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西班牙ABC日報本(2021)年4月29日以「晶片短缺危機導致西班牙汽車業4萬名員工領取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為題報導略以: 由於晶片短缺導致西班牙汽車業者於2021年第1季生產較2019年同期短少12.5%,僅生產66萬2,224部汽車。喜悅(Seat)汽車於2020年12月首先警告晶片短缺問題,該公司與工會協議至2021年7月允許該公司至多1萬1,800名員工申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其他同業陸續提出相同問題。預計2021年汽車業領取ERTE之員工人數將達4萬名,占該產業總就業之60%。 由於喜悅汽車馬爾托雷爾(Martorell)廠庫存管理良好,將僅有550名員工領取ERTE約5個月。福特汽車阿爾穆薩費斯(Almusafes)廠於2月起申請ERTE,初估將持續至7月,受影響員工人數約6,400名。雷諾汽車在帕倫西亞(Palencia)及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廠預計將有9,613員工申請ERTE至9月。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汽車Vigo廠已有3,749名員工領取ERTE至2021年底,該公司薩拉戈薩(Zaragoza)廠則將裁員5,500名。福斯汽車(Volkswagen)納瓦拉(Navarra)廠於3月起有5,000名員工申請ERTE。賓士汽車(Mercedes)於Victoria廠之員工採取彈性工作時間。威凱汽車(Iveco)在馬德里及巴利亞多利德之工廠則尚未受影響。礙於晶片供應情況不穩定,為確保多數員工權益,業者選擇增加申請ERTE之員工數,並減少工廠短期合約人數,同時亦影響其周邊供應商,估計受影響直接員工數為生產線之4倍。 關於晶片短缺,原估計僅影響汽車業2021年第1季,Stellantis總裁Carlos Tavares及業界目前均認為,汽車業恐全年皆有晶片供應不足問題。福斯集團及雷諾集團認為2021年將減產10萬輛汽車。該問題之遠因為2020年疫情迫使汽車業工廠停產,上游晶片廠暫停止車用晶片生產,造成目前供需不平衡,近因則為日本晶片商瑞薩(Renesas)發生火災,台灣乾旱問題影響晶片產量占40%之台積電(TSMC)之生產及德州嚴寒停電迫使三星電子(Samsung)停產。 晶片短缺使歐洲思考於當地成立半導體之可能性。最近啟動之歐洲數位十年計畫(Decada Digital de Europea)預計於2030年倍增歐盟於全球半導體之產量。惟儘管半導體生產獲利性高,成立半導體晶片廠之成本更高,設廠耗時高於1.5年,且工廠投產後市場需求是否仍在亦具高度不確定性。為因應當前困境,寶獅汽車(Peugeot)採於新版308車型提供類比儀表板(cuadro de instrumentacion analogico),部分業者則考慮於汽車組裝時提高附加價值或減少晶片。
A: 西班牙Cinco Dias日報本(2021)年4月24-25日以「美國電商亞馬遜(Amazon)將於西班牙托雷多(Toledo) 增設ㄧ個物流中心,提供1,200個就業機會」為題報導略以: 美國電商亞馬遜(Amazon)將於本(2021)年在西班牙卡斯提亞拉曼查自治區(Castilla La Mancha)托雷多(Toledo)之Illescas設立第2座物流中心,規模為18萬平方公尺,並預計於未來3年提供1,200個就業機會。亞馬遜在該區設立之2座物流中心將互相支援,第1座物流中心置放尺寸及數量較大之商品,第2座物流中心主要支援西班牙及歐洲市場需求,用於儲存如智慧型手機、遊戲或書籍等較小型商品。 本次新設物流中心亦將為機械化倉儲。Amazon法國、義大利及西班牙客戶服務經理Fred Pattje表示,該公司透過新設之物流中心再次證明對西班牙市場之承諾,協助西國經濟成長,並提供就業機會。日前亞馬遜已宣布將於2021年在西班牙穆爾西亞(Murcia)自治區Corvera及瓦倫西亞(Valencia)自治區之Alicante開設倉庫及物流中心,並將分別提供1,200及60個就業機會。繼托雷多倉庫成立後,亞馬遜在西國將有30個據點,包括9個物流中心、2個都會物流中心、17個物流站及2個發貨中心。 亞馬遜於2011年開始在西班牙市場投資,迄今已投資68億歐元,提供1萬2,000個工作機會。2020年在西班牙之總營收為54億歐元,營業項目包括提供Amazon.es電商平台予其電商用戶及消費者和Amazon Web Services提供雲端服務等。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9 Biznes Polska 獨立的太陽光電服務供應商Greentech已被指定為技術顧問,負責執行德國計畫開發商wiwi consult公司與波蘭太陽光電廠製造商ARENELLA公司之12 MWp產品組合。第一步,已準備該項目所需的產量評估。「GreenEurope 12」係由12個獨立的太陽光電園區組成,每個園區的容量為1 MWp,位於波蘭Masovian、Lublin及Holy Cross的地區。Greentech公司的PV專家已評估個別工廠以及整個產品組合的績效及產量。目前,第一個計畫正在實施中。到2022年中,投資組合中的所有工廠都應連接到電網。 為了儘可能產生準確的產量預測,Greentech使用已選定的輻射源以及與計劃的模組佈局相關的確切地形圖。這樣,可以創建精確的陰影場景。此外,必須詳細考慮計劃組件的特性以及確切的互連。Wiwi公司的計畫融資負責人Dominik Ehrenthal表示,Greentech公司以其快速而精確的工作使該公司信服。而憑藉Greentech公司的經驗和相關的遠見,其已經能夠為該計畫的計算提供良好的基礎。該投資組合將在未來幾週內出售。該公司確信,憑藉這些可靠的收益率預測,該公司可以吸引許多投資者加入該投資組合。
A: 西班牙ABC日報本(4)月28日以「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西班牙觀光業至2024年恐將損失440萬個工作機會」為題報導略以: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西班牙觀光業之影響超乎預期,使觀光業對西國經濟之貢獻由2019年占國內生產毛額(GDP) 之12.4%降至2020年之4.3%。2020年西國觀光業整體損失1,000億歐元,其中國際觀光客減少6,300萬名,使西國觀光收入減少730億歐元。 依據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Mckinsey)之研究,西班牙觀光業需至2025年才能完全復甦,爰至2024年西國觀光業恐將損失440萬個工作機會。另依西班牙政府觀光獨立機構Turespaña( Instituto de Turismo de España)之資料顯示,疫情使西國觀光業減少40萬個工作機會,提供就業人數降至200萬名。此外,疫情導致觀光業半數從業人員需申請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疫情亦使從業人員無法持續其工作合約。 該報告顯示,西國觀光業多由小型及家族型業者組成。2019年觀光業收入低於100萬歐元之業者占該行業總收入之15%,而其他產業同性質業者僅占產業總收入之4%。專家認為倘無政府援助,前述小企業恐難以於疫情中倖存。此外,許多由中小企業組成之行業亦受觀光業不景氣之影響,如一般商店,亦需依靠絡繹不絕之遊客,而許多不動產屋主亦因缺乏租賃而無法支付其銀行貸款等,進而影響整體經濟及金融業等。 該報告指出,2021年西班牙觀光業較2020年復甦近50%,應可貢獻西國GDP約8%。另由於防疫措施之移動限制、重啟旅遊業及新旅遊調整措施等效率不彰,至2024年恐使西國觀光業累計損失逾2,500億歐元。其中以觀光業維生之巴利亞利群島(Baleares)自治區及加納利亞(Canarias)自治區將為最嚴重災區,由於前述2自治區之觀光業占其經濟比重分別為GDP之64%及83%,就業比重則分別占46%及80%,爰西國政府將提供上述2地區20億歐元之直接補助。 該研究另指出,2012年金融危機以來,西國國內旅遊支出於2020年首次增加,主要係各國之防疫限制措施使旅遊支出降至最低,而國內旅遊則於觀光業最低潮時成為發展動力。該研究亦認為,國內及國際觀光業均將緩慢復甦,國內觀光業至2024年始能強勁復甦,而國際觀光業則需至2025年方能開始成長。 研究並認為,為加速西國觀光業復甦,應先推廣國內旅遊以補足國際觀光短缺;續補強離島自治區醫療設施資源及促銷商務旅遊;另亦宜加強中小企業之數位分析技術,透過瞭解及分析消費新趨勢,取得商機。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9 Biznes Polska 在波蘭西部的Zielona Góra市安裝設置第一個電動汽車(EV)充電中心(charging hub)之後,波蘭新創公司Ekoen計劃在全國部署設置100個新一代EV充電中心。每個超快速充電站(ultrafast charging stations)將包括多個快速及超快速充電點。 Ekoen公司聲稱,該公司打算透過提供開放式進出通道、24/7全天候開放的駕駛員休息室及咖啡館,將EV駕駛員的舒適性置於其充電網絡的核心。Ekoen公司的充電技術骨幹來自Kubik創立的Ekoenergetyka-Polska公司,該公司是電動巴士充電基礎設施的製造商。Ekeon公司報告稱,Ekoenergetyka-Polska公司與該公司的合作關係將確保其充電中心始終配備最新的充電技術。Ekoen公司聲稱,其充電中心將是加快波蘭及歐洲電動汽車行駛速度的關鍵,在歐洲,電動汽車主要在城市中發展,但那裡的充電車位不足,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此充電中心不僅可為個別城市居民提供充電,而且為計程車及最後一英里(last-mile)的運貨公司提供充電,亦將成為城市清潔交通過渡的重要工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9 PAP, PolandIn, TVP Info 由於波蘭天氣晴朗,在4月28日星期三中午,波蘭創下其歷史上最高的太陽能發電量紀錄。太陽光電廠(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幾乎滿足波蘭15%的電力需求。 4月28日12:30時,波蘭太陽光電廠的發電量為3.185 MW,而波蘭太陽能裝置的總容量為4,300 MW。這意味著在高峰期,太陽光電廠提供了75%的綠色能源。波蘭的太陽光電裝置數量每年都在增加。2020年,太陽光電廠的潛在容量增加2,500MW。太陽能板不僅在單戶住宅中很受歡迎,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型商店或公寓大樓中。根據「波蘭2020年的微型太陽光電裝置市場」報告,波蘭每12棟建築物都配備了家用太陽光電系統。去年,該市場的價值約達100億波幣(21.8億歐元)。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4.28 Biznes Polska 法國阿爾斯通(Alstom)波蘭分公司已經與德國LNVG公司簽署一份合約,將交付34架Coradia Stream高容量的雙層火車。該合約的重要部分,金額約7.6億歐元,將在波蘭霍茹夫(Chorzów)市的阿爾斯通·康斯塔爾(Alstom Konstal)公司履行。 據阿爾斯通告知,已簽訂的合約還包括30年的火車服務及不間斷的零組件保固。 阿爾斯通波蘭分公司是該計畫的重要環節。在霍茹夫市的Alstom Konstal工廠,將生產68台設備齊全的單層火車。在霍茹夫的工廠進行測試後,該火車廂將由火車運往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此外,阿爾斯通波蘭分公司還將為86輛雙層火車廂提供底盤和側壁(chassis and sidewalls)。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亞伯達省獲全球最大電商亞馬遜(Amazon)之綠色能源產業重大投資。亞馬遜宣布將在卡加利東部的Newell郡投資一項再生能源計畫,規劃一項80MW的太陽能發電案。 此太陽能發電案將為電網生產超過195,000 MWh的再生能源,足以提供超過1萬8,000個加拿大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隸屬於彭比納研究所(Pembina Institute)商業再生能源中心主任Rebecca Nadel表示,亞馬遜的這項綠色能源投資是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太陽能財務性虛擬購電合約 (Virtual Power Purchase Agreement)。這項交易使亞馬遜躍升為加拿大採購再生能源領導企業,並進一步證明加拿大再生能源市場的成長潛力。 此外,加拿大再生商業中心(Business Renewables Centre 簡稱BRC)表示,最近該中心達成一些重要投資交易,包括與亞馬遜、Labatt和Maple Leaf等公司的交易。BRC主任Rebecca Nadel表示,過去兩週中,該單位獲得之能源交易多於過去兩年,並且涉及不同行業領域,包括能源公司、銀行業、通訊業,這些公司都在努力實現採購再生能源或減少碳排放等方面之設定目標。 除亞馬遜的再生能源投資外,其他如Shell公司風力發電的投資,將可能提供約100MWH的電力。Nadel認為,亞省在再生能源投資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並相信其他省份也將隨之效仿。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央行於4月21日公佈加拿大經濟季度展望報告,預估加國今(2021)年經濟成長將放緩,因此基本利率維持0.25%不變,該行表示受疫情衝擊的經濟復甦「仍需特別貨幣政策支持」。 同時,央行大幅提高對加拿大經濟成長預期,從先前預測的4%上調至6.5%,並預期2022年下半年將出現經濟復甦,早於先前預測的2023年。 此外,加國央行表示將減少因應疫情而購買之政府債券,繼續努力達成通膨2%的目標,且加拿大央行認為明(2022)年下半將可能達到通膨目標。 在消費者支出的刺激下,央行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為6.5%,較上一季預期調高2.5%,且亦高於聯邦預算報告預估之5.8%經濟成長。央行預測明年經濟成長將放緩至3.7%,而2023年則將放緩至3.25%;聯邦預算報告則預測明年成長為4%,2023年放緩至2.1%。 加國央行報告指出,目前因應第3波疫情實行更嚴格封鎖措施將導致失業擴大,威脅就業市場復甦和成長速,央行將密切關注勞動市場變化。據3月份就業數據,央行估計,若要恢復疫情前就業率水準,還需雇用約30萬人,加上人口成長,則需增加更多工作機會。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副總理兼財政部長Chrystia Freeland於本(2021)年4月19日向國會提交2021年財政預算報告,除說明疫情期間各項紓困措施之財政支出外,並勾勒未來紓困、社會福利支出、財政改革規畫、經濟發展方向,以及如何改善因新冠疫情而突顯之加國社會經濟缺陷與不公平現象。 此份《就業、成長與韌性復甦計畫》(A Recovery Plan for Jobs, Growth, and Resilience)內容包括延長對企業和國民的疫情緊急援助、為全國託兒計劃投入300億加元、提高聯邦最低工資,並承諾為綠色投資項目提供176億加元資金等。 其他重點內容概述如下: (一) 疫苗普及有助經濟復甦:新冠疫情爆發使全球經濟具高度不確定性,以致加國上(2020)年經濟成長創歷史新低,達到負5.4%。隨著疫苗普及,全球經濟逐漸恢復成長,預估加國本年經濟成長率將達5.8%,2022年預估達4%;就業表現將落後經濟復甦,惟預估本年失業率可自上年9%降至7%。 (二) 財政赤字:加國上(2020-2021)年財政年度(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赤字達歷史新高之3,542億加元(約2,834億美元),使聯邦債務與GDP之比例自31.2%上升至49.0%,受到疫情穩定及全球經濟復甦,2021-2022財政年度赤字縮小至1,547億加元,2022-2026年間每年赤字可望縮減至307億,逐步回復至疫情前之水準。 (三) 新增1,014億加元財政支出,刺激經濟: 1. 疫後加國將致力發展之產業包括: (1) 淨零碳排經濟:提撥176億加元之綠色復甦預算,以創造就業、打造潔淨產業、因應氣候變遷並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其中50億加元將用於協助汽車、航太、油氣與建築等產業擴大投資與研發潔淨技術; (2) 創新與生技製造:擴大策略創新基金(Strategic Innovation Fund)、創投基金與人工智慧研發,促進加國創新技術發展;提出跨加拿大基因策略(Pan-Canadian Genomics Strategy)以建立加國生技製造與因應疫情能量,加速生命科學研究及商業化,並加強臨床試驗,促進加國製藥、醫療器材及其他健康產業發展; (3) 協助受疫情影響最劇產業:持續協助旅遊業與航空業度過疫情,包括提供紓困補助,加強衛生安全與檢測能力; 2. 其他措施包括:加國將延長疫情紓困措施、補助雇主僱用員工薪資、調高聯邦最低工資至每小時15加元、協助中小企業成長、建立全國早期學習與幼兒托育幼統、協助女性企業家以及改善醫療照護與長照系統等。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日前加拿大聯邦自由黨政府宣布2年來第1次預算案,除提出經濟振興措施外,另首次公布課徵數位服務稅及奢侈品等多種新稅計畫。 自2013年迄今加美兩國政府試圖徵收所謂「Netflix稅」,但一直沒結果,據現行規定,數位平台服務商如Netflix、Amazon和Spotify等並不需以在加拿大提供線上服務獲得營業額而繳納與加拿大公司之相同稅率。 此次預算決定,無論國際間是否於本年中旬對課徵數位服務稅取得共識,加拿大政府計劃在明(2022)年1月1日開始課徵數位服務稅,針對年營收超過7億5千萬歐元,且大量使用加國民眾資料及內容之數位服務公司,課徵3%之數位服務稅,預計5年內可創造34億加元之稅收。 針對奢侈稅,加國聯邦擬於明年1月對售價逾10萬加元之汽車與私人飛機及售價逾25萬加元之遊艇課徵奢侈稅,預計5年內將創造6億元稅收。 針對電子商務適用貨物與服務稅(GST)/合併銷售稅(HST),加國已要求跨境提供商品及服務之外國公司自本年7月起須繳交相應之GST/HST。另,針對非居民(Non-Resident)課徵空屋稅,非加國居民擁有之加國房產若處於閒置狀態,須於明年1月起繳交房產價值1%之空屋稅,預計每年創造1億7,500萬加元稅收。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能源管理局(Canada Energy Regulator,簡稱CER)最新報告數據顯示,去(2020)年加拿大石油單日平均進口量約55.5萬桶,低於2019年的69.3萬桶。據了解,這些進口石油大部分來自美國,約占加國石油進口量的77%,高於2019年的72%,而來自沙烏地阿拉伯、奈及利亞和挪威的石油,則分別占去年加國石油進口量的13%、4%和3%,遠遠落後於美國。 加拿大能源管理局首席經濟學家Darren Christie表示,10年前美國原油占加拿大石油進口量不到10%,近年來加國進口美國石油遽升的變化主因在於美國產量倍增,加國成為接收美國增產石油的主要市場之一。對加拿大煉油廠而言,相對從海外進口原油,亦偏向距離更近、成本相對更經濟的美國供應來源。 雖然去年加拿大石油出口量為進口量的6.5倍,且其中大部分出口至美國,但加國仍依賴石油進口以供應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大西洋省份的煉油廠。 加拿大能源管理局表示,加國煉油廠加工本國原油比例不到1/3,去年加國約40%的煉油廠透過進口原油來滿足煉油需求。加拿大能源管理局分析,儘管加拿大石油產量足以滿足本國內煉油需求,但煉油廠因各種原因需進口原油,包括缺乏連接國內供應源的輸油管,某些煉油廠對特定類型產品原料有特定要求及其他經濟方面考量等。然而,2020年加拿大石油進口量下降主要與疫情有關,因為旅行限制導致對精煉石油產品的需求下降,煉油廠對原油的需求亦相應減少。
A:根據瑞士中央銀行(SNB)發布之新聞稿,該行於2021年第一季獲利預估約為377億瑞郎,該行表示主要原因是外匯投資獲利約399億瑞郎及投資股票市場的獲利增加,另黃金儲存損失約23億瑞郎。 財經專家指出,瑞士央行主要收入為外匯貨幣、金融資本市場投資及黃金儲存,由於2021年第一季的全球股市表現良好及瑞郎貶值影響,導致瑞士央行第一季獲利增加。 資料來源: 瑞士中央銀行(SNB) 日期: 2021年4月29日
A:奧媒「信使報」(Kurier)本(110)年4月29日報導,根據奧地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Bank Austria)頃公布奧國2021年4月份製造業景氣報告,其中較重要指標為:採購經理人指數(PMI)64.7點,創1998年來新高。就業指數續上升至59.1點,係自2018年7月份以來最高。該報告重點如下: 一、 奧國製造業加速復甦: 奧國製造業在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第一波大流行期間遭受嚴重衝擊,惟下半年起即開始緩慢恢復。自2021年初起在亞洲及美國景氣暢旺帶動下,與歐洲各國景氣同時加速復甦,不但採購經理人指數創新高,未來中期信心指數(對未來12個月之國內製造業前景信心度)亦高達70.6點。 二、 需求增加,產能微降,訂單積壓: 奧國企業國內外訂單皆明顯增加,接單指數達64.8點(較今年3月增加1.5點),惟產能指數微降至62.4點(較3月份減少0.5點),主要原因係原物料出現供應瓶頸,以致生產線未充分發揮產能。由於訂單激增及產能無法大幅提升(甚至出現微降),導致訂單積壓情形嚴重,指數創歷史新高達67點。 三、 採購成本大幅增加: 包括化工原料、電子零件、鋁鋼等金屬、塑膠及木材等價格均呈強勁上漲趨勢,採購成本指數高達85.7點(2021年67點),大幅壓縮企業獲利空間。惟即使上述上游原料產品採購價格高卻仍然供不應求。 四、 製造業就業指數: 奧國製造業就業指數於2020年4月降至最低40點後即逐月微升,至2021年4月上升至59.1點,創下自2018年7月分以來最高點。
A: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2021/04/23 根據比利時交通工具產業協會Traxio統計數據,2020年比利時共售出228,400輛電動自行車,較2019年成長18%,顯示疫情使消費者購買電動自行車的意願大幅提高。其他歐洲國家也呈現相同情況,2020年荷蘭共售出547,000輛電動自行車(+30%)、法國514,672輛(+29%)、德國190萬輛(+43%)。相較於電動自行車的亮眼成績,非電動自行車的銷售則普遍下降。 2020年比利時共售出592,000輛新的自行車(含電動與非電動),與2019年相比小幅成長4%,成長幅度有限之主因為存貨耗盡。無論電動與否,目前全球的自行車零售商皆面臨供不應求的狀況,目前在比利時購買一輛新的電動自行車的等待時間介於4到6個月,甚至更長。電動自行車不僅有部分缺料的問題,更要面臨半導體供貨不足的現況,對於該產業而言,短期之間增加產量並不容易,需要一定時間調整整個產業鏈。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比利時有348,210輛自行車是在專賣店售出,占全國總銷量58.8%;電動自行車的部分則有49.16%是在專賣店售出。
A:資料來源:Echo經濟報2021/04/10 比利時將從歐盟獲得59億歐元的復甦重建基金,比利時聯邦與區域級政府於2021年4月2日提交給歐盟執委會的新版復甦計畫共有5大主軸:能源氣候、數位發展、交通運輸、社會福利與教育、未來經濟。其中交通運輸的部分可歸納出3大重點。 一、增建自行車道 布魯塞爾是歐洲塞車情形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一,駕駛人平均每年為此浪費140小時。自行車不但是城市裡最有效率的交通工具,更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助於增進居住品質。遺憾的是比利時每年仍有10,000多名自行車騎士因交通事故受傷,據統計2019年有94人因此死亡。為了減少民眾使用自行車的不安全感,比國政府將以復甦重建計畫改善自行車道之基礎建設以及路線連結。為此法蘭德斯區政府計劃投入預算3.52億歐元並將結合強化原本規畫之當地項目。瓦隆區政府將與聯邦政府和其他行政區合作,建造連接布魯塞爾和瓦隆布拉邦省(Brabant Walloon)的快速自行車道,預計在2024年之前完成。布魯塞爾區政府計畫打造至少20公里的自行車道網絡(預算2,000萬歐元),並將重新規劃歐盟主要機關所在的舒曼區,以大幅減少汽車流量(預算1,740萬歐元)。 二、改善大眾運輸系統設施 為減少交通運輸所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量(2017年占比利時總排放量23%),改善大眾運輸系統設施自然是首要目標。聯邦政府目標為至2030年將鐵路貨運量翻倍。在客運方面,法蘭德斯區政府目標為至2024年實現40%永續性交通方式;瓦隆區政府目標為至2030年將大眾運輸占比由13%提升至25%;布魯塞爾區政府目標則為將選擇開車為移動方式之比例從三分之一降到四分之一。聯邦政府編列2.75億歐元預算,欲將鐵路網絡現代化,使其更適合貨物運輸之用,包括改善港口基礎建設設施,以及提高布魯塞爾和盧森堡之間的運行速度。聯邦政府將再撥7,500萬歐元,改善車站內針對使用自行車和身心障礙人士旅客所需要的設施,此外亦規劃1,500萬歐元預算推行“Smart Mobility”計畫,將開發應用軟體以方便民眾自由更換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三、綠色巴士和電動車充電站 在道路運輸方面,法蘭德斯區政府和布魯塞爾區政府欲將旗下的公車公司De Lijn和STIB“綠化”,分別向歐盟申請9,300萬歐元和5,500萬歐元的資金。在充電站方面,聯邦政府預計採取暫時性減稅措施,以鼓勵個人,公司或商店申請裝置充電站(預算3,200萬歐元)。法蘭德斯區政府則計劃在公共領域和可對外開放之私人土地上新建3萬個充電站(預算3,000萬歐元)。
A:根據媒體引用沙烏地統計總局(Saudi General Authority for Statistics)數據報導,去(2020)年沙烏地與埃及在非石油產品貿易金額為44億美元,高於前(2019)年的41億美元。 儘管沙烏地去年整體進口受COVID-19疫情及國內需求減少等影響下跌9%,埃及出口沙烏地仍自前年的23億美元成長至26億美元,沙烏地成為埃及第2大出口市場,主要係農產及食品出口表現極佳。
A:據媒體引用阿拉伯-巴西商業協會(Arab-Brazilian Chamber of Commerce, ABCC)統計報導,本(2021)年第1季巴西出口至阿拉伯各國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22.5%至29.1億美元。 其中,沙烏地本年第1季自巴西進口5.2616億美元,成為巴西最大之阿拉伯進口國,巴林排名第2,自巴西進口4.0636億美元,其次為埃及的3.7926億美元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的3.522億美元。 巴西出口至阿拉伯各國之主要產品為鐵礦砂,以及糖、禽肉、牛肉、穀片等食品,其中大豆及玉米出口成長達歷史新高。 至於阿拉伯各國出口至巴西金額則為13.1億美元,年增11.2%。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藥品暨醫療器具公司(SPIMACO ADDWAEIH)頃與瑞士製藥大廠-羅氏藥廠(Hoffmann La Roche)簽署協議,將於沙烏地進行在地化製造抑制免疫反應(immunosuppressive)之專業藥品,用以治療器官移植後出現之排斥反應。 上述協議將使沙烏地首次在地化製造該等先進藥品,而製造業為沙烏地賴以推動經濟發展多元化的重要產業之一,政府盼藉此提國內在高藥品及其他醫療產品之自給自足率。 據悉,SPIMACO之製藥設施係位於沙烏地中北部之Qassim省之工業區,距離首都利雅德320公里。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不動產發展基金(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und, REDF)與國家商業銀行(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NCB)頃簽署合作協議,將針對適用沙烏地購屋計畫Sakani者提供貸款金融貸款及住宅服務。 上述協議係REDF與國內金融機構簽署之第4個同類協議,旨在透過貸款補助促進國內民眾購屋,以維持及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Sakani目標為在2030年將國民擁有房產率提高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