14。     資料來源:2021年IMD世界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日期:2021年6月17日

A:據法媒Le Figaro本(17)日報導,法國政府智庫經濟分析委員會於昨(16)日對外發布研究報告,重點略以:    (一)建議歐洲中央銀行將歐盟GDP之2%貨幣(約2,400億歐元)直接匯入所有家戶,使每位公民平均分配近800歐元,預估將可提高歐盟通膨率1個百分點,以達到ECB訂定之2%目標值。    (二)此舉類似美國拜登政府發放現金(支票)予民眾,惟應由中央銀行為之,以支票、預付卡或數位錢包等方式執行,並設定使用期限強制消費。值得注意的是,此一建議並非用於眼前之疫情紓困,而是突破需求持續低迷、拉高通膨之政策工具。    法國中央銀行總裁François Villeroy de Galhau於昨日回應表示,此一貨幣分配[又稱直升機撒錢(Monnaie hélicoptère)]並非明智之舉,因其從未真正實施,預料執行將十分複雜,且ECB將面臨鉅額虧損,資產負債表出現缺口,降低民眾對貨幣之信心,而將歐元兌換為其他貨幣。此外,此舉將模糊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之界線,因家庭資金發放應由政府及國會訂定執行。    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於本日上午電視專訪時表示,美國發放資金予民眾係用於補充社會保護機制之不足,反觀歐洲擁有強大之社會保護網,可大幅緩衝疫情對購買力及就業之衝擊。以法國為例,政府投入大量公共財政資金推動包括部分失業、長期部分失業給付、團結基金、失業救濟金等制度,以致2020年GDP雖下降8%,民眾購買力仍持穩甚至增加。對於法國而言,天上掉下的現金不可信且無必要。

A:馬來西亞經濟行動理事會(EAC)執行董事諾阿茲蘭頃於「重設馬來西亞:適應新的經濟格局」線上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去(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使馬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銳減至1萬270美元,將距離高收入國原本只有10.5%的差距擴大至18%。   根據世界銀行3月份的預測,馬國可於2025年晉身高收入國,但疫情卻令馬國原本1萬1,200美元的人均收入縮減了8.4%。   目前馬國面對維持成長和復甦的挑戰,除收入外,更重要是克服不平等的問題,讓各階層和各地區都能平等受惠。該理事會估計 ,馬國約有60萬個家庭因疫情的衝擊,而從中等收入群體(M40)變成低收入群體(B40);原本夫婦每月平均總收入7,000馬幣(約1,701美元),倘其中一人被解僱後,家庭收入就減半而變成B40群體。   早在1990年馬國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為2,500美元,疫情前的人均收入約1萬1,200美元,距離1萬2,535美元的標準,只有10.5%的距離。   EAC秘書處向馬國政府提出聚焦30項領域的8大議程和153項會議的經濟重設建議,涵蓋數位化微型和中小企業、無現金經濟、推動尖端科技的應用、全球格局定位、促進共同責任、良好和永續施政。另外4項議程重設(一)為未來勞動力做準備、(二)加強公共傳遞和促進市場的競爭性、(三)關注弱勢群體並將第三領域納入主流,以及(四)企業復甦和改革。馬國政府需改革部分政策,經濟振興更應適應新格局,以確保國家取得長期的經濟增長。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執行長阿罕阿都拉曼(Arham Abdul Rahman)認為,馬國合順航太公司(UMW Aerospace Sdn Bhd)加入2021 年勞斯莱斯(Rolls-Royce)高性能供應商集團 (2021 Cohort of Rolls-Royce’s High Performing Supplier Group),顯示馬國係亞太地區航太產業需求不斷增長的的理想投資地點。基於馬國充滿活力的商業環境,勞斯萊斯將可從馬國現有的生態系統和設施中受惠。在充滿挑戰的全球經濟和當前新冠疫情肆虐下,馬國的商業仍維持高度競爭力。   合順航太公司於 2018 年榮獲「值得信賴的卓越表現」獎項後,已躋身勞斯萊斯全球供應商前 5% 之列。   阿罕阿都拉曼執行長另稱,馬國政府將透過包括MIDA在內的各機構確保國內航太產業的長期發展,包括擴大中小企業參與的航太供應鏈;馬國亦力爭於 2030 年成為東南亞航太領導國家。   作為馬國重要的投資促進機構,MIDA 計劃發展更多諸如合順航太公司等一級本土企業,並進一步培育它們打入新市場,並與包括全球原始設備製造商在內的主要航太產業參與者建立聯繫。   合順航太公司是合順集團的獨資子公司,是唯一一家成為勞斯萊斯一級供應商的本土企業。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馬希亞丁(Mahiaddin Md Yasin)頃宣布「國家復甦計畫」,該計畫將分成四個階段執行,預期本(2021)年底疫情可受控,國內各領域將全面開放,惟馬國經濟學者仍對前景持審慎看法,咸認為經濟復甦端視疫情控制,而疫苗供應充足與疫苗接種至為關鍵。   本年第一階段的全面封鎖措施長達28天,將於6月28日結束,但至今並未達致前述計畫三大指標,包括新冠病毒社區傳播情況(根據單日確診病例)、公共衛生系統能力(根據加護病床使用率)以及受保護的人口水準(以完成接種兩劑疫苗的比率為標的)中的任何一項,要在最快7月初邁入第二階段看來深具挑戰。   截至6月16日,每日確診人數達5,150宗,累計確診增加至67萬3,026宗。從疫苗接種的分佈顯示,高確診州屬的疫苗接種如雪蘭莪州、柔佛州與沙巴州,接種人數屬國內偏低比率,如何減低確診病例仍存疑。   按照上述復甦計畫,第二階段過渡至第三階段(9月至10月),每日確診病例需減少至2,000件以下,40%的人口已接種疫苗;所有製造業活動可在嚴守SOP下營運,但規模受限。   至於預定本年底邁入的第四階段,每日平均確診須減少至500件以下,60%人口接種疫苗時,可恢復原本正常的生活,所有經濟活動獲得開放,允許跨州和國內旅遊。   馬國政府先後推出7項總值3,800億馬幣(約923.3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毛額24.2%)的振興經濟計畫,以遏止新冠疫情對馬國經濟的衝擊,並透過薪資補貼計畫以及員工保留計畫,以挽救就業機會及逾80萬家微中小型企業。   從疫苗管理來看,馬國政府計劃於未來幾個月,每日接種30萬劑疫苗,相比5月開始時的5萬至8萬劑。根據馬國衛生部數據顯示,至今40%人口或1,380萬人已登記接種,但仍然在等候階段。57%人口如沙巴州與吉蘭丹州人口尚未登記。為達致3,280萬的80%人口接種2劑疫苗,在剩下的200天內每日要達致25萬5,000人的疫苗接種成疑,這也要看疫苗會不會延遲運抵馬國。 為使本年12月7日達致80%人口群體免疫,馬國除須獲得充裕疫苗供應,建立更多疫苗中心為當務之急。這些中心可以是衛生診所、接近群眾的措施或者流動設施。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更多人力管理執行接種疫苗程序。   馬國經濟學者預測2021年馬國經濟可成長5%至6%,儘管政府公布國家復甦計畫,但經濟成長前景仍面臨下跌風險。這包括疫苗接種較預期慢以及變種病毒令疫情惡化。倘疫情受控,馬國國會可能於9月或10月重開,國內政局紛爭可能進一步令成長展望承壓。如果政局惡化,可能無法提呈2022年財政預算案。   另一方面,馬國市場分析師預測非必需品領域仍不准開放,零售業將繼續承壓。然緊隨更多零售業轉向數位化發展,衝擊可能減緩。馬國經濟將繼續受製造業出口激勵所帶動,外部需求持續支撐電子業與橡膠手套業。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貿工部長(MTI)顏金勇本(2021)年6月17日出席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簡稱:新科研)與星國中小企業Arcstone聯合設立實驗室的簽約儀式時表示,受到新冠疫情衝擊,星國去(2020)年出現歷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但製造業年比仍成長7.3%,本年第1季也成長10.7%,表現優於整體經濟。因此,星國政府鼓勵「公共私營合作」,全力支持企業發展與轉型,推進「製造業2030」願景。 顏金勇部長認為,「製造業2030」願景若要取得成功,新加坡不能僅依靠外國企業,須與時俱進,擁有本土專業技能和知識,以打造一個堅韌且可永續成長的產業,透過「公共私營合作」將可達成此一目標,例如:「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Singapore Together Alliances for Action)」,以及與公共部門的研究機構一同展開研究與發展。 新加坡政府推出「研究、創新與企業2025計畫(簡稱:RIE2025)」,本年至2025年間將撥款250億星元,涵蓋製造業、貿易和互聯互通等關鍵領域。目標是向高價值製造業邁進,不以成本競爭,而是基於智慧財產權、專有技術和技能。在RIE2020計畫下,新科研和星國業者合作展開2,400個專案,逾8成是和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合作。新科研的「模範科技製造廠」計畫自2017年推出以來,有超過130家企業參與。企業可以透過該計畫學習、發展和測試工業4.0技術,以提升競爭力。 Arcstone與新科研是於2016年開始合作,其客戶群和銷售額增加了兩倍。上述聯合實驗室將由雙方共同投資1,800萬星元成立,計畫將Arcstone現有的「製造執行系統(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簡稱MES)」,結合人工智慧和工業物聯網(IIoT),協助製造業者作出更好的生產決策。例如,MES不僅將即時提供生產過程的資訊,還會推薦改進流程的方法,例如優化生產調度。與Arcstone合作的公司,從精密工程到快速消費品皆有。透過和新科研合作,Arcstone所需的研發時間將減半。未來三年該實驗室將可創造約30個工程相關工作。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