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本(6)月10日最新公布統計,4月工業生產較 3 月減少 0.1%,低於新冠疫情前水準之5.5%。其中製造業單月生產減少0.3%,較去(2020)年 2 月新冠疫情爆發前衰退6.6%。汽車與航空等運輸設備製造單月成長0.3%,但產量仍較疫情前減少25.7% 。   4月煉焦與煉油部門與去年2月疫情前相比,雖亦大幅衰退17.7%,但產量已比3月恢復4.8%,綜觀而言,與疫情前相比成逆勢成長者僅有能源、採礦與水事業部門,較去年2月增加1%。   若以3個月為比較單位,今年 2至4 月工業生產較前3個月減少2%。但今年4月工業生產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3.9%,因為當時(去年4月)適逢法國因新冠疫情失控首度施行封城,造成經濟活動急遽縮減。此外, 3 月工業生產成長率由之前公布的0.8%校正回歸為 1.0%。

A:我國新鮮荔枝已於6月6日成功出口至紐西蘭,依據紐西蘭初級產業部公布資料,紐國目前開放我國荔枝及芒果進口,並自2007年10月起開放臺灣荔枝輸紐,本次荔枝順利上市有助推廣我優質農產品拓銷紐國市場。 紐國初級產業部已訂定我國新鮮荔枝進口衛生標準(Import Health Standard Commodity Sub-class: Fresh Fruit/Vegetables Lychee, (Litchi chinensis) from Taiwan),請至該部以下網站查詢:https://www.mpi.govt.nz/dmsdocument/1874-Lychee-Litchi-chinensis-from-Taiwan-Fresh-FruitVegetables-Import-Health-Standard。

A:紐國政府日前投入2億紐元設立區域戰略夥伴基金 (Regional Strategy Partnership Fund),以促進疫情後鄉鎮區域經濟發展,加速毛利原住民經濟發展,並帶動產業轉型。

A:為提升中小企業數位化能力及推動疫情後復甦,紐國政府2020年12月起推動Digital Boost計畫,投入1,000萬紐元與民間業者共同協助中小企業數位轉型,包含提供中小企業成功經驗分享及能力建構訓練課程,並建置數位工具入口平台,整合企業最需要的數位工具、技術、產品及服務,協助中小企業快速獲取數位應用工具等。另特別針對旅遊業投入500萬紐元,提供一對一諮詢,在數位行銷、改善搜尋引擎曝光程度以及網站性能等各方面,協助受疫情嚴重影響之旅遊業者加速轉型。 

A:資料來源: Daily News Monitor 日期: 2021年6月11日 2021年4月斯洛伐克工業生產年增69%,主要係因低基數效應,因去年4月斯國工業大部分停產(工業產值減少超過40%),惟與2019年4月相較,產量仍減少十分之一;經季節性調整,4月份工業產值較上月減少1%。 斯國2021年4月工業主要由汽車製造商所推動(產量年增4倍),顯著成長係由於去年基礎薄弱(2020年4月汽車產量大減約80%) 及全球對汽車需求復甦所致;晶片危機正打擊斯國汽車製造商,使生產延遲,儘管過去幾個月產量大幅增加,汽車製造商產量仍比危機前低10%。 預期2021年5月斯國工業生產亦將較去年同期成長,但成長幅度應不如前幾個月;半導體供應不足問題可能會開始反映於未來幾個月產量數據中,該問題延遲了3家汽車製造商的生產。 預期汽車行業存在問題不僅會對斯國工業生產及外貿產生負面影響,亦將影響經濟成長,可能產生訂單量增加,工業生產卻下降的情況,由於供應鏈問題,預期2021年5月工業生產可能較上月減少10%。 2021年前4個月斯國工業生產年增17.2%,最顯著為汽車生產(+33%),其次為機械生產(+22.9%)及電子設備生產(+19.7%)。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戰略論壇(Jordan Strategy Forum, JSF)於本(2021)年6月8日發表一份題為「2020年約旦經濟」的報告,說明COVID-19疫情對2020年約旦經濟之影響,此外並對如何加強約旦經濟在未來幾年復甦之建議,並藉以提升約旦人民對經濟與社會問題之認識。 報告指出,約旦經濟與其他全球經濟體一樣,受到疫情危機之影響。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率(GDP)下降1.6%,失業率顯著上升,2020年第四季達到24.7%。支票退票值(出於財務原因)也有所增加,2020年達3.63億約幣,比2019年增加約33%。2020年安曼證券交易所綜合指數下跌13.2%,與往年相比大幅下降,造成這種下降的原因是銀行與金融機構指數下降所致。 報告另指出,雖然約旦經濟趨緩,需要注入更多流動性,但2020年信貸總額之城長率卻與往年相似,2020年約旦銀行信貸總值達2863.4萬約幣。建築部門及個人信貸所佔比例仍然最大,約為47%。JSF表示,銀行之存款總額與2020年銀行存款沒有顯著變化,存款總值之城長率與2019年持平。 JSF表示,2020年約旦貿易逆差呈下降趨勢,貿易逆差由2019年之24.4%下降至2020年之20.8%。此歸因於進口額下降12.2億約幣,而約旦出口額約保持不變,為50億約幣。約旦經濟面臨之挑戰雖不是當前情況造成的,但疫情加劇經濟之惡化情勢。

A: 據約旦時報報導,約旦紡織與成衣集團主席Munir Deyeh於本(110)年6月8日表示,本(110)年全球海運費率已上漲逾400%。本年2月間,海運費率開始飆升,尤其是來自中國港口之海運運費,增幅持續而顯著增加,過去三格月間成長幾乎一倍。隨著運費價格大幅上漲,使大多數國家大多數商品之原材料成本隨之上升。 D主席指出,由於約旦大多數消費品依賴進口,此種現象將對約旦經濟產生明顯之負面影響。價格肯定會上漲,一些商品也會短缺。因此該集團業者向政府提出各種解決方案與建議,以便儘快擺脫此一困境,以免對國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建議包括降低銷售稅,將運費從計算進口貨物之關稅中剔除,並取消5%海關服務稅費等。並強調政府努力降低業者成本及鼓勵進口以填補任何潛在產品短缺與保持商品在當地市場以合理價格供應之重要性。 D主席續指出,由於疫情之影響,經濟危機即將來臨,因此,政府必須進行干預,並採取有效對策,減輕此經濟危機之影響。另由於疫情,許多國家擔心長期將使生產速度降低,全球經濟趨緩,並給中國帶來巨大的壓力,迫使其滿足世界需求,從而導致貨品價格上漲。

A: 據約旦時報報導,本(110)年6月12日新增310例,截至12日晚,累計確診742,831例,死亡9,582例,PCR檢測確診率為1.9%。 報導指出,約旦衛生部表示,自本年1月13日全國疫苗接種以來,約旦共有2,849,081人登記接受冠狀病毒疫苗,共有1,902,663人接受第一劑疫苗,625,894人接受第二劑疫苗。 根據報導,約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JFDA)批准默德納COVID-19疫苗,用於緊急使用,使默德納疫苗成為繼輝瑞生物科技、中國國藥、AZ、SPUTNIK V、嬌生疫苗之後,第六家獲得批准使用之疫苗。

A:據沙烏地政府公報本(2021)年6月12日公告,沙烏地人力資源暨社會發展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HRSD)宣布,為確保勞工健康及安全,自6月15日起至9月15日止為期3個月禁止勞工在12時至3時午間烈日下工作,此新規定適用於所有民間企業及機構,惟排除石油暨天然氣、緊急維修等工作者。 MHRSD對此表示,上述新規定旨在確保勞工工作環境安全無虞、提升勞動效率並降低事故發生率,另鼓勵民眾使用19911消費者服務專線或Together for Monitoring專網(https://rasd.ma3an.gov.sa),檢舉違反該新規定之企業。

A:據媒體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杜拜本(2021)年第1季非石油貿易金額達3,544億迪拉姆(約965億美元),較去(2020)年同期成長10%,其中出口成長25%至505億迪拉姆、轉出口成長5.5%至990億迪拉姆、進口成則長9%至2,048億迪拉姆。 杜拜王公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Maktoum表示,此間貿易成長反映出杜拜經濟穩健並自COVID-19疫情及國際衝擊中復甦情況良好,主因為杜拜基礎建設先進、政府治理成效、經濟振興方案奏效等。渠並表示,杜拜前已推出5年期之經濟發展策略,目標係將貿易規模推升至2兆迪拉姆,另杜拜將於本年舉辦世界博覽會(Expo 2020),將有助帶動國內及國際經濟復甦。 杜拜環球港務集團(DP World)主席Sultan bin Sulayem則表示,杜拜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普及有助穩定國內外商業信心,因此仍為外資最偏好之經商環境。渠並表示,杜拜積極打造國際物流網絡,目前已有印尼、泰國、南非、巴西等國及國際運輸業者同意加入。 此間杜拜空運貿易成長15%至1,790億迪拉姆、海運貿易成長3%至1,200億迪拉姆、陸運貿易成長7%至550億迪拉姆。其中,中國大陸仍為杜拜第1大貿易夥伴國,雙邊貿易額成長30%至440億迪拉姆,其次為印度350億、美國154億、沙烏地147億迪拉姆。至於品項方面,以黃金630億迪拉姆之貿易額佔最大宗,其次為電信、鑽石、珠寶、汽車等類產品。

A:德州州長 Greg Abbott上週四表示,該州將繼續修建美墨邊境 圍牆。並將指示州警逮捕非法越境分子以加強保護邊境安全。 數據顯示,5月份德州邊境遭逮捕之非法移民人數創歷史新高 。 前川普總統曾承諾修建1900哩長的邊境圍牆並表示將由墨國 政府支付費用。但執政期間僅完成30哩新建圍牆,且墨國政 府未支付分文。 雖然拜登總統保留前總統川普發布的公共衛生命令,拒絕大多 數越境的非法移民,但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則允許入境。 Abbott州長亦計畫擴大邊境地區的監獄容量以監禁非法移民, 並且成立專案小組以幫助財產受損的農民、牧場主人和土地所 有者向聯邦政府求償。德州並與亞利桑那州州長 Doug Ducey 簽署一項關於協助邊境安全的州際協議以相互支援打擊非法移 民。

A:別再糾結雞肉三明治大戰了,現在的重點是爭取會員。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NPD Group的數據,截至3月的過去一年,餐廳數位訂單激增124%。在新冠疫情期間,網路下單的激增正促使大型連鎖速食業者採取獎勵措施來留住新客戶。只要用餐者透過行動App訂餐,大多數連鎖店都會自動將其納入會員。 星巴克、Panera Bread和達美樂披薩(Domino's Pizza)已行之有年,而Chipotle Mexican Grill則在2019年推出自有版本。但去年有更多業者玩起這種遊戲。溫蒂漢堡(Wendy's)、百勝旗下Taco Bell和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旗下漢堡王是新玩家,而麥當勞和Jack in the Box正準備在今年稍後推出會員方案。 然而,這並不是推動餐廳會員制熱潮的唯一因素。企業也渴望更了解客戶,收集其訂餐偏好和個資人進行數據分析。這些消費者數據可用於更精準定位,包括行銷優惠和未來機會,像是新菜單選項。 目前,客戶基本上不太介意洩露個資來偶爾換取免費飲料或折扣。高盛對2000名消費者進行調查,以了解對餐飲業科技功能的看法。調查發現,會員制對這些消費者的重要性正在上升。 雖然餐廳會員制在設計和獎勵有所不同,但與航空公司的會員獎勵方案不同,不會依據累計積分分級。星巴克在2019年取消分級,以讓新會員更能投入其會員制。之後3季它增加了310萬名會員,比2019年同期增加15%。同時美國同店銷售額強勁成長。 麥當勞也想比照類似方式推出其會員制。美國總裁埃林格(Joe Erlinger)在4月告訴分析師,第1季數位銷售額接近15億元,但這個數字可能更高。因為截至2月,它正在1萬4000家美國分店中的900家測試會員制,分別在亞利桑納州、內華達州和新英格蘭地區。 餐廳還靠會員制來提升與客戶的互動更加客製化,即使是在得來速車道上亦復如此。Panera Bread最新的店面設計將自動辨識會員,無論是走得來速車道還是直接進入店內消費。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據美媒報導,隨著全球貿易的繁榮,貨櫃運輸業在奧克蘭港增加了新的船舶服務,繼2021年2月法國公司CMA CGM在該港推出新航線,該港港務局指出總部位於台灣的萬海航運(Wan Hai Lines)已啟動新航線,為近3個月來該港新啟動之第2條航線。 奧克蘭港當局表示,這些新航線反映出市場事件逐漸體認到奧克蘭是相當重要的貿易門戶,該港口將有更多業務,也將帶動更多與航運業相關的工作機會。 萬海航運指出,新服務將在高雄、上海、寧波和鹽田等港口停靠。船隻以西雅圖為美國的第一站,然後在抵達奧克蘭後返回亞洲。 奧克蘭港表示,萬海選擇奧克蘭有三個原因,一是貨主越來越希望將其貨櫃通過奧克蘭運輸,今年迄今該港口的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二是該港口是距北加州相關電商配送中心的最近貨運門戶。三是奧克蘭可以方便地連接兩條內陸鐵路,從而使貨物在美國中西部配送變得很方便。  

A:根據摩根大通研究報告顯示, 亞馬遜的美國零售業務「在規模方面成長最快」, 在2014年至2020年間,亞馬遜在美國的商品交易總額(Gross merchandise value ,GMV)成長速度大幅快於美國一般的實體零售額和電商零售額之成長率。亞馬遜可望在2022年超越沃爾瑪成為美國最大零售商。該報告中點出推動亞馬遜營收成長的幾個因素,包括擴大觸角至雜貨和服裝等產業、第三方賣家銷售的強勁成長以及「Prime會員制」。亞馬遜現在擁有超過2億的Prime會員,高於2020年初的1.5億。 新冠疫情推動電商迅速升溫,並鞏固了亞馬遜在零售業的主導地位,在家上班上學的消費者轉向亞馬遜採購從衛生紙到健身裝備等大量商品,並依賴亞馬遜提供之前沒有考慮過的服務,例如網購雜貨配送。且亞馬遜在疫情期間的銷售激增有助其擴大電商市占率。摩根大通估計,亞馬遜的美國電商市占率將從2014年的24%增加到2020年的39%。 此外,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在6月8日的研究報告中寫道,亞馬遜可望成為美國大型的外送公司之一,該報告引用供應鍊和物流諮詢公司MWPVL International的數據指出,預計亞馬遜將在2021年外送70億個包裹,超過UPS預計今年在美國外送的大約60億個包裹。 近年亞馬遜悄悄建立了可與 UPS、聯邦快遞和美國郵政服務(USPS)競爭的送貨系統,除不斷擴大倉庫和最後一英里配送網絡,並擁有飛機、卡車和貨車的龐大物流業務。

A:即將出任高通(Qualcomm)執行長的安蒙(Cristiano Amon)表示,若軟銀(SoftBank)改變心意,決定讓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安謀(ARM)上市、而非出售給輝達(Nvidia),高通將尋求與業界夥伴合作,入股安謀。 彭博資訊引述英國電訊報(Telegraph)的報導指出,高通和Google及微軟等公司已對輝達收購安謀之事表示關切,宣稱這起交易將危及安謀的獨立性,並可能傷害競爭。 安蒙接受電報報訪問時指出:「如果安謀未來能自主,我想業界生態系統裡許多公司會有興趣投資安謀,包括高通。若安謀脫離軟銀,並進入上市程序,我認為很可能會有包括許多安謀客戶在內的財團願意投資。」 業界消息人士指出,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電商巨擘亞馬遜,也對輝達收購安謀存有疑慮。 輝達表示,預期收購案將在明年初完成,並已承諾將維持安謀的中立授權模式;然而,反對這起收購案的人士指出,這項交易將讓輝達在資料中心晶片等領域獲得對手難以匹敵的地位。 安蒙表示:「我們和許多公司的結論是,投資於強大、獨立的安謀,對所有人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根據市調機構Coresight Research,新冠疫情橫掃全美,導致8000多家零售商店去年關門大吉,包括1347家百貨公司。 全球管理諮詢業者Kearney合夥人布朗(Michael Brown)說,百貨公司實力較弱的連鎖店面25年來持續消失,疫情讓已發生的趨勢變得更快速,約加快三年。 百貨公司及零售店關閉也影響零售業整個空間配置;西爾斯(Sears)、潘尼百貨(JCPenny)雙雙申請破產保護,這兩家老字號百貨公司向來是購物中心支柱,退場後多出一大片閒置空間。 為配合消費者,有些購物中心早在疫情爆發前就開始調整,從提供商品轉變為提供體驗,疫情加速轉型。 面對疫情衝擊,百貨公司及大型購物中心努力重新出發。 以下是專家們觀察到的幾個現象: 現象一:百貨公司押寶服飾付出慘痛代價 Coresight Research分析師施密特(Erin Schmidt)認為,百貨公司所受衝擊最嚴重,主要是因為服飾銷售受到的衝擊最大。 百貨公司銷售的商品繁多,包括家居用品和床上用品等等,但服裝始終占收入的50%以上,重要場合的服裝也是主要來源。疫情下,消費者網購舒適度提高、絕大多數正式場合活動取消,營收高度倚賴服飾銷售的百貨公司無從獲利。 全球諮詢公司AArete總經理希金斯(Tyler Higgins)指出,營業觸及遠離高端商品也導致百貨公司倒閉。 希金斯說,百貨公司所提供的樂趣是,購物者可逛賣場、購買獨特而多樣化的產品;但20年來情況生變,像梅西百貨(Macy's)這樣的品牌已轉移到中階定位,專注銷售流行商品,埋下衰敗的基礎。 百貨業者並非全軍覆沒。高檔百貨公司諾斯崇(Nordstrom)近幾年表現不錯,正從疫情衝擊下恢復,關鍵是,一方面在網路上提供多樣化商品,另方面在店內保有豪華體驗,而且不像尼門馬克斯(Neiman Marcus)或薩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那樣專攻高端精品市場,有些產品瞄準年輕消費者。 希金斯認為,百貨公司接下來的重點是,業者如何重整、採行全新營運觀念。業者可能開始減少服飾選項、增加日常需要用品;例如,梅西百貨正討論是否重返原點,新增玩具、保健及健身、寵物、家飾等產品線。 現象二:大型購物中心將改採混合用途空間配置提供購物外的體驗 地產顧問業者Hoffman Strategy Group合夥人格林(Jeff Green)說,購物中心也必須不斷求新求變,重點是再開發與採行混合用途,將住宅、商業、娛樂等多用途混合在同一區域。 為善用房地產,購物中心可能將閒置零售空間轉作多元化用途,除了商店,還包括公寓出租和餐廳等。 例如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購物中心100 Oaks Mall,2005年新開發商收購的前一年,購物中心空無一人,2006年,大學醫學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租用 40萬平方呎,如今整個大樓底層是零售賣場,頂層為醫療辦公室,獲利增加,商業房地產開發協會(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稱,該購物中心空間全部派上用場,零售額超過全美平均。 購物中心還設法提供有趣購物體驗,Kearney公司合夥人布朗說,也許會打造空間讓網路業者使用、提供更多空間給快閃店(pop-up stores)。 現象三:購物中心提供表演為購物增添樂趣 德州大型購物中心Vista Ridge Mall租戶也不斷流失,2017年出租率僅 72%,當年被德州房地產管理公司ICA Properties以1730萬元收購,幾乎是估價3450萬元腰斬,收購後改名Music City Mall。 ICA執行長布什曼(John Bushman)過去曾改造德州另一家購物中心,也更名為Music City Mall;再次收購購物中心,可如法炮製,其策略是讓購物中心變為音樂表演和適合家庭同樂的場所,藉以吸引人潮。 Music City Mall也跟其他購物中心一樣舉辦萬聖節活動,孩子們可挨著一家家商店要糖果;還有獨特設計,有8呎高石碑,刻著「十誡」。 Music City Mall很重視現場音樂;購物中心總經理博耶(Natalie Boyer)說,商場和中央舞台上有兩架鋼琴,營業時段都有人表演。 求新求變的Music City Mall也難逃疫情衝擊,失去許多主力店面;西爾斯已撤離,其一樓原址一樓將進駐韓國雜貨店, 二樓打算配置遊戲如虛擬高爾夫。博耶說,購物人潮今年已慢慢回流,增幅不大,約4%至10%不等。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美國會議員11日公布數項提案,目標在整頓蘋果和臉書等大型科技公司掌控市場的情況,內容所涉範圍之廣,足以重塑美國最大科技企業和娛樂巨擘,甚至可能迫使這些公司分拆,可謂打破企業獨占行為數十年來最具企圖心的行動。 跨黨派的聯邦眾議員分別提出五項議案,內容包含致力阻擋企業以大吃小的措施,要讓蘋果、臉書、亞馬遜(Amazon)、Google等超大型企業更難收購較小型競爭者,並且讓這類大企業更容易分拆,避免他們利用核心事業的市場主宰地位,嚴重侵害對手。 民主黨籍的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托拉斯小組委員會主席西奇里尼在推出相關措施時說:「目前,不受監管的科技壟斷,在我們的經濟上擁有太多權力」,提案目標是促進「公平競爭」,確保強大的科技公司和其他企業遵守同樣的遊戲規則。 這些科技巨擘有如壟斷般的權力引起疑慮,不論在歐洲或美國,都受到愈來愈強大的抨擊與監督。 路透報導,其中一項議案是,如果某個平台因旗下子公司而有利於使用自家產品或業務來謀取競爭優勢,那麼平台就必須出售該子公司。另一項提案是,如果一個平台給予自家產品優惠待遇,大多數情況下將被認定為違法,可處以相當於受影響業務美國收入30%的罰款。此外,議員也要求平台避免進行任何合併,除非能證明收購的公司不與該平台所涉及的任何產品或服務構成競爭。如果用戶提出要求,平台須允許用戶將數據轉移到其他地方,包括與之競爭的企業。 美國商會表示「強烈反對」這些議案,「針對特定公司,而不是聚焦於商業操作的議案,是糟糕的政策…且可能會被裁定違憲」。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聯邦勞工部公布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5月上漲5%,漲幅為2008年經濟衰退以來最大,超過經濟學者預期的4.7%。全美經歷汽油上漲、房價飆升,就連買新車都要加錢競價。目前,有關通貨膨脹的擔憂頗多。但柏克萊加大一些經濟學家在學校官網撰文說,隨著美國經濟重啟,一定程度的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脹可能是溫和且曇花一現。隨著經濟的穩定,幾乎肯定會消失。 柏加大經濟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菲爾德(Maurice Obstfeld)認為,通貨膨脹率為5%、6%,也許更高。但幾年後的膨脹率不太可能超過3%。他列舉了一個更具技術性的因素。雖然5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將通貨膨脹率定為5%。但另一個衡量標準,即消費者價格指數中位數(median CPI),在5月和4月只有2.1%。經濟學家認為此標準是衡量未來通貨膨脹的一個更準確的信號。 這些數字表明,通脹壓力是溫和的。然而,其他動態前所未有,反映了經濟中更深層次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隨著疫情的發生而加速。 柏加大經濟學家戈羅德尼琴科(Yuriy Gorodnichenko)說,通貨膨脹是讓人害怕的事情。當出現一些通貨膨脹時,意味著經濟在復蘇。這很好,是一個健康的標誌。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回到1970年代(高速膨脹時代)。 柏加大經濟學家認為,通貨膨脹預測本身是不確定的,如今的較高物價可能是一個曇花一現,最多持續一到兩年。新的通貨膨脹數字大約是過去十年年通貨膨脹率的兩倍。但遠遠低於20世紀70年代平均每年7.9%的通貨膨脹率。1980年通脹率達到高峰,接近14%。 那次通貨膨脹對美國經濟造成深刻而長期的損害。數以千萬計的美國人的收入和儲蓄的價值被急劇侵蝕。企業面臨著價格上漲和廣泛的不確定性,這使得他們很難為供應和勞動力的成本做預算。失業率上升。且多年一直居高不下。 奧布斯特菲爾德說,聯準會(Fed)將面臨一個關鍵的挑戰:隨著經濟恢復活力,允許價格上漲,但隨後小心翼翼地提高利率,以冷卻經濟,並在經濟變得更強大時減緩通脹。這一努力的成功,也可能決定美國人是否開始預期持續的更高通脹。通常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高通脹,消費者預期才會開始轉變。 在美國經濟學家中,對於聯準會是否能夠對其干預措施進行足夠的微調,以減緩通貨膨脹而不導致經濟衰退,存在激烈的辯論。在柏加大,經濟學家們傾向於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曾任財政部助理副部長的經濟學教授德隆(J.Bradford DeLong)預計,隨著疫情的消退,任何溫和的通貨膨脹都將曇花一現,然後趨於穩定。但這是將在未來18個月或兩年內決定的事情。在試圖讓經濟重新開放並儘快恢復充分就業的末期,將是一個複雜、不確定和混亂的過程。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A:巴西市調機構IPC Marketing Editora近日公佈2021年居民消費潛力指數(IPC Maps 2021)顯示,雖疫情仍未結束,但今年居民消費應該會有所恢復,全年消費潛力總額預計約達5.1萬億巴幣,與2020年預期資料相比增加3.7%。 調查指出,今年消費主要由較高級(B級)收入群體拉動,預計該群體支出在全國居民消費總額中所占比例可達39.6%,其次是中級(C級)收入群體,占比預計逹37.2%。低收入群體(D級和E級)消費額預計可占10.7%,另僅占巴西人口2.2%高級(A級)收入群體消費比例預計為12.5%。 另預計今年巴西人大部分支出將應用於基本項目,如食品、飲料、住房、服裝、交通和健康方面等費用,據估計今年巴西人將在此等項目支付2.4萬巴幣,約相當於總消費潛力一半。

A:巴西經濟部對外貿易委員會(Camex)執行管理委員會(Gecex)於6月7以RESOLUÇÃO GECEX Nº 197決議文公告調降23 種產品進口關稅,以確保貨物正常供應。該清單包括農業原料、化學品、印刷油墨和隱形眼鏡等。 上述產品將實施關稅配額,進口稅關稅減免至 0% 或 2%,最多 365 天。決議文: https://www.in.gov.br/en/web/dou/-/resolucao-gecex-n-197-de-2-de-junho-de-2021-324771274

Inline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