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新創公司Heart Aerospace正致力於未來航空器研發,計畫於5年內開發載客用的電動航空器,該公司已引起產業界不少注意。 Heart Aerospace的新航空器在充電後可搭載19名乘客飛行超過400公里,將比目前一般飛機更小,飛行距離更短。目前,該公司已經與12家不同航空公司簽署300多架飛機的意向書。至於國內的合作夥伴,Heart Aerospace已經開始與瑞典電池製造商 Northvolt討論未來合作方案。基於對電動航空器的興趣,促使Northvolt於3月併購美國電動飛機電池製造公司Cuberg。 Northvolt認為這是空中運輸的未來,也相信在汽車產業的客戶同樣能受益於低耗能且較輕的航空電池。北歐航空亦認為電動航空器的低維修成本將為所有航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而為達到中和溫室氣體的高成本將使電動航空器更具吸引力。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據義大利安莎通訊社(Agenzia ANSA)本(110)年5月3日報導,因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義大利中斷了過去25年間服務業附加價值不斷成長的趨勢,與2019年相比,2020年之附加價值萎縮近達10%。義大利商業總會(Confcommercio)研究報告指出,因配合防疫措施,各個層面的消費行為受到大幅影響,損失因此高達1,300億歐元,僅在服飾與鞋類、交通、與包括文化、表演、旅館及休閒等娛樂產業等四大類別即高占83%,約遭受1,070億歐元的消費捐失,以就業市場而言,150萬份工作機會更因而消失。 該會理事長 Carlo Sangalli對此表示,服務業一直對義大利的GDP及就業市場佔有極大比例之貢獻,回顧義國經濟發展歷程,2020年是義大利服務業首次出現急劇萎縮,呼籲《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Piano Nazionale di Ripresa e Resilienza) 必須投入更多精力與資源以支持服務業,倘服務業缺席持續萎縮,義大利將又何有經濟重啟的可能。 上述報告顯示,除服務業在短短一年間萎縮達9.6%之外,國內貿易、觀光、服務及運輸等相關連動部門則共下降13.2%,其中降幅最大者,係觀光旅遊業,僅住宿與餐飲部門類別便減少高達40.1%,其次係藝術、休閒等娛樂業(-27%)及交通運輸類別(-17.1%)。歸功於食品零售業表現不俗,貿易類別在一定程度上較其他類別損傷較輕,縮減7.3%。該報告亦強調,消費損失傷害明顯集中於幾個類別,特別是經濟系統中較為脆弱的部門,尤顯需要特別支持,以利此等相關部門進行生產結構之長期計畫調整。 此外,1995年至2019年間,義大利農業類消失43.3萬個工作機會,工業類則損失87.7萬個,服務業在此階段中為義大利創造290萬個工作新機,再者,服務業公司規模亦有所變化,在過去十年中,原較偏向小型及微型企業的服務業,逐漸擴大轉變為中小型企業。
A:據媒體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國家競爭力暨統計中心( Federal Competitiveness and Statistics Center)之官方初步數據顯示,去(2020)年受COVID-19疫情影響,UAE經濟呈現6.1%負成長。UAE政府對此表示,由於國內經濟在對外貿易、投資、觀光及物流產業等方面與國際緊密連動,在各國疫情嚴峻的情況下,UAE經濟受衝擊程度極大。 上述數據亦顯示,UAE去年在非石油經濟方面呈現6.2%負成長,其中旅宿及餐服務業跌幅高達23.6%,批發及零售貿易跌幅13.1%,營造業跌幅則為10.4%。 另據UAE中央銀行前表示,在疫情趨緩及國內經濟復甦的情況下,本(2021)年經濟可望有2.5%正成長。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部長Khalid Bin Abdulaziz Al-Falih於本(2021)年5月2日接見馬來西亞貿工部(Minist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y)部長Mohamed Azmin Ali一行,雙方就目前兩國之貿易及投資情形交換意見。 雙方同時檢視雙邊各項合作機會,盼能進一步提升經貿關係,尤其是在投資方面,Al-Falih部長於會中說明沙烏地產業發展前景及政府最新法規,邀請馬來西亞企業利用新商機赴沙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Al-Falih部長同時擔任沙烏地經濟城暨經貿特區管理局(Economic Cities and Special Zones Authority)之理事會主席,渠特別邀請馬國代表團先行赴位於沙國西部麥地那(Madinah)參訪「知識經濟城(Knowledge Economic City, KEC)」,將當地商機及投資機會攜回馬國國內供業者參考。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品大廠Almarai將投資66億里雅(約18億美元)拓展禽國內肉產品市場,於未來5年內分階段進行,盼藉此將公司市占率增加1倍。 Almarai表示,公司將針對國內特定地點進行市場擴張,以確保禽肉來源農場之生物安全性(biosecurity)免受COVID-19疫情威脅,同時提升公司對於國內經濟發展之貢獻。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5月2日公告,沙烏地內政部(Ministry of Interior)宣布將於本年5月17日開放陸、海、空邊境,凡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或是已接種第1劑滿14天之沙烏地國民將可於5月17日凌晨1時起出境。 沙烏地政府提醒國內民眾,前往疫情高風險國家應保持高度警戒,同時留意及嚴守欲前往國家之防疫規範。上述公告針對5月17日起可自由出境者分類說明如下: 第一類:凡已接種2劑COVID-19疫苗,或是已接種第1劑滿14天,且接種資訊已顯示於沙烏地防疫追蹤應用程式Tawakkalna之沙烏地國民。 第二類:過去6個月內已自COVID-19感染痊癒,且資訊已顯示於沙烏地防疫追蹤應用程式Tawakkalna之沙烏地國民。 第三類:未滿18歲之沙烏地國民,於啟程前取得沙烏地中央銀行(Saudi Central Bank)認可之保險,該保險須可給付於沙烏地境外感染COVID-19時所需之醫療費用。 上述規定亦與沙烏地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相關規範同步更新,目前包括沙烏地國人於返國後須完成7天居家隔離,並於隔離結束後接受PCR檢測,惟未滿8歲之兒童可免受PCR檢測。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4月29日引述丹麥統計局3月份的數據顯示,2021年前兩個月丹麥經歷失業率上升, 經季節性波動調整後,3月失業人數下降至1800人,降至總失業人數128,600人。 經濟學家對3月份之失業率從2月份的4.6%降至4.5%表示,丹麥未來經濟將有望持續進步。 在金融危機之後,丹麥失業率在2010年8月達到6.2%的高峰,當時有近166,000人失業。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2020 年2月),丹麥當時之失業率為自金融危機爆發後之最低點3.6%, 迄今為止最高的失業率為去年5月份之5.5%。 丹麥銀行(Danske Bank)首席經濟學分析師 Las Olse認為失業率下跌主因為政府於3月份宣布開始逐步部分解封,使部分商店可開始營業,餐廳和酒吧則在4月可以重新營業。“我們希望在4月和5月當例如在餐飲業確實需要再次聘僱服務人員時, 能再次看到一些更好的數字。 ” “實際上許多帶薪補償的失業人數不被包括在內,因此真實的經濟波動是更大的。” Arbejdernes Landsbank首席經濟分析師Jeppe Juul Borre亦對丹麥的經濟表示樂觀,“當丹麥經濟重新開放,在不久的將來,丹麥經濟將飛速增長。” “隨著假期工資和疫苗的推出將有助經濟反彈。”
A:綜合美媒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報告,ISM本(3)日發布本年4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月64.7下降至60.7,低於專家預期,其中新訂單指數亦從68減少至64.3、生產指數下滑至62.5、雇傭指數下降至55.1,另未完成訂單指數增長至68.2;價格指數上升至89.6,係2008年以來最高水準,恐刺激商品價格上漲。 ISM主席Timothy R. Fiore指出,新冠疫情造成零件與原物料供應中斷,增加產能受限,近月來供應商交貨時間延誤、關鍵原物料大量短缺、商品價格上揚及物流挑戰持續影響製造業,惟市場商品需求強勁,整體製造業仍呈成長趨勢。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ismworld.org/supply-management-news-and-reports/reports/ism-report-on-business/pmi/april/
A:依據華爾街日報5月3日報導,美國政府研究機構及Sanofi、Altimmune與Gritstone Oncology 等製藥公司正研發新一代新冠疫苗,盼疫苗運送、儲存及接種更容易,延長疫苗的有效時間,提升對變種病毒的防護力,或有助預防未來的流行病蔓延。 美國目前核准的輝瑞及莫納德新冠疫苗須在低溫下運輸及儲存,且須間隔數週的2劑施打,下一代的新冠疫苗可能以藥丸或鼻噴方式接種,易於偏鄉民眾施打。根據WHO數據,全球有277種新冠疫苗正在研發,其中93種已進入人體測試,2種口服劑、7種鼻噴劑,其餘採注射方式,例如美國Altimmune公司研發的鼻噴劑新冠疫苗,Vaxart公司的新冠疫苗藥片,多數新一代疫苗仍處先期階段試驗,2021年下半年或2022年才可能推出。 傳染病專家認為可能需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延長保護時間,及建立防禦能力。美國政府及學術機構正研發新款疫苗,盼可開發一款疫苗預防所有類型的冠狀病毒,學者並準備研究倘施打不同種疫苗是否比單一疫苗有更高的防護能力。輝瑞及莫納德公司亦在開發第二代新冠疫苗,盼改善運送與儲存,及對變種病毒的有效力。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wsj.com/articles/next-generation-of-covid-19-vaccines-could-be-pill-or-spray-11620034381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報導,美國拜登在線上世界領袖氣候高峰會議以雄心勃勃的目標拉開序幕,宣布2030年碳排放量目標將較2005年減少一半。拜登總統在線上會議說:“我們全都必須採取行動,這次會議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第一步。” 過去,美國的目標是到2025年削減26%至28%。但是,新總統的氣候目標大幅提高到至少減半。 在丹麥,以生產恆溫器而聞名之丹佛斯集團(Danfoss),目前亦為汽車工業,農業和能源部門等提供節能相關解決方案, 該公司之執行長Kim Fausing 說: “我認為這場演講對於氣候和經濟成長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演講。我認為這場演講表明,就業機會的創造和應對氣候變遷是相輔相成的。” “我對美國總統和政治官員最首要的要求是優先考慮能源效率,因為最綠色的能源是儘量不使用的能源。” 自從川普將美國從《巴黎協定》中撤出以來,在綠色解決方案的談判桌上少了美國。但是,自拜登在首腦會議上簽署使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那情勢就有所改變。 據估計,此改變將涉及能源和運輸行業的重大改變,以及對再生能源例如風機和太陽能系統的進一步投資,這將取代很大一部分的石油和油料。 但這種改變,不僅使世界變得更綠之外,還可以使丹麥的能源公司受益。 根據2019年DI Energi和Dansk Energi報告中指出,於2019年美國從丹麥進口71億丹麥克朗的能源技術 ,在丹麥能源技術總出口中所佔的比例為7.2%,與2018年的6.2%相比則有所增加, 也因此證明丹麥能源公司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向美國出口大量能源技術。 F執行長認為, 美國總統拜登在此次的氣候高峰會的演講將不僅使丹佛斯且為其他丹麥公司敞開更多的機會。 F說:“ 丹佛斯在丹麥的綠色轉型中佔有領導一席,但我認為,所有的丹麥公司都將因此獲得巨大的商機, 希望政府,議會,工會和企業之間能密切合作繼續下去,以便我們能夠在大西洋兩岸共同獲得既有的綠色收益。 ”
A:印尼貿易部於去(2020)年5月19日頒布2020年第50號有關電子商務業者許可證之部長命令(如附件1),該法於去年11月19日生效。依據該法,我商如果在印尼經營線上商店,即使該平臺只販賣自家商品,仍須申請電子商務執照,申請流程如次: (1)透過印尼單一線上申辦系統(Online Single Submission, OSS)先申請印尼產業編號KBLI63122。據印尼投資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BKPM)表示,依據2021年第10號總統令(已於本年3月4日生效),申請產業編號KBLI63122之投資額門檻為100億印尼盾(約69萬美元),且外資可持股100%。 (2)申請上述產業編號後,業者須再上印尼單一線上申辦系統(OSS)申請電子商務執照(SIUPMSE),並檢附下列資訊: 1. 網路商店網址及/或購物平臺應用程式名稱。 2. 消費者申訴管道:包含公司客服專線及客服部門電子郵件地址,並包含印尼貿易部消費者保護及貿易秩序司聯絡方式。 (3) 印尼貿易部核發電子商務執照(SIUPMSE)後(此時執照尚未生效),公司須在14個工作日內透過OSS系統向印尼通訊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cs)註冊成為電子系統供應商(Penyelenggara Sistem Elektronik),並取得註冊證明(Surat Tanda Terdaftar Penyelenggara Sistem Elektronik),並將該證明透過OSS系統交至印尼貿易部及印尼投資部等單位。完成此流程執照才會生效。
A:據捷克統計局預期,捷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跟去年同期相比將萎縮2.1%,國民生產毛額與去年第四季度相比則初估下降0.3%。捷克Trinity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顧問Lukáš Kovanda表示經濟整體降幅低於最初預期,經濟萎縮的原因是今年前三個月完全受到了疫情影響,而去年影響時間較短。 LOGeco投資集團的經濟學家Jana Mücková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足以印證捷克企業已適應了疫情下的封鎖政策,儘管商店、餐廳、旅館店和部分地區關閉,各級企業還是順勢調整了定位及業務,故經濟萎縮幅度不如前幾個季度那麼大。出口總值下滑幅度高於國民生產毛額下滑幅度,則是因外國需求不振。 捷克整體經濟下滑的關鍵來自今年第一季度零售業和餐廳及其他服務業大部分都是歇業狀態,導致家庭消費支出大幅縮水。去年捷克第四季度捷克國內生產毛額與前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8%,但與第三季度相比去成長了0.6%,去年一整年捷克整體經濟衰退了5.6%。另經季節性調整15至64歲年齡層的失業率在今年3月達3.4%,與去年同月相比則上升了1.4個百分點。
A:一、菲媒報導,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4月30日宣布: (一)新興傳染病跨部會專案小組(IATF)頃決議,前因COVID-19病例激增,爲阻斷病毒自境外移入,曾宣布自3月22日至4月30日暫停外籍人士入境,該項措施只實施至4月30日為止。自5月1日起重新開放符合相關條件之外籍人士入境菲國,包括入境時須持有現行有效之簽證、向經過認證之防疫旅館/設施至少預訂7夜住宿、自抵達之日起第6天在防疫旅館/設施接受COVID-19檢測,以及需配合入境機場或港口最大入境旅客數量限制等。 (二)菲政府於4月27日對印度旅客實施為期2 周入境禁令,該項禁令繼續維持至5月14日。由於印度近期疫情急遽惡化,菲政府將密切注意印度疫情發展,以防範印度變種冠狀病毒入侵。 二、謹查依照新規定,具有下列身分之外籍人士得以申請入境菲國: (一)外交人員、國際組織人員與其等持有現行有效9(e)或47(a)(2)簽證之眷屬; (二)由菲國外交部與菲國勞動部海外勞工福利署(Overseas Workers Welfare Administration, OWWA)同意入境菲國接受醫療救治,且持有菲國有效簽證之外籍人士; (三)由「綠色通道(Green Lanes Program)」所規範且持有9(c)簽證之外籍船員; (四)入境時持有有效簽證且與菲國公民同行之外籍配偶與子女; (五)以緊急、人道或類似理由之返菲且持有菲國有效簽證之外籍人士; (六)外籍人士持有菲國外交部於2021年3月22日之前核發效期內之入境許可文件者。
A:馬來西亞競爭委員會(MyCC)執行長依斯甘達(Iskandar)頃發布消息稱,該委員會刻正調查3,000餘家涉嫌操縱總值約58億馬幣(約14.19億美元)競標項目的企業。前述企業涉及的產品與服務項目包括農業、服務、營造、科技與基礎設施,而舉報人包括馬國政府機構、公眾和匿名團體等。 該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專注公共採購部分,並嚴厲打擊非法活動,尤其專注約400家企業。根據研究顯示,全球各國政府(包括馬來西亞在內)因操縱競標活動流失至少約25%財政收入。 根據馬國媒體「星報」報導,自2014年起,馬國競爭委員會已對多家企業懲處逾1.6億馬幣(約3,915萬美元)罰款,其中包括被指涉及競標活動的8家資通訊企業。 依據馬國「2010年競爭法」第4條例下,馬國競爭委員會有權調查和懲罰涉及競標活動的壟斷利益集團。本年4月初,馬國反貪污委員會偵破一個擁有150家公司並於過去7年壟斷政府招標工程(Project Cartel)的非法集團,該集團自2014年起在「內應」協助下投標345項政府工程計畫,涉及款項達38億馬幣(約9.3億馬幣),並逮捕7人其中包括47歲的首腦歸案及進一步調查。根據馬國反貪污委員會調查顯示,涉及的公司幾乎都使用了虛假的學歷、專業證書和財務報表,以讓競標委員會相信該等公司具有執行項目的能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前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涉及與聯合國機構國際勞工組織的11項奴役勞工問題已解決,且獲得國際獨立調查機構─Impactt公司的認證。然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仍在持續評估該公司提交的資料及撤銷該禁令的申請,因此尚未解除該公司手套產品進口禁令。 2019年第三季,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因懷疑頂級手套公司透過奴役勞工生產手套,而禁止其中一家子公司WRP亞太公司的手套進口。本(2021)年3月間,該公司被指涉及奴役勞工,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於3月30日指示美國所有港口入境處扣押該公司手套產品。 隨著Impactt的驗證和確認所有奴役勞工勞力問題獲得妥善解決後,該公司盼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儘速撤回暫扣令(WRO),並表示將繼續努力改善員工福利。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首相署(掌管經濟事務)部長慕斯達法(Mustapa Mohamed)表示,在「2021年至2030年國家石油與天然氣服務與設備(OGSE)產業計畫」(the National OGSE Industry Blueprint 2021-2030)帶動下,估計至2030年,該產業將為馬國國內生產毛額貢獻400億至500億馬幣(約97.77億至122億美元)。該計畫將為石油與天然氣服務與設備公司提供指引,以提高其競爭力、效率及技術能力。 該計畫將確保透過永續發展方式實現石油與天然氣服務與設備產業之成長,且透過低碳技術的創新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目前馬國擁有1,500家OGSE公司。該計畫將創造6萬個就業機會,國內企業家在創新技術協助下,對OGSE專利申請銳增,有助推動更多OGSE向永續發展及業務實踐的方向發展,馬國盼約70家企業將採用永續經營的商業模式。 在首相署經濟策劃處(Economic Planning Unit)的支持和指導下,馬國石油資源公司(MPRC)在過去的10個月中一直與各部會、政府機構、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及產業業協會密切合作,以制定前述計畫。 該計畫將涵蓋競爭力、韌性、發展及永續性等四個策略支柱,以及將自2021年起分三個階段實施的31項措施。馬國石油資源公司亦向OGSE中小企業以及中型企業提供2,500萬馬幣(約610萬美元)的石油與天然氣服務與設備發展補助金,以透過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並幫助其加速向商業化與出口步伐。馬國石油資源公司預計每年發放500萬馬幣(約122萬美元)發展補助金。該公司本年的目標為吸引20家中小企業及中型企業申請該發展補助金。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副部長林萬峰頃出席由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與大華銀行(UOB)舉辦的「中國大灣區工業領袖圓桌會議」,與數十位來自大灣區的中國企業界代表分享馬國與中國大灣區在高端科技領域的合作前景。 馬來西亞以貿易立國,擁有政治穩定、法制健全、基礎設施完善、充裕多元人才庫、地理位置優越等多種優勢,且政府致力於優化整體的商務環境,以吸引高品質外資進駐馬國。 隨著馬國政府最近推出最新的「國家投資願景」(National Investment Aspiration)政策,招商引資的工作重點將聚焦在高附加價值、高科技、重視研發、重視環保和綠色能源等高端領域的外資企業。 大灣區係中國最重要的科技中心,匯集中國最先進的科技企業和人才,這將是馬國招商機構重點佈局的策略要地,以吸引更多中國高科技企業進駐馬國。在中國最新的粵港澳大灣區大政策下,粵港澳大灣區的9個城市和香港及澳門特區形成了一個超級港灣經濟。這雲集了金融、綠色科技、人工智慧、大資料、自動化機械等等高端科技領域,粵港澳大灣區為一個經濟大特區,在政策扶持下,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外資踏入中國的重要門戶。 儘管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馬國2020年共核准4,599項製造業、服務業及第一級產業(primary sector)投資計畫案,總投資金額為1,640億馬幣(約合406.95億美元);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為642億美元(約159.31億美元),占總投資額之39.15%。中國(181億馬幣)占馬國外人直接投資之28.2%。 林副部長強調,馬國政府兼顧抗疫和拼經濟的各項努力,包括設立高效行政系統來處理外資專案、便利化外資商務人員快速入境馬國的一站式中心、加速批准高端製造業投資專案和簡化審批程序等等,顯示馬國朝向東協區域首選投資目的地的決心。 另一方面,馬國係外資進入東協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重要視窗,因此,馬國與中國大灣區的互補性強,尤其在高端科技領域的合作前景可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一、菲媒報導,菲國總統府發言人Harry Roque於5月1日晚間表示: (一)首批1萬5,000劑俄羅斯Sputnik V疫苗原預定於4月25日抵菲,惟因無航班直飛且需貯藏於-20°C冷鏈要求,無法如期到貨,已改於5月1日下午運抵馬尼拉國際機場。因低溫儲存需求,預計僅在馬尼拉都會區之城市施打。 (二)Sputnik V分為兩劑服用,保護力91.6%,已獲菲國衛生部食藥署(FDA)核發緊急使用授權(EUA)許可。菲國已簽約採購2,000萬劑,將分批交貨。
A:新聞來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2021年5月1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頃公布「本(2021)年4月份進出口動向」,韓國本年4月份之出口金額約為511億9,0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大幅成長41.1%。進口金額約5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月份增加33.9%,貿易順差金額約為3億9,000萬美元。 本年4月份韓國20大主要出口項目(4月1日至30日通關統計)中,與去年同月份相比,汽車零件(99.9%)、石油製品(96.4%)、石油化學(82.6%)、無線通訊機器(79.7%)、汽車(73.4%)、家電(69.3%)、機械人(58.2%)、化妝品(57.1%)、精密化學原料(53.0%)、紡纖(46.5%)、顯示器(43.5%)、鋼鐵(39.0%)、半導體(30.2%)、蓄電池(28.0%)、塑膠製品(23.4%)、農水產食品(19.0%)、一般機械(17.0%)、船舶(14.3%)、電腦(2.1%)及生技保健(0.04%)等項目之出口全數增加。 主要出口地區方面(4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對主要出口地區之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全面增加,對CIS之出口大幅增加112.4%、對印度之出口增加67.9%、對中東增加53.6%、東協(ASEAN)增加40.1%、對越南增加36.5%、對歐盟(EU)(27國)增加32.6%、對中南美增加32.1%、對美國增加27.7%、對日本增加21.4%及對中國增加19.5%。 進口項目方面,4月份原物料、資本財、中間財及消費財之進口均增加,較去年同月份分別增加50.9%、33.8%、30.7%及25.3% (4月1日至30日之通關統計暫定值)。其中,主要能源資源項目之進口情形,石油製品及原油之進口較去年同月份增加148.5%及79.2%,煤炭及瓦斯之進口則分別減少10.0%及13.3%。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指出,韓國本年4月份之出口為10年來最大之增加率,不只出口金額創4月份單月之新高紀錄,亦已連續2個月超過500億美元,20項主要出口項目均成長,意義重大。 產業通商資源部成允模部長亦表示,韓國去年1年間,以製造業之競爭力,克服出口所面臨之問題,發掘出口新動力,目前政府與民間亦正積極合作克服全球物流與零組件短缺問題,減輕供應鏈之風險,出口景氣大獲改善,加上貿易金額已恢復至1兆美元,預期經濟將可快速復甦。
A:Eleven Myanmar電子報報導,根據IHS Markit 的採購經理指數(PMI),由於當前的政治動盪,緬甸在3月份達到了迄今為止的最低水平,評級為27.5。2021年2月,緬甸的PMI為27.7,製成品的數量及訂單數量都減少了,但尚未完成的交易數量卻達到了迄今為止的最高水平。由於COVID-19早在2020年就開始了,緬甸大部分製造業仍因工廠關閉而陷入困境。此外,由於製成品的訂單少且隨機,工人數量也降至新低,原材料採購困難以及美元兌緬元匯率較低,也意味著3月份通膨率的壓力也有所增加。企業無法處理不斷增長的支出,收入卻幾乎沒有增長。該指數由IHS MarkIT發佈,並得到了日本日經新聞集團的支持。自2020年9月以來,製造業的信心也在下降。 黃金匯率破記錄 4月22日,全球黃金價格為1,790美元,當地價格為1,460,000緬幣,這是緬甸近期為止的最高價格。2019年1月3日為1,048,500緬幣,2021年1月31日為1,063,000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