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本(2020)年11月19日出席「第八屆東協-歐盟商業峰會(ASEAN-EU Business Summit)」時表示,占全球經濟規模約四分之一的美國和中國,各有內部和雙邊問題須解決,但維護和更新全球的安全與經濟架構,不僅是美國與中國的責任,包括歐盟和東協在內的世界其他各國亦須發揮同樣作用。 陳振聲部長認為,除了締結自由貿易協定,新加坡與歐盟仍有許多可加深合作的領域,例如醫療保健、數位化及永續發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凸顯良好的醫療保健對經濟繁榮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新加坡和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已承諾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冠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以協助疫苗發展和提供採購資金,因此加強醫療保健制度不僅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質,長期而言,亦可加強經濟韌性,創造新商機。健康科技與生物醫療領域,是多年來新加坡優先和支持的關鍵領域,歐洲在此方面亦擁有一流的專業知識,盼雙方能進一步合作。 在數位化方面,新加坡正努力與區域以外夥伴制定一系列「數位經濟協定(Digital Economy Agreement,簡稱DEA),為與數位貿易有關議題,建立高標準規則,例如如何保護個資以及提供無縫跨境數據流通。與歐盟簽訂數位經濟協定,是透過數位方式連接歐盟與東協的關鍵一步,將有助於促進數位領域的創新與投資,並可以新加坡為基地,協助東協和歐洲創造更多商機。 隨著經濟發展,能源需求上升,東協在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和利用也有所增加,東協設立目標在2025年以前,讓再生能源在東協能源結構中占23%,新加坡將把握機會,投資適合的長期基礎建設,利用區域的可再生資源,與各國共享。 新加坡和歐盟在永續發展方面已有不錯的合作,例如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EU-Singapore FTA)為雙方在氣候變遷和能源消耗等議題,提供進一步合作的平臺。新加坡與歐盟亦致力於建立一個開放以及對投資者友善的再生能源投資環境,新加坡盼與歐盟和東協在永續發展領域加強合作,此將是星國經濟復甦的關鍵之一。
A: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本(2020)年11月19日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企業領袖對話會(APEC CEO Dialogues 2020)」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執行總裁何鳴杰就「全球成長的未來」展開對話表示,新加坡不能無止盡投入大量國家資源因營疫情,須逐步擺脫現狀,邁向永續道路,因此企業應恢復營運,須轉型或開啟新方向的企業則須採取行動作出改變。 李總理指出,在疫情後的新常態,某些舊有作業方式將不再適用,新加坡政府會協助業者轉型,尤其是旅遊業等少數業務可能停滯一段時日者,須做出特殊安排,但最終企業須邁向永續經營方式,適應即將出現的新常態,而非繼續處於疫情前的狀態,否則僵屍企業(zombie companies)和不具生產效益的經濟結構,將帶給國家更多問題。 李總理相信,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過去幾年進展非常緩慢,原因之一是美國傾向以雙邊方式,而非在多邊基礎上協商議題,美國亦不支持貿易作為雙贏的主張。希望未來美國能採取更具建設性的協商方式,透過各國共同努力取得雙贏,而非互相對立的方式。APEC擁有許多發展空間,尤其在數位經濟領域的潛力龐大,APEC各經濟體應加強交流,設定標準化規則,確保數位經濟的相互連接。 另來自APEC的21個經濟體商界代表在第四屆APEC商業諮詢理事會(ABAC)會議上,已向APEC領袖提出有關經濟重建和振興建議,包括加深區域經濟整合、支持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以及打造數位經濟監管架構等。
A: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杰本(2020)年11月19日表示,為因應瞬息萬變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新加坡於本年5月成立「越戰越勇工作小組(Emerging Stronger Taskforce)」,該小組採取更「敏捷」方式,只要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原型就立刻執行,然後擴大方案規模,讓不同層面的經濟受惠,不似過去所成立的工作委員會,會先提交報告,再由政府決定是否落實相關建議。 上述小組設有7個由業界主導的「新加坡群策群力行動聯盟(Singapore Together Alliance for Action)」,關注包括供應鏈數位化、環境永續性、建築環境數位化、智慧商務、機器人、安全創新旅遊體驗和教育科技等領域。王瑞杰副總理認為,組織行動聯盟是一種新模式,集合目標一致者,共同為新成長機會努力。新加坡政府之前推出產業轉型藍圖,已和企業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而行動聯盟正是在此穩固基礎上,結合各產業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發掘潛在商機。 目前全球經濟正經歷包括國際秩序變化、供應鏈和生產運作須在效率和韌性間重新平衡、數位化、消費習慣改變、更專注於環境和社會永續性,以及企業整合加速等6大變化,上述行動聯盟的主要目標是希望結合政府和民間力量探詢新加坡各產業的新機遇。 指揮「越戰越勇工作小組」的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透露,新加坡在因應疫情過程中確認醫療科技業的重要性,因此近期將成立醫療科技業行動聯盟,探索與診斷相關發展機會,預估未來該領域將能帶來上千億星元產值,創造約4,000個工作機會。該小組也在探討設立另一行動聯盟,加深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一起克服困難,達到雙贏局面。
A: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Solutions)頃發布消息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協定將對15個簽約成員國的經濟產生長期積極影響,其中包括增加市場進入機會以及為參與國的企業提供商品與服務的多樣性以及改善區域經濟合作前景。這些將遠超過衍生而來的國內企業將面臨競爭加劇之潛在負面影響。對於馬來西亞而言,馬國的參與簽署受到讚譽,因該協定可促進馬國的經濟發展。 馬來西亞中國商會會長陳友信(Tan Yew Sing)表示,RCEP整合了東協、東北亞、澳洲及紐西蘭的三個主要經濟集團,並將為這些成員國帶來三大好處。首先,RCEP的建立為加強區域經濟平等及多邊合作提供了一個雙贏平台,其中包括貿易、投資、服務及技術合作,此外還降低了國內稅甚至零稅率。這些措施將能有效加強該地區的經濟與貿易活動。另一個直接的積極影響是相關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對於馬來西亞的經濟與商業活動,全球貿易的巨大增長將吸引更多的外人直接投資前往馬來西亞投資。馬來西亞企業,尤其中小企業,須抓住機會來增強其競爭力,包括應用高科技來提高生產力,且須高度重視市場研究、人力資源培訓及產品品質等重點。馬國政府須為本地企業分配足夠資金,以因應RCEP挑戰,接受資訊交換規則以及提高營運透明度。在利用RECP進行經濟復甦時,亦須高度重視企業與精英管理的表現。 RCEP將降低關稅並在大約20個領域建立規則,包括跨境數據。該協定將豁免對東協成員國、澳洲及紐西蘭的61%進口稅、中國大陸的56%進口稅及韓國的49%進口稅亦將豁免。 RCEP將通過單一安排簡化當前許多「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則與程序。這也將解決東協陷入多個自由貿易協定的複雜規則問題。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檳城州(Penang State)首席部長曹觀友(Chow Kon Yeow)頃指出,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統計數據顯示,該州本(2020)年前9個月製造業投資件數為108件,投資金額為106.08億馬幣(約合25.5億美元),估計能為該州創造9,137個就業機會。檳城州占馬國製造業總投資金額之16.24%,僅次於砂拉越州(Sarawak State,投資額158.09億馬幣)及沙巴州(Sabah State,投資額118.61億馬幣),為該國第三大熱門投資地點。 本年前9個月檳城州外人直接投資額為88.24億馬幣(占該州總投資額83.18%),主要外人投資來源國為新加坡、瑞士及美國;國內投資額為17.83億馬幣(占16.82%)。檳城州為馬國製造業最大的FDI目的地,占馬國FDI總額的22.38%。 重要企業投資項目包括知名投資廠商Federal Oats Mills公司、Iconic Medicare公司、Straits Orthopaedic公司及Vitrox Technologies公司。 曹首席部長續稱,檳城州政府的親商投資環境、蓬勃工業及優良的基礎設施極具吸引力,外資仍視檳城州為熱門投資地點。鑒於馬國正經歷第三波新冠疫情,加上馬國政府實施「有條件行動管制令(Conditional Movement Control Order)(CMCO),渠預測檳州本年的投資表現恐無法達到2019年的168.55億馬幣(約合41.2億美元)歷史新高投資紀錄。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 依據日本農林水產省、香川縣本(2020)年11月20日新聞資料及日本農業新聞11月20日報導等辦理。 日本香川縣三豐市蛋雞農場(約14.7萬隻),於11月19日向縣府西部家畜保健衛生所通報其飼養之雞隻死亡數量增加,經該保健衛生所採樣進行簡易檢查呈陽性,並經東部家畜保健衛生所進行遺傳基因檢查(PCR),20日確認疑似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另與該農場使用同一飼料運搬車等之其他4個農場(約20.8萬隻)亦被確診,此為該縣自本月5日起連續發生禽流感之第六例。 日本香川縣三豐市蛋雞農場(約49.5萬隻),於11月19日向縣府西部家畜保健衛生所通報其飼養之雞隻死亡數量增加,嗣由該保健衛生所採樣進行簡易檢查呈陽性,並經東部家畜保健衛生所進行遺傳基因檢查(PCR),20日確認疑似H5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此為該縣自本月5日起連續發生禽流感之第七例。 詳細情形請逕上農林水產省及香川縣府網站查閱。
A:柬埔寨參與「中國-東協領袖會議」共商區域經濟復甦及永續發展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3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副總理兼財經部部長翁本莫尼洛於11月12日代表洪森總理出席以視訊會議方式舉行之第23次東協-中國領袖會議。 會議由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總理阮春福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共同主持。出席會議的各國政要包括:泰國總理巴育、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印尼總統佐科、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寮國總理通倫、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緬甸國際合作部部長覺丁等。 東協國家感謝中國為防疫所作的貢獻,歡迎中方將疫苗作為國際公共產品,期待中方繼續支持東協早日戰勝疫情並實現經濟復甦。東協同中國都支持多邊主義,支持以國際規則為基礎的自由貿易,將於本次系列會議期間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東亞地區疫情防控形勢總體趨穩向好,中國-東協貿易投資逆勢成長,東協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始終視東協為外交優先,支持東協加強區域合作,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進一步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以維護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 會議發表《落實中國-東協向和平與繁榮聯合宣言的行動計畫(2021-2025)》以及《中國-東協關於建立數位經濟合作夥伴關係倡議》,同時宣布2021年為中國-東協永續發展合作年。 此外,12日下午和晚上,另舉行第21次東盟-南韓領袖會議、第17次東協與印度領袖會議、第23次東協-日本領袖會議以及東盟女領袖會議等。
A:柬埔寨稻穀出口越南153萬公噸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4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日前在官方臉書發布,截至11月12日柬埔寨向越南出口累計153萬6,350公噸稻穀,其中以波羅勉省出口的稻穀最多,日均1萬524公噸。2020年11月柬埔寨主要產地之稻穀價格平均約:濕隆多花稻穀1130柬幣/公斤、OM5451稻穀910柬幣/公斤、IR 504稻穀920柬幣/公斤。 此外,據柬埔寨稻米聯盟資料,2020年前10個月,柬埔寨向澳大利亞出口2萬5,994公噸稻米,較去年同期成長53%。該聯盟指出,在過去10個月中,柬埔寨向澳大利亞出口稻米量逐步增加,特別是有機稻米。澳大利亞政府積極參與支持柬埔寨稻米行業的發展,除調增出口量,許多澳大利亞企業也正在研究投資柬埔寨稻米生產鏈。 據柬國農業部報告稱,2020年前10個月柬埔寨稻米出口總量為53萬6305公噸,較去年同期的45萬7940公噸增加17%。其中出口到中國逾19萬公噸,同比增長36%。 2019年柬埔寨稻米出口總量為62萬噸,其中向中國出口22.2萬噸,比2018年增加35%。2020年中國為柬埔寨提供40萬公噸稻米進口配額。
A:柬埔寨茶膠大頭蝦產量下降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5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茶膠省漁業行政局表示,由於2020年茶膠大頭蝦棲息地水位降低,預計產量將相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2%。2019年的產量為97公噸,估計2020年僅有 85.36公噸。 茶膠大頭蝦是該省最負盛名的淡水產品,味道極其鮮美,深受國內外民眾和遊客的喜愛。茶膠省政府還特地組建一個捕撈社區,以確保捕撈的永續性、保護自然龍蝦種免於滅絕,以及強力宣傳該省產品潛力。 茶膠大頭蝦在旺水季節盛產,並於9月至11月之間開始減少。淡水大頭蝦捕撈活動通常在洪氾區進行,如吳哥比里縣、波里佐沙樂縣及安迭島。旺產季節,每季可捕獲大頭蝦達87噸。大頭蝦不但有助於改善省內漁民的收入,同時也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前來旅遊休閒。當前茶膠大頭蝦價格為:A級每公斤40美元;B級每公斤30美元;C級每公斤25美元。
A:柬埔寨CDC批准5件投資案計2400萬美元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據柬埔寨發展理事會(CDC)於16日發布,該會近期共批准5件投資項目,協議投資額共2,400萬美元,將創造2,769個工作崗位。 CDC批准的5件投資項目分別是: LIAN FENG SHOES MATERIAL CO.,LTD,規劃於實居省貢比西縣莫哈雷西鄉翁隆村建設生產鞋、包和服裝配件的工廠,協議投資額210萬美元,將創造291個工作職位; G4 TEC PROPERTY & INVESTMENT CO.,LTD,規劃於貢不省速富縣德班巴良鄉坡里匹村建設手套工廠,協議投資額390萬美元,將創造579個工作職位。 ZHONG BAO (CAMBODIA)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計劃於實居省尖山縣登德勇鄉第六永通村建設各種水果加工廠,協議投資額510萬美元,將創造1216個工作職位; MING YUNG HUNG ENTERPRISE (CAMBODIA) CO.,LTD,計劃於金邊市貢武區甘德分區甘德楨村建設生產電燈、燈具零件、電線和各種塑料製品廠,協議投資額550萬美元,將創造504個工作職位。 GAO LONG JIANG PLASTIC PIPE CO.,LTD,計劃於乾拉省大金歐市高羅卡分區堆德桑村21號公路,興建各種塑料管和塑料橡膠軟管工廠,協議投資額740萬美元,將創造179個工作職位。
A:柬埔寨金邊水務局2020年前3季收入達5900萬美元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7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0年前3季金邊水務局的總收入高達2,374.83億柬幣,折合約5,90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4.73%。該局的報告顯示,2020年前3季的總淨利潤為695.66億柬幣,較上年同期增加302.42億柬幣,成長76.90%。 該局報告指出,金邊水務局第3季的總收入達到865.85億柬幣,約合2,160萬美元,成長35.43%。第3季淨利為271.41億柬幣,比上年第3季度增加54.73億柬幣。截至2020年9月30日,金邊水務局的總資產為1兆7,852.26億柬幣,增加1,808.82億柬幣,成長11.27%。 此外,金邊水務局規劃在今年第4季度生產5,825萬9800立方公尺的清潔水,並擴大4萬5150立方公尺的清潔水分配網絡,預計將獲得總收入848.25億柬幣,總支出562.14億柬幣。
A:法國企業為柬埔寨乾拉省發電站護航電力運輸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8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法國MAN Prime Serv公司與柬埔寨電力局(EDC)轄下之O&M company Schnei Tec 公司(又稱C7電源項目),於近日簽署一份為期5年的合約,向乾拉省一座200兆瓦的雙燃料發電站提供供電協調服務,以確保發電站在向金邊市供電時不出現故障。 透過上述合約,法國公司將提供全方位售後服務,包括發電站零件設備維護、技術服務和數位解決方案等,以確保該座發電站在運行和輸送電力時不出現故障或中斷問題。該座發電站工作人員,以24小時全天候實施管理和監控,並會在發電機狀態出現嚴重偏差時作出預警。 柬埔寨去年斥資3.8億美元,於乾拉省開發建設C7電源項目,興建一座400兆瓦雙燃料發電站。該項目的開發資金,其中3億美元來自柬政府提供的優惠貸款,其餘8000萬美元由柬埔寨電力公司承擔。 該項目建設劃分兩個部分,一是從芬蘭採購Wartsila發電機,產電量為200兆瓦,由中國葛洲壩集團有限公司承建;二是採用從德國的MAN發電機,產電量為200兆瓦,由中國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承建。
A:柬埔寨11月下半月汽油零售價微降50柬幣 資料來源:柬華日報網站,2020年11月16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柬埔寨商業部於11月16日發布通告稱,即日起至30日,全國普通汽油零售價訂為每公升2900柬幣,與上半月相比微降5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為2600柬幣,與上半月相比微漲50柬幣。 自11月1至15日,全國普通汽油零售價為每公升2950柬幣,柴油零售價每公升為2550柬幣。 柬埔寨財經部、商業部及能源部於2016年3月份聯合發布,公告汽油定價公式由4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新加坡燃油市場MOPS價格;第2部分是進口稅、附加稅、特別稅;第3部分是增值稅(VAT);第4部分為溢價,即額外費用、盈利稅、盈利。柬埔寨國內汽油價格基於新加坡燃油市場MOPS價格而調整。
A:參考資料: The Telegraph 日期:109年11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54/P200號(商情文號:第854號) 商情本文: 前英國天然氣與電力市場管理機構(Ofgem)負責人Dermot Nolan警告,未來十年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能源費用以支持輸電網路(electricity grid)的重大升級。在汽油車銷售於2030年被禁止前,數百萬消費者將會被更高的電費所困擾,以支持大規模的電網改造。日前英國政府宣布投入120億英鎊施行一系列措施,但其中只有24億英鎊用於汽車行業,政府將提供13億英鎊用於加速建設充電基礎設施,5.82億英鎊用於補貼使電動汽車更便宜的補貼,以及近5億英鎊用於開發和擴大汽車電池的生產。 由於英國到2030年將需要設置數百萬個充電站,這將需要對整個電網進行大規模升級,以便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能源使用方式。此將迫使仍使用汽油車的民眾需同時為建設電動汽車的基礎設施付費。Dermot Nolan表示,由納稅人分攤能源基礎設施升級成本是比較公平的。未來幾年,能源網絡業者可能會遊說能源監管機構爭取更多資金,英國SSE能源公司執行長Alistair Phillips-Davies表示,能源網路升級將需要數十億英鎊的私人投資進入英國的電力和天然氣網絡。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11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53/P200號(商情文號:第853號) 商情本文: 英國交通部於11月18日宣布,2030年英國將終止銷售汽油和柴油汽車,這將使英國成為七大工業國組織(G7)中最快脫碳的國家。相關措施將分兩階段執行: 第一階段: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日期提前至2030年 第二階段:自2035年起,所有新車和貨車碳排放需為零 政府已規劃投入超過18億英鎊,以支持更多民眾採用零排放車輛,其中13億英鎊將用於加速在英國各地的房屋、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設置電動汽車的充電點,在英國的高速公路和主要公路上的充電點,每個距離將不超過25英里,且政府將補助屋主、企業和地方當局設置充電點,並與私營部門投資合作,力求打造歐洲最大的充電網絡之一。此外,政府提撥5.82億英鎊用於補助購買零排放或超低排放汽車的消費者提供補貼。 另政府將自2020年12月開始實施綠色車牌,以提高民眾對道路上清潔車輛的認識,並幫助地方當局引入當地獎勵措施,例如,駕駛員可以從當地計劃中受益,例如降低停車費和免費進入零排放區。交通部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發佈關於歐盟後監管制度(Post-EU Regulatory Regime)對道路車輛二氧化碳排放管制制度的綠皮書,還將提供關於淘汰新柴油重型貨車(Heavy Goods Vehicle, HGV)的諮詢,以使英國成為零排放貨運的先鋒,並在未來4年內提供5億英鎊用於幫助汽車行業向零排放過渡,使英國在設計和製造下一代零排放汽車居領先地位,此將為汽車行業提供約169,000個工作機會,包括英國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強大的汽車製造基地。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11月19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852/P200號(商情文號:第852號) 商情本文: 英國政府於11月18日宣布啟動之綠色工業革命計劃包括擴大保護自然景觀、增加更多與大自然的接觸、更強大的防洪計畫以及將綠色復甦挑戰基金的資金增加一倍以創造和保留數千個綠色就業機會。英國相關環境機構均表示支持該項措施。 該計劃中還將設置新的國家公園和自然美景區(Areas of Outstanding Natural Beauty,AONB)以及10個景觀恢復項目。透過該等措施將使英國到2030年保護30%的土地,並擴大保護範圍1.5%,即增加40萬公頃的面積,並恢復相當於3萬多個足球場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政府的綠色復甦挑戰基金也額外追加4000萬英鎊,用於在植樹造林、'環境教育以及恢復受損的生態環境(例如泥炭地和濕地)。 在政府採取行動以加速實現淨零排放的同時,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對氣候變化的影響至關重要。對防洪的投資將保護房屋、企業免受洪水造成破壞的經濟影響。政府在本年已宣布斥資52億英鎊用於洪水和沿海防禦,支持約2,000個防洪計劃,以維護336,000處財產安全。另一項全面的長期計劃為環境署正在執行其新的洪水和海岸侵蝕風險管理戰略(National Flood and Coastal Erosion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England)以打造一個能夠抵御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環境保護署署長Emma Howard Boyd表示,氣候危機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因此,額外的資金來培訓具有關鍵的領域的技能人員,將提供可持續的就業機會,並使英國經濟保持競爭力。 景觀恢復項目將通過政府的環境土地管理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建立,該計劃的重點是鼓勵可持續性農業的實踐、為自然恢復創造棲息地以及支持建立新的林地和其他生態系統服務的支持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 政府致力於2025年將全英國的樹木種植量增加到每年30,000公頃。6.4億英鎊的自然氣候基金將有助增加英格蘭的樹木種植、泥炭地的恢復以及自然恢復。
A:據秘魯國家統計局最新調查數據指出,受政治紛爭及武漢肺炎雙重危機衝擊下,秘魯本年第3季全國失業人口達290萬人,總失業率攀升至9.6%,較去年同期增加6%,其中利馬都會區失業人口即佔106萬人,大學畢業生失業率更高達16%,較去年增加2倍。 另秘魯就業市場相關重要數據及分析如次: 正規就業人口比例自去年27.5%下降至24.8%,非正規就業人口佔比則自72.5%上升至75.2%。 本年平均勞工薪資為1,464秘幣(目前1美元約兌3.5秘幣),較去年1,581秘幣減少7.4%。其中,農漁業及礦業平均薪資 1,034秘幣,較去年減少18%。製造業平均薪資 1,388秘幣(減少11.1%)。營造業平均薪資1569秘幣(減少9.6%)。商業平均薪資1,173秘幣(減少7.9%)。服務業平均薪資1,720秘幣(減少2.1%)。 不同教育水準勞工薪資變動情形:大學畢業勞工平均薪資為2,477秘幣,較去年減少4.2%。高中畢業勞工平均薪資為1,583秘幣(減少5.2%)。國中畢業勞工平均薪資為1,182秘幣(減少7.6%)。小學畢業勞工平均薪資為801秘幣(減少11.6%)。
A:秘魯最大商業媒體管理報Gestión近日專訪利馬商會新任會長Peter Anders,相關重點如次: A會長指出,秘魯因疫情關係實施鎖國,於4月經濟巨幅衰退40%後,透過政府各項經濟重啟計畫,許多商業活動已逐漸恢復運作,預期在各項商業活動陸續恢復之情勢下,經濟可進一步復甦,惟預估本年經濟衰退幅度達12.9%,明(2021)年則預期成長9.5%以上。 針對重啟商業活動可能提高感染一節,A會長指出,受到疫情衝擊,許多小型零售業者均缺少銷售管道而倒閉,尤其服飾業因消費者習慣改變受到嚴重衝擊,然疫情期間居家辦公需求上升,衍生大量資通訊產品之商機。目前正值聖誕節促銷期間,盼政府維持更多購物中心營運,各大百貨公司均遵守嚴格之衛生規範,造成防疫缺口係非正規市場的經營情形,而秘魯7成勞工均屬非正規勞工,如何管制該等族群係防止疫情擴散的關鍵,而非關閉百貨公司。 就秘魯政府該如何脫困一節,A會長指出,政府雖提出多項融資計畫協助企業取得銀行貸款,然企業此刻並不需要貸款,而係需要政府創造有利之市場環境提振市場需求。其中,政府應增加公共建設以刺激經濟景氣,包括重啟擱置之重大建設計畫,以及新增更多有助衛生醫療系統、安全及教育等項目發展之公共投資計劃,因透過公共投資能有效增加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景氣,進而重振市場需求。另則係建議政府進行稅制改革,因目前企業賦稅制度混亂,或可設置單一稅制並依照營業額課稅,如此將可改善政府稅收情況並有足夠預算挹注於公共投資計畫。
A: 依據日本港新聞本(2020)年11月18日報導辦理。 受到疫情影響,持續處於低水準的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止跌回升,作為冷凍大目鮪市場行情指標之印度洋產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大型大目鮪(40公斤以上)11月上旬的價格700日圓/公斤,較上個月增加100日圓,市場行情歷經8個月重回到700日圓水準。 批發商指出,9月末靜岡.燒津港的競標價格高漲,10月後豐洲市場的批發價格也開始上升,10月下旬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急速攀升,大型大目鮪每公斤上漲100日圓、中型大目鮪上漲50日圓(每公斤550日圓)。基本上競標價1日上升10日圓,但本次1周內上漲了100日圓則為異常。現在行情則稍有平復,呈現持平狀態。 黃鰭鮪的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與大目鮪相同,也呈上升趨勢,1尾25公斤以上者,每公斤550日圓(增50日圓)。批發商指出,黃鰭鮪現在幾乎沒有進口入庫,由圍網捕獲較便宜的貨品開始消化庫存。 此外,其他台灣船之整船購買價格,大目鮪1尾15公斤以上每公斤400日圓,10公斤以上每公斤300日圓。黃鰭鮪1尾15公斤以上每公斤400日圓,10公斤以上每公斤300日圓,市場行情與上個月相同。 市場行情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搬入量減少。此外日本因應疫情相關的緊急對策計畫也有所影響,批發商指出,現行制度對採用日本漁船捕獲之鮪魚製造的提供補助,依此制度,日本漁船的鮪魚競標價格提高,而其他外國漁船的市場價格也適之提升5-10日圓。故現在市場行情是否反應實際情況需再持續觀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