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1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0/P200號(商情文號:第60號) 商情本文: 英國外交部長 Liz Truss 頃拜訪澳洲,並和澳洲外交部部長 Marise Payne 於本日簽署加強在印太地區進行潔淨基礎設施投資與融資合作備忘錄,新備忘錄將深化英國和澳洲在印太地區基礎設施投資方面的合作,為抗災和適應氣候變遷基礎設施等發展項目提供聯合融資的技術援助。 英國和澳洲已就新的戰略基礎設施與發展對話達成一致。英國正在加強基礎設施投資,目標是到 2025 年每年啟動多達 80 億英鎊的英國支持融資,此包括外交部所屬金融發展機構將改名為英國國際投資機構,該機構正於印太地區擴張。在英國與澳洲現有合作基礎上;且將繼續投資私人基礎建設發展集團(Privat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Group),以進一步開展該地區一系列可投資項目。  

A:參考資料:ONS, BBC, Financial Times, The Guardian 日期:111年1月21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61/P200號(商情文號:第61號) 商情本文: 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國內零售額下降3.7%,但仍比疫情前(2020年2月)高2.6%。其中,非食品零售商銷售額大跌7.1%,且繼11月份銷售強勁成長後,零售業子部門包括百貨公司、服飾店、其他非食品店與家居店等銷售額均下降。當月食品銷售額下降1.0%;雖12月份銷售下降,但交易規模仍比疫情前成長2.0%。網路零售額占比從11月份之26.3%略升至2021年12月之26.6%,高於疫情前之19.7%。另外,由於2021年12月中旬英政府實施Plan B防疫措施,使居家工作比例又上升,民眾外出機會下降,當月汽車燃料銷售亦下降4.7%,較疫情前低6.6%。 2021年12月國內零售額下跌幅度實際高於路透社經濟學家原預期之下跌0.6%%,原因可能在於民眾提前聖誕節購物,呼應11月份國內銷售額強勁成長。 英國經濟於2021年正式從封城防疫措施走出,零售銷售在2020年疫情導致重大衰退後迅速恢復。然而,尚有分析師表示,當前國內能源價格飆升導致通貨膨脹快速上升,且央行可能升息,政府亦將於4月加稅,一系列因素均可能降低民眾消費意願。GfK消費者研究機構本日發布調查便顯示,考量生活成本上漲和能源費用飆升,2022年1月份消費者信心降至2021年2月以來最低。  

A:參考資料:gov.uk 日期:111年1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8/P200號(商情文號:第58號) 商情本文: 針對智慧型街燈的研究已展開,以探討如何透過街道照明為自駕車未來鋪路。監視系統(CCTV)與無線技術將可置入國家公路街燈,使現有國家公路基礎建設在未來可用於傳輸交通情報,並有助於汽車更好地規劃車程。智慧型街燈將使駕駛可能不會注意到隱藏在路燈中的閉路電視和通信技術。 近年有越來越多使用街道照明設施的技術興起,例如頻寬(Bandwidth)過往限制無線電波傳輸,但隨著5G網路與物聯網基礎建設推出,照明設備可攜帶無線基地台和攝影機等設備。智慧型街燈的實驗已在伯明罕附近的M40環形交叉路口開始進行,於2021年執行五個多月並成功,新技術能夠將數據傳輸到辦公設備和平板電腦,實驗結果有助制定國家公路管理互聯網與自動駕駛車基礎建設策略。 英國國家公路局正致力於尋找有助於發展自動駕駛車的技術,以使之可透過網路傳輸和接收有關限制車速、事故等資訊的訊息,此涉及全國網絡大規模布局。上述實驗由國家公路創新與現代化資金(Innovation and Modernisation Fund)贊助,該資金旨在協助自動電動車業發展,如將安全考量置於新興技術之前。

A:參考資料:Financial Times 日期:111年1月20日 文號:駐英經(111)經字第59/P200號(商情文號:第59號) 商情本文: 英國Brompton自行車公司將推出首款英國製鈦金屬折疊自行車;鈦金屬為常使用於飛機、火箭和F1賽車的輕型金屬。儘管有少數自行車同行使用昂貴的鈦合金車架,如英國Enigma Bikes自行車公司和荷蘭Van Nicholas公司,但Brompton公司有望成為歐洲最大鈦金屬折疊腳踏車製造商。 自疫情開始以來,歐洲地區騎自行車的人數急劇增加,使自行車銷量增長40%,於2020年銷售創新高183億歐元。該公司總經理Will Butler-Adams於2004年啟動鈦計畫,與 CW Fletcher零件公司合作,在英國建立生產最輕自行車的工廠;並已為該計劃投資250萬英鎊,預計今年將生產2500台T-Line車型,重量約為7.45公斤,比同等鋼材輕37%,而每台成本應該介於3750英磅至3950英鎊之間。此款自行車價格昂貴,原因在於鈦金屬難從礦石中提取、加工和焊接,且必須在惰性氣氛中進行,以避免其轉變成較弱的氧化鈦。

A:出處:Dutch News, 2022/01/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荷蘭市長們呼籲新冠防疫政策必須改變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包括阿姆斯特丹市長 Femke Halsema在內的約 30 個荷蘭城市市長向政府呼籲,要求從根本上修改新冠病毒防疫政策,因為現行的防疫政策缺乏邏輯,且給民眾和地方政府帶來的壓力太大。   過去幾週,為執行政府的防疫措施,市長們不得不多次與抗議的市民對立,首先是餐飲業,然後是文化業。雖然最初許多市長表示會對抗議視而不見,但政府旋即提醒市長們有執行防疫規則的責任,且規則適用於所有人。   市長們表示,作為市長,既不希望混亂擴大,亦不希望民眾的憤怒加劇,因此敦促內閣和國會從根本上審查新冠病毒政策。   執政聯盟的國會議員也紛紛提出動議,要求政府在訂定長期因應新冠病毒的措施時,除了側重於醫療、弱勢群體,以及如何對抗病毒外,亦要考慮各方利益,並與各利益相關團體進行討論。   政府承諾從三方面採行較為長期的對抗新冠病毒策略,首先為冬季抗疫計畫,預計於二月初準備就緒。其次政府預計於二月中下旬與國會討論未來幾季如何與新冠病毒抗爭。最後為研究疫情大流行準備度,亦即荷蘭未來如何可為包括新冠病毒在內的新流行病,做更好的準備。

A:出處:Dutch News, 2022/01/21 單位:歐洲地區/荷蘭/駐荷蘭代表處經濟組   2021年荷蘭農產品出口創新高   荷蘭新聞Dutch News報導,由於農產品出口量和價格均成長,2021 年荷蘭農產品出口總值創新高,達 1,047 億歐元,首次突破 1000 億歐元。惟其中有超過 25% 的出口係由其他國家進口後,再轉運出口。   根據荷蘭國家統計局(CBS)和Wageningen大學的研究報告,2021年荷蘭農產品出口總額成長 9%,球莖、花卉和植物為出口大宗,達120 億歐元。2021年由於價格上漲,花卉和植物出口值比 2020 年成長 25%。   出口至德國總額為 260 億歐元,比利時為 125 億歐元,而法國和英國分別為 80 億歐元。   CBS表示,荷蘭對英國的再出口下降 35%。主要原因是英國脫歐後,必須支付進口關稅,現在英國直接從歐盟以外國家進口商品比通過荷蘭更具吸引力。  

A:依據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報導,2021年瑞士郵局共計處理約2億零210萬個包裹,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9.6%,另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35%。另該局的郵件處理業務則持續減少,2021年瑞士郵政共處理了 18 億封信件,與2020年同期相比較減少 3.3%。該局表示,近十年來信件遞送數量已減少約30%。   另該局於2021年成立的包裹及郵件業務處理中心,已增加809個工作職位,另隨著包裹業務量的持續成長,預計至2030年,將在包裹相關業務投資約15億瑞郎及增加1,500個工作職位。   資料來源: 瑞士Aargauer Zeitung日報 日期: 2022年1月21日

A:據法媒Les Echos本(2022)年1月19日報導,法國財經部主計權理部長Olivier Dussopt受訪時表示,政府因應疫情支出達1,400億歐元,但受惠於2021年稅賦收收入優於預期,使財政赤字減少;且經濟活動持續成長,帶動該年債務對GDP占比降低。此外,能源成本將為國家財政之主要風險項目,政府亦有因應對策。 上述訪問重點略以: (一)自2020年新冠肺炎來襲,國家因應疫情之支出主要用於企業紓困(如:團結基金、部分失業補助)、經濟振興投資計畫,以及提供病毒檢測與疫苗等,金額超過1,400億歐元,2020年至2022年之支出分別為700億歐元、600億歐元及100億歐元左右。 (二)2022年用於病毒檢測及疫苗接種之經費為50億歐元。據瞭解,單就1月之檢測費即恐超過15億歐元。檢測量大增雖造成公共財政負擔,但此為政府保護國人及支持經濟之必要投資。 (三)2022年1月初政府推出之企業紓困措施,包括補助企業之固定成本及員工部分失業薪資,預估每月花費1.5億~2.5億歐元,數字可觀但仍屬合理。政府原預計2021年有20億歐元經費餘額可供企業紓困所用,實際餘額更高於預期達38億歐元,應綽綽有餘。 (四)2021年底雖出現第5波疫情,但經濟成長高於預期,成長率預估達6.7%。國庫收入較同年10月財政法案修正案之預測值高出近200億歐元,其中家庭所得稅多16億歐元、消費加值稅多36億歐元,公司稅更大幅高出100億歐元,額外收入均將用於減少財政赤字。 (五)目前政府財政赤字占GDP之7%,低於預測值8.2%,主因前述稅收增加及各部會支出減少29億歐元。此外,社會保險收入亦因經濟復甦而增加約80億歐元,赤字由原預期之335億歐元降為250億歐元。 (六)2021年債務占GDP比率落於113%~115%之間,低於預測值115.3%,預期2022年將持續下降。稅收增長顯示經濟穩定復甦,但政府對2022年經濟走勢持保守態度,預估成長率為4%、財政赤字占GDP比率由7%降為5%。 (七)蒙田研究所估計,財政赤字如要降至3%以下,必須節省700億歐元公帑。根據財經部2021年提交之預算計畫書,政府期以控制公共支出增長速度於每年0.7%以內,實現此目標;目前在其5年期計畫之前3年已達成,並可比預期更快恢復疫前之經濟狀態。 (八)能源成本為2022年國家財政之高風險因子。為避免民眾及企業受能源價格飆升過度衝擊,政府已採取包括減免電費稅(計80億歐元)、透過EDF提高固定價格之供電量20%,並補助天然氣、電力及物價上漲費用,總成本近150億歐元。 (九)研擬減稅計畫確實為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及推動再工業化所必要,但須同時與公共支出維持平衡,始為可行。 據觀察,法國政府於疫情發生之初,不惜代價全力協助企業紓困及推動經濟振興,直至去年第3季經濟反彈成長,紓困措施始逐漸退場;隨第5波疫情來襲,續提供受衝擊之中小企業相關補助。國家財政雖因防疫產生龐大支出,幸而第4波疫情後未再實施封城,民眾恢復消費及出口成長,經濟復甦填補財政缺口,刻逐步朝正面方向發展。

A:法國去年酒類銷售成績亮眼,繼干邑白蘭地之佳績後,香檳生產商表現亦相當優異,不僅銷量回升,共售出3.32 億瓶,金額更超越55 億歐元,創下新高紀錄,較2020年大幅成長32%,若與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統計比較,亦增加15%。   香檳區酒莊聯合公會主席 Maxime Toubart分析,2020年因疫情封城致主要酒類消費場所關閉,且全球幾未舉辦大型慶典活動,嚴重衝擊香檳銷售量衰退了18%。因此,去年的銷售反彈令產區各界喜出望外,渠並指出,受惠於國內市場之買氣熱絡,去年法國國內共售出1.42億瓶,較上一年成長25%,恢復到2019年疫情前之水準。   對比2020 年之香檳整體銷量,出口部分所受衝擊相對較小,交貨1.31 億瓶,銷售總額下降 16.7%,所幸去年恢復成長,出口達 1.8 億瓶之新高紀錄。期間由於旅遊及會展業仍勉強慘澹經營,加上防疫措施限制亦未見鬆綁,業界認為去年銷量應是來自居家飲用消費之支撐,在疫情憂鬱氛圍中,多數消費者選擇宅在家與親友共享氣泡美釀,營造歡樂時光。

A:法國總理Jean Castex昨(20)日晚間7時舉行記者會表示,目前法國Omicron病毒確診案例數量仍多,其雖具高度傳染力但症狀輕微,且在大巴黎地區已有減緩跡象。此外,Delta病毒傳播亦未再惡化。考量目前全國疫苗接種進度良好,以及健康通行證(pass sanitaire)已建立防疫基礎,政府經多方評估,決定逐步放寬疫情管制措施,以利儘早重返正常生活。 本次法國政府採取分階段放寬疫情管制措施,重點如下: 自1月24日起,對16歲以上民眾實施疫苗通行證制度,於公共場所控管其疫苗接種或染疫康復等證明,並開放12~17歲國人自由接種第3劑疫苗。2月15日前接種第1劑疫苗者,可通融其疫苗通行證生效,但前提為必須於28日內施打第2劑疫苗,以及持有24小時內之陰性檢測證明。12~15歲民眾維持使用原健康通行證,出入醫療院所或療養機構亦僅需出示該證。 自2月2日起,取消運動及文化場所室內座位之距離及人數限制,民眾於室外可不配戴口罩,以及取消企業實施員工居家上班之強制規定(但仍鼓勵實施)。 自2月16日起,舞廳恢復正常營運,並允許演唱會觀眾站立參加。此外,開放民眾在運動場、電影院及長途交通工具中進食,在咖啡館及酒吧亦可站立消費。 據法國官方統計,自本月18日起,法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均突破40萬人,最高達到46.4萬人。法國科學委員會表示,目前法國約有450萬人經檢測確認感染Omicron,可能僅占實際確診數之半數或三分之一,總計恐達900萬~1,400萬人,約為全國五分之一人口。對於外界預測疫情將因疫苗接種及集體免疫而於3月至4月落幕,該會持保留態度,認為現有檢測制度應持續至3月中旬,較為妥當。

A:綜整丹麥新聞媒體於1月19日報導,為扶植加強將新研發商業化,哥本哈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UCPH)將與 Eir Ventures創投公司合作共同成立 UCPH Ventures投資公司,旨為投資源自哥本哈根大學研發成果的衍生公司 (Spin-off),亦為首次丹麥大學簽署支持商業化的協議。 Eir Ventures 將負責評估投資潛力,UCPH Ventures 將共同投資 UCPH 的衍生公司。UCPH Ventures 之初步投資額為1500 萬丹麥克朗, 其投資對象僅限於已擁有源自於UCPH研究發明許可協議的衍生公司,預計首批投資將在 2022 年初進行。  UCPH Ventures 的董事會將由哥本哈根大學研究與創新副主任Kim Brinckmann兼任董事會主席 、以及來自私募股權管理機構 Private Equity Administrators (PEA)的 Alexander Schrøder 負責行政管理。 Eir Ventures 的創始人之一stephan Christgau指出,“這是丹麥首所大學第簽訂支持商業化的協議,與其他風險投資相比,金額並不大,但它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大步 。 B氏指出,過去10年,哥本哈根大學的衍生公司數量波動很大,2020年共4家係藉由該大學之研發成果創立, 希望透過 Eir Ventures 的投資專家協助找到更合適的候選人。  

A:根據義大利經濟發展部本(2022)年1月19日公告,將在歐盟的歐洲共同利益重大計畫(IPCEI)架構下,加強投資補助義大利生技醫療產業,藉此達成產業自主,並在未來具備足夠創新能量研發生產疫苗、藥品及醫材等,以應對COVID19等疫病威脅,同時亦將著重發展奈米科技、數位化、遠端醫療等領域。         生技醫療產業係經濟發展部長Giancarlo Giorgetti推動之國家產業政策中的重要一環,除了IPCEI計畫,更在本年初投入超過5億歐元成立Enea Tech e Biomedical研發基金,致力在相關領域的研發。此外,Giorgetti部長並持續與歐盟市場專員Thierry Breton、法國財長Le Maire及其他歐盟成員國官員溝通,強調完成歐盟共同計畫達成產業戰略性自主的重要性。         Girogetti部長認為義大利廠商在歐盟生技醫療產業中具有指標性,COVID19讓政府認識到發展相關領域的重要性,有興趣的義大利廠商須向經濟發展部提出具體的國內投資計畫書,獲選者可在符合歐盟法規的情況下,得到國家補助,或可得到來自疫情復甦基金「國家復甦暨韌性計畫」之財務支持。

A:據越南觀光總局表示,2021年12月份來越國際旅客約1萬7,200人次,較上(11)月份增加14.2%,然較2020年同期僅增加5.4%。累計2021年來越國際旅客約15萬7,300人次,較2020年減少95.9%;其中以運輸工具別統計,利用空運來越之旅客人數為11萬1,100人次,減少96.4%;由陸路來越之旅客人數為4萬5,600人次,減少92.5%;海運來越之旅客人數614人次,減少99.6%。 以旅客國別統計,2021年亞洲地區來越之旅客人數為13萬2,835人次,較2020年增加4.7%,其中主要市場來越之旅客僅稍增:中國旅客5萬7,731人次,增加6%;韓國旅客為3萬2,450人次,增加3.9%;台灣旅客為1萬1,054人次,增加5.6%;日本旅客為9,255人次,增加4.5%;寮國旅客為9,207人次,增加18.5%。 歐洲旅客部份,2021年來越之旅客為1萬6,001人次,較2020年增加2.4%。美洲地區來越之旅客近5,752人次,增加2.4%。澳紐旅客為1,251人次,增加1.2%。非洲旅客為1,430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1.4%。

A:據越南統計總局資料顯示, 2021年加工製造業之銷售指數較2020年增加4.5%。其中若干產業銷售指數較去年同期減少,包括:飲料生產減少4.1%、紙類及其產品生產減少0.1%、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生產減少2.5%、藥品與藥材生產減少42.6%、電子產品、電腦與光學產品生產減少18.3%、各種印刷生產減少、14.7%、電力設備生產減少4.7%。若干產業銷售指數較去年增加之工業包括:食品加工生產增加3.5%、香菸生產均增加3.1%、紡織品生產增加5.3%、服裝生產增加8.3%、皮革及其相關產品生產增加6.1%、木材及木、竹、稻草等製品(桌、椅、櫃、床除外)生產增加3.6%、焦炭、精煉油品生產增加2.3%、橡膠與塑膠製品生產增加8.6%、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生產增加1.1%、金屬生產增加12.7%、鑄造之金屬製品(機械設備除外)生產增加2.6%、未歸類之機械設備生產增加4.8%、具備引擎之車輛生產增加22.4%、桌、椅、床、櫃等生產增加0.4%。

A:據越南統計總局之資料,至2021年12月31日止製造業、加工業之存貨指數較2020年同期增加21.9%,其中若干產業之存貨指數減少,包括:香菸生產減少17.5%、各種印刷減少28.6%、焦炭、精煉油品生產減少32.4%、橡膠與塑膠品生產減少11.4%、電子產品、電腦及光學產品生產減少7.3%、未歸類之機械設備生產減少6.6%。又,若干產業之存貨指數增加,包括:食品加工生產增加21.9%、飲料生產增加15.1%、紡織品生產增加14.8%、服裝生產增加17.2%、皮革及其相關產品生產增加10.2%、木材及木、竹、稻草以及編制材料等製品(桌、椅、櫃、床除外)生產增加12.9%、紙類及紙類產品生產增加25.9%、化學及化學製品生產增加42.3%、藥品、藥材生產增加28%、其他非金屬礦物製品生產增加32.5%、金屬生產增加46.7%、鑄造金屬製品(機械設備除外)生產增加27.4%、電力設備生產增加34.3%、具備引擎之車輛生產增加43.4%、桌、椅、櫃、床生產增加27.4。2021年製造業、加工業之年均存貨指數為79.1%。

A:資料來源:越南投資報網站2022年01月20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越南國會日前通過350兆越盾(約152億美元)作為2022年至2023年間社會經濟復甦之補助計畫,其中包括40兆越盾(約17億美元)為重點經濟領域且具有償債能力之企業提供2%優惠貸款利率之紓困方案。根據專家估計,17億美元優惠貸款利率紓困方案,2年內總優惠貸款將注入高達2,000兆越盾(約870億美元)。   越南GARMENT 10股份公司總經理申德越(Than Duc Viet)表示,企業非常期盼優惠貸款利率之紓困方案,因為當前企業復甦亟需降低經營成本。因此至盼越南政府與國家(中央)銀行迅速實施提供企業優惠貸款利率之紓困方案。   惟越南銀行協會阮國雄(Nguyen Quoc Hung) 秘書長表示,目前越南國營商業銀行對優惠貸款利率之紓困方案尚需等候施行細則推出,始能實施該紓困方案。   越南國家銀行陶明秀(Dao Minh Tu)副總裁表示,該行正積極與相關部會協調,研商主要針對某些重要對象提供優惠貸款利率,並擬定各項施行細則。越南國營商業銀行係紓困方案之執行單位。   雖尚未擬訂享受優惠貸款利率之條件及對象,惟越南國家銀行表示。將不會降低信貸標準,同時該行亦將嚴格控制年度信貸增長速度。 越南國家貨幣政策咨詢委員會黎春義(Le Xuan Nghia)委員表示,越南國家銀行須有權調整信貸標準,並管控年度信貸,包括優惠利率紓困方案,始能避免呆帳及控制通膨。   越南國際仲裁中心(VIAC)武進祿(Vu Tien Loc)主席表示,對於提供17億美元作為2%優惠貸款利率之紓困方案,希望政府與國家銀行能夠汲取2009年之經驗,將資金挹注正確對象,投入生產,而非流入證券及房地產等市場進行投機行為。   越南國會經濟委員會潘德孝(Phan Duc Hieu)常務委員表示,若資金核撥至正確對象,該優惠貸款利率紓困方案不僅有助貸款企業經營起色,亦可發揮正面影響。惟企業本身須改革其商業模式,始能獲取良好之營運績效及增進效益。

A:越南去(2021)年農畜飼料及原料進口金額,年增28.4% 資料來源:越南工業暨貿易資訊中心網站 2022年1月18日報導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越南海關總局統計,越南去(2021)年農畜飼料及原料進口總金額49億3,163萬美元,年增28.4%。去年12月進口金額4億3,276萬美元,月增18.7%、年增15.6%。   越南去年農畜飼料及原料最大進口來源國為阿根廷,進口金額1億6,560萬美元,占農畜飼料及原料進口總金額之33.6%,年增7.8%。去年12月進口金額9,856萬美元,月減11.5%、年減29.9%。   其次為美國,進口金額8億1,764萬美元,占農畜飼料及原料進口總金額之16.6%,年激增61.7%。去年12月進口金額6,439萬美元,月增5.5%,年激增36%。   另,去年12月自巴西進口之金額1億2,426萬美元,月暴增146.8%,年激增174.3%。2021年進口金額6億5,969萬美元,占13.4%,年激增68.4%。自歐盟市場進口之金額3億9,825萬美元,占8%,年激增39.7%。自東南亞進口之金額3億6,222萬美元,占7.3%,年激增20.9%。 越南去(2021)年畜牧飼料及原料進口1攬表     國別   2021年12月 (金額)   較2021年11月增減(%)   較2020年12月增減(%)     2021年 (金額)     較2020年同期增減(%)   占比(%)   總計 432,735,290 18.68 15.6 4,931,634,343 28.39 100 阿根廷 98,555,075 -11.49 -29.9 1,656,005,096 7.83 33.58 美國 64,390,146 5.54 35.96 817,638,938 61.73 16.58 巴西 124,257,128 146.84 174.3 659,691,484 68.43 13.38 歐盟 27,997,992 -13.9 -6.71 398,246,287 39.71 8.08 東南亞 30,667,336 -10.66 22.39 362,221,884 20.88 7.34 匈牙利 21,664,551 -6.3 2.92 296,792,501 58.89 6.02 印度 22,679,075 46.14 34.5 269,111,631 161.66 5.46 中國 23,164,907 10.01 8.46 233,064,821 21.15 4.73 印尼 13,851,191 -23.49 27.15 134,539,441  52 2.73 泰國 6,578,048 -31.1 -19.71 109,159,209 -16.81 2.21 臺灣 1,970,835 -61.56 -78.33 80,799,587 -14.93 1.64 馬來西亞 4,158,079 35.32 88.43 69,130,547 71.27 1.4 韓國 4,452,011 -14.37 -15.66 61,469,637 29.26 1.25 澳大利亞 3,327,002 -6.01 -23.57 48,363,149 169.41 0.98 法國 1,472,844 -45 -47.32 30,208,473 16.96 0.61 新加坡 2,822,768 58.19 7.32 26,167,191 0.78 0.53 荷蘭 1,968,135 -14.87 21.2 23,228,555 30.39 0.47 菲律賓 3,257,250 79 187.27 23,225,496 70.84 0.47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3,924,636 267.27 155.78 20,068,954 -27.56 0.41 比利時 1,296,904 63.5 23.25 11,511,736 -2.5 0.23 德國 833,572 -25.47         -13.97 11,108,826 10.95 0.23 意大利 222,741 -85.42 -87.29 10,716,269 -47.5 0.22 加拿大 516,680 -63.87 -75.53 10,608,418 -28.43 0.22 智利 263,000 55.57 -90.41 10,429,596 -47.79 0.21 西班牙 444,793 -27.56 -27.44 9,543,236 6.37 0.19 奧地利 94,452 -73.17 -39.4 5,136,691 50.34 0.1 土耳其 176,280 -41.1 -51.61 3,378,545 -65.33 0.07 日本 270,109 23.26 -24.89 3,102,668 2.33 0.06 墨西哥 92,880 0.88 -88.1 2,800,448 -35.23 0.06 英國   -100   1,485,303 16.27 0.03          

A:綜合美媒本(21)日報導,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於20日以16比6票數通過「美國創新與網路選擇法案」,亦稱反壟斷法案,將禁止大型科技企業透過其網路平台操縱以優先提供自家產品和服務,近期該法案將送參議院全院進行表決。 反壟斷法案主要針對如亞馬遜電子商務平台、Google搜尋平台、蘋果 App Store及Facebook社群媒體等具市場領導性網路平台,大型科技企業於過去幾個月起持續積極遊說欲阻止或改變該法案內容,認為反壟斷法將擾亂大眾服務,並警告將會使外國競爭者受益、衝擊美國創新及危害消費者隱私安全。惟Yelp 及Sonos等小型科技企業則支持該法案,認為該法案可促進濫用市場力量的網路平台競爭,消費者進而從中受益。 該法案將適用於市值超過5,500億美元且每月活躍用戶超過5,000萬的企業,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及司法部將審核符合該上述條件的科技企業。司法委員會表示該法案並非破壞大型科技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目的為防止企業限制市場競爭行為。

A:柬埔寨2022年經濟預估成長6%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1月21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根據穆迪分析公司統計,全球貿易在2021年第4季開始復甦後,亞太經濟體2022年將反彈,預測柬埔寨經濟成長率將高達6%,主要得益於旅遊業復甦與出口成長。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Steve Cochrane表示,雖然疫情持續,造成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但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波動性將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   2021年第3季地區成長放緩至1.8%,但在新冠病毒病例達到頂峰後,第4季開始反彈。新變種病毒Omicron浪潮的快速上升與同樣快速下降的模式顯示,亞太地區的任何影響也將比2021年第3季Delta病毒浪潮持續時間更短、嚴重程度更低。到目前為止,由Omicron造成的病例激增在澳洲和菲律賓是明顯的。   Cochrane經濟學家表示,柬埔寨2022年經濟 成長率可能超過5.8%,甚至達到6%,估計柬國2021年GDP成長2.9%。柬埔寨經濟前景正面,因為柬國每日新感染率仍然居該地區最低,此外,柬埔寨的完全接種率一直居亞太地區最高。柬國在未來的病毒浪潮中處於有利地位,因為柬國已經開始實施第4劑疫苗接種。   根據Ourworldindata.org的數據,柬埔寨超過81%的人口已完成接種疫苗,僅次於新加坡87% 與中國85%。Cochrane經濟學家表示,柬埔寨消費及零售支出將在2022年與2023年從旅遊業成長中強勁復甦,因為自2021年11月起,柬國已對完全接種疫苗的旅行者重新開放邊境。隨著旅遊業的逐步改善,今年GDP成長率可望接近6%。   此外,Cochrane表示,得益於中國對該國農業品出口的持續需求,柬埔寨的出口也將在短期內強勁反彈。柬埔寨最大出口國美國,對柬國紡織成衣、鞋類、旅行箱包等訂單增加的提振,預測未來2年柬國的出口將持續成長。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及柬埔寨與中國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實施,柬埔寨對外貿易前景看好,將有助國內產品拓銷國外市場,並吸引外人直接投資。

A:2021年柬埔寨香蕉出口中國達37.7萬公噸 資料來源: 高棉時報(Khmer Times),2022年1月20日 編輯單位: 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2021年柬埔寨農產品出口798萬公噸,年增63.8%。在水果方面,柬埔寨鮮香蕉出口中國達37.7萬公噸、鮮芒果出口中國4,771公噸。在成功敲開中國市場大門後,柬埔寨的香蕉種植發展迅速,因柬國香蕉產品直接出口到中國市場,沒有配額限制,吸引大量國內外投資者投資柬國香蕉種植業,帶動出口貿易。   目前柬埔寨至少有15家香蕉種植企業,種植面積超過4,000公頃,組織培養廠、有機肥廠、紙箱廠、裝袋廠、冷鏈物流企業等配套企業也逐步建立起來,促進香蕉出口行業的發展。   柬埔寨農林漁業部宣布,中國已成為柬埔寨水果、稻米、木薯粉等眾多主要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市場。柬埔寨與中國正在對柬國龍眼及鯰魚的直接出口進行檢查與評估,柬國期望不久後該等產品就能輸銷中國市場。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