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 Symsite Research 日期: 2021年3月22日 2020年斯洛伐克零售商Lidl平均工資提高9%,達940歐元,2021年並未計劃加薪。 Lidl的工資仍高於平均水準,且由於失業率上升,僱用變得更容易。 2020年Lidl發放了特別的大流行獎金,並增聘300名員工。

A:參考資料:BBC 日期:110年3月22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31/P200號(商情文號:第 231 號) 商情本文: 英國強生首相預計3月25日將與歐盟代表進行線上會議,商討歐盟頃擬向英國實施出口Oxford-AstraZeneca疫苗禁令。英國政府表示,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年初曾與強生首相表示將不會限制境內疫苗出口。英國衛生部主管健康暨社會照顧副部長Helen Whately指出,歐盟應遵守其年初承諾,避免因疫苗引起國家主義及保護主義之風險。 歐盟數位領導者已因血栓問題之擔憂,暫停推廣該疫苗接種;英國和歐盟監管機構則強調,沒有證據顯示Oxford-AstraZeneca疫苗導致血液凝塊問題。歐洲目前正因在非洲推廣疫苗速度緩慢而受批評。據統計,歐盟境內僅不到12%者接種Oxford-AstraZeneca疫苗,英國境內則已有近40%者已接種。 歐盟在生產Pfizer-BioNTech、Moderna以及Oxford-AstraZeneca等新冠疫苗皆出現生產落後問題。AstraZeneca疫苗公司表示,歐盟合約簽署晚於與英國簽署,致歐盟境內疫苗供應出現短缺。 英國政府已表示,目前國內疫苗供應問題應不影響國內封鎖限制放寬計畫。英國正實現兩項目標:截至4月15日,向國內9大較無抵抗力的優先團體提供疫苗注射;另將於7月底向所有18歲以上成人提供疫苗注射。英國尚有足夠疫苗供應確保國內民眾接種第2劑疫苗。政府了解疫苗供應量起伏不定,但英國已批准多項疫苗供應鏈。 《衛報》引用Airfinity數據分析公司的報告則顯示,若所有新冠疫苗皆面臨歐盟出口禁令,包括在英國尚未問世的Moderna及Johnson&Johnson等疫苗,英國境內所有成人完成疫苗接種之目標可能延至8月底。 歐盟委員會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指出,6週內歐盟已向33國出口4100萬劑新冠疫苗,其中英國獲超過1000萬劑;相較之下,歐盟仍在等待英國出口疫苗。 渠更在上週警告,若歐盟境內疫苗供應問題未獲改善,歐盟將重新考慮針對新冠疫苗接種率高於歐盟國平均的國家之AstraZeneca疫苗出口事宜。 根據歐盟條約第122條,當某產品供應出現嚴重問題,將可採取因應措施;理論上,上述措施包括出口禁令,以及放棄疫苗專利與智慧財產權。 英歐之間的最新爭論燃點在於荷蘭一間疫苗工廠生產劑量;歐盟認為該新冠疫苗劑量應平均分配給歐盟成員國,而非送往英國。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3月25日會議參與者應包括法國總統Emmanuel Macron以及德國總理Angela Merkel等人。 另英國國防部長Ben Wallace也呼籲,歐盟不應在疫苗供應「築牆」。歐盟委員Mairead McGuinness則表示,尚未就任何潛在出口禁令做出決定,各方皆應冷靜。 由於與歐盟疫苗之問題,英國國內也引發居民是否能在今夏從事海外旅遊之討論。國防部長Ben Wallace針對此回應,外國旅遊禁令應不得延長;按目前計畫,英格蘭、蘇格蘭及威爾斯等地海外旅行之禁止將僅實施至5月17日。此前,政府諮詢機構則已有科學家指出,由於新冠變種病毒之影響,今年海外旅行極可能不被允許。 英國強生首相剛為英國疫苗推展高歡「破紀錄的一天」;據3月20日統計,英國當日接種新冠疫苗第1劑或第2劑者共達84萬4285人,高於前(19)日週五的71萬1157人。英國目前已有超過2760萬人已接種至少第1劑疫苗,達境內成人人口50%以上。

A:  土耳其每日晨報(Daily Sabah)報導,土耳其能源及自然資源部長Fatih Donmez表示,土耳其已接到針對將進行之小型太陽能標案破紀錄的申請量,此標案將涵蓋約1,000百萬瓦(MW)太陽能電廠總容量,並將分布於36個地區。 D部長表示,土耳其一共收到針對74個小型太陽能再生能源區標案(YEKA)的709份申請。每一標案平均有9.6份申請,總容量共9,440百萬瓦。對YEKA GES-3標案的投資預估達到近10億美元。 D部長表示,此標案方案計畫滿足123萬土耳其家戶的用電需求。在36個省分中收到最多數量標案申請的省分為Aksaray、Burdur、Nevsehir等3省。土耳其經過國內10年時間發展太陽能,已將其裝置容量從2014年僅約40百萬瓦增至超過6,500百萬瓦。以太陽能裝置容量而言,土耳其為歐洲國家第7名,全球第13名。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近期市場分析均預期芬蘭電信設備商Nokia可於未來3年內恢復往日榮景,Nokia 執行長Pekka Lundmark希望透過重整計畫使該公司可再度成為芬蘭之光,該重整計畫目標為2023年營業利潤可達10%-14%,將透過削減5,000至1萬個工作,以增加研發資金。 媒體指出,Nokia的營業成長之路與瑞典電信設備商Ericsson雷同,均以中國市場為其主要業務發展標的。但不同於Ericsson仍有無線電營運(radio operations)業務,Nokia以電信設備為主打業務,提供客戶端最終解決方案(end-to-end solutions),近期已取得包括美國A&T、法國Orange及德國T-Mobile等電信服務商之電信合約。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瑞典高等教育研究部長Matilda Ernkrans表示,正努力提高瑞典研究品質,透過產學合作,使瑞典成為全球研發創新的引領國家。瑞典提高研發水準之方法包括增加資金、改善研發工作環境以及維護學術自主與獨立性等。至於產學合作,例如查默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與瑞典中資Volvo Cars近期延長提供中國與印度碩博士生獎學金之合作方案等著例。 然而,外國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受薪處境令人質疑,早在2007年瑞典廣播電台報導,相對於瑞典同儕,外國博士生的薪水偏低,最近則有瓦倫博人權研究所(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報告指出,在瑞典勞工市場對於外國工作者存有差別待遇。

A:  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報導指出,一向被認為是貨幣避風港的瑞士法郎,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的一年來,仍日益升值。根據瑞士央行於本(22)日發布最新之資料顯示,該行於2020年投入1,100億瑞郎購買外匯,以緩減瑞士法郎的升值,而在2019年則僅為132億瑞郎。瑞士央行總裁Mr. Thomas Jordan1表示,瑞郎目前仍然被高估,如有必要將加強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是瑞士央行避免瑞郎升值的重要策略之一,藉此減緩瑞郎兌換歐元及美元等外幣的持續升值,以協助瑞士產品的出口。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anzeiger) 日期: 2021年3月22日

A: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鑒於經濟活動因配合至今已逾一年之防疫政策而仍不斷受到限制,導致嚴重影響許多不同類型產業之營運困境,德拉吉政府於本(110)年3月19日正式通過自本年2月中成立後,總額高達320億歐元之「援助法案」(Decreto Sostegni)之首項經濟援助措施,其中110億歐元將用於支持公司及專業人員、80億歐元用於協助勞工及經濟因疫遇困之民生狀況。 上述法案將針對企業、勞工就業、地方政府等五大目標提供協助,相關補助措施如下: 一、協助及支持企業: 1. 挹注110億歐元至《營業損失補償基金》(fondo perduto)-針對持有稅號(P.Iva)的自營業者及營業額未超過1,000萬歐元之公司行號的補償措施,若其2020年之平均每月損失與2019年相比達30%,個人可獲得1,000歐元(法人2,000歐元)至最高 15萬歐元之《營業損失補償基金》(fondo perduto),一般公司可獲之營業損失補償金比例按5段營收值標準由20%至60%不等; 2. 大型企業-公司體質若具重振前景,可申請獲得由經濟發展部挹注2億歐元特別資金所匡列之補助貸款,償還年限最長5年;此外,為協助義大利南部鋼鐵廠伊爾瓦(Ilva)因污染問題被停工之勞工失業問題,勞工部亦提供4億歐元,做為2021年度之Ilva工人失業補助金; 二、協助勞工就業及支援家庭經濟: 1. 勞工救濟-挹注33億歐元以延長禁止裁員規定至6月份、因申請《Covid工資補償救濟金》(la cassa integrazione Covid)而暫未裁員之公司至10月份;《工資補償救濟金》(la cassa integrazione)申請再延長28週自4月1日至12月31日止;挹注15億歐元用於自僱及專業人士所應繳納之社保費免額;短期合同可自由更新或延長至12月31日止; 2. 有條件稅務減免-年收入未達3萬歐元之納稅人,可自動豁免繳納介於2000年至2010年間至多共5,000歐元之舊稅款。對於分期繳納及新稅款單,稅務局則將推遲至4月30日寄出; 3. 擴大延長各類家庭收入補助申請-追加10億歐元至《公民基本收入》(reddito di cittadinanza)基金外;依據《核心家庭綜合年收入》(ISEE),另挹注15.2億歐元以擴大延長4-6月份三個月,最少400歐元、最多840歐元之《緊急收入》(Reddito di emergenza)申請;擴大失業補助(NASpI)資格,在本年12月31日前即可申請,取消原有在過去一年中最少需工作30天之申請資格;給予包括旅遊業、美療業及娛樂產業等因產業季節性而失業者一筆2,400歐元之單次補貼,運動業者之補貼則為1,200至3,600歐元不等; 三、健福及安全措施:挹注約50億歐元資金以加強抗疫,其中21億歐元將用於購買疫苗、7億歐元用於藥物採購,其餘用於加強改善疫苗運送物流、疫苗生產、動員更多醫護、整合藥房資源及Covid專門醫院; 四、地方政府:挹注超過30億歐元,半數將用於地方政府機關相關所需,2.6億歐元用於自治省及縣市,8億歐元用於改善地方公共交通系統(Trasporto Pubblico Locale),2.5億歐元用於補貼城市住宿稅(tassa di soggiorno),10億歐元用於償還各省份2020年為Covid疫情所產生之費用; 五、其他緊急措施: 1. 旅遊業-挹注17億歐元,其中7億歐元用於補助滑雪場,9億歐元用於季節性相關產業; 2. 文化活動-增挹4億歐元,其中2億歐元用於表演、電影院業,1.2億歐元用於會展及展覽業,及8,000萬歐元用於圖書和出版業; 3. 學校-1.5億歐元用於至6月底學期結束前,學子能持續獲得安全的教學活動,另1.5億歐元預計用於協助學校計畫於本學年結束前舉辦活動,以協助幼齡學子恢復社群生活能力; 4. 婚禮及會展業-挹注2億歐元資金,另2億歐元用於農漁業和水產養殖業者,1億歐元用於展覽和大型展會,及150億歐元用於國際博覽會。 **詳盡法規依義大利政府官網為準** http://www.governo.it/sites/governo.it/files/Slide_DecretoSostegni.pdf https://static.pmi.it/app/uploads/2021/03/decreto-sostegni-bollinato-19032021.pdf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日前加拿大央行宣布,基本利率將保持在0.25%,直到經濟復甦且通膨率回到2%,否則在2023年前不考慮提升利率。   加國央行預估,今(2021)年第1季經濟成長將反彈為正成長,推翻1月份時認為第1季恐將經濟負成長之預測。據央行資深決策者表示,經濟表現將與消費者及企業是否適應新一輪封鎖和限制措施密切相關。   央行指出,加國房地產市場表現高於預期,預計成為今年前3個月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的主要動力。然而,央行警告,疫情導致經濟之不確定性並使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包括勞動力市場從去年歷史性衝擊中恢復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   此外,央行表示,更易於傳播的新型冠狀變種病毒是經濟復甦的最大風險,並警告局部疫情爆發可能會「抑制經濟成長並增加經濟波動」。   去(2020)年3月新冠疫情大流行時,加國央行3度降息使基本利率保持在0.25%的水準已將近1年,此意味基本利率已達最低限度。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由於美國最新一輪經濟刺激措施、疫苗接種加速及總體經濟數據表現多次超出預期,加拿大經濟有望從中受益。據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報導,加拿大製造商和出口商協會(Canadian Manufacturers & Exporters)總裁Dennis Darby指出,美國經濟復甦已開始間接刺激加國經濟之振興。該協會預估,美國最新刺激政策將使加國經濟成長提升0.5%,Darby總裁認為,這個數字不容小覷。   貿易方面,加拿大公布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月表現亮眼,對美國出口額成長11.3%,達到372億加元,雖然成長部分歸因於原油和木材價格上漲等一次性因素,然而,這是自2019年9月以來加國對美國出口最強勁之月份,而加拿大對美國貿易順差為62億加元,亦為2008年以來最大順差。   不過,Darby總裁表示,加拿大應向美國提出要求加國不受「購買美國貨」相關法規政策的約束。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後不久即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目的在於限制外國公司獲得美國政府採購契約的機會,這些障礙將使加拿大很難從美國經濟反彈中完全受益。   目前加國數家大銀行紛紛提高對加拿大經濟成長前景預測。除美國影響外,疫苗接種工作正加速改善,最近公布經濟數據也超過預期。加拿大皇家銀行(RBC)預估加國2021年經濟成長從5%上調至6.3%,而豐業銀行亦將預測上調為6.2%。隨著經濟成長速度加快,許多經濟學家和投資者現在認為,美國聯準會和加拿大央行將在2022年開始升息。  

A:資料來源:Canadian Press   加拿大全國零廢棄物協會(National Zero Waste Council)公布最新報告指出,若加拿大特定產業實行減少產業廢棄物政策,將可創造就業機會並增加數十億加元營收,同時每年可明顯減少廢棄物和溫室氣體排放。   該協會發布之「防止廢棄物:對環境和經濟帶來的益處」《Waste Prevention: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報告為加拿大6大產業提出15個具體的廢棄物預防企業案例,並概述從源頭上解決廢棄物,將會對環境、社會和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全國零廢棄物協會主席Jack Froese表示,預防廢棄物必須成為加拿大環境議題的一部分,因加拿大人均廢棄物量為全世界最高,該協會盼透過研究報告促使企業和政府共同討論並採取促進循環經濟之行動。   該報告探討預防廢棄物在循環經濟中扮演重要整體角色,並提出加拿大企業可以實行「廢棄物預防」,也稱為源頭減量(reduction-at-source),從源頭一開始就盡可能減少產生廢棄物,為建立廢棄物管理之首要步驟。   此外,該報告列出15種特定廢棄物預防企業案例,包括建築、製造、醫療保健、農業、塑膠和零售等產業,這些被挑選的案例大多是目前產生大量廢棄物的企業,該研究報告亦針對這些企業提出預防產生廢棄物之可行措施,並依根據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創造就業機會、防止廢棄物及提供其他好處,提出組合建築工程、逆向物流,以及重複使用、維修和拆卸設計等有效策略。   若政府和產業界廣泛實施,這些案例將對環境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預計每年可防止相當於5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490萬噸廢棄物(包括110萬噸塑膠),並創造逾2萬個工作機會及410億加元的額外營收。  

A:西班牙ABC日報2021年3月18日報導,西班牙企業家聯盟(Con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Organizaciones,CEOE) 依據西國國家統計局(INE)企業營業指數(Índice de cifra de negocio empresarial)編撰「2021年3月經濟前景」(Panorama Económico – Marzo 2021)報告指出,2020年西國企業營業收入減少約2,870億歐元,顯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嚴重影響西班牙之企業經營。 該報告指出,2019年市場最活躍之非金融服務業為受疫情重創之產業,該產業之企業營業指數於2020年下跌2%,同期採礦與製造業指數下跌11.7%,電力與水力供應及衛生與廢棄物管理業指數均下跌10.1%,貿易業則下跌11.9%,前述產業之營業損失共為2,700億歐元,另建築業指數下跌11.6%,損失約170億歐元,爰2020年企業營業指數累計加總損失共約2,870億歐元。 CEOE報告分析,2020年受疫情影響最大產業為觀光相關產業,如旅行社營業收入減少75%;其次為旅宿業,營收減少68%;航空運輸業,營收減少1%,前述3產業營收共減少456億歐元;此外,餐廳及飲料業則損失超過230億歐元,倘加計運輸業及一般商業,則2020年觀光相關產業總計損失共920億歐元。 除企業營收減少外,依據西班牙社會保險局(Seguro Social)統計,2020年2月至4月間,於西國社保局登記公司家數減少約9萬家,而2021年2月與2019年同期相較,則公司家數減少近5萬家,減少比例約為6%。

A: 據日本政府本(3)月19日對外公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帶來之經濟效益估算,若以2019年日本實質GDP換算,可帶動國內生產總值成長2.7%,相當於15兆日圓規模;主要係因日本首次與中國、韓國簽署貿易協定,其經濟效益遠高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大型貿易協定。 從對經濟貢獻度之結構來看,日本出口將成長0.8%,投資增加0.7%,並推升民間消費增長1.8%等。另,在就業雇用方面增加約0.8%,若以2019年日本就業人數計算,約可增加57萬人就業機會。 此外,依之前日本政府的推估數據,在美國退出後之CPTPP將帶來日本GDP成長約1.5%,即使美國重新加入亦僅約為2.6%。另,日本與歐盟(EU)締結的經濟合作協定(EPA),則預估推升1.0%之經濟成長效益。 對日本而言,首次與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及第三名的韓國簽署貿易協定,成為RCEP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若協定完成調降及廢除關稅,日本每年關稅減收3,159億日圓,惟另一方面支付關稅金額可減少1兆1,397億日圓。 目前RCEP是由中日韓及東協(ASEAN)等15國參加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協定(FTA),若在ASEAN 10國有6個以上國家及其他3個以上國家完成國內核准程序後,RCEP協定將於其60天後開始生效。目前泰國及中國已完成國內相關批准程序,日本預定將在本屆國會審核通過。若順利RCEP最快可能在本(2021)年底前生效實施。

A: 新加坡製造商總會(SMF)會長符標熊本(2021)年3月18日於連氏獎學金與新加坡製造商總會網路研討會中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雖未正式生效,但符合新加坡競爭優勢的機會已經出現,星國企業應全力爭取。 去年11月15日,包括新加坡在內共15個國家簽署RCEP,該協定是現存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會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量與人口總和占世界的30%。 符標熊會長指出,全新的全球供應鏈將可能隨著RCEP的生效而誕生。新加坡企業應充分利用星國作為東南亞供應鏈核心的地位,努力成為這一新供應鏈的關鍵節點。由於新冠病毒疫苗運輸需求,冷鏈管理的專門技術更顯重要,在RCEP生效後,星國企業可充分運用在冷鏈管理領域的優勢,抓住新機會。 此外,隨著RCEP成型,符標熊會長呼籲新加坡和中國的企業應先從內部檢討自身流程,找出有待改進的關鍵領域。企業可跨越國界尋找相關領域的解決方案,這種合作將有助於提高新加坡企業和中國企業的業務韌性。 重慶市中星示範專案管理局副局長楊宜博士表示,「中星互聯互通專案」可在RCEP服務貿易的6年過渡期中,扮演先行測試區角色。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武川指出,RCEP有助於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有益於全球經濟成長,並為海南和新加坡兩個自貿港創造前所未有的合作機會。RCEP協議全面開放各會員國之間的市場,將顯著帶動貨物貿易的成長,這意味著它未來很可能重塑跨區域的產業鏈。會員國的貿易大多透過海上航線連接,這給海南與新加坡的航運合作提供巨大的空間。

A: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1)年3月20日報導,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全球能源需求大幅下跌,星國岸外與海事股渡過低迷的一年。目前,能源需求逐漸復甦,上游業者將因油價上漲而擴大資本支出。市場人士認為,星國岸外與海事業初露曙光,估計已熬過景氣寒冬。新加坡的「富時海峽時報石油與天然氣指數」(FTSE ST Oil & Gas Index)雖為-3.95%,但比一年前上升2.74%。 大華繼顯研究部主管羅森容表示,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已經過去,與前五年相比,2021年至2025年的岸外石油與天然氣項目估計增加66%至592項,高於2011年至2015年的478項。2021年,中間水域和深海半潛式鑽油台的每日利率用上升13%和6%,顯示岸外海事活動正逐步復甦。石油業的資本支出於過去7年減少49%,估計將在這幾年恢復擴張。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為4%。 資本支出恢復擴張的幅度雖然有限,但去年因為疫情,主要產油國所聘雇的人手減少7%至26%。羅森容指出,人手短缺,資本支出有限擴張,將限制石油供應。在能源需求恢復的情況下,油價有可能在未來2至3年上漲到每桶100美元。如果油氣業的活動進一步復甦,羅森容預期,新加坡岸外與海事業在未來6至12個月進入上升週期。 星展集團研究分析師何佩華則表示,能源需求有望在未來2年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因產業長期投資不足,影響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供應,油價有可能在某個時候飆升到每桶80美元或更高。但,供應增加將緊隨而至,油價將回落到正常水準。她預估今年的油價會在每桶60美元至65美元,長期油價是每桶60美元。

A:根據俄國歐洲商會公布之統計,2021年2月份俄羅斯小汽車新車銷售量為120,081輛,較去年2月成長0.8%。 銷售是戰前10大車廠及其銷售量及增減變化如次: 1. Avtovaz (Lada) 28,272l輛、+13% 2. KIA 16,516輛、 -3% 3. Hyundai 13,841輛、-4% 4. Renault 10,171輛、0% 5. Toyota 7,640輛、-7% 6. Škoda 7,029輛、+35% 7. VW 6,882輛、 -8% 8. Nissan 4,750輛、 -17% 9. GAZ LCV * 3,250輛、 -15% 10. Mazda 3,210輛、+47% 詳細資訊請參考 https://aebrus.ru/upload/iblock/519/ENG-Car-Sales-in-February-2021.pdf (I)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部長阿茲敏(Mohamed Azmin)頃發布消息稱,隨著韓國SK Nexilis公司計劃投資23億馬幣(約5.58億美元),在馬來西亞沙巴州(Sabah State)亞庇工業園區(Kota Kinabalu Industrial Park)興建電動車(EV)電池用銅箔(copper foil)製造廠,將有助吸引更多投資人參與馬國電動車生產供應鏈,從而使馬國成為利基應用的高精密度及高品質銅箔的生產樞紐。估計沙巴州2021年將吸引更多大型投資計畫,並成為馬國吸引投資的重要熱門投資地點。   SK Nexilis公司為銅箔製造薄技術創新的全球領導廠房,盼吸引更多投資人進駐並改善馬國電動車電池製造供應鏈網路。該公司選擇在亞庇工業園區設廠,主因為該處的電源優勢,電源是銅箔製造的關鍵。該公司將於沙巴州生產薄度僅5微米(較A4紙薄20倍)及長達70公里的銅箔,年產能達5萬公噸,預計於2021年6月起動工,預期2023年投入營運,估計能為沙巴州創造逾400個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財政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頃發布消息稱,馬國政府將聚焦於重振因新冠疫情受創的經濟,現階段在國家經濟剛要復甦之際,不適宜推動新稅制,包括重新實行消費稅(GST),或對稅制作出任何變動。   東姑賽夫魯部長稱,馬國首相慕尤丁(Muhyiddin Yassin)頃推出總值200億馬幣(約48.64億美元)的「經濟與人民強化配套計畫」(PEMERKASA),包括政府再挹注110億馬幣(約26.75億美元)的新撥款,將使馬國的財政赤字,從現有的5.4%的提高至6%,未仍在法定範圍內。估計馬國本(2021)年的國債將增加至9,750億馬幣(約2,371億美元),占國民生產毛額(GDP)之58.5%,然並未超逾60%的法定上限。馬國政府將充分善用國會通過的650億馬幣(約158.07億美元)的新冠病毒基金來改善國家經濟。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國際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貿工部)副部長林萬鋒頃參訪森美蘭州Enstek高科技工業園區外資製藥企業Novugen Pharma公司時表示,全球疫情促使醫療與保健服務領域的需求突飛猛進,進而讓製藥業迅速發展,馬國政府將致力引進高科技製藥業外資與生物科技人才,全力打造馬國成為區域製藥中心與東協癌症醫療服務中心。   馬國貿工部極重視製藥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將透過各種優惠政策和獎勵配套,引進和協助更多高端製藥企業的成長。這有助提升馬國的創新指數,並強化馬國在製藥產業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和優化馬國整體商業生態環境。   Novugen Pharma公司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高端技術製藥企業,2015年在馬國投資設廠,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全球和國內專才,強化各類專利藥品的研發能力,尤其以腫瘤治療和心臟的藥物為主要產品,並出口到至歐美市場,為馬國創造外匯及就業機會。   該公司積極引進高素質外國科學家,並與國內大學院校合作培訓及提拔國內專才,強化實驗室的科技研發能力與技術移轉,以打造馬國成為東協區域的癌症醫療服務中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發馬製藥公司(Pharmaniaga Bhd)的獨資子公司Pharmaniaga Life Science Sdn Bhd(PLS)已與中國科興生技公司(Sinovac Life Sciences Co Ltd)簽署國內製造協議,以在馬來西亞透過PLS公司灌裝新冠疫苗。   依據上述國內製造協議,雙方將合作在馬來西亞PLS公司的製造廠中使用科興生技公司提供的即裝散裝產品進行填充和包裝,並讓PLS公司在疫情期間獲得有條件的註冊、產品註冊和/或營銷授權。馬來西亞的監管機構負責國內成品的生產,然後在馬來西亞銷售及配銷。該協議將從3月12日生效,有效期18個月。該協議將自動更新18個月。   科興生技公司和PLS公司已於1月12日簽署了具有約束力的條款清單,旨在合作在馬來西亞灌裝該疫苗。   科興生技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北京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研究可預防人類傳染病的疫苗的研究、開發、生產和商業化。   前述合作協議將成為發馬製藥公司進一步加強其疫苗業務的平臺。這也將幫助該公司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包括技術移轉以發展馬國的藥劑業。這項合作有助提升該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頃發布消息稱,繼先前馬來西亞麗鴻公司(Lay Hong Berhad)生產的雞蛋(印有“CES008”字號)中被驗出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後,該食品局於本(2021)年3月19日再從馬來西亞Linggi Agriculture Sdn Bhd農場進口的雞蛋(印有“CEM014”字號)檢驗出含有沙門氏菌,並已勒令新加坡四家進口商,分別為An Hong鮮蛋供應商、Chuan Huat農場公司、達順公司和FE Supply公司回收該批雞蛋,並暫停從該農場進口雞蛋,直到農場解決雞蛋受到沙門氏菌污染的問題。   沙門氏菌會在母雞產蛋時感染生殖系統,或者雞的排泄物與雞蛋劃分污染,若是沒有徹底清除雞蛋表面,或者煮雞蛋的方式不正確,都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沙門氏菌感染症)現象,在食用污染雞蛋的12至72小時內會出現發燒、腹股溝絞痛、腹瀉症狀;高齡人士、嬰兒及免疫系統弱的患者甚至會有更加嚴重的症狀,需要入院接受治療。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