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GI)報告,就全球經濟而言,COVID-19疫情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衝擊,對供需雙方均產生負面影響。於此,同時,企業針對疫情採取的措施可大幅提高生產率。 倘企業行動規模擴大並,需求將持續穩定增長,2024年前有機會將勞動生產率增速提高約1個百分點,在醫療保健、建築、資訊和通信技術以及零售領域獲得最高的生產力增長。惟倘多數公司不投資並且投資公司遇到發展問題,則生產率增長可能仍然很低。 2024年世界勞動生產率年成長率可能為1%,而在俄羅斯,此成長率可能更為顯著。有利的因素包括,全球對俄羅斯經濟所依賴的採掘業產品需求激增。此外,在俄羅斯有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員,包括數位技術,可以成為發展的驅動力。同時些許技術和企業論新穎性和品質處列於世界前茅。俄羅斯擁有人員、經驗、技術、資金等條線,有望快速實施經濟各個領域突破性計畫。 https://tass.ru/ekonomika/11060201 (Y)
A:俄國副總理Tatyana Golikova本(4)月12日宣布,自4月15日起暫停與土耳其和坦尚尼亞之間的航班,至6月1日止。俄國旅行社協會主席Maia Lomidze表示,此一決定嚴重影響俄國旅遊市場;Lomidze指出,俄國旅遊業者已售出50萬人次的土耳其旅遊行程,總金額達到350億盧布,停飛的決定導致旅遊業者面臨崩潰。土耳其記者Abdurrahman Kamburoglu表示,俄國政府的決定對土耳其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俄國Alean旅行社總經理Larisa Akhanova則持不同看法,她表示,俄國國內渡假勝地已準備好迎接觀光人潮,Akhanova認為,暫停土耳其與坦尚尼亞航班的期限不長,沒有必要過度恐慌。 https://echo.msk.ru/news/2821052-echo.html (Y)
A:彭博社報導指出,俄國政府希望藉由增加國家財政支出,恢復遭到疫情打擊的經濟,目前正在籌措資金,相關方案包括俄羅斯國家財富基金(Russian National Wealth Fund)提撥專款、增稅、動支其他專案預算等。據悉俄國總統普丁將在4月21日的國情咨文提出振興經濟的具體措施。 (https://echo.msk.ru/news/2821216-echo.html) (Y)
A:莫斯科市副市長Anastasia Rakova本(4)月13日表示,為擴大疫苗接種,市政府決定為行動不便的市民提供「到府接種疫苗」的服務;曾向市政府登記「居家照護服務」的民眾有資格優先申請到府接種疫苗。 https://echo.msk.ru/news/2821070-echo.html (Y)
A:俄羅斯工業貿易部長曼圖洛夫(Denis Manturov)表示,俄羅斯需再建立幾十家一次性橡膠手套工廠。現有產能為每年2億雙,而2020年需求倍增,國內手套消費量達35億雙。需要建立相關工廠以供給至少二分之一國內需求,估計至少需60條新生產線;約30、40家工廠。 現在阿爾馬維爾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每年生產約3,500萬雙鞋,另外兩家企業生產5,000萬雙鞋,現今位處陶里亞蒂的新工廠每年將生產1.1億雙。即使設立此一新企業,國內產量僅佔國內市場5%。與此同時,設立製造廠能為國內石化企業提供供應合成橡膠之機會;即便在俄羅斯使用外國原材料生產手套,成本亦較在國外購買成品便宜。 https://tass.ru/ekonomika/11002845 (Y)
A:1. 4月13日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表示,韓方將與國際組織、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努力阻止日本排放核廢水;並強烈要求日方透明公開所有資訊,以及採取保障海洋生態安全的具體措施。同日韓外交部召見日本駐韓大使表達抗議。 2. 4月13日31個韓國公民團體組成“脫核市民行動”並發表聲明,譴責日本政府擅自決定海放核電站廢水,並將日本政府的決定界定為核恐怖活動,將謀求一切手段阻止污水入海。 3. 韓國主要大型超市如e-mart、樂天、Homeplus雖已自2011年起停售日產海鮮,4月13日再次公告繼續停售,而其他諸多百貨商家也跟進自即日起停售日產海鮮。 4.韓國海洋水產部因應措施包括:(1)針對韓國東部、南部海域和濟州道沿海等13個主要海域的放射性物質監測次數從原先的4次增至6次;在日方排放核電站污水後,要求韓籍船舶儘量避免停靠福島、宮城郡、青森縣、岩手縣等地的港口。(2)海水部將同食品醫藥品安全處、海洋警察廳和各地方政府聯手嚴格管理水產品安全;按照日方的排放計劃,同相關部門聯手擴大實施對疑似核污染的海域和遠海水產品的調查;對虛報水產品原產地的行為予以嚴厲懲罰。 5.韓國自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以來,即禁止進口福島和其附近8個縣的水產品及14個縣27種農產品。韓國每年平均從日本進口海鮮約3萬噸,其中進行溯源監測的8種產品進口量為2.1萬噸,佔70%。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金融科技新創企業Prexle自天使投資人(angel investors)募得250萬里雅(約67萬美元)資金,該公司提供雲端銷售點(point-of-sale)資訊軟體服務平台,供零售業店家管理存貨、消費者需求、訂單、優惠折扣、建立營銷成果報表等,此次成功募資,將有助帶動沙烏地零售業發展。 Prexle對此表示,沙烏地政府在本(2021)年底前將修訂新法,使國內交易之帳單明細全面電子化,Prexle業務發展將受惠於該項新法規。 據統計,由於國內消費者在COVID-19疫情期間使用線上購物頻率大幅增加,沙烏地去(2020)年的數位支付交易量較前(2019)年大幅成長75%至28億次,交易金額則成長24.1%至3,490億里雅。 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之數位支付作業管理公司Network International表示,其在沙烏地境內的非現金交易業務量自2017年的8%成長至2019年的16%,沙烏地成為該公司業務量成長最快速市場之一。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財政部與政府資源管理系統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Government Resource Systems, NCGR)推出線上服務平台Etimad,以處理政府專案合約商及供應商提出的請款需求,業者可直接向該平台提出申請。 由於政府營建案常發生不可預期事件、原始設計變更、需求變更等意外,使民間承包業者須依合約向政府申請額外款項,上述平台因此而生,以提供作業效率及透明度,亦有助更多民間業者有意願參與國內各項發展專案。
A:馬來西亞「亞通公司」(AXIATA)與「數位網路公司」(DIGI)大股東挪威電訊(Telenor)盼於本(2021)年第二季將「天地通亞通公司」(Celcom Axiata Bhd) 與數位網路公司達成合併馬國流動電訊業務的交易談判,估計雙方將於一年內完成合併程序。 亞通公司頃發布消息稱,根據最新進展,亞通公司與挪威電訊將於本次合併後組成的企業擁有相等股權,即各持股約33.1%,而亞通公司聯合數家馬國機構基金,即雇員公積金局(EPF)、國民投資公司(PNB)、公務員退休基金局(KWAP),總持股將逾51%,以維護國家利益。 配合交易,亞通公司將會獲得相等於合併完成後數位網路公司的33.1%股權新股,以及約20億馬幣(約4.83億美元)的相同現金,其中來自數位網路和挪威電訊各占17億馬幣(約4.1億美元)及3億馬幣(約7,245萬美元)新債務。 雙方合併後的企業將命名為「天地通數位網路」公司(Celcom Digi Berhad),並維持馬國股票交易所上市地位。 本次合併無論在市值、營收或盈利層面上,將會成為馬國最大電訊服務營運商,預計營收達124億馬幣(約29.94億美元),營運盈利約57億馬幣(約13.76億美元)及1,900萬名用戶。雙方亦同意建立世界一流的創新中心,以促進第四次工業革命(IR 4.0)數位化轉型,5G用戶開發和其他技術推進。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貿工部(MITI)頃發布消息指出,馬國前對中國大陸、韓國及越南進口之合金及非合金冷軋鋼捲等產品,厚度介於0.20mm至2.60mm ,及寬度介於700mm至1,300mm (Cold-Rolled Coils of Alloy and Non-Alloy Steel,海關稅則號列為7209.15.0000, 7209.16.1000, 7209.16.9000, 7209.17.1000, 7209.17.9000, 7209.18.9900, 7225.50.1000, 7225.50.9000)課徵反傾銷稅(稅率由2%至42.08%不等,實施期限由2019年5月8日至2021年5月23日止),嗣經國內製造商Mycron Steel CRC S/B公司向該國提出要求檢討有關徵稅政策,該部正進行落日復審 (Sunset Review)調查。該調查主要係探討若終止對前揭產品課徵反傾銷稅,傾銷事件是否重演,以免對當地業者造成傷害。 請願人宣布原產於大陸及越南的前述產品,其出口價格低於出口國國內市場的價格,盼馬國政府繼續對前述產品徵收反傾銷稅。請願人認為,從替代進口的傾銷有所增加,對馬國國內工業造成了實質性損害。 馬國貿工部將根據該國1993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令及1994年反補貼及反傾銷關稅法規,於本年4月12日起對中國大陸、韓國及越南進口之合金及非合金冷軋鋼捲等產品展開落日復審。預計於180日內公布檢討結果。 馬國貿工部已擬定針對前述調查之問卷,將於4月27日前對利害關係人(進口商、外國製造商、出口商及公會組織)進行問卷調查,並請前述單位於5月11日前提供書面意見(含支持證明)送貿工部參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據媒體報導,沙烏地石化業者Advanced Petrochemica將於東部臨海之Jubail工業城興建2座總值4.85億美元聚丙烯工廠,預計37個月內可完工投產,屆時產能合計可達80萬噸,以滿足持續上升的市場需求。目前Tecnimont已與Advanced Petrochemica 簽約取得工廠設計、採購及營造之統包業務。 沙烏地為全球最大石化產品供應國家之一,惟為降低對石油產業之高度依賴,國內積極投資發展其他具更高經濟價值之產業,上述聚丙烯工廠即為集中之一。聚丙烯可用於包材、標籤、紡織品、文具、塑膠零件及各種可重複使用之容器等,由於COVID-19疫情帶動線上購物,加上輕量電動車需以較輕零件取代金屬元件,使聚丙烯相關產品及原料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成長。
A:據媒體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之杜拜於去(2020)年獲得中東暨北非地區內最多外人直接投資(FDI),金額達247億迪拉姆(約67億美元),並創造18,000個就業機會。 杜拜去年FDI投資的專案數量為455件,高於過去5年平均的441件,使杜拜成為全球最大FDI目的國之一,顯示其投資環境受到國際市場肯定。其中,美國為杜拜最大FDI來源國,資金占比為21%,投資專案數占比為22%;至於FDI主要投資業別則為食品服務、電力、醫療保健及零售等。
A:隸屬馬來西亞森那美集團(Sime Darby Group)的森那美汽車公司(Sime Darby Motors)預測,由於汽車半導體晶片短缺而引起的供應中斷可望於未來幾個月內恢復「正常化」。 森那美汽車公司為29個國際汽車品牌進行組裝,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趨勢的影響,但仍對本(2021)年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表示樂觀。該公司的銷售目標與馬國汽車協會(MAA)的預期相符。MAA預測馬國2021年汽車總銷量將較上(2020)年成長8%。 儘管新冠疫情仍持續肆虐,森那美汽車公司仍受益於馬國政府為國內組裝和進口汽車提供的銷售稅豁免,直至本年6月。在過去六個月中,該公司的營收僅占該集團總收入不到17%。 在銷售旺盛和晶片供應不足的情況下,但預訂量仍維持強勁,加上部分車款的交付出現延誤,唯汽車買主仍盼從豁免銷售稅中受益。據報導,由於缺少汽車製造商的關鍵零組件,從「福特」(Ford)到「現代」(Hyundai)再到「寶馬」(BMW)的品牌都出現了生產問題。 馬來西亞係寶馬汽車及其品牌「MINI」以及富豪汽車(Volvo)的東南亞裝配樞紐。森那美汽車公司開發的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廠,已於2019年底投入營運。這個占地8.6英畝的場地設有六個旗艦中心,包括9個旗艦品牌,分別為BMW、MINI、Motorrad、Porsche、Volvo、Jaguar、Land Rover、Ford及Hyundai。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葡萄牙新聞網4月11日報導,依據世界旅遊觀光協會 (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 WTTC)年度報告顯示,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之衝擊,國際旅客大幅減少下,2020年葡萄牙觀光業對葡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之貢獻減少210億歐元,下降56.4%;葡萄牙觀光業在經過連續10年正成長後,對GDP貢獻自2019年之370億歐元(占GDP之17.1%)下滑至2020年之160億歐元(占8.1%)。 葡萄牙觀光業從業人員亦自2019年之100萬多人下降至2020年之84.3萬人,減少16%,此乃由於葡國政府相關之就業援助措施,失業情況才不致於惡化。此外,國內觀光客消費額減少48.9%,國際觀光客則減少63.5%。 WTTC認為,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施打速度加快、旅行限制逐漸放寬下,預計葡萄牙觀光業就業情況將得以改善,葡萄牙政府目標於2021年夏季末時使全國成年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比例達70%。
A:西班牙ABC日報4月10日報導,西班牙政府於編列2021年國家預算時預估2021年西國經濟成長率為9.8%,惟西國副總理兼經濟暨數位轉型部部長(Vicepresidenta encargada de coordinar los asuntos económicos y transformación digital) Nadia Calviño 於4月9日宣布調降西國2021年經濟成長率3.3%,由9.8%下修為6.5%,主要係因西國正面臨第3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以及西國注射新冠肺炎疫苗情形略有延誤,此外,儘管政府日前業已通過將提供受疫情影響之企業直接補助,惟歐盟提供西國之復甦基金可能於2021年下半年方能通過。 除西國政府之外,西國央行(Bando de España)及國際貨幣基金(IMF)均對2021年西國經濟成長提出預估,分別為6%及6.4%,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估西國經濟成長為5.7%,歐盟執委會(Comisión Europea) 則預估為5.6%,僅西班牙預算監督獨立機構(Autoridad Indenpendiente de Responsabilidad Fiscal, Airef)預估為6.6%,高於西國政府預估。 西國政府原預估西國經濟將自2021年第1季起復甦,惟依據Airef 之統計,西國本年第1季經濟成長為-0.6%。儘管如此,Calviño副總理兼經濟部長仍表示,由於疫苗接種情形將獲改善及歐盟援助基金可於下半年撥放等,爰預估西國經濟將自2021年下半年強勢復甦,至2022年西國經濟成長則為7%。另西國央行估計2022年西國經濟成長為5.3%,歐盟執委會估計為5.3%,IMF預估為4.7%。於2023年西國政府估計西國經濟成長為3.5%,西國央行預估為1.7%,IMF估計為2.8%,2024年西國政府及IMF之預估經濟成長則分別為2.1%及2.4%。 失業率方面,Calviño副總理兼經濟部長表示,政府正研議將無薪假補助措施(ERTE)自2021年5月底展延至2021年底,並減少臨時勞工人數,倘能成功,則2021年西國之失業率將可自2020年之15.5%降為15.2%,2022年則可降至2019年疫情前之14.1%,惟西國央行仍預估2021年西國之失業率將高達17%,IMF則預估為16.8%,且認為至2024年西國之失業率仍將高達14.6%。
A:西班牙國家報4月13日報導,西班牙融合、社會安全暨移民部(Ministerio de Inclusión, Seguridad Social y Migraciones)部長José Luis Escrivá於本月12日表示,針對每名自願延遲退休年齡之勞工,政府每年最高將增加1萬2,060.12歐元之退休金補助,以鼓勵西班牙勞工自願延後其退休年齡。該部初步規劃,符合可領取社會福利金(Pensiones)最高額度每年3萬7,567歐元,且已支付社會保險金(Seguridad Social)超過44.5年之勞工,可領取上述最高額之延後退休補助金;而領取社會福利金最低額度每年9,569歐元,且支付社會保險金時間少於44.5年之勞工將領取最低之延後退休補助金,每人每年4,786.27歐元。 西班牙政府針對社會福利金改革之主要目標為:將社會福利金依據消費者物價指數(IPC)調整,以及使勞工實際退休年齡(目前為64.6歲)更加接近法定退休年齡;2021年法定退休年齡介於65至66歲,至2027年時介於65至67歲。 為使西班牙實際退休年齡更接近法定退休年齡,近來西班牙融合、社會安全暨移民部已與西班牙勞動者聯盟(Unión General de Trabajadores,UGT)及西班牙勞動者工會聯盟(Confederación Sindical de Comisiones Obreras,CCOO)等工會代表,以及與西班牙企業家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Organizaciones Empresariales,CEOE)、西班牙中小企業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la Pequena y Mediana Empresa,Cepyme)等資方代表進行多次對話及協商,盼鼓勵勞工自願延遲退休及計劃調高提前退休勞工之罰金,以確保西班牙社會福利金系統財務之永續性,不僅延長勞工繳交社保費期限,亦延後政府支付社會福利金之時間。 西國政府另計劃禁止企業強制要求勞工提前退休,特別是已可領取全額社會福利金之勞工,惟該計畫已遭CEOE之反對;另西國政府為鼓勵延長退休年限,考慮修改「部分退休(Jubilación parcial)」法規,將部分工時之勞工每日最高工時時數自100%降為60%,以延長其退休之年限。 前述各項退休及社會福利金改革計畫仍待政府與各相關工協會協商,西國社保局盼加速談判,以利於2021年下半年能通過相關法規並生效實施。
A:西班牙「ABC日報」4月11日報導,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前,全球半導體生產已集中於少數企業,疫情後,半導體大廠對全球供應鏈之影響力更大。依據美國半導體協會(Asociación de la Industria de Semiconductores, SIA)資料,2020年全球晶片銷售金額為4,390億美元,成長6.5%。由於市場對晶片之需求持續增加,使代工廠之產能難以負荷及供不應求,許多企業因此面臨生產延誤甚至停產問題。由於歐洲高度依賴外部供應商,在疫情之後面臨嚴重晶片短缺問題,迫使各國企圖尋找解決方案,避免對亞洲晶片製造商過度依賴之窘境。 加泰隆尼亞開放大學(Universitat Oberta de Catalunya, UOC)教授Cristian Castillo分析,在疫情之前由於美國與中國科技戰爭破壞半導體市場原有之穩定,使疫情後在各國採取封城措施(Confinamiento)導致汽車銷售量下滑,許多汽車製造商取消或減少原本車用晶片之訂單,同時許多業者採取居家辦公,使平板及桌上型電腦等消費性電子商品之需求增加,半導體代工廠因而增加此類晶片生產,待汽車廠恢復製造時,卻面臨原有晶片訂單已取消,導致產線材料短缺之問題。 目前半導體產業分為3種類型之業者:第1種為兼具晶片設計與製造之業者,如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及美國英特爾(Intel);第2種為依據客戶需求製造晶片之業者,即為晶圓代工廠(foundry),如臺灣台積電(TSMC)及美國格芯(American Global Foundries);及第3種為晶片設計業者(fabless),如美國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及博通(Broadcom)等。西班牙馬德里大學(Universidad Complutense de Madrid)電子學系教授兼西班牙皇家物理學會學者Ignacio Mártil表示,過去幾年許多企業為節省成本,選擇關閉晶片製造廠,專心於晶片設計,爰目前僅剩少數具生產高性能晶片製造廠如台積電與三星電子,而僅這2家業者,即占全球半導體業43%之產能。 歐盟執委會市場專家Thierry Breton認為,由於歐盟過度依賴亞洲電子供應商,爰削弱歐盟之生產鏈。歐盟業者之晶片產量於1990年仍占全球供應量之44%,迄2020年則僅餘9%。目前歐洲之半導體業者著重於汽車及工業半導體商品,如荷蘭恩智浦(NXP)、德國英飛凌(Infineon)及義法半導體(ST Microelectronics)等。另荷蘭艾司摩爾(ASML)為全球唯一製造重要半導體極紫外光微影曝光機設備(máquina de litografía ultravioleta extrema)之業者。 巴塞隆納ESADE商學院講師Xaiver Ferrás表示,歐洲之創新模式可培養優秀人才與知識,卻無法商業化,而亞洲之產業政策則非常積極,並優先考慮結合當地產業鏈。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合夥人Antonio Varas表示,目前全球75%之半導體產能集中於日本、南韓、臺灣及中國,盼未來生產地點能更加多元化。 為因應晶片供應短缺問題,歐盟17國含西班牙已於2020年年底簽署「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畫聯合聲明 (Declaration:A European Initiative on Processors and semiconductor technologies)」,以加強投資歐洲半導體產業,並透過歐洲共同重點項目投資(IPCEI)規劃跨國指標性計畫,盼於2030年歐洲之半導體製造可達全球半導體產能之20%。馬德里公立工業工程學院(Colegio Oficial de Ingenieros Industriales de Madrid)校長César Franco表示,倘歐盟欲製造高階智慧手機中之微型高階晶片,需與半導體領導業者如台積電或三星電子合作。
A:綜合丹麥新聞媒體於4月9日報導,丹麥財政部提出將在2035年前投入1600億丹麥克朗於新基礎建設項目,此提案中預留將近130億丹麥克朗為哥本哈根之Lynetteholmen區域之行動空間基礎建設初步準備金;其餘資金用於其他相關新舉措。 以下為公路項目預留470億丹麥克朗之概述: 完成Ballerup周圍通往腓特烈松(Frederikssund) 第三階段高速公路。 擴寬海寧市、奧胡斯南部,歐登塞南部及通往哥本哈根附近的之間路段。 政府將啟動一項延伸日德蘭半島南部Funen和Als之間的建立新Vejlefjord橋的潛在可能連結 此外,政府正在計劃幾個橋樑和隧道項目: 奧爾堡附近的第3個林堡峽灣(Limfjord)連接埃格霍爾姆島(Egholm)。 在奧胡斯Marselis Boulevard下的一條隧道。 以下為公共交通項目預留400億丹麥克朗之概述: 預設新建之高速鐵路為加速丹麥東西部之間的高峰時段通勤 為擴大Ringsted附近的火車通行能力,同時升級鐵路網絡,以使火車在哥本哈根和歐登塞之間的行駛速度可以節省12分鐘。 除此之外,改善哥本哈根周圍的區域的連結使乘客不必那麼依賴S區間車網絡,政府計劃無人駕駛S區間列車,以及一路直達羅斯基勒(Roskilde)的S區間列車。 政府提議販售丹麥鐵路8日自由行通票 :成人399克朗,年輕人299克朗 為縮短1個小時銜接歐登塞,奧爾胡斯和奧爾堡之間的旅途。日德蘭半島的乘客必須將目光投向新計劃中的鐵軌升級之先決條件。 除了公路和鐵路,該計劃還有很多其他要點。例如,政府將撥出10億丹麥克朗在全國各地建立更多的電動汽車充電站,並採取其他一些措施來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率,此外,將在車站設置更多的停車架等來改善自行車的基礎設施。
A:彭博社本(14)報導,美國10個涵蓋數位、軟硬體、通訊及產業安全的科技團體致函美國白宮及兩黨國會領袖表示,美國晶片製造法案 (Chips for America Act)應避免市場干預,聯邦政府不應偏袒特定產業可優先供應晶片,反對汽車製造商提出美國政府應優先滿足其基本晶片需求的要求。 前述美國科技團體成員包括超微、英特爾、高通、德儀、台積電、三星、Google、AT&T、Verizon、豐田汽車及雷神公司等重量級企業,其等支持拜登總統提議國會撥出500億美元補貼美國半導體產業,並盼國會放寬補助資格限制,強調美國晶片製造法案主要目的,係加強半導體供應彈性,與長期國家安全及經濟競爭力相關,美國應歡迎與鼓勵所有符合資格的公司投資及生產半導體產業。 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已影響美國汽車製造,汽車商盼半導體公司保留部分產能供應較老舊製程的晶片,科技團體則認為,預留老舊製程生產,將壓縮需先進製程晶片的消費電子及軟體公司產能,影響半導體供應。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1-04-14/u-s-chips-act-shouldn-t-favor-certain-sectors-tech-groups-warn?srnd=technology-vp&sref=1zdda0Kg
A:根據CNBC報導,美國參議院新成立的旅遊觀光委員會於週二(4/13)舉行首次聽證會,呼籲美國政府制定具體步驟,以便重新啟動在2020年被毀滅的美國旅遊業,與會美國參議員迫切想知道何時可解除對國際旅遊的禁令,以推動郵輪復航。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對於郵輪復航頗為支持,三名共和黨參議員於週二宣布一項郵輪復航的法案,該法案旨在推翻目前CDC規劃郵輪復航的架構。至民主黨參議員則對本案沉默未有表態,部分民主黨參議員先前甚至阻止郵輪業取得新冠疫情的紓困補助,主因為郵輪業大都未在美國繳稅。 美國觀光協會副總裁表示,目前各界對於制定國際旅遊重啟的路線圖仍猶豫不決,若允許恢復國際旅遊,預期將會縮短觀光業的恢復時間,另與會參議員們指出美國政府應增加觀光業相關的內閣級官員,以協助旅遊業發展。 目前佛羅里達州及阿拉斯加州等州已因郵輪超過一年無法復航,經濟蒙受重大衝擊,根據聯邦海事委員會調查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大流行前6個月佛羅里達州因郵輪業停工損失32億美元;阿拉斯加州州長則估計郵輪停航在2020及2021年的總損失將超過33億美元,渠強烈反對延長禁令,以免衝擊無數家庭生計。 CDC表示因新冠病毒易在郵輪環境傳播,郵輪復航需謹慎評估,且若開放遊輪復航,將要求每日回報新冠病例、頻繁檢測及注射疫苗。 前述報導全文,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s://www.cnbc.com/2021/04/13/senators-push-for-reopening-of-international-travel-lift-of-cdcs-sailing-b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