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新加坡國家檔
A: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本(3)月11日公布統計,日本福島縣核能電廠於2011年3月爆炸導致核災事故後,迄今全球仍有42個國家及地區管制進口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在東日本3.11大地震事故發生後,由於全球擔憂輻射線造成農林漁業產品污染,當時確有許多國家相繼採取限制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相關措施。 在日本政府致力與各國解禁協商及核災地區實施嚴格核能檢測後,目前已經有39個國家解禁日本核災食品輸入政策,惟除中國、香港、澳門、韓國及台灣等5國及地區仍嚴格管制進口外,其他如美國、歐盟(EU 27國)、英國、瑞士、挪威、冰島、俄羅斯、新加坡、印尼等共計37個國家與地區,已放寬採取要求提出檢查證明等管制措施。 上述限制日本核災食品進口的5個國家及地區,扣除核災地區食品外,去(2020)年進口日本農產品總額達5,100億日圓,占日本農產品總體出口比重之55%。日本政府認為若東亞各國能放寬進口日本核災食品管制措施,將有助於日本東北地區的經濟復甦及繁榮。
A: 據日本共同社新聞本(3)月10日報導稱,日本政府頃決定為協助緬甸遭受迫害的伊斯蘭教徒少數民族之羅興亞難民,預定藉由國際機構提供20.9億日圓的緊急無償資金合作,持續進行國際人道主義支援。 對此,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在生活及人道主義方面,對於緬甸國民的困境必須繼續提供支援」。未來日本政府將透過國際紅十字會(ICRC)、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向在緬甸受到迫害及逃至孟加拉國的難民提供醫療、水及糧食等援助。 本(2021)年初緬甸國內發生軍事政變,日本政府正檢討是否暫停對該國新的政府開發援助(ODA)計畫,惟認為應持續給予人道主義支援。另外,日本政府已決定提供緬甸等在內之亞洲及太平洋島國25個開發中國家約45億日圓資金,協助建構新冠疫苗的冷鏈運輸網絡及搬運車輛。
A:
A:編輯資料: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越南工商報,2021年3月10日 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資料,2021年1月越南與瑞典貿易金額達1.60億美元,其中越南出口至瑞典占1.3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99.94%,而越南自瑞典進口金額亦達2,289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11.98%。 越南駐瑞典大使潘登當先生(Phan Dang Duong)表示,越南與瑞典貿易關係相互補助,而不是互相競爭。越南主要進口瑞典工業及電信行業之機械與其配件,而瑞典對越南農產及農製品、鞋子、紡織品及木製品等需求甚大。 目前越南出口規模至北歐仍占較少之比例,僅約25億美元。因此越南主力產品輸往北歐市場,如瑞典,存在龐大之潛力,特別是在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正式生效後。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玉米工業協會主席U Min Khaing表示,由於私人銀行關閉,迫使邊境貿易商販求助於經營“Hundi”(一種非正式的轉賬系統)的運營商,以便進行交易。目前,苗瓦迪邊境貿易正常進行,惟因私人銀行關閉,業者無法透過合法的金融市場取得資金。目前除緬甸國營銀行之外,正規金融市場關閉,使現金流動困難,企業無法通過私人銀行進行匯款下,許多貿易通過Hundi進行資金移轉,交易安全性低且服務費高。另外,銀行的服務較Hundi好,例如,業者可以立即從私人銀行取出5億緬幣。然而,通過Hundi運營商提取如此巨額的資金則需要時間。
A: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根據商務部發布的統計,在2020-21財年,10月1日至2月19日期間,漁產品的出口收入跌到3.55億美元的低點,比去年同期減少了3,260萬美元。緬甸漁業聯合會(MFF)預估在2019-20財年從漁業出口可獲利逾8億美元,該目標已實現。 緬甸向中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歐盟等40個國家出口魚、蝦、蟹等漁產。由於受COVID-19及當前政局的影響,緬甸漁業出口在過去幾個月略有下降。中國是緬甸漁業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在2019-20財年總漁產出口額8.5億美元中佔2.54億美元。MFF預計在2020-21財年將實現漁產出口10億美元的目標。 MFF正在努力開發符合國際標準的養殖場,採用先進的捕魚技術以增加漁產出口收入。為確保食品安全,國外市場要求供應商取得危害分析及關鍵控制點(HACCP),及良好水產養殖實踐(GAqP)證書。為符合國際市場標準,漁產品限自符合GAqP的孵化場採購。MFF正在與漁業養殖戶、加工商以及農業、畜牧業及灌溉部所屬的漁業局合作,開發GAqP系統。加工商可以在漁業局所列ISO認可(Iso-accredited)的實驗室中,篩查漁業產品的食品安全性。緬甸全國有48萬英畝的魚蝦養殖場,在緬甸有逾120個冷藏設施。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在2017-2018財年,緬甸出口漁產56萬噸,價值7億美元,在2018-19財年,出口58萬噸,價值逾7.3億美元。MFF表示,MFF已要求政府通過G2G協議解決養殖魚及對蝦出口面臨的問題,並確保各國間的貨運順暢,以促進出口。緬甸經濟十分依賴農業。蝦、海魚、淡水魚等漁產量高於該區其他國家。仰光漁業局表示,倘緬甸能夠提高加工技術,將有助緬甸的經濟,並為供應鏈成員賺取更多收入。
A:
A:
A:
A:
A:
A:
A:
A:
A:來源:ABC News 日期: 2021/3/5 因新冠疫苗於歐盟供應鍊短缺問題,為確保歐盟境內疫苗供應量,義大利引用歐盟疫苗出口限制規定,阻擋輸澳之25萬劑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並敦促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公司於英國工廠生產更多的疫苗,提供歐盟境內施打。 由於此25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係自該公司羅馬廠生產,申請出口至澳洲。惟義大利政府在歐盟委員會強力支持下,首次拒絕核發出口許可。 義大利外交部就此表示,義大利老年人口佔多數,迄今僅約480萬人接受了第一批疫苗施打,因新冠狀肺炎該國新確診病例達2萬2,865人, 死亡人數已高達10萬人,加上阿斯特捷利康公司未能兌現承諾之供應量,且認為澳大利亞目前並非疫情重創國,故拒絕疫苗出口澳洲。 阿斯特捷利康公司對歐盟國表示,本(110)年第1季疫苗承諾目標從9萬劑減少至4萬劑,承諾目標劑量大幅減少60%,另將於第2 季再減少50%之供應量,故促使歐盟國做出強烈出口限制,期該公司能明確交付疫苗生產時間表, 以利歐盟衛生官員解決歐盟27個成員國之供應短缺問題。 而澳大利亞衛生部部長Greg Hunt表示,首批空運抵澳之30萬劑英國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已於2月28日運抵雪梨,預計將於今(3/5)日於阿得雷德開始施打,此批疫苗已取得澳洲藥物管理局(TGA)許可。 而澳大利亞已獲得5,380萬劑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其中有380萬劑將於海外生產,其餘的5,000萬劑將由澳大利亞醫藥巨擘CSL每月於澳大利亞境內生產。
A:來源:澳洲衛生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日期: 110年3月9日 據澳洲衛生部部長Grag Hunt 表,阿斯特捷利康疫苗已於本(110)年3月5日運抵南澳,將於南澳Murray Bridge區醫院進行第一劑施打,疫苗庫存量足以施打第二劑。渠表示,目前澳洲已收到73萬5,000劑輝瑞疫苗,而本週30萬支的阿斯利捷利康疫苗亦運抵南澳,其餘的5,000萬支疫苗將由澳洲CSL集團於澳洲本地生產,未來預計每週生產100萬劑。 據統計,目前澳洲已有2萬個老人院居民約71萬老人及醫護人員完成疫苗接種,並且有超過4,000個家庭醫生已參與第1B階段(Phase 1B)疫苗接種培訓,可望於3月底完訓。 而H部長亦於3月5日於墨爾本施打阿斯利捷利康疫苗第一劑。惟於今(3月10)因腿部細菌感染而住院,引發輿論緊張,望確保阿斯利捷利康疫苗施打安全。
A:來源: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 日期: 110年3月8日 澳洲總理Scott Morrison於110年3月5日宣布,至本年4月30日止,各州邊境入境人數將維持不變,各州每週國際航班人數限制如下: 南澳州-阿德雷得機場:每週入境人數上限為530人 昆士蘭州-布里斯本機場: 每週入境人數上限為1,000人(另加上額外300遺返航班之弱勢國人) 維多利亞州-墨爾本機場: 目前尚未開放國際航班入境。 西澳州-伯斯機場:每週入境人數上限為900人,至3月25日後可望增加至1025人。 新南威爾斯州-雪梨機場: 自本(110)年2月15日起,每天入境人數上限不得超過430人。 首都坎培拉、北領地及塔斯馬尼亞州: 則由聯邦與各州政府單獨個別協調。 國家內閣會議將持續關注全球疫情及各州疫情發展情形來決定國際航班抵澳人數限制。 由於國際教育服務業係澳洲第四大產業(僅次於鐵礦砂、煤、天然氣), 年產值近400億澳元,其中以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居冠(佔30%)。 為振興疫後經濟,時有輿論籲請政府評估允許國際學生人境事,惟因澳洲目前當有4萬名澳洲公民因全球疫情及航班問題無法返澳,短期內成案機率不大。 另位於北領地的Howard Springs 隔離所將擴建隔離場所及設備,由每二周850人增加至2000人。未來將澳人返國將先以北領地隔離所為主要隔離場所,目前尚仍有約40,000持有臨時及永久居留身份之澳洲人因疫情而滯留海外,聯邦政府決定與北領地州政府合作擴增Howard Springs 隔離所,以應未來隔離需求。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2月加工出口成長32% 日期:2021.03.10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工商部加工出口工業委員會(CNIME)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2月加工出口金額為1億5,202萬2,043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億1,481萬8,118美元,成長32%。以產業別區分,汽車零配件(占29%)仍係加工出口之主力項目,其次接續為成衣與紡織品(占19.6%)、油品及其衍生物(占15.1%)、藥品(占11.2%)、鋁製品(占9%)、寵物飼料(占1.8%)、皮革及其製品(1.6%)及鞋類及其製品(1.6%)。 (二)倘以2021年2月單月計算,出口金額7,809萬6,432美元,較2020年2月之5,933萬8,156美元,亦成長32%。主要出口項目汽車零配件(占27.5%)、成衣與紡織品(占20.4%)、油品及其衍生物(占16.9%)、藥品(占11.4%)、塑料及其製品(占9%)及鋁製品(占7.8%)。主要出口市場93%為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其中以巴西及阿根廷為主;其他7%出口市場為美國、智利、越南、厄瓜多、秘魯、巴拿馬及玻利維亞等。 (三)另值得一提,巴拉圭工商部加工出口工業委員會(CNIME)本年2月同意新增7家企業適用加工出口獎勵措施(Régimen de Maquila),預計總投資額110萬美元,並將創造256個就業機會。該7家涉略產別包括:成衣布料、鞋類及其製品、服裝、蠟燭、電話行銷及資通訊服務、農用化學品、汽車用電池,以及成人及孩童服飾等。
A:標題:巴拉圭2021年1-2月總出口減少18.2% 日期:2021.03.10 單位:駐巴拉圭大使館經參處 消息來源:國家報(La Nación) 內文: (一)依據巴拉圭中央銀行(Banco Central del Paraguay, BCP)統計資料,巴拉圭2021年1-2月總出口金額15億8,0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9億3,190萬美元,減少18.2%。其中一般貨品出口金額10億7,540萬美元,占總出口之68%,較2020年同期衰退9.7%;另再出口金額3億8,070萬美元,則占總出口之24.1%,較2020年同期衰退33.8%;其他出口金額1億2,430萬美元,占總出口7.9%,較2020年同期亦衰退24.7%。 (二)2021年1-2月主要出口產品包括玉米、大豆粉及牛肉,惟黃豆及電力出口金額則未如預期;在加工出口方面,出口金額達1億1,76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加33.4%。 (三)在進口方面,2021年1-2月進口金額16億9,78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減少12.7%。巴拉圭2021年1-2月貿易赤字1億1,740萬美元,較2020年同期之1億360萬美元,增加1,380萬美元之入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