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依據我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臺烏(烏拉圭)雙邊貿易總額達6,842萬美元,較2019年成長38.7%,我國自烏拉圭進口總額為1,084萬美元,略成長0.7%;我國對烏拉圭出口總額為5,758萬美元,大幅成長49.4%,我國享有貿易順差4,673萬美元,烏拉圭為我國第93大貿易夥伴國。 2020年我國自烏拉圭進口之產品,仍以農牧相關產品為主,其中居首之產品為皮革暨相關製品,進口額518萬美元,佔總進口47.7%(衰退3.8%);第2名為木材,進口額175萬美(衰退27.3%);第3名為乾酪及凝乳,進口額88萬美元(成長33.5%);第4至10名依序為小麥、乳清、乳製品、寶石、丙烯酸聚合物、原木及高梁。 2020年我國出口至烏拉圭居首之產品為聚縮醛,出口額2,121萬美元,大幅成長2,209%,佔總出口36.8%;第2名為冷凍魚,出口額1,574萬美元(成長30.3%);第3名為合成橡膠,出口額166萬美元(衰退63.7%);第4至10名依序為車輛之零附件、機器之零附件、不銹鋼扁軋製品、天線反射器、腳踏車、鋼鐵製螺釘、紗布/繃帶及其類似品。

A:依據我國海關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臺阿(阿根廷)雙邊貿易總額達4億4,891萬美元,較2019年成長20.3%,阿根廷為我國在拉丁美洲第四大貿易夥伴國,前三名分別為墨西哥(37億6,997萬美元)、巴西(30億9,816萬美元)及智利(14億8,085萬美元),其中我國自阿根廷進口額為2億6,096萬美元,大幅成長32.5%,主要因為玉米及大豆進口大量增加;另因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我國對阿根廷出口額僅為1億8,795萬美元,成長6.6%,我國呈現貿易逆差7,301萬美元,阿根廷為我國第51大出口市場和第50大進口來源國。 2020年我國自阿根廷進口之產品,仍以農牧相關產品為主,其中最主要之產品為玉米,單項產品進口總額高達1億4,465萬美元,約占總進口55.4%,與2019年相較成長21.4%;第2名為大豆,進口額為3,174萬美元,大幅度成長860.2%;第3名為乾酪及凝乳,進口額為1,310萬美元(成長21.3%);第4至10名進口產品依序為大蒜、皮革暨相關製品、蝦類、魚渣粉、冷凍魷魚、鮮葡萄酒及其他貴金屬化合物。 2020年我國出口阿根廷排名居首之產品為不銹鋼扁軋製品,出口額為1,953萬美元,較2019年成長60.6%,第2及第3大出口產品為機器零附件及聚縮醛,出口額分別為1,579萬美元及614萬美元,較2019年分別成長59.5%及衰退1.3%;第4至10名進口產品依序為鐵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鋼鐵製螺釘、鋼鐵管類、塑膠製自粘性製品、塑膠製品、苯乙烯之聚合物、車輛之零附件。

A:歐盟於本年1月8日宣布除原預訂之3億劑輝瑞(Pfizer BioNTech)疫苗(其中2億劑為正式訂單,另1億劑可視情況選擇下訂)外,將再採購輝瑞疫苗3億劑,法國可望每月再獲分配4百萬劑量。依據法媒引述官員說法,這批由歐盟採購之疫苗無論在價格、數量或其他條件如司法責任分擔,均較美國及英國所獲條件更為優惠。   歐盟先前正式下訂之2億劑輝瑞疫苗,預計自第2季起配送7千5百萬劑,依照法國佔全歐盟地區人口比例15%計算,法國可獲分配1千1百萬劑。因此,法國4月至6月輝瑞疫苗供給將顯著增加,加上1月6日已獲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批准的Moderna疫苗,以及預計1月底可獲EMA批准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疫苗,使政府宣稱至6月底前疫苗採購劑量至少7千萬劑之承諾獲得支撐,且自4月份起可望加速疫苗施打工作。   媒體報導,由於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攝氏2度至8度之儲存條件,致法國及多數歐盟會員國甚為期待,2月法國可望獲其疫苗5百萬劑,屆時將對納入自行開業醫師及藥師為施打對象有所助益。   同時,法國政府刻擴增疫苗施打機構數量,並因應輝瑞疫苗儲存條件建置相關設備,預計疫苗施打機構1月底將達500間之水準。   另查法國政府上半年採購疫苗預估劑量(累積數量)如下: 1月達270萬劑:輝瑞260萬劑及Moderna疫苗10萬劑; 2月達1千萬劑:輝瑞5百萬劑、Moderna疫苗80萬劑及阿斯特捷利康5百萬劑; 3月達2千1百萬劑:輝瑞9百萬劑、Moderna疫苗15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9百萬劑及CureVac疫苗2百萬劑; 4月達4千1百萬劑:輝瑞1千 8百萬劑、Moderna疫苗3百萬劑、阿斯特捷利康1千3百萬劑、CureVac疫苗4百萬劑及嬌生3百萬劑; 5月達6千3百萬劑:輝瑞2千8百萬劑、Moderna疫苗5百萬劑、阿斯特捷利康1千9百萬劑、CureVac疫苗6百萬劑及嬌生5百萬劑; 6月達8千9百萬劑:輝瑞3千8百萬劑、Moderna疫苗7百萬劑、阿斯特捷利康2千8百萬劑、CureVac疫苗8百萬劑及嬌生8百萬劑。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11   PAP, PolandIn   波蘭總理辦公室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從1月18日起,除了在小學1-3年級實施全日教學外,所有COVID-19限制措施都將維持。這些限制措施將一直維持到1月31日。   正如總理辦公室所指出的那樣,在那些維持直到1月底生效的限制措施中,包括有關於禁止5人以上聚會的禁令、在公共場所有義務遮蓋口鼻、在某些集會場合保持1.5 公尺及在某些集會場合保持100 公尺的距離。   此外,餐廳只能提供外賣和外送服務,否則將關閉至1月底。在商店和大型購物中心(僅開放一些商店),可能允許每15平方公尺容納1位顧客。僅允許員工旅館(staff hotels)及醫療旅館(medical hotels)開放。滑雪場也將維持關閉,直到1月底。僅允許供專業運動人員從事運動的運動場、體育館及運動中心開放。如果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返回波蘭,在到達波蘭後,則仍需進行10天檢疫。   波蘭教育及科學部部長Przemysław Czarnek表示,政府已準備好盡可能地讓小學1~3年級兒童返校接受全日的教育。對學生、老師及父母而言,年齡最輕的兒童群組的遠距學習效果最差,最麻煩。該部已於12月和1月初與教育安全諮詢委員會就此事進行磋商。   波蘭衛生部長Adam Niedzielski表示,即使每週感染的數量保持穩定,也不太可能顯著的放鬆限制。在1月11日週一的新聞發布會上,衛生部長被要求在2月1日結束國家檢疫或減少適用於該檢疫措施下的限制。另一方面,N部長表示,波蘭確實處於穩定狀態,但波蘭不能對歐洲周圍國家發生的事情視而不見。很難想像邊界是因病毒而關閉的。當然,國際情勢的分析是一個要素,政府也必須納入考慮。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12   Polish News Bulletin, polsatnews.pl   波蘭Tauron能源公司與Solaris Bus&Coach及Impact Clean Power Technology的聯合財團開始進行研究Second Life能源存儲系統(Energy Storage System)。該計畫的目標是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廢舊電池建立能源儲存原型(prototype energy storage)。公共汽車上的鋰離子電池可能不再足以為車輛提供電力,但它們可以供作多年的能源儲存。   Tauron公司副執行長Jerzy Topolski評論稱,使用電池製造的電匣(magazines)將成為智慧電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補充說,此電匣可以用來平衡電網,尤其是在低電壓的地方。Solaris將對Second Life計畫分配總容量160 kWh的電池。根據Tauron公司表示,這種類型的存儲可能對使用再生能源發電的個人客戶有用。此外,這些電匣可能會用於電動汽車充電器。該計畫的結束日期是2022年秋天。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12  PolandIn, RZECZPOSPOLITA   據 Rzeczpospolita日報報導,在充滿COVID-19大流行不確定性的2020年,波蘭人投資購買的黃金約是2019年的2倍。隨著報紙的報導、低利率及大流行引起的市場不確定性促使消費者轉向黃金的投資。   該報報導稱,黃金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穩定而安全的存款。在全球爆發對黃金投資的興趣大增之後,在夏季期間黃金價格破紀錄。該報導並強調稱,黃金的繁榮還沒有結束。   Goldenmark Group公司國際市場總監Michał Tekliński向 Rzeczpospolita日報表示,根據該公司的估計,2020年黃金需求約為9.3公噸,最受歡迎的產品仍然是一盎司的金幣及金錠(ingots),以及重量為1, 2或5公克的較小的金錠。最受歡迎的金幣是澳大利亞袋鼠(Australian Kangaroos)、維也納愛樂樂團(Vienna Philharmonics)、克魯格朗德及加拿大楓葉(Krugerrands and Canadian Maple Leaves)等金幣。Tekliński總監還強調稱,黃金的價格在8月7日是史上最高,當時價格為每盎司2,061.5美元。從那時起,價格略有下降,但仍處於高位。該日報預期未來幾個月仍不會平靜,因此黃金需求應會上升。

A:根據法國費加洛1月11日報導,法國總體經濟必將因疫苗施打而受益,其中部分產業更是完全依賴疫苗接種計畫順利完成始有振興之可能。法國Asterès 經濟顧問公司預測,若法國今年中起能在國內普遍施打新冠疫苗,可望年度經濟反彈近5%,如果施打進度延遲6個月,2年間GDP將減少600億歐元,財政赤字恐將進一步擴大300億歐元。 因此,疫苗是否能順利普及將緊密維繫著該等經濟產業之存亡,分析列出其中五項產業如下: 1.航空運輸業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國際間交通往來戛然而止,航空運輸業首當其衝,在去(2020)年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航空管理經濟學者分析指出,該產業復甦的主要障礙是不確定性,因為航空公司無法預期如何進行航線規劃、班機調度與票價估算等,而疫苗將有助改善現況。 歐洲空中航行安全組織 (Eurocontrol)分析預測,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今年夏天之前新冠疫苗施打逐漸普及,疫情於明(2022)年夏天結束,屆時航空運輸量可望達2019年的一半,預期恐將到2026年才能完全恢復到疫情爆發前的正常交通量。此外,疫苗護照或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建議的數位旅行通行證等相關制度亦有可能逐步成形。 2.觀光業 新冠疫情造成法國觀光業2020年收入減少41%,損失慘重,該產業數個月以來仍處於虧損狀態。必須設法促使法國國民與國際旅客能再度自由觀光旅行,才能重啟觀光業,因此疫苗扮演著關鍵角色,唯有疫苗普遍接種後,疫病風險降低,觀光業才有機會復甦。 A顧問公司分析指出,如能在本年第二季末起普遍施打疫苗,觀光業相關經濟活動可望在2022年回升達40%。觀光休閒顧問公司 Protourisme副總經Didier Arino 表示,未來不久將會有部分觀光景點要求訪客事先接種疫苗才能前往。 3.飯店及餐飲業 本產業如同以上二項產業均於去年面臨重創,至今仍面臨眾多不確定因素,法國政府甫宣布本年2月中前,餐廳不能恢復正常營運,接待客戶店內用餐。飯店住房率偏低,有些店家甚至自去年3月疫情爆發首度封城後就未再重新開門營運。 業者均企盼疫苗施打能順利推行,使得民眾能再度自由行動或在密閉空間集會,中長期而言亦將讓一般大眾面對此疫病時較為安心,是該產業重振的一線希望,待高風險族群均接種疫苗後,恢復開銷,該產業最快可望今年下半年就能有明顯改善。 4.藝文表演產業 近期約有200名藝術家在巴黎人報(Le Parisien)一篇專欄中宣告他們樂於接種疫苗的意願,希望以身作則,並鼓勵那些猶豫不決的民眾共襄盛舉。該等藝術家盼藉此項行動,疾聲呼籲及早設法擺脫疫情的威脅,儘快重啟藝文產業,因為劇院、電影院與表演廳目前仍大門深鎖,重新開放的日子遙遙無期。因此,疫苗的成功施打被視為該產業擺脫危機目前唯一可見的出路。 5.石油相關產業 石油產業業者亦期盼疫苗普及能有效控制疫情,使人員貨物流動恢復正常。去年春季首度全國封城期間,乍停的交通運輸使石油價格跌入了深淵,美國西德州基準原油價格(WTI)更破天荒跌破0美元,出現史無前例的負數。所幸此後價格再度回升,去年底更因疫苗問世與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相關決策而加速回升。 過去三個月間,WTI價格和歐洲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Brent)均上漲近30%,成交價突破50美元的門檻,也帶動法國油價的漲勢。惟分析家警告,萬一疫苗成效不彰,恐將影響產業復甦的步調。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12   Polish News Bulletin, money.pl   根據波蘭IBRM Samar的報告,波蘭2020年最大載重量(maximum authorized mass) 3.5公噸的新型小客車及貨車的生產量年比率下降31.2%,達到427,972輛。新小客車及貨車的生產量已下降多年,但2020年的經濟限制導致波蘭市場的三大汽車生產商的工廠的汽車生產數量急劇下降,這三家生產商分別是福斯波茲南公司(Volzwagen Poznań),飛雅特克萊斯勒波蘭公司(FCA Poland)及歐寶製造波蘭公司(Opel Manufacturing Poland)。   由於COVID-19大流行,福斯波茲南公司(Volzwagen Poznań)在2020年3月20日至4月27日期間停止生產。Volkswagen Poznań的生產工廠在2020年釋出207,610輛汽車,而前一年為266,127輛。FCA波蘭公司的工廠汽車產量為173,950輛,而2019年為263,176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上半年停產3個月。歐寶製造波蘭公司的工廠在2020年3月18日至6月8日期間停止生產,這就是為什麼它在2020年僅生產46,212輛汽車,而其前一年生產92,500輛。

A: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1.01.12   Polish News Bulletin, wnp.pl   波蘭Huta Częstochowa軋鋼廠的冶煉廠於1月10日重新開始生產。幾天後,靜止的工廠也將在3個月內首次恢復生產。此外,該工廠不久後名稱將更改為Liberty Częstochowa。該鋼鐵廠每年可生產多達70萬公噸的鋼鐵,軋鋼廠每年最高可生產多達120萬公噸的厚金屬鋼板。   Liberty鋼鐵廠的全球生產能力每年超過2200萬種鋼鐵產品。自2021年中期以來Corween Investments公司已接管該生產工廠的租賃,並宣布即將進行的冶煉廠採購招標。據Liberty工廠稱,Huta Częstochowa每月可生產40,000公噸金屬鋼板。GFG聯盟公司及自由鋼鐵集團(Liberty Steel Group)執行長Sanjeev Gupta表示,他對在波蘭的運營感到滿意。自由鋼鐵集團是除中國以外全球第八大鋼鐵公司。

A:依據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報導,瑞銀集團(UBS)宣布將從瑞士境內目前240家分行,減少到196家,共計關閉44家分行,該集團在2020年已關閉28家分行。該集團總裁Mr. Axel Lehmann表示在2020年瑞士境內分行櫃檯的業務量減少約10%,超過三分之二的銀行客戶轉向使用線上銀行做業方式,因此該集團將擴大網上銀行的業務。 另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集團(Crédit Suisse)去年已經將從瑞士境內目前146家分行,減少到109家,共計關閉37家分行。   資料來源: 瑞士每日廣訊報(Tages Anzeiger) 日期: 2021年1月12日

A:2021年1月12日國際油價因沙烏地單方面承諾額外減產100萬桶/日而上漲:布蘭特原油(Brent crude)上漲至超過56美元/桶,創2020年2月來新高;美國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US West Texas Intermediate, WTI)則來到53.11美元/桶。   高盛集團分析師Damien Courvaln表示,沙烏地單方面且無預期減產,可望彌補第2波疫情帶來的短期衝擊,預估2021年夏天油價將來到65美元/桶。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Eugen Weinberg表示,沙烏地盼透過自願額外減產,確保市場出現供不應求(undersupplied)的情況。   註: 1.為因應全球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2020年5-7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及其盟國(簡稱OPEC+)決議共同減產970萬桶/日、8-12月共同減產770萬桶/日。 2.2020年12月OPEC+決議,自2021年1月起增產50萬桶/日,即OPEC+共同減產數量為720萬桶/日(佔全球每日原油需求7%),自2021年1月起OPEC+將每月召開監督會議,由沙烏地能源部(Ministry of Energy)部長Abdul Aziz bin Salman Al-Saud王子主持,根據市場情形增減OPEC+產量。 3.2021年1月5日Abdul Aziz bin Salman Al-Saud部長宣佈,為對全球原油市場表達善意(gesture of goodwill to global crude market),2-3月除原承諾減產配額外,沙國單方面再減產100萬桶/日。

A:新未來計畫(NEOM)執行長Nadhmi Al-Nasr接受沙烏地電視頻道CNBC Arabia訪問指出,NEOM包括The Line在內將進行5-6個大型計畫,更多細節將在各計畫初步成型後公佈,若干計畫甚至可在3年後開始營運。   Al-Nasr執行長指出,2020年NEOM主要在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所幸疫情對計畫興建進展無重大影響,目前最大的挑戰係持續與全球及當地夥伴建立合作關係。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分析,NEOM僱用員工中,超過45%係沙烏地籍,包括工程師、財務專家等,Al-Nasr強調NEOM將由本國人領導,在與外國籍員工共同合作的基礎上進行開發。   註: 2017年10月沙烏地阿拉伯王儲Mohamed bin Salman提出新未來計畫(NEOM)。規劃耗資5,000億美元於沙烏地西北邊紅海地區打造面積達2.65萬平方公里商業暨工業城,且該城市橫跨沙烏地、埃及及約旦等3國。第1階段策略規畫(first phase strategy)包括經濟概念、募資及路徑圖(road map),目前已大致就緒;第2階段將包括NOEM 16個經濟部門/區域等細節計畫。 2021年1月10日Mohamed bin Salman王儲表示,將在NEOM裡面打造零碳排放的智慧城市。該城市命名為The Line,係超過170公里長的「超連結未來社區」,可容納人口為100萬,100%由乾淨能源(clean energy)供電。

A: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報導指出,阿曼計畫融資20億美元,資金主要來源係當地及區域銀行。   阿曼自2020年11月開始,與各銀行洽談10億美元融資可能性,刻與數家銀行組成的聯合集團洽談再融資11億美元,使融資金額上看20億。報載參與銀行包括HSBC、Mashreqbank、海灣國際銀行(Gulf International Bank)、瑪斯喀特銀行(Bank Muscat)以及Dhofar銀行等。   融資到期期限為15個月,視債務人需求得再展延12個月。HSBC表示,信用評等被調低以及國際油價下跌,使國際銀行對阿曼還款能力更加謹慎,惟信用評等調低代表借貸成本提高,對較小型的區域銀行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S&P)表示,2021-2022年阿曼到期外債(external debt maturing)金額預估達107億美元 約GDP 7.5%。       註: 1.2020年3月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S&P)表示,阿曼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受到外部風險及債務增加因素影響,阿曼政府中期財政狀況可能無法有效解決國債持續增加的問題,因此將阿曼長期外幣/本國幣主權評比(lon-term foreign and local currency sovereign ratings),自BB調降為BB-;阿曼經濟展望則調為負向(negative)。 2.S&P預估2021-2023年阿曼財政赤字將佔GDP 8%、到2023年阿曼外債(external debt)將佔經常帳(current account receipt)67%(2018年外債僅佔經常帳20%),且阿曼外幣債務(foreign currency denominated debt)佔總債務超過80%,外幣債務多數是由非阿曼居民(non-residents)持有。

A:類別:A21(其他) 資料來源:VNA/Vietnam+, 2021年1月12日 編輯日期:2021年1月13日   越南Sao Mai集團投資在安江省興建之太陽能電廠已經完工,預期每年可生產供應4億kWh電力。該電廠位於Tinh Bien 郡An Hao坊,總投資金額6兆越南盾(逾2億6,000萬美元),總產能為210MWp。   安江省人民委員會主席Nguyen Thanh Binh表示,經過2年興建,此座太陽能電廠已於2020年12月2日聯結國家電網。該電廠共僱用100名當地勞工,預計貢獻該省1,200億越南盾(約522萬美元)稅入。   Nguyen主席並稱,安江省發展包括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有很大潛力,省政府已計劃2021-2025年投資興建聯結肯特市O Mon地區之500kV傳輸線,獲批准後,將加速安江省再生能源電廠之發展。

A:根據丹麥財經媒體於1月11日報導,丹麥貿易及商業部長Dan Jørgensen向丹麥國會報告,目前已經受理了194,802份國家紓困計劃的補助申請,系統中共有8,405份申請案件正在等待處理。   政府已向公司和自顧經營者總支出267億丹麥克朗之紓困補助,其中127億丹麥克朗支付為薪資補償,77億丹麥克朗為支付固定費用補償,59億丹麥克朗的支付給自僱人士,其餘支付為給自由職業者。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1月11日引述丹麥統計局之數據顯示,雖然2020年11月出口貨品與服務成長3.3% ,惟2020年1至11月之貨品與服務之出口仍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9%,相當下降1,115億丹麥克朗。   Nykredit之首席經濟分析師Troels Kromand Danielsen指出: “ 儘管去年出口急劇下降,但仍有積極趨勢,因為現在的訂單積壓大致與去年相同。也許今年前個月將有些顛簸, 但隨著世界各地逐步施打疫苗,這對整個出口產業來說是一個正向的反映,對丹麥的出口基本上是有利。”  

A:新聞來源:韓國貿易協會(2021年1月12日) 據韓國銀行頃公布之資料,韓國去(109)年每人平均國民所得毛額(GNI)預計約為3萬1,000美元,較2019年之3萬2,115美元減少,另實質GDP成長率為負成長,據分析此係名目成長率衰退至約「0」%,以及韓元兌美元之匯率升值所致。   據指出,韓國去年每人平均GNI雖然較前一年減少,預計仍將高於G7成員國之義大利,此係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之分析,歐盟因受新冠疫情嚴重影響,去年義大利之名目成長率為負7.9%,嚴重低於韓國之0.1%,依此計算,義大利之每人平均GNI將低於韓國。   韓國文在寅總統於本年1月發表之新年致詞中亦曾表示,韓國去年之經濟成長率排名OECD國家第1,GDP規模預計名列全球前10大,韓國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亦將創首次超過G7(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加拿大)國家之紀錄。   據悉,義大利之每人平均國民所得一直領先韓國,依世界銀行之統計資料,2016年韓國之每人平均GNI為2萬9,330美元,義大利為3萬1,950美元,2018年韓國為3萬2,730美元,義大利為3萬3,840美元,2019年兩個國家之差距更加縮小,目前再因義大利之經濟以觀光等服務業所占之比重高,受新冠疫情之影響較以出口為主之韓國嚴重,預計2020年韓國之每人平均國民所得將首次超過義大利。   另據IMF之報告,2020年韓國之GDP預計為1兆5,868億美元,將居全球第10位,較2019年之第12位,上升2位。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1)月13日報導稱,日本政府為遏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發布第二次「緊急事態宣言」,日本銀行(央行)預測個人消費可能下滑超過預想,爰將研議在本月內召開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檢討向下修正2020年度的經濟成長率。 日銀預計在上述會議公布每季之「經濟、物價情勢展望」報告,去(2020)年10月公布預估的2020年度實質經濟成長率為負5.5%,但受到年底疫情再度擴大的衝擊,預測可能會更加進一步衰退,並認為以整體來看,下修經濟成長率恐已無可避免。 此外,由於日本政府在2020年12月實施追加振興經濟對策之效益,日銀認為明(2021)年度(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止)的經濟成長率,可能高於目前預估的正成長3.6%,並樂觀的預測今後景氣可望緩步復甦。

A:

A: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