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cher集團的Bucher Municipal部門收購了澳洲Spoutvac公司,以強化其在大洋洲的市占率。Spoutvac是澳洲數一數二的專業工業下水道清潔車和吸汙車製造商,其35名員工將被重新分配工作,並將繼續與原有客戶和供應商合作。     資料來源:瑞士Nau網路新聞 日期:2020年9月9日

A:據觀點報報載,VPOD工會9月9日表示,法荷航集團將在瑞士裁員。該集團銷售、報到、客服部門都會受到影響,初步估計目前約80個員工中可能影響近一半的員工,另部分業務將外包給東歐廠商。   該公司職員欲與法荷航集團談判裁員賠償計畫。     資料來源:瑞士觀點報(Blick) 日期:2020年9月9日

A:依據瑞士聯邦統計局(BFS)最新發布之瑞士2020年8月新車銷售量統計調查報告,與2019年同期相比較,在2020年8月瑞士新車銷售量減少17%,共計為1萬6,165輛。其中汽油引擎車為7,796輛,減少35%;柴油引擎車為3,667輛,減少25%;油電混合車為3,058輛,增加64%;電動車為1,606輛,增加160%。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統計局(BFS) 日期: 2020年9月10日

A:瑞士2020年第2季GDP為-8.2%,(第1季為-2.5%),為幾十年來GDP最大降幅。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9月10日公布2020年經濟預測。依據該新聞稿,瑞士2020年全年經濟應較年中時預測的情況好。   2020年GDP由今年6月時預測的-6.2%上修至-5%。年均失業率由今年6月時預測的3.8%下修至3.5%。經濟發展最大的不確定因素為瑞士新冠病毒疫情的控制情況,包括地區性的大流行。     資料來源: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局(SECO) 日期: 2020年9月10日

A:依據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在家遠距上班等影響,瑞士國鐵在2020年上半年營業虧損4.79億瑞郎,旅客減少約30%,在2019年同期則營業獲利2.79億瑞郎。另約有50萬位的瑞士國鐵年票(GA)通勤者繼續購買使用,減少約3萬4,000位的年票使用者(-7%),購買半價卡的用戶則微幅增加,從264萬用戶增加為272萬用戶。瑞士國鐵表示,自本年6月份瑞士聯邦政府解除封鎖措施後,乘客人數則逐漸增加,長途火車使用率回復約70%,區間車使用率回復約80%。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0年9月10日

A:依據瑞士新蘇黎世報報導,醫療科技產業為瑞士附加價值、就業市場及貿易平衡的重要性持續增加。瑞士醫療科技協會(Swiss Medtech) 9月9日公布的統計報告指出,瑞士該領域1,400家公司2019年總營業額達179億瑞士法郎,其中67%為出口。瑞士醫療科技產業2019年出口總額為120億瑞士法郎,進口總額為59億瑞士法郎,貿易順差占瑞士整體的16.4%。   該報告另指出,瑞士醫療科技出口總額的46%銷往歐盟,而其面臨最大的挑戰為歐盟的法規要求。為符合歐盟規範平均會增加8%的產品成本。一半的廠商為此減少產品種類,部分廠商甚至減少超過五分之一的產品種類。成本增加對小型企業打擊最大,而瑞士該產業有五分之四的小型企業,一半的公司員工不到10人。     資料來源:瑞士新蘇黎世報、Swiss Medtech新聞稿 日期:2020年9月9日

A:2020年9月9日沙烏地健康部(Ministry of Health)公佈,沙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累計達32萬3,012人,當日新增775人;死亡人數累計4,165人,當日新增28人。   9月9日沙烏地利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量為4萬9,205人次,境內總檢測人數超過554萬人次。   另健康部發言人Dr. Mohammed Al-Abd Al-Aly表示,健康部研發的Tawakkalna手機程式增加新功能,使用者在接近其他受染者時,會收到警告提醒,有助防止使用者在毫無知覺情況下與感染者接觸。   另參與公共聚會時(public gathering),每位參與者將被核發一組QR碼,讓聚會主辦者可掌握所有人健康狀態,所有使用者亦可在人多的地方利用該程式檢測週遭人們的健康情況(註:沙烏地目前規定所有聚會或活動以50人為限)。   Tawakkalna程式新功能,利用下列4種顏色得知週遭人們的健康情況: 綠色:該使用者無感染紀錄。 橘色:根據健康部的資訊,該使用者曝露或與感染者生活,且禁止離開隔離地點。 黃色:根據健康部的資訊,該使用者與感染者接觸,但在遵守相關防疫規定下可外出工作。 棕色:該使用者確認受感染。

A:2020年8月13日在美國居中斡旋下,阿拉伯聯合聯大公國(簡稱阿聯)與以色列宣布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full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以色列承諾暫停(suspend)併吞約旦河西岸土地,未來兩國官員將簽署雙邊投資、旅遊、直航、安全、資通訊、科技、能源、健康醫療、文化、環境以及互設大使館等相關協議。   巴勒斯坦外交部部長Riyad Al-Maliki表示震驚(surprise and earthquake),並認為巴勒斯坦人民遭到背叛(betrayal),要求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召開緊急會議。   2020年9月9日在阿拉伯聯盟外交部長會議中,沙烏地重申支持全面解決以巴(巴勒斯坦)衝突的努力(support all efforts to reach a comprehensive solution to the Palestinian-Israeli conflict)。   沙烏地外交部部長Faisal bin Farhan王子強調,沙烏地支持巴勒斯坦在1967年戰爭前的領土下,以東耶路薩冷做為首都獨立建國。   巴勒斯坦總統Mahmoud Abbas資深顧問Nabil Shaath表示,巴勒斯坦樂聞沙烏地承諾堅守阿拉伯和平倡議(Arab Plan Plan),該倡議要求在以色列自巴勒斯坦及阿拉伯領土撤出前,不應與其發展正常化關係(no normalization should take place until Israel commits to withdrawing from Palestinian and Arab territories),並感謝沙烏地表達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立場。

A:2020年8月13日在美國居中斡旋下,阿拉伯聯合聯大公國(簡稱阿聯)與以色列宣布兩國關係全面正常化(full normalization of diplomatic relations),以色列承諾暫停(suspend)併吞約旦河西岸土地,未來兩國官員將簽署雙邊投資、旅遊、直航、安全、資通訊、科技、能源、健康醫療、文化、環境以及互設大使館等相關協議。阿聯係第3個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阿拉伯國家(次於埃及與約旦)。     目前阿以兩國訂於9月15日正式簽署協議(由美國總統川普見證)。以色列最大銀行Hapoalim預期,在雙方正式簽署關係正常化協議後,金融機構將開始互動。   Hapoalim執行長Dov Kotler表示,金融機構正常互動可使金錢直接交易,有助鞏固貿易及商業關係。Kotler執行長近期率團赴阿聯進行為期2日參訪,盼發展雙邊經貿關係。   Kotler執行長指出,Hapoalim刻與阿聯3家大型金融機構接洽,惟拒絕透露機構名稱。阿聯最大間銀行第一阿布達比銀行(First Abu Dhabi Bank)前表示,將與以色列Hapoalim及Leumi等銀行洽談(註:Leumi銀行預計9月14日組團訪問阿聯)。阿聯杜拜酋長國最大銀行Emirates BND則拒絕對Hapoalim銀行訪團進行評論。  

A:世界競爭力報告(World Competitiveness Report)引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數據發現,沙烏地阿拉伯的數位競爭力(digital competitiveness)在140個受調國家中排名最高,勝過法國、印尼及中國大陸等所有G20國家。   歐洲數位競爭力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Digital Competitiveness)創辦人Philip Meissner表示,沙烏地數位競爭力有2大驅力:(1)明確的策略願景(strategic vision)及執行;(2)在未來科技及創新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   沙烏地媒體Arab News分析,科技係沙烏地願景2030(Saudi Vision 2030)經濟暨社會改革藍圖的重要關鍵,有助沙國減少對石油依賴及多元化經濟發展。沙烏地在2018年提出2023資通訊戰略計畫(ICT Strategy 2023),盼打造沙烏地成為數位及科技中心。   中東地區受評比國家有14個,其中有9國數位競爭力排名較前次進步,黎巴嫰及伊朗則係少數在數位競爭力項目排名退步的中東國家。

A:俄羅斯能源部部長Alexander Novak9月8日表示,在能源需求回升和油價調整後,俄羅斯將尋求保持其在石油市場中份額。俄羅斯石油公司有機會提升地位。   Novak部長指出,在未來幾年中,石油供應將逐漸減少,係由於石油生產投資不足。俄羅斯政府將盡一切努力解決支持石油和天然氣工業的問題。所採取的措施將在能源和石油產物需求低的情況下確保行業穩定。   自3月初以來,由新冠疫情爆發,石油市場一直處於困境。石油價格暴跌至2000年代低點。   (Y) 參考資訊: 俄媒2020年9月9日報導  

A:根據俄羅斯銀行公布數據,俄羅斯2020年1月至8月外貿順差為57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7.8%。2019年同期,俄羅斯外貿順差為1098億美元。     監管機構在評論中指出,該指標的下降係由於國際不利形勢下出口量顯著下降所致,而商品進口量下降幅度不大。   (Y) 參考資訊: 俄媒2020年9月9日報導 https://yandex.ru/turbo/regnum.ru/s/news/3058556.html?utm_source=yxnews&utm_medium=desktop

A: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調高對2020年俄羅斯GDP動態預測,根據最新評估,到2020年底,俄羅斯GDP下降4.9%,而非先前預測之衰退5.8%。   惠譽指出,在油價回溫的背景下,俄羅斯消費者需求正在復甦,財政支持已大幅增加。   (Y) 參考資訊: 俄媒2020年9月8日報導 https://yandex.ru/turbo/regnum.ru/s/news/3057339.html?utm_source=turbo_turbo

A:俄羅斯工業貿易部長Denis Manturov於GMIS-2020全球製造業和工業化線上峰會發表談話,述及疫情對俄羅斯工業造成負面影響之相關經驗。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之倡議下,全球製造業和工業化峰會(GMIS)始於2015年。本年峰會於線上舉行,在GMIS-2020第一日議程內,俄方以主辦GMIS-2019之國家代表發表談話。   俄羅斯工業貿易部之虛擬展示空間有俄商包括羅斯托夫農業機械製造廠 (Rostselmash)、Chetra、彼得堡拖拉機廠、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參與及俄羅斯直升機展示。   (Y) 參考資訊: 俄羅斯貿工部2020年9月4日新聞稿 https://minpromtorg.gov.ru/press-centre/news/#!denis_manturov_prinyal_uchastie_v_forume_vzglyad_na_mir_evropu_i_italiyu

A:俄羅斯聯邦總理Mikhail Mishustin對白俄羅斯共和國進行工作訪問期間,會見白俄羅斯共和國總統Alexander Lukashenko和總理Roman Golovchenko,俄羅斯工業貿易部長DENIS MANTUROV列席。會議期間雙方特別討論向白俄羅斯供應俄製新冠病毒疫苗。   俄羅斯總理Mikhail Mishustin表示,根據雙方總統共同決定,白俄羅斯將是第一批由俄國供應新疫苗的國家。   白俄總理Roman Golovchenko強調,俄羅斯是白俄羅斯最大投資國,2020年上半年,俄羅斯的投資額接近20億美元。俄羅斯為其主要貿易夥伴,今年1月至7月貿易額佔比為48%   俄羅斯總理Mikhail Mishustin則表示,俄羅斯對國家聯盟發展感興趣,並概述擴大國家間合作之計畫,以在兩國間採用最佳做法並將其轉化為產業合作。同時指出,雙邊貿易和經濟合作正在逐步發展。去年兩國貿易額超過355億美元,惟受疫情影響本年上半年貿易額下降21%,降至125億美元。盼疫情得到控制,重回去年貿易水準。此外,就貿易平衡而言,白俄羅斯在獨立國家國協中排名第一。   (Y) 參考資訊: 俄羅斯貿工部2020年9月3日新聞稿 https://minpromtorg.gov.ru/press-centre/news/#!denis_manturov_prinyal_uchastie_v_rabochem_vizite_mihaila_mishustina_v_respubliku_belarus

A:「Amberweekend」將於本(2020)年 9月11日至13日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舉行,該活動是由俄羅斯聯邦工業和貿易部及加里寧格勒地區政府共同支持。   加里寧格勒地區為世界上最大琥珀儲備地區,「Amberweekend」於提升加里寧格勒作為琥珀提取和加工之世界中心的形象。   詳請參見:amberweekend.com/   (Y) 參考資訊: 俄羅斯貿工部2020年9月2日新聞稿 https://minpromtorg.gov.ru/press-centre/news/#!yantarnye_vyhodnye_proydut_v_kaliningrade

A:根據丹麥財經新聞於 9月9日報導, 一項由Rambøll顧問公司與AS3合作調查丹麥之1000大型公司 (超過500名員工)之新研究顯示,由於新冠狀肺炎危機,丹麥大型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個月內將不得不裁員, 其中以計時員工及全職員工將於下半年特別容易受到裁員的影響。 這項調查是在政府於8月底就達成分工協議之前所進行的。   此項調查中,有40%的公司預計於2020年下半年減少員工 , 其中44%的公司表示將減少時薪員工,37%預計減少全職員工。調查明顯顯示, 大型公司中的時薪員工將首當其衝遭到裁員。   統計顯示,從3月9日至6月30日,失業人數增加約50,000。失業率上升與丹麥大型公司的裁員有關。這種趨勢似乎仍在持續當中。   AS3的負責人Finn Lund Andersen檢視這份報並指出: 在今年上半年,導致失業的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疫情的關係。無須訝異時薪員工於大型公司中首遭淘汰 , 因為大多的大型公司聘用眾多的時薪員工。   A 氏亦說: 於八月底達成之三方分工協議將使時薪員工受益 ,這又以聘用眾多時薪員工之製造業中之時薪員工為主要受益族群。“我們認為通過這項分工協議,受到裁員之時薪員工人數將會減少。”   在這份調查中,也詢問公司對明年的期望。  有四分之一的大型公司回答他們預計明年員工人數將會減少。

A:印度政府為吸引國內外企業在印度投資,業於本(2020)年6月針對電子製造業提出總金額高達5,000億盧比(約66億美元)的3大獎勵方案,包括「生產獎勵計畫(PLI)」、「促進電子零件暨半導體製造計畫(SPECS)」,及更新版之「電子製造聚落計畫(EMC 2.0)」。根據PLI計畫,印度政府將在5年內,對當地生產商品提供4%-6%的優惠,吸引電子製造業投資。 據印度商工部之研究調查機構IBEF於本月8日新聞稿指出,國家轉型委員會Niti Aayog、經濟事務部、財政部、資通訊部(MeitY)、商工部產業暨國內貿易推廣部門(DPIIT)及對外貿易局(DGFT)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委員會,核准我商鴻海(Foxconn)、緯創(Wistron)、和碩(Pegatron)、Samsung、Lava、Karbonn、等手機製造廠依據PLI計畫(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提出產值總額達1,000億美元在印度製造智慧手機計畫,該等申請案將於本週提交內閣批准後生效實施。 前述申請案包含7家印度本地手機製造商、5家海外手機製造商、6家零組件製造商,廠商在PLI計畫下可獲益4,100億盧比(約55億美元)之補助。鴻海、緯創、和碩、Samsung等廠商申請案預計未來5年分別創造手機出口值達500億美元,其中Samsung規劃未來5年在印度製造手機產值3.7兆盧比,其中智慧手機產值為2.2兆盧比(約300億美元)。

A:新聞來源:韓國企劃財政部(2020年9月9日)    韓國企劃財政部於本(109)年9月9日成立韓國版新政顧問團,並由企劃財政部次長金容範召開第一次數位新政小組會議。韓國版新政顧問團係由數位新政、綠色新政及加強安全網等領域之50位專家參與,其中數位新政顧問小組則由AI、大數據、5G、非接觸式及雲端等領域有臨場經驗及專業知識之專家組成,未來顧問團將持續檢討及改進數位新政課題及策略,提供政策建言。  金容範次長於會議中表示,人工智慧(AI)已融入第4次工業革命時代之人類生活,汽車領域有AI自駕車、醫療領域有AI醫生及製造業有智慧工廠。AI已使日常生活產生相當大之變化,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應用AI之數位經濟轉型,網路購物及線上教育等非接觸式需求快速增加,Apple、Amazon、Google及ZOOM等全球平台企業之銷售亦大幅成長,但航空、石油及鋼鐵等傳統產業卻受嚴重影響。 金次長強調,推動數位轉型為未來製造業及服務業生存之必要策略,主要國家之政府亦分別積極擴大數位領域之投資,以期克服危機及加強產業競爭力,其中EU為達成數位化及氣候中和之目標,已推動新產業策略(New Industrial Strategy)。中國亦推動與5G、AI及大數據有關之「新基建」對策,以期克服危機及加速數位經濟之發展,德國及法國並將擴大投資數位領域列入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提振景氣對策之重點內容。  金次長指出,韓國政府於本年7月公布之「韓國版新政綜合計畫」目標置於因應世界趨勢,為運用韓國占優勢之數位產業推展數位經濟、創新經濟結構及增長動力之對策,因此至2025年擬投資58兆韓元(約新台幣1兆4,300億元,確實將韓國經濟由「追趕型」經濟轉型為「先驅型」經濟,奠定數據庫及數據5G之基礎架構,培育新產業及推動主要產業數位轉型。目前韓國政府更積極推動總體產業5G、AI之融合及發展,加速政府數位化,擬於數位經濟時代,成長為領導國家。  金次長再表示,目前美中貿易衝突、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香港政局不穩定、GVC重組(Decoupling)、南中國海及科技霸權等問題全面擴散,美國與中國於爭奪未來霸權之5G、半導體及AI等領域競爭激烈,韓國處在美中兩大主要夥伴衝突之情況下,更有必要積極推動多元及周密之政策,發展成為數位經濟時代之先驅。  金次長認為,目前韓國於半導體等ICT硬體領域之技術持續成長,已稍微領先其他主要競爭國家,但短期內仍有必要集中投資尚須加強之數據及AI領域,提升技術。另因國家間之科技霸權競爭激烈,韓國企業及產業更須升級,展現存在感,政府與民間應集思廣益,規劃韓國未來之發展對策。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9)月10日報導稱,日、中、韓三國與東協(ASEAN)於昨(9)日以視訊方式舉辦「ASEAN+3」外交部長會議,日本由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出席,會中確認將就本(2020)年內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持續進行磋商。 上述會議亦提及新冠疫情的支援因應對策。對此,茂木外務大臣轉達日本政府將個別捐款100萬美元給予「ASEAN感染症應變基金」;同時與會各國並就加速調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倡議之「東協感染症對策中心(ASEAN center for infectious diseases)」達成共識。 此外,上述「ASEAN+3」會議結束後,日本與ASEAN另舉行外交部長會議,針對近期中國頻繁於東海及南海活動影響交換意見,並提到中國強行實施「港版國安法」加強對香港管控的議題。茂木外務大臣強調表明,日本政府為實現揭櫫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構想」,有必要進一步強化與ASEAN夥伴國家戰略合作。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