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4)月20日報導稱,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頃公布統計數據,本(2021)年3月國內工具機訂單額計406億日圓,較上年同期增加18.7%,係自2018年11月以來首度正成長,主要係因半導體市場需求暢旺及汽車生産復甦等,致使生産設備的需求增加。 另,若加計海外的訂單,3月份日本工具機訂單總額計1278億日圓,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65%,且連續5個月呈現正成長。帶動日本國內工具機訂單,主要係數位中心及5G半導體用之工具機需求暢旺。 此外,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亦同時公布日本2020年度(2020年4月~2021年3月)工具機訂單總額計9884億日圓,較上年下滑10.1%,主要係因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影響,導致生產企業暫緩採購工具機械。 雖日本工具機內需訂單大幅復甦,惟其前景仍存在隱憂,若瑞薩電子工廠火災等導致半導體晶片短缺時間拖長,日本汽車廠商生産計劃可能向下調整或採取展緩生產,屆時工具機訂單可能遭受負面衝擊。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4)月20日報導稱,日本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公司頃宣布,因本年3月遭受祝融而部分停工之茨城縣那珂工廠,可望在本年7月起恢復正常供貨,較原預定時間稍為落後。 由於半導體產製工程繁複,之前瑞薩電子預估在遭受祝融後約100天可進行恢復供貨,惟因部分設備難以修復等導致整體生產線延遲回復。對於本次火災原因,該公司認為是過載電流導致電線斷裂,引發設備的樹脂燃燒起獲,真正原因尚待最後調查確認。 因本次瑞薩電子的火災及北美寒潮等負面影響,導致全球汽車半導體晶片供應不足,日本多家汽車大廠被迫暫停或減產。目前全球半導體晶片仍然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廠商生産及供貨的正常化需要進一步加快速度。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4)月20日報導稱,日本政府自本月19日起在全國國際航線機場採取嚴格邊境管制入境措施,檢查要求所有來自海外的入境旅客提交之出境前72小時內檢測證明,若檢測條件有不合規定之處,原則上拒絕入境。 日本政府本(2021)年3月起要求各家航空公司對沒有檢測證明的旅客,拒絕其搭乘前往日本的飛機,惟對持檢測條件不合規定之證明入境日本時,採取讓旅客在檢疫所指定的住宿設施隔離及第3天接受檢測等替代作法。上述該項替代作法已於本(4)月19日停止實施。 依日本厚生勞動省之檢測條件規定,在出境前72小時內取得鼻咽或唾液樣本有效,此外並不接受抗原檢測及抗體檢測。日本自去(2020)年12月首度確認變種病毒株在國內感染傳播,爰日本政府已於本年1月起暫停部分已重啟的商務目的往來。鑑於新冠疫情持續在國內擴散及變種病毒株流行,日本政府已要求國內外航空公司限制入境人數。

A:依據日本電子情報技術産業協會(JEITA)公布資料,受到疫情減少外出影響,2020年度日本數位家電出貨額達1兆3,640億日圓,較上年度成長4%,間隔1年呈現增加趨勢。其中薄型電視等影像機器為6,701億日圓,成長2.8%。汽車導航等設備為6,156億日圓,成長7.4%。音響機器為783億日圓,成長9.6%。 另,筆記型電腦出貨量為1,077.5萬台,成長56.1%,首次超過千萬台。主要原因為居家上班需求及政府推動中小學每人配置電腦設備政策。

A:依據NHK、共同社等報導,日本政府自4月19日起加強機場入境管制措施,自國外入境日本旅客所提出72小時內檢測證明(必須採取鼻腔黏液或唾液樣本進行檢測,不接受抗原或抗體檢測),如有不合規定之處,原則上拒絕入境。19日自荷蘭返國的日本人因檢體不合規定,以及自美國入境者因檢驗證明超過72小時,已遭拒絕入境及遣返。另,鑑於疫情擴大及變異毒蔓延,日本政府並要求國內外航空公司限制入境人數。

A:依據NHK、時事通信社等報導,大阪府於4月20日向日本政府要求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對此,首相菅義偉表示,近期將根據東京、大阪及兵庫等3都府縣疫情狀況,檢討發布第三次緊急事態宣言的必要性。另,渠強調即使發布宣言也不會影響奧運、帕運之舉辦。 另,野村總合研究所預估東京、大阪宣布緊急事態宣言1個月,經濟損失約1兆日圓(東京7,240億日圓,大阪2,730億日圓),GDP衰退0.35%,失業人口增加7.6萬人。

A:

A:

A:

A:

A:

A:

A:一、菲媒報導,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於4月18日表示,儘管曾有報導指出日前於法國發現之COVID-19新病毒無法藉由RT-PCR檢測發現,惟世界值得信賴之研究機構,例如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及史丹佛大學等專家皆不同意該項說法,爰該部暫無調整檢測標準之計畫。 二、R次長另表示: (一)菲國近日新增642個新冠變種確診病例,其中266個病例係感染源自英國變種病毒、351名病例感染源自南非變種病毒,另有25名病例感染源自菲律賓本土變種病毒。惟因缺乏足夠數據資料,該部無法確認菲律賓本土變種病毒對菲國公共衛生是否構成重大威脅,呼籲民眾務必遵守相關衛生規範,以防疫情擴散。 (二)迄今菲國累計共有658個英國變種病毒病例、695個南非變種病毒病例,以及148個菲律賓變種病毒病例。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商務部的報告顯示,2020-21財年截至4月2日,緬甸與印度之間的邊境貿易達到1.55億美元。在此期間,邊境貿易與上一財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880萬美元。緬印的邊境貿易總額中,緬甸計出口1.54億美元及進口70萬美元。 2020年3月,因新冠肺炎疫情,緬印邊境貿易區關閉了邊境,包括Tamu鎮及印度莫雷鎮之間的邊境點。然而,隨著該地區COVID-19感染人數下降,邊境貿易已於本年1月6日恢復。大多數印緬邊境貿易都要經過欽邦的Tamu過境點及Reed過境點。相比之下,雙邊貿易的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船舶運輸的。 根據緬甸商務部的統計,在2020-21財年,Tamu邊境貿易站的總貿易額為3,115萬美元,出口價值3,076萬美元,進口39萬美元。同期,Reed邊境貿易站的總貿易額為1.24億美元,其中出口為1.24億美元,進口為34萬美元。緬甸主要向印度出口水果及蔬菜、海洋及林業產品,從印度進口藥品、電子產品、摩托車、棉紗、非合金鋼等建築材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提供的統計,緬甸貿易逆差從2019-20財年同期的12.9億美元大幅收窄至2020-21財年上半年的1.68億美元。進口的急劇下降是本年貿易赤字減少的一個因素。本財年10月1日至4月2日期間,緬甸對外貿易從去年同期的203.6億美元大幅下降至157.8億美元。本財年出口估計為78億美元,進口估計為79億美元。與2019-20財年相比,出口下降逾17億美元,而進口下降28.5億美元。 新冠肺炎大流行引發緬甸進出口大幅下滑。海上貿易及邊境貿易均因新冠病毒的影響及政治變化而下降。鄰國加強了邊境安全,限制了貿易時間,以遏制病毒的傳播。出口業者表示,私人銀行關閉導致的貨幣流通短缺降低了經濟效率。世界銀行指出,政治上的不確定性、經濟的主要貢獻者流動性降低,以及對銀行、企業運營、物流及網絡服務的某些限制。 根據中央統計局的數據,緬甸2019-20財年的貿易赤字為13億美元,2018-19財年為11.4億美元,上一個小預算期(2018年4月- 9月)為13億美元。根據2020-21年度國家規劃法,緬甸已訂定出口160億美元及進口180億美元的目標。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截至今年4月2日,緬甸與泰國之間的雙邊邊境貿易已逾19億美元,該預算年度從10月份開始。在此期間,緬甸對泰國的出口總額為13億美元,而進口總額為5.89億美元。緬甸主要通過7個邊境檢查站與鄰國泰國進行邊境貿易—大其力、苗瓦迪、高當、丹老、提基、Mawtaung及Maese。在6個多月的時間裡,苗瓦迪邊境的雙邊貿易額達到7.29億美元。 緬甸主要向泰國出口天然氣、漁業產品、煤炭、錫精礦(tin concentrate)、椰子(鮮及乾)、豆類、玉米、竹筍、芝麻、成衣、鞋類、膠合板及單板(Veneer)、碎米以及其他商品。它從泰國進口機械等資本品、水泥及化肥等工業原料、以及化妝品、食用植物油及食品等消費品。根據緬甸商務部的統計,2019-2020財年,緬甸與泰國之間的雙邊貿易額為51億美元,2018-2019財年為55億美元。

A:一、香港政府於4月18日宣布,自4月20日起,禁止來自菲律賓、印度及巴基斯坦之班機2周。此舉係因過去14天有數個境外移入COVID-19病例帶有高傳染率之N501Y變種病毒,而菲律賓、印度及巴基斯坦被列為「極度高風險國家」。菲國勞動部評估,約有1,300名菲籍移工將受該禁令影響。 二、菲國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署長Eric Domingo於4月18日表示,該署業核准2位醫師使用治療癌症與愛滋病之藥物leronlimab,作為治療COVID-19之恩慈(compassionate)用藥。 三、菲國衛生部發言人Maria Vergeire次長表示: (一)該部接受食藥署(FDA)之建議,重新核准60歲以下民眾可以接種AstraZeneca疫苗。3月上旬抵菲之52萬5,600劑AZ疫苗幾乎用罄,下批預計於5月或6月初透過COVAX機制抵菲,以提供民眾施打第2劑之用。 (二)迄4月18日止,菲國已接種第1劑疫苗之民眾已逾120萬人,另有超過19萬8,000人已接種第2劑疫苗。

A:路透社報導,韓國POSCO彩塗鋼鐵有限公司(POSCO Coated and Color Steel-POSCO C&C)宣布,將終止與緬甸經濟控股有限公司(MEHL)的合資企業。這家韓國公司稱,正在就收購MEHL 30%的股份進行談判,以便以完全所有權繼續運營。該合資企業主要生產用於住宅及工廠屋頂的金屬薄板,2020年營業利潤為20億韓元(179萬美元)。 POSCO表示該公司將繼續緬甸的業務,已經通知MEHL擬購買其持有股份。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投資暨對外經濟關係部(MIFER)聯合部長 Aung Naing Oo於4月14日下午在該部主持與相關部會的協調會議,以解決製造業投資問題。部長強調,世界各國,特別是亞太地區各國都在吸引外人直接投資(FDI)。全球經濟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嚴重影響,去年全球投資計下降42%,2021年則將下降5-10%。在此背景下,各國都在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此外,他要求投資相關部委及地區管理委員會代表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及規定,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及時解決投資者提出的經營問題。 隨後,與會官員討論了工廠的安全運營、財務、勞工等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MIFER聯邦部長及副部長促成本次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來自內政部、計劃、財政及工業部、信息部、勞工、移民及人口部、緬甸聯邦總檢察長辦公室、中央銀行的高級官員以及來自勃固、伊洛瓦低及仰光地區行政委員會的成員。

A:一、菲媒報導,為降低疫情衝擊,菲貿工部頃啟動線上國家手工藝品博覽會(NACF)手工藝品店,為來自菲國17個地區原住民之編織品及手工藝品提供一個線上交易平台,銷售包括領帶、圍巾、耳環及編織口罩等紡織品;籃子、花盆及枕套等家居飾品;點心、水果酒及茶等產品。 二、貿工部部長Ramon Lopez表示,NACF線上手工藝品店將為來自菲國及全球之手工藝品提供更廣泛之交易機會,有助菲國於2025年實現兼具包容性及繁榮之經濟成長,並創造菲國就業機會,提高菲國民眾收入,並協助菲國減貧及疫後復甦。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