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資料來源:澳門政府新聞局2021年3月12日 澳門金融管理局發布統計顯示,本(2021)年1月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按月減少,而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則呈現成長。在未償還貸款總額方面,住宅抵押貸款按月增加,而商用物業貸款則呈現跌幅。 一、新批核借貸: 本年1月新批核的住宅抵押貸款按月衰退18.3%至28.4億澳門元(澳門元,下同)。其中,佔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98.5%的居民部份按月減少18.5%至27.9億澳門元;非居民部份亦下跌4.2%至4千3百萬元。去(2020)年11月至本年1月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每月平均數為30.8億元,較上期(去年10月至12月)上升1.1%。 抵押品為在建樓宇(預售屋抵押)的新批核住宅抵押貸款為3.2億元,按月減少34.6%。若與去年同期相比,新批核樓花抵押貸款下降35.9%。 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按月增加84%至36億元。其中,佔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98.7%的居民部份上升82.8%至35.5億元;非居民部份亦上升至4千8百萬元。去年11月至本年1月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每月平均數為24.7億元,較上期(去年10月至12月)增加8.1%。 二、未償還抵押貸款總額: 截至本年1月底,未償還住宅抵押貸款總額達2,352.6億澳門元,較去年12月上升0.1%,與1年前比較亦增加1.7%;其中,居民部份佔94.5%。居民部份的未償還住宅抵押貸款按月上升0.2%,而非居民部份則下跌0.7%。 未償還商用物業貸款總額遂按月減少1.1%,與去年比較亦下跌6.5%至1,667.2億元;其中,居民部份佔93.3%。與去年12月前比較,居民及非居民部份未償還商用物業貸款分別下跌1.2%及0.1%。 三、貸款拖欠比率: 本年1月底住宅抵押貸款拖欠比率按月基本持平於0.25%,按年比較則增加0.01%;而商用物業貸款拖欠比率為0.51%,按月及按年比較分別上升0.01%及0.12%。

A:印度總理莫迪頃於商工部產業及國內貿易推廣部門(DPIIT)與智庫NITI Aayog共同舉辦的產業論壇中表示,印度政府提出的「生產補助計畫(以下簡稱PLI)」目標在於推動印度製造業成長及擴大出口能量,以提高國民所得及市場需求,預期在5年內促進印度製造業產能達5,200億美元之規模,創造勞動就業市場倍增。為達此目標,印度中央及地方政府進行法規盤點後,需進行法規鬆綁達6多項,以改善經商環境,降低產業物流成本。為協助製造業從疫情中復甦並拓展出口,印度政府在本(2021-22)年度總預算中編列2兆盧比,針對13項產業[註:手機及電子零組件製造、原料藥製造、醫療器材、汽車暨零組件、藥品製造、特殊鋼材、電信與網路、資訊技術、家電(空調、LED照明)、食品加工、紡織品(人纖機能布料及纖維)、太陽光電模組及電池及先進化學電池]提出PLI計畫補助優惠措施,製造業平均將得到5%的生產補助,未來5年給予製造補助,政府預算平均維持在1.97兆盧比。 莫迪強調,印度需改變目前僅有少量產品從少數港口出口至少數國家的現狀,擴大出口產品項目及出口國,過去的優惠政策是開放式,現在則針對重點及具有潛力的13項產業發展,藉以帶動整個產業生態體系,印度的產品品質優良,消費者願意花多一點錢購買,印度必須吸收最新科技投資在核心且具有爭力的產業。PLI計畫將可降低印度對零組件、原物料之依賴,提升產業升級及轉型,提高印度原料、勞動力及技術人才水平;此外,紡織及食品加工PLI計畫將有助於整體農業部門,如同印度製造的疫苗保護人民不受新冠肺炎侵害,印度生產的穀物將使人民遠離疾病,呼應聯合國將2023年訂為「國際穀物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莫迪表示,PLI計畫將使印度國內生產的電子產品附加價值,從目前的5~10%可望提高為20~30%;通訊設備未來5年產值提升至2.5兆盧比,出口成長2兆盧比;藥品產值擴大至3兆盧比,出口增加2兆盧比。去(2020)年疫情爆發後,印度政府於6月推出PLI計畫,刺激電子產品產能達到3,500億盧比,新的投資計畫總額達130億盧比,過去6~7年印度政府推動「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已見成效,未來將進一步加快速度並擴大規模。

A:休士頓紀事報報導,德州2月份的暴風雪嚴重影響休士頓港2月份的貨櫃營運。為保護員工安全,暴風雪當週休士頓港近一個禮拜無法營運,整體2月份貨櫃營運量較去年同期減少10%。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整年貨櫃營運量也比上年同期減少13%。 休士頓港務局表示, 2020年第4季進口需求大增,在聯邦政府通過1.9兆美元紓困金案以及疫苗施打普及後,未來數個月經濟前景看好,預估2021年的貨櫃營運可創高峰。

A:休士頓紀事報報導,今年1月份全美零售總額較上月增加7.6%,但2月份減少3%,其中百貨業及體育用品跌幅最高,分別減少8.4%及7.5%,網路購物業也減少5%。外界分析減少主因為: 第一、1月份美國聯邦政府分發每人$600 美元的紓困金,有助於刺激零售業消費;第二、2月份全美遭受極端氣候襲擊,如德州經歷罕見的暴風雪,導致德州及鄰州居民數日無法出門,減少消費。二月份唯一成長的產業為加油站,增加5%。 預料三月零售總額會再次攀升,主因是聯邦政府通過的1.9兆美元紓困案,符合資格的居民可收到$1,400美元的紓困金。另外,天氣轉好以及疫苗普及均有助於刺激消費。

A:依據智利金融時報報導,全球最大礦業集團澳洲必和必拓 (BHP)頃宣布將其銅礦及鎳礦之探勘總部自智利聖地牙哥遷往加拿大多倫多;據悉去(109)年8月BHP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進行鎳礦勘探後決定本項搬遷,另BHP亦在魁北克省進行銅礦探勘。 報導指出,BHP本次搬遷主要係由於電動車市場發展迅速,對銅礦及鎳礦需求將隨之提高,加拿大相較智利更接近主要市場,在多倫多設立探勘總部更有利在正確時機採取更靈活決策;另BHP已成功建立在智利以及南美業務基礎,本次調整將有助未來公司整體營運。 謹查,2020年BHP在智利營收約80億美元,佔集團總營收約20%,其在智利擁有2處大型銅礦投資,包括位於北部阿塔加瑪沙漠(Atacama)之Escondida礦場,年產量可達120萬公噸,係全球第一大銅礦場且該地區具備發展太陽能發電之優秀條件,爰BHP在2019年宣布將在Escondida礦場建造再生能源發電廠供應採礦所需,減少環境汙染;BHP在智利另一主要投資為北部Pampa Norte礦場,該公司在2020年提入25億美元進行擴建工程,以確保該礦場長期營運。

A:資料來源: 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官網2021年3月17日   南部非洲共同市場(COMESA)官網於本(3)月17日以「建立新區域論壇以解決非關稅貿易障礙日益嚴重之情形」(New Regional Forum Established to Deal with Escalation of NTBs)為題,報導COMESA繼上(2020)年11月第41屆部長會議決議通過「COMESA消除非關稅障礙 (Non-Tariff Barriers, NTBs)及工作程序條例」法規修訂之後,COMESA由會員國之國家監督委員會及NTB聯絡點成立「非關稅壁壘區域論壇」(NTBs Regional Forum),並於3月16日舉行第一次論壇會議,約有60位來自COMESA成員國之NTB國家監督委員會及NTB聯絡點代表與會。   COMESA秘書處貿易主任Christopher Onyango會議中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後,NTB措施遭大量使用,而該等普遍存在已提報或未提報之NTB多被歸咎於區域內限制貿易所致,並導致會員國將貿易監管措施當成必要措施,並成為保護其國內經濟之主要貿易政策工具,該等措施已相當貿易保護主義者實施約55%之干預措施。   O主任亦指出,儘管所有會員國都任命NTB聯絡窗口,惟僅有5個會員國已確定其國家監測委員會(National Monitoring Committee, NMC)之組成並通知秘書處;渠強調運轉良好之NMC對實施法規及消除NTB至關重要。此亦為何COMESA秘書處持續維持與會員國互動,並製定工作程序/方式期能促進「NTB條例規定」有效實施。尤其部分NTB一直懸而未決,且已實施長達1年至10多年不等。自2009年以來,所有貿易保護之干預措施中,相較下僅有20%係被歸咎於關稅提高,其他市場進入障礙均屬NTB;且依據三方線上通報之NTB統計,82%係實務運作問題,其他18%才是NTB之政策或措施。   O主任強調盼藉此次為期3天之會議,透過以規則為基礎之解決方式,有效排除COMESA成員國NTB,進而促進增加COMESA之內部貿易;並確保成員國在危機時不會回到採取限制性貿易措施,因反自由貿易之作法將使經濟復甦更為緩慢。

A:資料來源: 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2021年3月17日   史國主流平面媒體史瓦帝尼時報(Times of Eswatini) 及史國觀察家報(Eswatini Observer)於本(3)月17日分別以「史國公債稍微超過門檻」(Public debt slightly above threshold)及「史瓦帝尼公債總額達258億史鍰」為題,報導史國本年2月公債總額約258億史鍰,占史國36.3%GDP,略超過IMF門檻之35%。   該報導引用史瓦帝尼中央銀行(CBE)本月15日公告數據指出,史國2月公債總額為258億史鍰,約佔36.3%GDP,較本(2021)年1月之251億史鍰增加2.5%,超過IMF建議低收入國家之公債門檻35%(避免債務不可持續之情形發生,引發財政危機)。依據CBE報告,近期公共債務增加係因國內債務增加;外債目前約106億史鍰,約占14.9%GDP,維持不變,惟國內未償還公債自本年1月之145億,至2月底續攀升至152億史鍰,增加4.4%,占21.4%GDP。(謹註:史國公債占GDP比率自上年之39%降低至本年1月之35.4%,係因為1月史國獲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ACU分配款挹注財政收入)。   該報導亦引述財政部長Neal Rijkenberg近期預算演說觀點指出,史國2020年7月已通過財政調整計畫(FAP),推動政府永續營運之一系列財政政策措施,以期控制在政府支出預算在占GDP比率6.5%以內。其中對部分支出項目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政府之工資法案;因為目前史國政府員工薪資係政府預算支出之最主要項目,且過去幾年持續快速成長,此將威脅至財政永續性。

A:星巴克在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計畫在2030年前達成綠色咖啡碳中和目標。 這家咖啡巨頭還計畫在2030年前將生咖啡加工的用水量減少一半。生咖啡豆是已分離但尚未烘焙的咖啡果實種子。星巴克採用綠色咖啡豆萃取物作為其Refreshers冰搖沁爽系列咖啡原料。 該公司去年設定目標,讓碳儲存量大於排放量、減廢以及提供比使用量更多的淡水來達成「正向溯源」。為了達成這項長期承諾,它設定了2030年明確的目標,包括將直營店及其供應鏈中的碳排放量減少一半、儲保或補充咖啡生產或營運商用水的半數,以及將咖啡館和製造廠送往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減半。 CEO強生(Kevin Johnson)在LinkedIn慶祝公司成立50周年的文章中寫道:「我們是一家希望在取之於人類和地球的同時回饋更多,同時為與星巴克建立聯繫的所有人創造繁榮的公司。」 星巴克表示,將在2022年前在第二大市場中國開設一個永續焙燒廠。該項目已預留1.5億元,是該公司美國以外的最大單筆投資。 在股東大會召開之前,星巴克說,它正努力促使盲人和弱視顧客更容易上門消費。美國客戶現在可以免費使用Aira,這是一項經由App將盲人或弱視人士與視覺口譯員建立聯繫的服務。從今年夏天開始,星巴克將在美國和加拿大推出全新的大字體和點字菜單。 星巴克對包括種族正義和氣候變化在內的社會承諾使該公司深受投資人歡迎,這些投資人在選擇股票時會考慮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 RBC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發現,星巴克是專門投資ESG的主動型基金在史坦普500指數中最熱門的餐飲股。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過去一周來,比特幣再度發光發熱,不僅在上周末漲破6萬美元大關,還獲得多家大型銀行力挺。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表示,將為高淨值客戶提供「比特幣基金」,讓他們能把比特幣納入資產配置。 另一家大型金融機構,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分析師暨哈佛經濟學家拉布爾(Marion Laboure)也發布研究報告,加入看好比特幣的行列。她預期比特幣不會曇花一現,只是行情波動仍將是常態。 拉布爾表示,比特幣市值達1兆美元,「重要性不容忽略」,預料在基金經理人和企業持續買進推波助瀾下,比特幣價格可能持續走高。 但拉布爾指出,真正值得一辯的是:比特幣是否單憑價值節節看漲,就能自成一種資產類別?她認為,比特幣的流動性低,是一大障礙。她舉例說,拿蘋果來比較,2020年蘋果股票成交量總計400億股,相當於在外流通總股數的270%;相較下,去年總計成交了2,800萬個比特幣,相當於總流通量的150%。 這位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指出,流動性低加劇比特幣的行情波動,只要額外幾筆大額買進或賣出,就足以「顯著衝擊供需平衡」。 拉布爾認為,未來比特幣價值仍會劇烈波動,隨民眾相信它值多少而起起伏伏,這就是所謂的「仙子效應」(Tinkerbell Effect)。她解釋,「仙子效應」是經濟術語,以童話故事「小飛俠彼得潘」(Peter Pan)裡的小仙子(Tinkerbell)命名,用來描述某件事若愈多人相信,就愈可能實現,一如彼得潘宣稱小仙子真的存在,正因小朋友深信不疑。 從這角度來看,拉布爾認為,比特幣其實就像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因為「必須把潛能轉化為成果,才支撐得起它的價值主張」。撐起特斯拉市值的,是汽車工業大舉轉向電動車的趨勢,以及特斯拉勢必成為市場領導者的假設。 拉布爾估計,比特幣目前的總值大約相當於日圓流通總值的102%、歐元流通總直值的65%、美元流通總值的53%,和英鎊流通總值的904%,但比特幣的日均成交量大約只相當於英鎊在外流通量的0.06%。 她的結論是,這款加密幣若要保持價值不墜,有個條件必須到位:跨國境的數位貨幣成為大勢所趨,而比特幣必須引領這股趨勢,成為未來的支付工具 。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灣區經濟一年前也許是美國最火熱的地區,但依目前的疲弱就業市場,可能還需兩年時間,才能自新冠疫情打擊中恢復。導因於政府關閉商業命令以對抗病毒,灣區就業迄今僅恢復不到去年3、4月裁員前的三分之一。 太平洋大學商業與政策中心主任麥可(Jeffrey Michael)表示,這是個巨大就業萎縮,新冠疫情去年冬季升高,讓原本秋天稍有回升的就業市場再度降溫。根據加州就業發展局數據,灣區三個主要大都會中心:聖他克拉拉縣、東灣、舊金山-聖馬刁地區皆尚未恢復去年3-4月裁減工作的40%。最嚴重是在舊金山-聖馬刁地區,可能還需五年,才能恢復2020年在3月、4月兩個月內失去的工作。 灣區經濟研究所主任卡勒曼(Patrick Kallerman)認為:「『可怕』(Dire)是對灣區就業市場很好的形容。」灣區對封鎖命令的執行力強,導致居民不願外出用餐或購物。整個加州情況也不佳,就業市場僅恢復去年3月、4月裁員的三分之一。 不過,灣區經濟增長可能會因輕易地加速工作恢復,而縮短恢復時間。「燈塔經濟」(Beacon Economics)經濟學家桑柏格(Christopher Thornberg)表示,灣區前景看好,所有前瞻性指標都是火熱的,他預期大部分工作將於一年內恢復。其他專家也相信,一旦區域經濟開始有部分回溫,灣區就業市場可能會迅速反彈。加州經濟持續研究中心主任李維(Stephen Levy)也預期就業將會迅速恢復。他指出,灣區是加州新冠確診水平最低地區,也是疫苗接種率最高地區之一,正採取所有正確措施恢復就業。 然而,依照灣區目前就業反彈速度,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每月工作增加數量,灣區9個縣可能還需兩年或22個月時間,才能恢復到2020年2月的就業水平。在加州最大都會區(在大規模裁員之前、至少擁有100萬個有薪工作的地區)中,舊金山-聖馬刁地區陷入最嚴重就業困境,去年3月、4月共失去18萬7500個工作,迄今僅恢復13.3%。 以下是加州其他大型都會中心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間,恢復2020年3月與4月就業市場情況: ○聖他克拉拉縣重獲原本失去15萬3600個工作的30.7%。 ○東灣重獲原本失去19萬6200個工作的39.7%。 ○洛杉磯縣重獲原本失去77萬2500個工作的25.9%。 ○橙縣重獲原本失去27萬6800個工作的27.4%。 ○聖地牙哥縣重獲原本失去25萬4200個工作的37.5%。 ○沙加緬度縣重獲原本失去13萬7200個工作的52.3%。 ○灣區九縣失去63萬8600個工作、僅恢復29.4%。9個縣必須克服45萬1100個工作缺口,才能恢復2020年2月創紀錄的就業榮景。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聯準會(Fed)大幅調高經濟成長預測,但表示雖然前景改善且今年通貨膨脹可望升溫,但在2023年前都不會升息。 一如預期,決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投票通過將短期借貸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同時繼續進行資產購買計畫,每月購買至少1200億元的債券。 主要的變化來自Fed對未來經濟走勢的看法以及對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即使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部門仍然疲弱,但在溫和復甦之下,近期經濟活動和就業指標有所上升。通貨膨脹率繼續低於2%。」 根據FOMC成員的最新單季經濟預測,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未來幾年降溫之前將成長6.5%。預估中值較12月上次預測的4.2%大幅改善。 預測2022年和2023年的成長率分別為3.3%和2.2%,之後長期成長率將穩定在2.3%。 隨著GDP成長,預計失業率將從目前的6.2%降至4.5%;12月時的估計為5%。未來2年預測分別為4.2%和3.7%,之後再達到長期水平4%。 對核心通貨膨脹的預測值也提高,預計今年個人消費支出(PCE)將增加2.2%。估計到2022年將降到2%,然後次年上升到2.1%,長期預期為2%。 至於這些改變對政策的影響,FOMC仍預計基準利率在2023年前將維持不變。但是更多成員表示,雖然「點狀圖」平均顯示2023年會首次升息。但大多數預期仍然顯示利率不會改變。 市場密切關注這些預測,觀察Fed可能會對近期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率上升的預期做出回應。以市場為基礎的通貨膨脹率顯示5年內成長率為2.59%,是近13年來「平衡通膨率」的最高水平。 然而,Fed在會後聲明中繼續強調,在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雙重目標「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前,政策將保持寬鬆。 由於擔心通膨壓力可能讓Fed認為是更大風險,市場近來頻頻浮動。政府債券殖利率已飆升至新冠疫情大流行爆發前的水平。 不過,Fed對殖利率上升並不在意,只要這是由經濟成長推動。如使通膨失控超過2%,Fed仍有工具可控制。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1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wnp.pl, 17.03.2021   波蘭PKO BP銀行的專家Piotr Bujak估計,COVID-19大流行將使波蘭經濟倒退回兩年前經濟水準,因為波蘭很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成長水準。COVID-19大流行打破波蘭持續28年的經濟增長紀錄。然而,與其他國家相比,波蘭仍屬表現良好。這可歸功於政府的援助計畫、波蘭經濟的競爭力以及旅遊業占GDP比重很小。同時,波蘭亦成功避免失業率大幅上升。B氏還預計,自2020年3月13日波蘭首次實施封鎖措施起,波蘭可能需要2-3年的時間才能恢復疫情大流行前的增長趨勢。B氏還注意到最新的出口強勁數據,並且私人消費在兩個月的疲軟後又恢復增長。PKO BP分析師警告說,投資仍然受到重創。根據該銀行的估計,儘管採取鎖定措施,但波蘭的經濟在2021年第一季仍較2020年第四季有所增長。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18 Polish News Bulletin取材自businessinsider.com.pl, 17.03.2021   根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數據,2021年2月波蘭的消費者物價統一指標(HICP)同比增長3.6%,環比增長0.5%。再次成為歐盟最高記錄。歐盟平均HICP同比增長1.3%。匈牙利以3.3%的通貨膨脹率排名第二,羅馬尼亞-第二名(2.5%)。 捷克以2.1%排名第四。由於勞動市場過熱以及通貨膨脹率飆升的可能性,波蘭正考慮升息。波蘭的通貨膨脹率比波蘭中央銀行(NBP)容許的波動幅度高1.1個百分點。儘管如此,NBP總裁Glapiński保證,除非波蘭經濟恢復穩健增長,否則貨幣政策不會轉向。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18   IAR   波蘭衛生部於3月18日週四公布單日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27,278例,這是自去年11月以來的最高記錄,另有356例死亡病例,使大流行期間累計的總確診病例數達到1,984,248例,死亡病例數為48,388例。在週四確診的新病例中,在中部地區Mazowieckie省(包括首都華沙)有4,408例。同時,在Silesia省南部的煤礦開採區有3,788例。西部Wielkopolskie省(包括波茲南市)有2,493例。波蘭衛生部表示,在最新的356死亡病例中,有278例係患有既往疾病併發死亡,另有78例係直接因COVID-19死亡。波蘭星期三全國境內確認有453例死亡及25,052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前一天為372例死亡及14,396例確診病例。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18  biznespolska.pl   DS Smith公司宣布將投資1億英鎊在波蘭興建2家新的包裝工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客戶需求。在波蘭Belchatov及義大利Castelfranco Emilia計劃的工廠將在未來2或3年內投入營運。   DS Smith公司表示,由於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採用以及傳統食品及飲料市場的不斷擴展,可持續的紙質包裝市場預計將顯著增長。據該公司稱,這些新設施將提供急需的(much-needed)生產能力。這些工廠將採用新的製造技術,並將重點放在可持續發展上,並可望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去年,Olympus Partners投資公司Liqui-Box收購DS Smith公司的塑膠包裝部門,交易價值約為4億英鎊。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3.18   Polish News Bulletin, biznes.interia.pl   波幣似乎一次又一次遭受打擊,並且兌歐元匯率不斷下跌。儘管對全球股票市場的風險偏好增加,但匯率仍未低於4.60波幣兌1歐元。這可能意味著波蘭貨幣進一步貶值。穩定的全球投資情緒可能歸因於交易商等待週三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會議結果。債券市場仍可能成為動蕩的受害者。   由於與波蘭之疫情大流行有關的不確定性以及最高法院即將對瑞士法郎貸款作出的裁決,波蘭的市場情局勢進一步不穩定。這些因素標誌著波幣面臨強勁的風險,歐元/波幣匯率可能會再增加1個百分點。美元/波幣匯率可能會升至3.90,而1英鎊匯率可能會超過5.40波幣。但是,長期而言,從今年年底來看,波蘭貨幣應該能夠彌補近期的貶值,這主要是由於新興市場的資本流入。

A:出處:Off Grid Energy Indenpendence, 2021/03/18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RWE在荷蘭Amer安裝浮動太陽能板 荷蘭Off Grid Energy Independence 報導,德國能源公司RWE將在荷蘭Noord-Brabant省Amer興建第一個浮動太陽能板(PV)項目。 該項目由漂浮在 Amer電廠附近湖面上的13,400塊太陽能板組成,完工後,裝機容量將達6.1 MW。 RWE亦已開始在Amer發電廠附近興建一座2.3 MW的陸上太陽能板項目。 RWE總裁Roger Miesen表示,荷蘭是RWE的策略核心市場之一,目前RWE正利用四個新的陸上風電場和一個正在興建的太陽能園區來擴展其在荷蘭的業務。 Roger Miesen強調,該公司亦通過NortH2、Eemshydrogen和FUREC項目為氫氣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浮動太陽能板項目預計將在本年8月初啟動,並於2021年底開始動工。地面安裝項目已經開始動工,預計將於2021年8月完工。Amer太陽能園區(屋頂、地面安裝和浮動式太陽能板)可生產相當於每年約2300個荷蘭家庭的用電量。 目前RWE在荷蘭營運七個陸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為268 MW,此外,該公司正在Kerkrade興建四個新的陸上風電場,總容量超過115 MW,以及一個14 MW的太陽能園區,所有的項目均將於2021年年底前投入營運。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0年3月17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22/P200號(商情文號:第 222 號) 商情本文 : 英國農業部於3月16日,針對北海6種漁類捕撈限制,與挪威及歐盟達到三邊協定。此將促進北海地區的鱈魚、黑線鱈、鰈魚、沙鮻魚、鯡魚及綠青鱈等6種魚類之永續管理。商定3國2021年上述魚類之捕撈額度,估計英國漁業可獲得超過1.84億英鎊收益。此為英國首次以獨立沿海國參加漁業談判;在談判全上程中,英國政府敦促以永續方式設定捕撈額度,確保沿海漁業長遠未來。   與歐盟、挪威共同管理的漁種中,六分之五額度設定等同或低於國際北海運用委員會建議標準。與2020年數據相比,其捕撈額度分別減少如下:鱈魚減少10%、鰈魚減少2%、綠青鱈減少25%及鯡魚減少7.4%;而黑線鱈及沙鮻魚的捕撈額度則分別增加 20%及 19%;其中,黑線鱈之商定捕撈額度仍在國際北海運用委員會永續發展建議之內。   此外,此捕撈額度限制亦包括英國迴避鱈魚行動計劃,適用英國水域內的所有船隻;該計劃旨在使英國水域長期恢復,其中包括暫時停止捕撈鱈魚等選擇魚類之措施。作為一個獨立沿海國家,政府將致力於發展國內永續漁業,保障英國未來漁業及海洋環境之利益。   英國政府在談判全程中,與蘇格蘭政府及其他地方政府皆緊密合作,達成國內共識。此項三邊協議標誌著年度漁業談判中首項協定之達成。英國正與歐盟、法羅群島及挪威進行雙邊談判,以制訂適用水域進出規範及配額交換等規範。

A:資料來源: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的報告指出,在2020年疫情蔓延時,全球50個主要經濟體所提出與Covid-19相關的財政支出,僅18%與綠色經濟相關,挪威表現最佳,將其國內生產總值1.54%用於Covid-19恢復措施,其中71%屬綠色投資。鄰國瑞典的綠色投資則相對落人之後,僅將國內生產總值0.8%用於疫情刺激措施,其中只有24%可以歸為綠色投資。 北歐銀行評論瑞典公共財政並未受到疫情太多衝擊,有能力可在能源體系及綠色相關研發教育進行長期投資的綠色解決方案。哥德堡大學環境經濟學教授Thomas Sterner則批評,許多國家雖提出大量紓困資金,卻未趁機運用於綠色轉型,民主決策的保證在危機時期也顯得相當脆弱。

A:資料來源 : 瑞典新聞總匯(Mundus News)    半導體晶片短缺的問題從去(2020)年12月引起全球車輛製造業的關注,瑞典巴士卡車集團Volvo AB月前早已暫停作業線。現在瑞典中資汽車企業Volvo Cars也受到影響,決定對其在美國與在中國的車廠停工,以保瑞典與比利時等兩國的工廠持續運作,提供全球市場大多數的需求。至於瑞典巴士卡車集團Scania目前雖未停工,但已表達對未來可能停工的憂慮。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