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色列電信商Pelephone於本(8)月初宣布將提供5G服務,依據公布的Pelephone Plus 5G服務方案,價格約落在每月49.9至59.9以幣(約臺幣430元至516元),該公司近期已完成數百個5G基地台的建設,將可在獲配頻譜之後立即開始營運,以國通訊部長Yoaz Handel稱,這是以色列重要的一天,代表新技術革命的來臨。

A:美國石油巨擘雪佛龍(Chevron)於7月20日宣布以50億美元收購Noble Energy,取得位於地中海東部最大的天然氣田的經營權,包括以色列的 Leviathan 天然氣田及Tamer天然氣田,成為率先進軍以色列的石油業巨人。以色列能源部長Yuval Steinitz表示,該交易顯示國際能源巨擘對以色列能源市場充滿信心。Noble Energy在過去20幾年與以色列石油公司Delek Group合作探勘以國離岸天然氣田,擁有Tamar及Leviathan的25%與39.66%的股份。  

A:華納音樂集團於今年8月中旬宣布已略低於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以色列數位媒體公司IMGN Media,收購後將續由執行長Barak Shragai營運,作為具有新聞自主權的獨立實體,這家成立於2015年的新創公司目前已募集600萬美元, IMGN擁有並經營電競、遊戲、娛樂、ASMR等社交媒體內容,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用戶可以在手機上發佈原創影片,IMGN過去被稱為Comedy.com,每月約有30億瀏覽量,擁有約4,000萬的訂戶。

A: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簡稱IIA)於8月中旬獲得3.9億以幣(1.14億美元)的額外預算,在新冠肺炎危機中,增加對早期成長的新創公司投資。新的資金將使IIA的快速通道激勵計畫(Fast Track incentive program)之申請截止日期延至本年11月19日。 該計畫是IIA向擁有大量資產、長期獲得成功的機會很高、但現金週期較短的公司提供財務支持。該局保證在四個星期內完成評估和決策過程。

A:美國司法部(Department of Justice)於今年8月中旬控告以色列製藥大廠Teva,在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交的起訴中稱,Teva公司向兩個據稱獨立的慈善基金會捐贈了3億多美元,用於支付使用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 Copaxone患者的醫療保險自付額,以促進產品的銷售,從而騙取了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和其他政府醫療項目。據媒體報導,賠償價格可能高達10億美元,Teva股價下挫近10%。

A:以色列國會批准一項新法律,將武漢病毒緊急措施條例再延長至8月底。法規包括違反隔離規定者最低罰款為5,000以幣;倘未能向衛生部提出檢疫報告,將被處以最低3,000以幣罰款,而未佩戴口罩的最低罰款將為500以幣。   另外,該國自3月疫情爆發關閉國門後,自8月16日起允許從英國、加拿大、香港等共20個綠色國家起飛的以色列公民及獲得入境許可的外國人士,在入境以國後免除14天隔離檢疫。綠色國家名單原則上每兩週檢視修正一次。

A:8月13日以色列、阿聯酋和美國發布三方聯合聲明,以色列和阿聯酋關係正常化,兩國代表團將在未來幾週舉行會議,就能源丶旅游丶直航丶投資丶安全丶通訊和技術等領域簽署雙邊協議。作為交換,以色列承諾暫停吞併1967年以來佔領的部分巴勒斯坦領土。   這是以色列1948年宣布獨立建國後,繼埃及(1979年)與約旦(1994年),與阿拉伯國家達成的第三份和平協議。   據以色列製造商協會(MAI))稱,在此之前已有大約200家以色列公司向阿聯酋出口產品,主要聚焦在醫療設備、電信及國家安全領域,兩國之間的貿易通過透過第三國(通常在美國或歐洲)的子公司來完成。

A:根據丹麥新聞媒體於8月24日報導,丹麥第一家5G移動電信TDC宣布將於9月7日開放5G服務。其涵範圍至9月底原則上將為該國之80%的區域。目前涵蓋範圍以及能體驗到 1Gbps速度的區域分別為: 哥本哈根,奧爾胡斯,歐登塞和埃爾西諾(  Elsinore)。     並非所有人都能使用5G,首先,民眾需要一部支持新技術的手機。到目前為止,市面上只有三星和華為提供的最新款頂級智能手機才可以使用5G,蘋果公司有望很快推出也支持該新技術的智能手機。   TDC所屬的Yousee宣布,所有支付月租費價格超過199丹麥克朗的客戶都將會被自動升級享有5G服務。   除了消費者將受益於高速傳輸服務之外,商業界對5G的使用也寄予厚望, 除了無人駕駛汽車,5G還可以支援工廠的機器人技術或貨櫃上的感應器等所有功能。   目前仍正在開放新技術的階段,TDC的負責人Andreas Pfisterer預計要使5G普及化還需數多年。  他說:“這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同從3G轉型到4G時一樣。”   負責為TDC構建5G網絡的幕後推手是瑞典愛立信集團。 丹麥的其他大型電信公司-Telia,Telenor和3-也正在準備轉型使用5G,但尚未透露何時準備就緒。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5日報導,日商山陽特殊製鋼公司於本月24日發表開發出3D列印機專用之導電性高的銅合金粉末,未來將擴大活用於3D列印塑型的電氣機器及熱交換器的零組件上。 上述該公司由於受到汽車製造商減產的影響,軸承鋼事業部門低迷不振,預計將粉末事業培植為下個主要事業支柱。 因銅的粉末較其他金屬難溶於雷射,難以用3D列印機進行精密塑形,該公司開發出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合金元素溶入銅的金屬組織內,讓其易於加工,再利用加工後的加熱程序,讓一部分的元素排出之方法,此不僅保有銅約9成的導電率,且成功讓銅得以鑄造及延伸,可作出迄今無法成功之複雜形狀。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5日報導,日商東洋紡織公司改良新冠肺炎的PCR篩檢工具, 與該公司過往產品相比,可有效縮短多人數的篩檢時間,藉此可減輕醫療人員的負擔。上述新PCR篩檢工具,預定本(8)月31日上市發售,價格為100人份合計9萬8,000日圓(不含稅)。 上述該公司的篩檢工具,主要著眼於遺傳基因排列中的兩大領域。PCR裝置篩檢時,必須針對每個領域準備相應的反應溶液,爰需要準備2個容器,只要有一方出現反應即為陽性。東洋紡織公司之新篩檢工具,則設法將反應溶液酵素做成組合,因此只需要1個容器即可檢查。 基於上述原理,新篩檢工具預估可容納較PCR裝置2倍的檢體,預計使用率可達泛用性高的PCR裝置約8成左右。上述篩檢工具已由日本國際感染症研究所確認功效,本(8)月18日並被列為公共醫療保險的適用對象。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5日報導稱,日本全國知事會工作小組頃召開視訊會議,並彙總各都道府縣對於本次新冠疫情對策的報告;為預防疫情持續擴大,執行疫情任務核心之保健所業務陷入停滯狀況,因此認為有必要強化各地區保健所之醫療體制。 上述報告指出,由於全國各地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不斷增加,因此造成保健所額外業務嚴重負擔,建議中央政府不僅需要增加配置人員,且有必要藉由活用外包及資訊科技(ICT)來提高業務效率。 至有關日本政府擬訂的新冠疫情特別措施法,上述報告亦指出對響應停業要求單位的支援不足,並對不配合要求業者亦無任何罰則,成為防疫漏洞問題點,因此要求做出建議修改要點。 此外,上述報告分析截至本年6月底在全國發生約240起集體感染結果,依照設施類別來看,醫療機構占35%、社會福利機構占26%,有陪客服務餐飲店約為17%,強調對上述三類類設施採取因應對策甚為重要。

A: 據日本經濟新聞本(8)月25日報導稱,日本政府頃召開新冠疫情對策專家會議,就限制職業體育賽事及活動入場觀眾不超過5,000人一節,決定由原定本(8)月31日結束延長至9月底止,主要係因新冠疫情在部分地區呈現中老齡者感染者增加,導致全國重症患者增多的趨勢,顯示疫情有再次擴大的風險。 由於上述會議決定到本(2020)年9月底前,職業棒球、足球聯賽及演唱會等大型活動的觀眾限制仍續將不超過5,000人以上,因此活動主辦單位必要擬定因應對策,經營困難狀況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 上述專家會尚檢討說明目前邊境檢疫防疫管制措施現況,以及修正各個行業新冠疫情防疫對策指導方針。

A:中國大陸生肖應用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公司(Zodiac(China)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Ltd.)計劃投資15億馬幣(約合3.59億美元),在馬國興建5G晶片及封裝技術廠。   該集團是一家具高頻晶片(IC)設計能力、封裝和測試能力以及衛星接收系統設計及生產技術的高科技企業,其衛星晶片為全球銷量最大的晶片之一,在技術方面一直處於產業的前端。該集團第一家工廠位於中國大陸福建泉州,自2018年起投入營運。基於戰略佈局及減輕美中貿易戰與新冠病毒所帶來的風險,並響應當前的國際形勢與市場需求,該集團決定在馬國的202.34公頃土地上興建第二座製造基地,以開發5G晶片與封裝技術。   該集團選擇馬國作為投資目的地,主因其基礎設施良好及健全的金融體系,再加上馬國的策略地理位置,有助該集團建立良好的全球產業鏈連結。該集團預計未來的營業規模將逾200億美元。   該集團已在5G(第五代行動通訊系統)取得突破,並朝著第六代技術的發展邁進。該集團將在未來投資約6億美元來開發其第六代通訊系統,並獲得香港藍山集團及香港Headway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的財務與技術支援,以開發6G技術。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製造廠商聯合會(FMM)會長蘇添來(Soh Thian Lai)頃表示,一旦延緩償債措施於本(2020)年9月底結束後,馬國恐將於本年底迎來失業潮,預料將會有百萬人失業;其中製造業的失業率將達頂峰,屆時預計將有10%或24萬人失業。馬國製造業人力資源達240萬。   根據馬國中央銀行本年第二季報告顯示,不論是私人消費、民間企業投資及政府公共投資指數皆呈下跌趨勢,這促使製造業對馬國本年下半年的經濟成長態勢持悲觀態度。   蘇會長續指出,馬國約有100萬家中小企業,當中76%為微型企業,建議中小企業認真考慮併購計畫,確保企業在這艱辛時期得以生存。為了避免出現企業倒閉潮,馬國政府應為中小企業爭取再延長3個月的延緩償債措施,第二個步驟則是推出介於300億至450億馬幣(約合71.8億至107.69億美元)的企業現金援助計畫,以解決企業的現金流動問題。倘大部分企業倒閉,失業問題將於明(2021)年將進一步惡化。由於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預計本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馬國亦無法倖免,因此經濟不可能呈「V」型復甦。馬國經濟預料會於2022年呈「U」型復甦。   另一方面,馬國雇主聯合會(MEF)執行董事三蘇丁(Shamsuddin Bardan))認為,製造業出現失業潮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馬國各類產業皆出現失業潮,國內的失業人數龐大。旅遊業是壓力最大的產業,由於政府尚未開放邊境,部分靠外國遊客生存的旅宿業處於淒風苦雨中,周日的住宿率不到20%。倘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肯定會出現更多裁員情況,有鑑於此,馬國政府須重新檢討中央銀行明年經濟將取得4%至5%成長率的預測值,無法反映事實。對於政府宣佈於本年9月後延緩償債措施,只提供給目標群體,該聯合會認為許多民間企業員工依賴超時工作增加收入,在未有超時補貼的情況下,員工的生計將深受影響。馬國政府應設定規範,符合資格者可自動享受3個月的延緩還貸,不必耗時向銀行申請及協商。   根據馬國雇主聯合會的調查顯示,目前一般馬國雇主的營收平均下跌三分之一,這將加劇裁員情況。該聯合會建議雇主勿倉促裁員,而應設法削減營運成本,透過減薪或削減福利維持生計。該聯合會不認同政府表示最艱辛情況已然過去,國家經濟已逐步復甦的說法。該聯合會認為馬國最艱辛時期尚未到來,該國經濟至少要耗時兩年才得以復甦。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根據汶萊經濟策劃及發展處(JPKE)公布之「2020年5月份汶萊國際商品貿易統計」顯示,本(2020)年5月份汶萊出口額為8億6,520萬汶幣(約合6億3,006萬美元),較上(2019)年同期成長20.5%,亦較上(4)月成長19%;其中液化天然氣出口1億9,510萬汶幣,下跌42.8%;原油出口1億1,410萬汶幣,下跌61.7%。前述2項產品,占汶萊總出口額35.74%。其他出口產品為化學品(2億3,520萬汶幣,較上年同期成長1,036.2%)。   綜觀汶萊2020年5月份出口表現,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占總出口額36.2%),其他依次為日本(20.3%)、新加坡  (17.4%)、印度(5.8%)及馬來西亞(5.7%)。   2020年5月份,汶萊進口額為4億3,760萬汶幣,較2019年同期下跌23.6%,惟較上月成長5.1%;其中機械與交通設備進口額1億6,330萬汶幣,為汶萊最大進口項目;其他進口產品分別為燃油(6,380萬汶幣)、化學品(6,000萬汶幣)、製成品(5,530萬汶幣)及食品(5,500萬汶幣)。汶萊主要進口來源國為馬來西亞(占總進口額26.5%)、新加坡 (12%)、中國大陸(12%)、德國(8.9%)及美國(8.2%)。   2020年5月份,汶萊貿易順差為4億2,760萬汶幣(約合3億1,139萬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93.9%,亦較上月增加34%。   汶萊2020年前5個月總貿易額為71.79億汶幣(約合52.28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成長15.3%;出口額為49.74億汶幣(約合36.22億美元),成長24.3%;進口額22.06億汶幣(約合16.06億美元),下跌0.9%;貿易順差27.68億汶幣(約合20.16億美元),成長55.8%。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馬來西亞人力資源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透過馬國專才機構(Talent Corp.)自2011年起推行專才回流計畫(REP),然由於該推廣活動未設下具體目標,導致招攬專才回國一事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根據「2019年系列總稽查司報告」顯示,馬國回流專才人數下降趨勢,與馬國全球專業招聘人員集團(Hays)於2019年的研究相符。相關研究發現,馬國專才返國後在當地就業市場面臨挑戰,其中包括不合適的薪資(45%)、不習慣當地就業市場(42%)及不適當的就業機會(42%)。   該報告稱,馬國專才機構先前設立一個目標,即安排100個與專家能力相符的職位,但在2016年只達成了9個(9%),接下來的幾年都查無記錄。根據2017與2018年度審查報告,馬國專才機構亦無報告這項計畫的成果和現狀。由於現有的標準作業程序不完整且不詳細,導致REP申請管理效率低下,如在2016年至2019年743項申請聲明文件中,REP團隊及其委員會花了2天至163天的時間,才批准了112項申請(15.1%)。根據2015年至2019年的績效評估報告及2017年和2018年的年度審查報告,馬國專才機構未達到2016年批准的申請數量以及2017年至2019年尋求回國的專才數量。2019年REP的績效成果顯示,由於設定更高的目標(150%),相較2018年的77.3%大幅下降了27.6%。   該報告另指出,雖然2019年與2020年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GTCI)把馬國列為唯一表現最佳的非高收入國家,但人才機構卻未達成目標,讓馬國在GTCI排行榜中名列全球專家目的地第20名,即因為Talent Corp沒有設下在2020年實年度目標。   2016年至2019年期間,該機構花費117萬馬幣(約合28萬美元),在英國、澳洲、印尼、中國大陸、印度、法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進行18項宣傳活動;其中有11項涉及REP的宣傳活動花費101萬馬幣(占總額之86.3%),但卻未有參與者實際資料,導致無法估量宣傳效益。   該報告另透露,自2018年6月起,馬國專才機構的總執行長職位就一直懸空,同時所使用的標準作業程序並未提交給董事會批准。該機構自2011年成立至今,亦無審查委員會或內部審查職位。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馬奎省納特莫克鎮(Natmauk) 蜂蜜生產者Nyan Po表示,本年蜂蜜生產因產地芝麻種植園氣候乾燥缺乏降雨影響花類植物生長數量,故蜂蜜生產量下滑,上年同期平均每1.63公斤產地售價為3,000緬幣(約折2.2美元),本年另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減少,故每1.63公斤產地售價降為2,000緬幣。 緬甸有機蜂蜜享譽國際,產品以行銷中國、南韓、日本及歐盟等國市場為主,依據緬甸農業、畜牧暨灌溉部養蜂組統計顯示,緬甸蜂蜜每年生產量介於4,000至5,000公噸之間,出口量逾2,000公噸。另在馬奎省的明布市(Minbu),約有2萬公頃生產芝麻種植園,本年因氣候異常高溫、缺乏降雨,導致蜂蜜產量減少。

A:緬甸時報報導,緬甸仰光省政府於8月19日公告卡拉OK、酒吧及夜店等娛樂場重袖心需關閉,包括飯店內的娛樂場所,以防治新冠肺炎擴散。在作出這一決定之前,緬甸衛生暨體育部警告,由於過去4天在若開邦實兌市發現了4例當地感染本土病例,政府推測可能會出現第二波COVID-19疫情。最近緬甸中央新冠肺炎預防、控制及治療國家級委員會規定從15人放寬到30人以下,並允許宗教活動在有限制情況下進行。 仰光Pabedan區Than Naing Oo議員表示,前述商業活動涉及客戶之間的緊密接觸互動,因此在COVID-19期間禁止營業。新冠肺炎預防委員會8月14日指示,有關對未經官方許可仍在仰光、曼德勒等省經營的娛樂行業採取行動。出租車司機及顧客告訴緬甸時報記者,儘管為防止COVID-19的感染,自凌晨12點到凌晨4點實行宵禁,但仰光的一些KTV、夜店及酒吧在晚上仍然在營業。仰光Dagon區Tin Tun Naing議員表示,當COVID-19爆發時,政府即通知這些娛樂行業,有指示要求它們關閉營運。因為進行了突擊檢查發現,一些公司仍在運營,應按照中央COVID-19預防委員會的指示,認真及聯繫辦理各個地區娛樂行業檢查工作。

A:緬甸時報報導,5BB 寬頻公司是Global Technology 集團的服務品牌,被全球網路測試著名Ookla公司認定為2020年緬甸最快速度的固定寬頻網路。5BB的速度得分為21.58,最高下載度為57.97 Mbps,最高上傳速度為43.61 Mpbs。寬頻網路獎是基於Ookal最準確的實測分析,該報告比較自2020年1月至6月對固定網絡的速度測試(Speed Test),對消費者進行 153萬9,406次測試,評定將5BB寬頻為緬甸最快的固定網路服務商。Ookla執行長Doug Suttles表示,本年緬甸5BB寬頻公司首次超越了所有運營商及其他網路服務供應商(ISP),在光纖互聯網(Fiber Internet)領域獲得獎項。 Global Technology集團主席Shane Thu Aung表示,獲得緬甸最快的ISP網路獎為5BB寬頻公司(Global Technology),顯示該公司該公司對品質承諾,透過擴展及升級網絡設備以提供最快寬頻速度,並在未來可提供更快速度。5BB寬頻於2017年推出,其核心技術包括光纖及4G/LTE網路寬頻服務。另Global Technology 集團執行長Thein Than Toe表示,此係緬甸寬頻服務網路供應商首次點對點網路品質速度進行測試,反應公司致力於為全國各地的客戶提供最佳寬頻體驗的承諾。

A:參考資料: Gov.uk Press Release 日期:109年8月24日 文號:駐英經(109)經字第557/P200號(商情文號:第557號)  商情本文:      英格蘭公路總局(Highways England)頃公布對英國公路網絡投資274億英鎊計劃的細節,預計支出140億英鎊修建公路,以改善高速公路與國道間的道路品質、容量和安全性。另110億英鎊將用於維修以及翻新舊道路。為促進英國經濟的復甦,該總局另表示,此計劃將提供6萬4000個建築業的工作機會。   該總局並列出實施政府於財政預算案提及的公路網絡投資,如下: - 升級約50個地方,以省下數百萬小時的交通時間 - 斥資近10億英鎊於其它改善道路項目,如保護文化遺產、增強抗洪能 力、提高行人、自行車者和騎馬者出入的便利性 - 為7500戶家庭減少道路噪音 -  阻止生物多樣性的損失 - 目前正規劃約30個2025年後實施的建設計劃   另此計劃重點在促使英國主要地區彼此間的公路網路更加便利: -英國泰晤士河附近Essex和Kent地區之間修建新的公路和隧道,提升運航力且縮短港口與英國其他地區之間的交通時間,這將增進運河兩側的就業、居住、休閒和零售設施 -對國道A66進行升級 - 改善東南部和西南部之間的主要道路,如巨石陣世界遺產附近的隧道   由於英國許多道路已通行超過60年之久,因此需要更新:   - 重鋪近5,000英里車道 - 總長超過1,000英里的國道和高速公路安裝或更新安全柵 - 翻新170多座橋和其他建築   - 斥資300至400萬英鎊,更換國道如A14、高速公路如M5、M18、M20、M42、M54和M56上混凝土老化現象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