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受惠於中國大陸市場,柬埔寨香蕉芒果出口量猛增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2021年6月1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農林漁業部統計,2021年1至5月柬埔寨鮮香蕉和鮮芒果出口量逾36萬公噸,鮮香蕉出口量20萬5,024公噸,較上年同期成長68%,而鮮芒果出口15萬6,724公噸,較上年同期成長255%。 報告指出,2021年1至5月柬埔寨鮮香蕉到中國大陸的量最多,達17萬9,096公噸;其次是越南(2萬5,113公噸)、新加坡(480公噸)、日本(333公噸)。同時期鮮芒果的出口量以出口到越南的量最多,達13萬6,102公噸;其次是泰國(2萬219公噸)、中國大陸(約211公噸)、韓國(124公噸)、香港(50公噸)、新加坡(16公噸)和科威特(0.01公噸)。儘管這段時間裡,柬埔寨鮮芒果出口到中國大陸的數量僅為211噸,但柬埔寨規劃在年內出口10萬公噸芒果至中國大陸市場。 目前,柬埔寨的芒果種植面積一直穩步增加。據2020年統計,柬國芒果種植面積為13.2萬公頃可收穫面積為9.1萬公頃,平均產量為15.17公噸/公頃/每季,總產量約138.2萬公噸。
A:資料來源:越南商業報網站,2020年6月1日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對越南人民生活及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了負面之影響,但基於銀行、證券及不動產等產業之昇華,致使2021年1至5 月國家預算總收入仍高於2020年同期。 據越南稅務總局統計,2021年5月份國家預算總收入為73兆越南盾,相當於2020年同期的120%。其中,原油收入為35兆越南盾、國內收入達69.5兆越南盾,相當去年同期的116.7%。另越南政府為輔助企業、個人及個體戶而展延徵收的稅金及土地租金計為10.5億越南盾。 累計越南2021年1至5月,國家預算收入為562.36兆越南盾,達國會預定目標50%以上,相當去年同期的112%。 越南稅務局認為,越南經濟從2020年底開始復甦,由其銀行、證券、房地證以及汽車安裝生產等產業都發展良好,以及企業入股、轉讓而併入、合併及評估資產活動致使資產突然增加等因素,皆為促使國家預算收入成長之主因。
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SITA 日期: 2021年6月3日 斯洛伐克電池製造商InoBat Auto準備投資5,000萬歐元於斯國西部Trnava省的研發及生產中心,計劃於一年內開始生產第一批電池,其將包括一條用於汽車、巴士及未來航空產業的優質電池試驗生產線,該公司最近宣布與捷克巴士製造商SOR達成首筆商業交易,將為電動巴士組裝量身訂做電池,預計最快於2023年上路。 2020年InoBat Auto曾展示其電池第一個原型,預計本月完成性能測試,於2021年底前生產並準備測試另一種電池。 InoBat Auto獲投資者及科技公司財團支持,捷克能源公司ČEZ亦為其合作夥伴之一;InoBat Auto表示,該公司的研發及生產中心將幫助歐洲電動車製造商減少對亞洲進口的依賴,其目標為提高歐洲市場在該領域的全球競爭力,並為汽車業提供長期永續解決方案。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6)月1日報導稱,亞洲最大規模展示食品製造設備及最新技術之「2021年國際食品工業展」,頃在日本愛知縣常滑市舉行開幕,計有來自日本全國661家食品加工設備及機器人廠商等共襄盛據,廣宣最新食品製造設備及技術。 上述會展舉辦時間,自6月1日起至6月4日止。主辦單位--日本食品機械工業會表示,「盼藉由因應時代變遷之最先進技術,使展會成為創造企業新商機的交流平台」。在目前全球新冠疫情擴大蔓延的情況下,若能在商品製造推動自動化及節省人力,除可解決食品製造業的人手不足問題外,亦可避免人群聚集造成感染傳播。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報導,於周一泰國最大企業集團PPT集團與台灣富士康集團宣布合作投資約50 至 100 億丹麥克朗開發電動汽車平台以因應泰國政府預計於2035年在泰國銷售電動車。另近期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宣布未來將大力發展電動車, 但除日本本田汽車自2040年不再銷售化石燃料車之宣示外,其它車廠態度較保留,並以 2035 或 2040 年將有較大比例之電動車生產為目標。 2020年絕非正常之一年,因當年歐洲電動車之銷售量達140萬輛,首度超越中國之120萬輛, 而美國僅售出29.5萬輛,2020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占比亦首度達3%之高點。 上述看似良好的投資前景,惟 丹麥媒體評論認為電動車未來仍將面臨重大挑戰, 其理由如下: 1. 一般民眾不似政府官員及車廠相信電動車系未來趨勢 : 儘管在疫情期間電動車在市場上表現優異,泰國電動汽車協會(EVAT) 分析指出, 如果化石燃料車轉型電動車之過程自然發生,則將花費太長時間, 此反應在無政府政策或相關補貼措施之介入下,民眾並無特別誘因採購電動車,單靠宣導電動車可解決氣候變化是不夠的。 2. 歐洲及大陸以補貼刺激電動車市場,惟不易持久: 即便歐洲和中國每年投入約850 億丹麥克朗補貼刺激電動車市場,然而,截至2020年全球僅有將近1千萬輛電動車在路上行駛,僅佔全球總汽車數之個位數百分比,效果不彰。 即便於2020年中國在全球擁有最多之450萬輛電動車,目前路上行駛者大部分仍為柴,汽油車在路上行駛, 所以除非未來政府持續大幅補貼電動車業者或民眾購車,短期間電動車市占率不易大升,政府能能否長期補貼動電動車將令人懷疑。 3.日本主要車廠對發展純電動車興趣不高,國內電動車市場市占率持續下降: 全球最大汽車廠日本豐田於1997年即推出氫能汽車,惟該公司對純電動車卻不似其他車廠熱衷, 該公司基本上依照豐田章男總裁對電動車市場“過度炒作”的評估, 惟仍將於2025年推出一系列之電動車因應市場所需,然而, 日本係全球唯一電動車占比持續滑落之國家, 該國電動車占比自2017年以來持續下降, 目前僅占0.6%,約2萬9千輛。
A:
A: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報告,美勞工部本(3)日公布,截至5月29日當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38.5萬,較前一週40.5萬申請人數減少2萬,申請人數連5週下滑,亦係去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來首次低於40萬,惟仍較疫情前25.6萬為高。專家認為,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雖持續減少,然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人數高達1,543.6萬,仍較疫情前多出近7倍,並有約820萬個職缺因新冠疫情流失,顯示勞動力市場復甦尚有長路。 華爾街日報指出,求職網站Indeed顯示本年5月底職缺較去年2月增長26%,表明許多企業努力尋找合適員工,惟仍有數百萬民眾失業,引起美國兩黨國會議員關切,正研擬激勵措施鼓勵民眾重返勞動力市場,包括提供聯邦資金支付勞工就職獎金及擴大企業稅收抵免等;美國許多州政府已宣布提前於6月底或7月結束原定9月到期的聯邦額外失業補助,新罕布夏等多州則利用聯邦紓困資金,提供低薪勞工就職獎金。 截至5月22日當週,連續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為377.1萬,相當投保就業保險勞工的失業率為2.7%,較前一週360.2萬人增加16.9萬(相當失業上升0.1%);目前申請各式失業補助計畫的總人數約為1,543.6萬,較前一週減少約36.6萬。 就業保險勞工失業率較高的州及領地別依序:內華達州(5.5%)、羅德島州(4.6%)、波多黎各(4.5%)、康州(4.3%)、阿拉斯加州(4.2%)、紐約州(3.8%)、賓州(3.8%)、伊利諾州(3.6%)、加州(3.5%)及哥倫比亞特區(3.5%)。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下載:https://www.wsj.com/articles/weekly-jobless-claims-coronavirus-06-03-2021-11622668694
A:華爾街日報本(3)日報導,歐盟反對WTO暫時豁免新冠疫苗專利權保護的提案,預計下週提出替代方案,以保護製藥公司專利權,並尋求其他方法增加對發展中國家新冠疫苗的供應,歐盟替代方案擬要求各國取消新冠疫苗暨原物料的出口限制,並簡化WTO/TRIPS現有規定(如強制授權),以擴大全球製造能力。 歐盟認為豁免WTO專利權保護在短期內不會提高產量,且降低藥廠未來對變種病毒研發新型疫苗的動力,強調WTO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係有助快速擴大生產且公平獲取新冠疫苗及療法,與進行豁免專利權的談判時間相比,簡化現有WTO/TRIPS規則會更快。歐盟提案包括建議取消各國需與專利持有人談判的要求、預先設想對專利持有人的損害補償、向缺乏疫苗製造能力的國家開放出口,以及允許政府對擴大產能提供補貼等。 目前WTO豁免新冠疫苗及療法的專利權保護的提案,係由南非及印度偕 60 多個會員提出,渠等認為藥廠擁有的智慧財產權阻礙疫苗當地生產,富裕國家已購買今年大部分可供應的疫苗;貿易專家表示,歐盟最新立場將使WTO豁免專利權提案快速達成協議的可能性降低,甚至可能遭到完全擱置。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wsj.com/articles/europe-pushes-alternative-to-u-s-backed-covid-19-vaccine-patent-waiver-plan-11622732952?mod=hp_lead_pos7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6)月3日報導稱,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11個成員國本月2日以視訊方式召開部長層級之CPTPP委員會,就英國提出申請加入案進行討論;擔任主席之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在會後的記者會表示,「CPTPP成員國已同意英國啟動加入的諮商程序」, 此是CPTPP 生效以來,首度接納與創始成員國以外的國家展開入會談判。 CPTPP預定未來幾個月內成立工作小組,審核英國是否符合加入的標準資格,咸認可實際加入需要約1年的時間。英國於脫離歐盟(EU)可自行決定對外經貿政策,並將加入CPTPP定位為該國重要的經貿政策支柱;希望藉由加入CPTPP帶動經濟成長,而日本及其他CPTPP成員國則期待英國加入擴大經濟圈的規模。 CPTPP在上述會後的聯合聲明表示,「英國啟動加入該協定的進程,反映CPTPP致力支持一個自由、公平、開放、包容及遵守規則的貿易體制」,向全球的貿易夥伴及有意潛在加盟的國家發出訊號。另外,英國國際貿易部長Liz Truss表示,將在未來幾周內把計畫提交英國國會審查,之後再與CPTPP展開諮商談判。 日本政府對英國開始加入CPTPP談判進程,表示歡迎之意。西村經濟再生大臣認為英國加入CPTPP後,協定涵蓋區域內的名目 GDP將等同於歐盟的規模,從加強日英兩國經濟戰略關係的角度來看,具有重大意義。 若有主要國家參加CPTPP,將進一步擴大該協定的區域經濟影響力,目前泰國政府內部已展開討論參加的優缺點,同時台灣、韓國及中國亦對外表示有加入的興趣。美國原應是CPTPP的一員,惟前任總統川普於2017年簽署行政命令,退出CPTPP的前身「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日本政府內部評估看法,認為美國拜登總統當前以內政為優先,應不會想要立即進行加入CPTPP的談判。
A:馬來西亞橡膠委員會(MRC)表示,受醫療保健需求殷利多帶動,儘管新冠疫苗推出,然全球對橡膠手套的需求預計將維持12%至15%成長。該委員會預測本(2021)年馬國橡膠製品的出口將繼續呈上升趨勢。 由於馬國橡膠手套出口市場(如美國與歐洲)以及大型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地區)增加了對手套的使用率,預計2021年,全球人均橡膠手套消費量將增加至25雙。 本年1月至3月,馬國橡膠出口收益達218.4億馬幣(約52.86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69.6%。橡膠下游產品出口額為195.4億馬幣(約47.29億美元),占橡膠產業總出口之89.5%,在乳膠產品領域的強勁增長推動下,亦大幅增長了213.8%。由於新冠病毒持續肆虐全球,乳膠產品(如橡膠手套、乳膠線和避孕套)合計增長250.6%。2021年前三個月,橡膠手套產業依然是橡膠產業最大的出口收益來源,出口額達178.6億馬幣(約43.2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65.7%。 2021年前三個月,馬國輪胎出口額為4.32億馬幣(約1.0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4.6%。 馬國橡膠產業需要在全球價值鏈中向上發展,而橡膠廠商須探索使其產品與更大目標相關聯的方法,這些方法最終將獲得國際認可。同時馬國橡膠產業須創造高附加價值,以繼續維持競爭性其和永續經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木材委員會(MTC)表示,儘管面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嚴峻挑戰,但2021 年第一季馬國木材產品出口額仍達60.4 億馬幣(約合14.65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 9.9%;其中歐洲、美洲大陸和大洋洲三大出口市場的出口增長表現令人鼓舞。馬國對第三大市場--歐洲的出口顯示出令人鼓舞的復甦,出口增長 9.9% 至 5.6億馬幣(約合1.36億美元);主要出口項目為木製家具(2.42億馬幣)、細木工(9,650萬馬幣)及鋸木(7,390萬馬幣)。 2021 年第一季馬國對最大出口市場--美洲大陸的出口額飆升 46.9% 至 24.4 億馬幣(約合5.92億美元)。美國是這個市場的主要貢獻者,購買60%馬國木製家具。同期馬國對美國的出口躍升 47.1% 至 19.3 億馬幣(約合4.68億美元),主要受惠於美國的振興經濟計畫以減輕新冠病毒影響而造成的個人和企業負擔,以及美中貿易戰間接為包括馬國在內的東協國家開闢了商機。 馬國對包括澳洲及紐西蘭在內的大洋洲市場的出口亦有所改善,成長 19% 至 2.98 億馬幣(約合7,230萬美元)。然對非洲與亞洲市場的出口均出現萎縮,其中對非洲的出口額下降 5.1% 至 9,180 萬馬幣(約合2,227萬美元),而對亞洲的出口額則下降 11% 至 26.6 億馬幣(約合6.45億美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 依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本(6月3)日發佈資料,本年1-4月韓國材料、零組件進口總額647.95億美元,其中日本產品佔15%(96.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1個百分點,創自2001年新低。反觀自台灣進口比重則自去年同期8.3% 增加至本年同期 9.3%;自中國進口比重也自 8.3% 增加至 9.3%。從 29.1% 攀升至 30.1%。 2019 年 7 月日本因二戰徵用勞工問題與韓國齟齬,並對韓國半導體產業相關化學品實施出口管制,此舉反而促使韓國政府和企業借此推進相關技術國產化和供應鏈多元化,並進一步開拓進口來源地。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房產業者表示,因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仰光房地產市場崩潰之後,今年在緬甸控制疫情後,仰光房市略回溫,然房地產租賃市場則正在下跌。 房產業者表示,目前房產交易量雖有回升,但房價未如預期上漲,而是以低價成交。不動產租賃則因商業活動遲未恢復而崩潰,租金暴跌。房東讓房客多住幾個月,以彌補經濟衰退的影響,部分慷慨的房東會為長期租戶支付一半的租金。 雖然仰光的房地產市場略見復甦,但不確定何區的房產銷售情況好。目前市場取決於買方需求,有些買家喜好農地,有些則購買大片農田及路邊房產。仰光市中心(6個鎮)的房地產價格略有下降。房地產市場不像美元及石油價格那樣固定,無法確定仰光地區45個鎮的房產市價。至房地產市場回溫的主因是民眾喜愛投資房地產。 房市在2020年崩盤,今年又開始復甦,但由於新冠肺炎引發的經濟崩潰,房價並未走揚。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勞動、移民及人口部表示,,持有執照的海外招聘機構可根據1999年的「海外就業法」向海外派遣勞工。據海外招聘機構發放執照資料顯示,大部分勞工選擇前往泰國、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新加坡、阿聯酋、卡塔爾、澳門及約旦。從1990年到2021年5月,緬甸已經向國外派遣了1,320,914名勞工。 勞動、移民及人口部從2020年2月4日起將海外職業介紹所的營業執照押金從500萬緬幣提高到2,500萬緬幣。透過提高押金來減少境外職業介紹所數量,盼業者專注其業務,並提高效率,同時將確保機構更加負責及可信度。根據該部的統計,在海外招聘機構中,緬甸有295家海外招聘機構,支付的押金增加了2,500萬緬元。 希望申請新的海外職業介紹所許可證的人士,需要到奈比都勞工關係局申請許可證。申請文件必須由該職介公司的總經理親自簽署。公司主管人員需攜帶公司簡介、身份證、派出所及社區的人口普查以及警察局及社區的推薦。那些將申請機構執照的人必須出示價值1億緬幣的個人資產證明、近6個月內的至少有1億緬幣的銀行帳戶,以及請求函。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國家支付系統管理委員會於6月1日在奈比都舉行了第1次協調會議。會中委員會主席兼緬甸中央銀行(CBM)行長Than Nyein表示,應落實國家支付系統戰略(2020-2025)的願景及任務,建立安全的國家支付系統,以促進金融穩定及經濟成長。他並討論使用電子支付系統進行國家支付、政府在實施數位支付系統以減少現金使用方面的監督職責、現代支付和電子支付系統、制定法律以保護服務提供者和客戶以及計畫起草符合國際標準的法律監督框架等議題。 此外,央行副行長Than Than Swe則介紹了CBM-Net系統、CBM-Net系統的納稅情況以及通過Wave Money、OK Dollar、MPT、Ooredoo、MyTel等移動金融服務商數位支付平台的納稅情況及MMQR系統。會議還討論了本地銀行的移動支付系統、支付標準及程序、數位支付系統、政府與私營業合作減稅、零售及批發的數位銷售、支票截斷系統、在國家支付系統中增加安全可靠的支付及非法支付系統。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5月26日 據據越南計畫投資部(MPI)統計,2021年1月至5月15日越南外資企業新增投資金額、增資及合資之總額達140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成長0.8%。雖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但外資企業進越投資仍多。 其中,越南外資企業主要投資產業包括:工業製造業占43.9%、電源生產占38.8%。2021年1月至5月20日越南外資企業新增案件,計有613件,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49.4%,新增投資金額達88.3億美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成長18.6%。 另,2021年5月26日MPI公布自2021年1月至5月20日外資企業(FDI)購買越南股份企業之次數達1,422次,購買額達13.1億美元,購買額及增資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59.7%及56.3%。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西貢經濟時報,2021年5月31日 據越南胡志明市工商廳表示,該市蔬果、肉類及漁產品可提供每日1萬公噸,並與越南22個省縣互動,確保在社會隔離期間滿足市民糧食需求,市民無需進超市及傳統市場囤貨。 據越南胡志明市工商廳Bui Ta Hoang Vu廳長表示,為因應社會隔離期間滿足市民糧食需求及穩定物價,每日8千公噸蔬果分配至胡志明市3大傳統市場包括Binh Dien、Hoc Mon及Thu Duc,供應量大70%,至於超市供應量,達30%。至於漁產品及肉類,胡志明市每日可供應700公噸豬肉、25萬隻家禽、漁產品也非常豐富。 Bui廳長指示各企業需促進線上購物,減少市民聚集過多,以免疫情爆發。Saigon Co.op主動加強與各隔離區保持聯絡,在隔離期間隨時支援,超市設立分批購買,進行醫療申報、測量體溫、消毒等措施。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5月27日 據越南水產出口及加工協會(VASEP)表示,因全球各國已進行大規模疫苗注射,越南各主要蝦隻出口市場逐漸復甦,2021年1至4月越南蝦隻出口金額達9.619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0.2%。 其中,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成員國為越南蝦隻出口主要市場之一。截至2021年4月止,越南蝦隻出口至上述區域達2.97億美元,比例占總蝦隻出口額31%,較2020年同期成長7.6%,其中出口至日本及澳大利亞為最明顯改善。 另一方面,早在2021年初時,多項觀點認為2021年歐盟將減少進口,但至今情況發生大逆轉。2021年4月越南蝦隻出口至歐盟市場仍達1.45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18.5%。據VASEP表示,自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生效後,越南多類蝦產品課稅從原來之12-20%下降為0%,如冷藏草蝦,從而增加歐盟市場進口越南蝦隻。 除CPTPP及EVFTA市場,美國亦是越南蝦隻主要出口國之一。據悉,越南蝦隻出口至美國之主要競爭國為印度,但目前該國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加上該國溫水蝦被征收2%反傾銷稅,以及被控告強迫勞動及使用非法養殖抗生素等困難,導致美國市場轉移增加進口越南蝦隻。VASEP統計,截至2021年4月越南蝦隻出口至美國達1.98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24.8%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6月1日下午,緬甸經濟特區中央委員會主席兼國家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兼國防部副總司令(陸軍)Soe Win在奈比都國家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辦公室召開的中央委員會(1/2021)會議上發表談話時表示,建立經濟特區是尋求就業機會、技術,以及確保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與鄰國及其他國家作法相似。為了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緬甸在2014年制定了「經濟特區法」,並在迪拉瓦、皎漂及土瓦設立了經濟特區。緬甸經濟特區中央委員會必須重視經濟特區的進一步發展,以促進經濟成長。中央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及管理委員會已為經濟特區的發展進行重組,必須按照國際法規改善這些貿易特區。 在3個經濟特區中,迪拉瓦經濟特區只有與日本合作創造就業機會,才能順利運作。截至2021年3月,A區共有96家工廠,B區有26家工廠,投資總額逾5.32億美元,共計122家。迪拉瓦經濟特區是國家的形象,必須維持其發展趨勢,相關部會需要合作,讓更多的投資流入該特區。 符合3個經濟目標之一:為了發展穩定的市場經濟、促進國際投資、促進全國人民的經濟發展,經濟特區內需遵照國際工作流程提供更好地服務,切實落實有關部會的標準作業程序(SOP),以順利實現目標。藉此吸引更多的外資(FDI)來發展經濟。經濟特區的一站式服務中心需要提供有效的服務。 皎漂經濟特區方面,深港項目架構協議於2018年11月18日簽署,股東協議於2020年1月簽署,特許經營協議於2020年11月簽署。因此,皎玉經濟特區的深港項目將很快實施,以發展若開邦,為當地人民創造就業機會。深港項目需要管理ESIA及PGTS研究的投標。該項目將成功恢復為緬中經濟走廊項目,促進兩國合作。該經濟特區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密切相關,關係兩國的共同利益及地區發展任務。 目前正在協調升級連接土瓦經濟特區到提基,然後到泰國Funamrum的雙向汽車公路。軍方(Tatmadaw)在其任期內將努力爭取實現作為最初目標所確定的目標。建設部需要管理行動計畫下雙向項目的實施情況。緬方歡迎日本提出的實施土瓦經濟特區的提案。預計緬甸、泰國、日本三方合作將為土瓦經濟特區贏得勝利的潛力。同樣,泰國及日本也需要在短時間內取得好成績。 中央工作機構工會主席、商務部長Pwint San博士以及迪拉瓦、皎漂及土瓦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主席尋求批准緬甸經濟特區的命令。聯邦部長及官員報告了與成功實施經濟特區有關的事宜。最後,副總司令敦促所有人審查經濟特區的協議。所有各方都需要合作,以便在剩下的兩個經濟特區盡快開展工作。由於勞工應遵守相關工作場所的紀律及規則,有關部會必須配合對勞工進行必要的培訓課程。
A: 據日本KYODO新聞社本(6)月2日報導稱,CPTPP成員國於本月2日以視訊方式舉辦部長層級CPTPP委員會,就英國申請加入CPTPP一事進行協商;擔任主席的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CPTPP成員國已同意允許英國展開加入的程序, 此是CPTPP 生效以來,首個正式申請加盟的國家。 英國由於脫離歐盟(EU)而成立獨自的通商政策,並將CPTPP視為該政策的支柱,希望藉由CPTPP帶動經濟成長。另外,日本及其他加盟國計畫透過英國的加盟擴大經濟圈,進行英國加盟正式協商的作業部會,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