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馬來西亞衛生部(MOH)部長阿漢峇峇(Dr. Adham Baba)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本(2020)年3月19日新增110件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確診病例;其中有63人與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傳教集會(Tabligh)有關。截至本年3月19日止馬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已飆升至900件並出現2件死亡病例,已治癒出院者75人。 在參與前述清真寺傳教集會的1萬6,000名回教徒與傳教人士中,至今共有1萬零650人被追蹤,其餘行蹤不明;其中約2,000名為羅興亞人。約有10萬名羅興亞人從緬甸逃到馬國,並視為非法移民,這將迫使他們拒絕接受檢驗。 馬國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指出,馬國政府將額外撥款1.6億馬幣(約合3,631萬美元)予全國26家提供新型冠狀病毒病治療的政府醫院購買醫療及非醫療器材,以應付該病毒第二波疫情。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頃宣佈,自本(2020)年3月20日起調低法定準備金率(Statutory Reserve Requirement Ratio,簡稱SRR),從先前的3%下調至2%,以維持國內金融體系的充足流動性。前次馬國央行係於上(2019)年11月16日調低法定準備金率0.5%。該央行也准許金融機構將政府債券列為法定儲備金,預期這兩大措施將可為金融體系釋出近300億馬幣(約合68.08億美元)。 所有主要交易商獲准於本年3月20日至2021年3月31日期間,將最多10億馬幣(約合2.27億美元)馬國政府證券(MGS)與馬國政府投資工具(MGII)列為法定儲備金。 馬國央行稱,前述措施將繼續支持馬國金融市場的有效運作,並促進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的流動性管理。SRR是管理流動性的工具,不是貨幣政策立場的信號,唯一表明貨幣政策立場的指標是隔夜拆款利率(Overnight Policy Rate,簡稱OPR)。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ACCCIM,簡稱中總)頃公佈之「2019年下半年及2020年上半年馬來西亞經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由於受到政府政策(51.5%)、國內競爭加劇(47.3%)、馬幣匯率波動(39.5%)、國內政治局勢(38.8%)及人力短缺(31.3%)影響,37.4%受訪華商對馬國本(2020)年經濟前景抱持悲觀看法。35.6%受訪華商亦對商業前景持悲觀看法。 依照產業區分,旅遊、購物、酒店、餐廳、休閒娛樂業(32.8%)、專業及商業服務(27.7%)、貿易(27%)、房地產(25.5%)及製造業(25.2%)的受訪者對本年悲觀的比例較高。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已重創旅遊相關產業,由於中國大陸多個省份因部分及全面封鎖,儘管部分工廠及運作處於分階段恢復,但產能仍不足的情況下,導致供應鏈中斷和製造業原料短缺。其他不利因素還包括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不確定性,馬國嚴重的房地產滯銷問題,特別是許多地區的非住宅類別以及政局的不穩定。 本年上半年商家增加資本支出的百分比將從上年下半年的58.1%減少至55.1%,40.6%則會維持資本支出。由於商家持續擔憂經濟前景及國內政治環境,更多的受訪者持觀望態度,無計劃增加資本支出,甚至考慮減少資本支出。鑒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造成全球衰退風險加劇,中總籲請馬國政府及執行的機構應加速落實總值200億馬幣(約合46.57億美元)的振興經濟配套措施,尤其發放資金予受影響的商家及個人。政府政策已躍升成為馬國企業界最為關注事項。投資人和企業需要清晰及持續性政策,以擬定明確及更好的計畫。 該調查也顯示, 72.2%受訪者認為倘企業無法在未來三年內進行數位轉型及邁向工業4.0,商業將會受影響。缺乏預算/資金、缺乏熟練和具才能的員工以及在投入高額固定成本後,不確定投資的正面影響和回報是阻礙馬國企業採用數位轉型及自動化的三個主要因素。因此馬國業者促請政府降低重型自動化機械設備的進口稅、銷售稅並加強城鄉數位基礎設施,讓企業可推動自動化及數位化。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0)年3月20日報導,馬來西亞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里表示,馬國政府正討論是否建議星國政府,若新加坡願意提供每日往返星柔(馬來西亞柔佛州)約30萬名馬國員工住宿需求,該國可能批准相關員工繼續赴新加坡工作。 星馬於本年3月17日宣布成立新型冠狀病毒特別工作委員會,由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與馬來西亞依斯邁暨柔佛州務大臣哈斯尼聯合主持。星馬已同意成立工作小組探討如何在保障兩國人民健康的同時,亦得以協助馬國員工繼續留在新加坡工作,並維持貨物流通。 馬來西亞自本年3月18日實施為期2周「鎖國」後,星國政府已為逾1萬名馬國員工尋找臨時住宿,並提供每晚50星元住宿補貼,最多14天。 新加坡人力部表示,依據新加坡勞工法令,雇主有義務為員工提供住所,因此若要讓馬來西亞員工留在新加坡工作,新加坡雇主須協助提供合適住所,若不需馬國員工留下,則應妥適安排員工返回馬來西亞。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及當地英文媒體The Strait Times本(109)年3月20日報導,新加坡金管局與美國聯邦儲備局達成600億美元(約868億新元)的貨幣互換安排(swap lines)。 此項安排能讓相關國家的中央銀行在必要時以本國貨幣向聯邦儲備局交換美元,亦即新加坡在遭遇美元外匯短缺時,能以用新元為抵押向聯邦儲備局貸款美元,以緩解外匯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同時穩定外匯市場。 在全球金融市場因為2019冠狀病毒疫情而承受壓力之際,3月15日已有包括聯邦儲備局在內的6國中央銀行宣佈加強常備美元流動性的貨幣互換協定,以減輕美元貨幣市場所受到的壓力。 現在聯邦儲備局又與包括新加坡在內的9個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南韓、巴西、墨西哥、丹麥、瑞典及挪威等國中央銀行達成貨幣互換協定。 新加坡金管局指出,當局有意啟動這項為期至少6個月的協議互換貨幣計畫,以加強本地的金融機構的美元流動性,將與聯邦儲備局商討執行方式,並在下週公佈細節。 2008年金融危機時,聯邦儲備局亦曾為新加坡金管局和另外3國央行各提供高達300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安排協定,惟當時新加坡金管局並未啟動協定,僅是作為預防性措施。
A:本(2020)年2月份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約達414.1兆越盾,較去(2019)年同期成長6%。其中,貨物零售金額達325.2兆越盾,成長8.2%;餐宿服務營業額為44.2兆越盾,減少3.9%;旅遊業營業額為3.3兆越盾,減少6%;其他服務營業額為41.4兆越盾,成長1.8%。 累計本年前2個月,越南貨物零售總額及消費服務營業額約達863.9兆越盾,較去年同期成長8.6%(倘剔除物價成長因素成長5.4%)。 以行業區分,本年前2個月貨物零售金額達674兆越盾,較去年同期成長9.8%,與去年同期13.3%之成長率相較變低,原因為因受Covid-19疫情之影響消費者儘量不前往公共場所購物。其中汽車成長11.2%,油、汽油成長11%,家庭用具、設備成長9.5%,紡織成長8.9%,糧食、食品成長8.6%,交通工具成長7.1%,文化、教育物品成長4.7%。 較去年成長較佳之省市為廣寧省成長13.8%、海防市成長13.6%、清化省成長11.9%、藝安省成長10.9%、胡志明市成長9.6%、峴港市成長8.2% 及慶和省成長7.9%、 累計本年前2個月餐宿服務營業額達95兆越盾,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1.7%,主因為因Covid 疫情民眾儘量不出門及外面用餐,加上越南暫停發簽證給中國人亦對餐宿服務業造成影響。越南所有省市之餐宿服務均減少,其中慶和省減少24.2%、林同省減少10.2%、河內市減少8.1%、芹苴市減少5.6%、胡志明市減少5%、清化省減少2.9%及平定省減少1.6%。 本年前2個月旅遊業營業額達7.4兆越盾,較前年同期成長1.1%,其中平順省成長5.3%、峴港市成長1.5%、河靜省成長0.8%、海防市減少0.7%、胡志明市減少1.2%、河內市減少9.5%、巴地頭頓省減少9.7%、廣南省減少12.8%及清化省減少23.6%。 其他服務業營業額達87.5兆越盾,較去年同期成長5.2%,其中廣寧省成長8.7%、廣義省成長6.1%、順化省成長5.4%、峴港市成長4.7%、平定省成長4.0%、廣平省成長3.9%、海防市成長1.2%、胡志明市減少0.3% 及河內市減少1.2% 。
A:根據越南統計總局報告,本(2020)年2月份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23.7%,其中礦物開採成長9.2%、製造業成長26.4%、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22.5%、水供應及垃圾處理成長8.3%。 累計本年前2個月越南工業生產指數較去年同期成長6.2%,其中製造業成長7.4%、電力生產及供應成長8.4%、水供應及垃圾處理成長4.9%、礦物開採減少3.7%。 因受到Covid-19疫情之影響,提供國內產業生產之自中國進口原料減少。在二級工業產業中,若干產業較去年同期微長或減少,如: 原油及自然燃料開採減少8.6%,木竹等製品生產減少5.2%,具有引擎車輛生產減少4.8%,飲料生產減少3.1%,電力設備生產減少2.9%,服裝生產成長0.2%,化學原料及化學產品生產成長0.9%,橡膠、塑膠產品生產成長4.6%,床櫃桌椅成長4.9%。 另外較去年同期成長較佳之產業包括:金屬礦物開採成長25.4%,各種印刷、燒錄成長19.4%,焦炭及精製石油產品成長18.6%,藥品、藥物化學及藥料成長14.8%,電子產品、電腦及光學產品生產成長13.4%,煤炭開採成長10.4%。
A:據越南統計總局之資料顯示,本(2020)年2月份越南進口金額約185億美元,較上(1)月份減少0.5%,但較去年同期增加26%。累計本年前2個月越南進口金額約37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4%;其中越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153.5億美元,增加2.7%,外資企業之進口金額約217.5億美元,增加2.2%。本年前2個月若干進口產品之金額增高,包括:電子產品、電腦及其零件之進口金額為86億美元,增加17.1%;機械設備及其零件53億美元,減少3.7%;各種電話機及其零件21億美元,增加17.2%;布料1.6億美元,減少10.5%;塑料12億美元,減少9.5%;鋼鐵11億美元,減少18.5%。 有關進口來源部份,中國大陸仍為越南最大之進口來源,進口金額為1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4%;其次為韓國80億美元,增加9%;自東協進口45億美元,減少9.6%;自日本進口28億美元,增加0.2%;自歐盟進口21億美元,增加3.5%;自美國進口21億美元,增加13.6%。 本年前2個月貿易逆差約1.76億美元,其中越資企業逆差39.4億美元,而外資企業(含原油)則順差37.6億美元。
A:據越南觀光總局稱,本(2020)年2月份來越國際旅客約124萬2,700人次,較上(1)月份減少37.7%,並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21.8%。累計本年前2個月來越國際旅客約323萬6,90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8%;其中以運輸工具別統計,利用空運來越之旅客人數為261萬6,500人次,增加8%;由陸路來越之旅客人數為48萬5,300人次,減少20.7%;海運來越之旅客人數13萬5,100人次,增加146.1%。 以旅客國別統計,本年前2個月亞洲地區來越之旅客人數為243萬1,40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7%,其中中國旅客為83萬8,600人次,減少5.8%;韓國旅客為79萬400人次,增加2.4%;日本旅客為16萬3,000人次,增加8%;台灣旅客為16萬9,900人次,增加19.9%;馬來西亞旅客為9萬3,000人次,增加1.6%;泰國旅客為10萬7,600人次,增加34.5%;新加坡旅客為4萬1,800人次,減少4%。 歐洲旅客部份,本年前2個月來越之旅客為50萬2,10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8.8%,其中俄羅斯旅客為17萬2,700人次,增加17.7%;英國旅客為6萬3,600人次,增加5%;法國旅客為5萬7,400人次,增加4%;德國旅客為4萬6,100人次,增加0.6%。 美洲地區來越之旅客為20萬6,800人次,減少0.9%,其中美國旅客為15萬5,100人次,減少1.9%。澳紐旅客為8萬6,700人次,減少2%,其中澳大利亞旅客為7萬8,400人次,減少2.7%。非洲旅客為9萬9,00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7.7%。
A:根據越南海關總局之統計,本年2月份越南汽車進口量為本年1月份進口量之2.4倍,進口量為10,261輛,進口金額約為2.22億美元。 其中9人座位以下之車輛為8,191輛,進口金額約1億6,360萬美元,佔進口總量之79.8%,較1月份成長3倍。泰國產地車輛為4,562輛,印尼產地為3,316輛。 中國產地9人座以上之進口車輛僅為6輛,進口金額為1.39億美元。 本年2月份貨車進口量為1,939輛,較1月份成長30%,進口金額為4,390萬美元,卻減少1.5%。其中,泰國產地為1,708輛,較1月份成長37.7%,佔此類汽車進口量之88%;其次為印尼產地為100輛,減少12.3%;俄國產地為80輛,較1月份成長2.6倍。 本年2月份越南企業進口125輛專用汽車,申報金額為1,450萬美元,其中中國產地為44輛、墨西哥產地為25輛及義大利產地為13輛。 累計本年前2個月越南原裝汽車進口量為14,523輛,較去年同期減少43.3%。其中9人座位以下之車輛為10,768輛,減少39.6%,貨車為3,425輛,減少53.3%。 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另顯示,本年2月份汽車零配件進口金額為3.28億美元,其中自韓國進口金額約6,660萬美元,較1月份減少41.8%;自泰國進口6,250萬美元,成長72.1%;自日本進口6,210萬美元,成長41.2%。 累計本年前2個月零配件進口總額為6.5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
A:據雅加達郵報報導,雖然印尼與中國大陸等國貿易活動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衝擊,使本年2月印尼總進口額(含油氣)衰退,加上印尼出口逆勢成長11%,創造印尼2月份23.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進口下降:據印尼中央統計局(BPS)主任 Yunita Rusanti 表示,印尼本年2月份進口總額為116億美元,比去(108)年2月下降5.11%。主要原因為疫情爆發後,印尼自中國大陸進口劇減,包含機電設備、機械設備、塑膠製品及大多數工業原料等。 出口逆勢成長:Yunita 主任稱,印尼本年2月份出口總額為139.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增幅最大商品項目為金屬、汽車及零件、植物油脂、紡織品及礦物燃料,對外出口額增長最高的國家為新加坡、馬來西亞、烏克蘭、瑞士及菲律賓。 據印尼中央統計局資料,印尼去年第1大貿易夥伴為中國大陸,雙邊貿易額共728.2億美元,中國大陸亦為印尼去年第1大進口來源,進口額為445.7億美元。 本年2月印尼與中國雙邊貿易統計數據如次: 印尼自中國進口19.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大減35.27%。 印尼對中國出口18.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1.49%。 印尼貿易逆差額為1.1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15.3億美元)大減92%。
A:資料來源 : 瑞典廣播電台 (Sverige Radio) 瑞典主要汽車企業之一的Volvo Cars宣布,從下星期(3月26日)開始暫停在瑞典所有的生產線,受到停工影響的員工大約25,000名。 Volvo Cars執行長 Håkan Samuelsson表示,已經在幾天前就暫停部分瑞典和比利時的工廠運作,同時也讓在辦公室工作的同事儘量在家工作。工廠的員工都將在家休息等待復工,與工廠相關辦公室員工的工作時數在這個階段則是減少40%。他強調這不是裁員,停工日期為3月26日到4月14日。該公司在美國的工廠也將暫停運作,但在中國的工廠已經復工。 日前瑞典卡車巴士製造企業Scania同樣宣布下星期將暫停瑞典的工廠運作,受影響員工約9,000名。另外,Volvo巴士製造企業也將暫時關閉在哥德堡市郊區的工廠。這些企業的決定代表瑞典重要汽車產業在下星期將陸續停止運作。
A:資料來源 : 產業日報 (DagensIndustri) 瑞典電信企業Ericsson和芬蘭電信企業Nokia取得中華電信5G合約。Nokia將供應臺灣中部和南部地區的5G設備;而Ericsson將提供無線電系統基地台和5G核心系統,用於中、高頻段的非獨立和獨立網路。 中華電信希望在今(2020)年7月能夠正式啟用5G服務,成為台灣第一家提供5G服務平台的公司。
A:捷克防疫新規規定每天早上10點至中午,所有的食品雜貨店及藥妝店僅開放給65歲以上老人購買民生用品。另到今天為止健身療養中心和其他復健中心不再開放招收新會員,但僅開放給現有會員。男人不得在某些產科病房陪同分娩。
A:根據昨日發布的政府新令,從昨晚午夜開始每個人在公共場合和工作中都必須遮掩口鼻。人們可以使用口罩、披肩或圍巾。該法令禁止任何人在非住所的情況下移動不配戴任何遮掩臉部的物件。Babiš總理說這尤其針對工作場所,因為那是最大的風險處。他說這是一個事關生死的問題,違者罰款可達20,000捷克克朗。政府無意對民眾開罰或臨檢任何人,但為了尊重及保護人民和他們家人的健康,所以都要遵守防疫新規,而這項非常時期的防疫措施是為了避免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疫情大爆發在捷克重演。另捷克迄今並沒有因未遵守居家隔離檢疫措施而被罰款的案例,公共衛生官員亦因超負荷工作量,並沒有時間嚴格取締。捷克內政部部長Jan Hamáček表示,將透過銀行和電信商的數據追蹤不尊守居家隔離禁令的民眾,並與不瞭解需要進行隔離的民眾聯繫。
A:捷克衛生部副部長Roman Prymula指出民眾不該在不戴手套的情況下在公共場合隨意觸摸,老年人應避免與其他人接觸。他說,捷克規劃於全國各地塔建野戰醫院帳篷,以用於檢測那些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若民眾各自遵守,疫情應會在持續惡化約一個月後減緩,這將是可以樂觀其成的。捷克內政部部長Jan Hamáček指出如果民眾不尊重非必要性人員自由流動的禁令和檢疫法規,就有必要嚴厲執法。
A:捷克衛生部副部長Roman Prymula昨天批准了科學院和查理大學實驗室來檢測新型冠狀病毒。它們檢測能量為每日4,000人,可以在幾天之內測試每個有健康問題或正在隔離者,但目前仍面臨取樣問題。Prymula先生說這將需要投入更多人力。捷克政府還批准了在危急情況下使用瑞德西韋新藥進行治療,該藥係由捷克科學家Tomas Cihlar與美國Gilead Science公司合作開發,如有必要,捷克政府將派遣飛機前往美國購買該新藥以利臨床實驗。
A:德國汽車製造公司福斯汽車集團在本週二(3月17日)上午宣佈,將關閉其歐洲工廠兩到三周,發言人表示大多數生產線的最後一次運作將是本週五。該該公司捷克廠長Jaroslav Povšík週二表示Škoda Auto的生產將于本週三22時停止生產,4月5日22時恢復生產。 從3月18日至3月29日止,Škoda員工將獲得70%-75%的薪資。管理階層致函給員工信中寫道,該司已經有兩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確診病例。 豐田標緻雪鐵龍汽車(TPCA)也將停產,其中Kolín廠將於3月25日才會中斷生產,而且可能會持續停產到4月17日。 根據捷克商會一項緊急調查顯示,捷克政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預防措施已經影響到超過五分之四的公司。大多數企業預計比起沒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前總銷量將下滑五分之二到四,主要影響到零售商及小型企業。 該商會主席Vladimir Dlouhy先生指出一些公司將被迫向供應商延遲付款。這將對涉入其中供應鏈的其他公司,並最終對所有民眾產生負面影響。據商會估計,除了捷克-摩拉維亞擔保和開發銀行(Czech-Moravian Guarantee and Development Bank ; ČMZRB)的紓困計畫外,政府必須準備大約400億克朗以挽救未來三個月內的捷克經濟免于崩潰。 捷克克朗呈現五年來對歐元浮動貶值最多,投資者認為捷元存在風險,並出售捷克政府債券。 為了減輕新型冠狀病毒對捷克企業和家庭的影響,捷克國家銀行董事會在週一的特別會議上一致將主要利率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1.75%。同時將根據經濟發展需求,捷克國家銀行準備進一步下調利率。
A:根據捷克商會一項緊急調查顯示,捷克政府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防疫措施已經影響超過五分之四的公司。大多數企業預期比起沒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前總銷量將下滑五分之二到四,主要影響為零售商及小型企業。 捷克商會主席Vladimir Dlouhy指出一些公司將被迫向供應商延遲付款。這將對涉入其中供應鏈的其他公司,並最終對所有民眾產生負面影響。 商會成員遇到最大的瓶頸是銷量減少,其中60%的主要問題是需求降低或沒有需求,這尤其衝擊到小型企業和旅遊業。 第二大衝擊是員工的恐懼感(佔28%),尤其面臨短缺防護面罩、口罩和衛生用品(佔24%)。對於大公司而言,隔離自家員工是一個障礙,因為大企業的員工大多來自國外,並與國外的聯繫也更加頻繁。 據報告,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短缺防護面罩、口罩和衛生用品是一個問題。最重要的是,這影響到製造業和零售業公司巨大。缺乏保護措施的成員公司中只有三分之一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然五分之二的成員公司則得阻止員工正常上班,以降低直接威脅,尤其是建築公司等相關行業。 許多公司抱怨沒有防護面罩或口罩會對客戶和其他業務合作夥伴產生負面影響,並降低了第三方的合作意願。 82%受訪公司在國內業務上遇到瓶頸,並預期銷售額對比沒有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情況下下降了20%至40%。46%公司預期其銷售總額將下降40%以上,而56%的小型企業預期影響更大。 一半的公司將嘗試按時向供應商付款,11%的受訪者不受延遲付款的影響。另一方面,有1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被迫延遲向所有供應商(主要是餐飲服務公司)付款,這將對許多供應商產生負面影響。 企業要求國家提供立即的援助。 據商會Vladimír Dlouhý主席指出,除了捷克-摩拉維亞擔保和開發銀行(Czech-Moravian Guarantee and Development Bank ; ČMZRB)的紓困計畫外,政府必須準備大約400億克朗以挽救未來三個月內的捷克經濟免于崩潰。 補助款主要用於支付薪資和管理費用上。沒有歇業的商店和服務業要求盡快提供應急的口罩和消毒酒精。許多生產線因工人的恐懼感而被迫中斷癱瘓。 Dlouhý主席更進一步指出說與2009年危機相比,此時捷克企業和經濟受當前形勢的影響可能更大,政府必須立即為企業及其僱員提供援助,有必要至少維持那些仍在營運的企業,他們的僱員需要防護裝備。 這種情況在雜貨店和藥房開始出現戲劇化發展,尤其是在鄉下村莊員工不想在沒有防護設備的情況下工作,因此存在商店停止營業和中斷產品供應的風險。 根據捷克商會的說法,政府將不得不將盡可能將補助用於員工薪資、徵收額和營運費用援助上。根據Dlouhý先生的說法,400億克朗的補助額必須在10天內進帳,否則企業家將面臨發現生存問題。由於疫情限制正常運作,使得部分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租金或薪資。 尤其是零售業和員工人數很少的小型企業要求具體援助,他們希望國家延遲強制性付款、利息和滯納金的罰款。另一方面,大型企業現在需要支付員工薪資的援助。 Dlouhý主席另指出,他不想批評處於困境的政府,“但是我不得不說我非常緊張。”他說,在流行疾病疫情後,國家經濟必須明確地放在優先考量位置。他指出,捷克政府正在緩慢的採取措施,期盼行動能加快。 他對政府延遲繳納個所得稅表的截止日期讚賞有加。他說“必須迅速、有效率且毫不猶豫地提供幫助。我們需要短期有效,知道由誰以及如何支付醫療費用,從而促使國會通過相關議案。 短期有效案另包括員工減少工作時間並向損失收入的情況下,將仍對所有雇主提供幫助,無論其企業規模大小。旅遊業最需要無息或低息貸款。另對於零售商而言,政府提供的貸款並不能解決其生存問題。 同時,市政當局遵循布拉格市府的各項措施來協助公司。經過與商會的商談後,布拉格市府作為商業和辦公大樓擁有者將降低條件限制或不開立罰款,至少允許租戶以後延遲付款。 各鄉鎮和市政當局應允許公司減少或延遲支付租金,或確保至少未付租金不是終止合約的理由。另捷克各地區商會已準備好幫助各企業與各地方政府之間的談判,以舒緩暫時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