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剛到,Facebook 就動作頻頻,這次要來跟大家分享臉書最新的演算法兩大重點,針對貼文訊息的 真實性 和 即時性 下手,在 News Feed 會有些調整,但臉書認定的標準如何?此外,臉書演算法將因應影片長度做調整,影片要怎麼拍才能提高曝光呢?何謂即時訊息呢?小編又該如何接招呢?

Facebook 演算法就跟天氣一下變來變去,行銷人到底該有什麼對策呢?身為行銷人或社群小編的你,趕快好好研究這篇文章,輕鬆搞定粉絲團!

一 、臉書將更看重「真實訊息」和「即時訊息」

前陣子 Facebook 鬧出了假新聞風波後,這個影響促使了臉書更加注重「內容真實性(authentic content)」,臉書演算法開始偵測並針對真實性較高的內容進行推廣,至於哪些內容會得到這樣的眷顧呢? Techcrunch 報導「人們認為真實性,非誤導、非聳動性和或非詐騙垃圾訊息(spammy)的內容」未來都可能在演算法中,得到更好的曝光。

此外,臉書也將主打「即時性的內容」,針對現在當下爆紅的話題(viral in real-time),Facebook 會提升這個主題的能見度,好讓它可以和 Twitter moment 即時新聞互別苗頭!

究竟臉書演算法大神會如何認定真實和即時這兩點呢? 趕快來看看吧!

內容真實性:別一直叫粉絲按讚或分享

如果你的粉絲頁常常叫粉絲按讚、分享的,有類似這種“挑戰” Facebook 演算法的小編,可能要三思了!根據 Marketing Land 報導,由於 Facebook 現在會更注重內容的真實性,所以粉絲頁叫粉絲按讚、留言、分享的,可能不是一個好作法,因為演算法可能會據此認為你是一個只想衝成效、互動的粉絲頁,會對你有些懲罰調整(penalize),不論你的內容是否為真。

此外,Facebook 也從使用者行為層面來檢視,如果貼文被使用者隱藏,Facebook 也會據此認為此內容可能不是真實的。

為了打造更注重真實性的演算機制,臉書會揪出特定的粉絲團進行分類辨識,例如常分享不真實貼文、假新聞的內容,或是標題殺人法這種釣魚新聞內容(clickbaity headlines),接下來在演算法的能見度可能會相對低很多。

內容即時性:你分享之後臉書推更多相關內容給你

Facebook 也更重視即時性,若貼文有更多「即時性特質(real-time signals)」,例如該貼文有朋友最近的留言或是按讚,則該則貼文的即時性價值相對較高;或是,如果該則貼文有很多互動(engagement),則 Facebook 演算法也會認為,該則貼文主題對於用戶來說是重要的,進而增加該訊息的能見度。

Facebook 想要更即時讓 Big Story 可以快速的出現在演算法中,只要是爆紅(going viral)的內容,無論是因為很多人將這個主題貼在臉書,或是該則貼文得到許多互動等,臉書會據此認為你目前也會想關注這個主題,進而在話題火紅的當下,將這個主題呈現在你的動態牆上。

未來影響

Facebook 表示這個演算法更新,對於大部分的粉絲頁在演算法曝光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某些「轉介的流量(referral traffic)」或是「外連的連結(outbound clicks)」可能就有影響了,這都取決分享的內容是否具有真實性或即時性。而即時性的爆紅話題,未來在演算法的改變之下,應該更可期待曝光度的提升,未來在內容的製作上,也可以朝向爆紅的方向思考喔!

 
二、臉書更新演算法,更專注在「影片觀看完成度」

「製作短影片比較容易吸引關注?」現在 Facebook 最新的演算法打算挑戰這件事情,表示演算法調整將會對長影片有利!

Facebook 的觀看次數計算,以使用者觀看至少三秒就算一次觀看,但也正因為這樣的計算系統,再加上 Facebook 自己的 auto play 功能,這樣的機制也常讓臉書上的內容製作者,傾向製作「一開始就吸睛的影片」,反倒不那麼在意整支影片觀看的完成度,許多 Facebook 內容提供者,也表示影片觀看完成度相對較低。

目前 Facebook 對於觀看次數的標準,還是維持原樣,只是會調整演算法,改成著重在較長的影片藉此留著它的觀眾群,調整演算法更專注在「觀看時間(watch time)」。根據 recode 報導,這可以說是 Facebook 一個較大的變動, 畢竟「觀看時間」一直都是臉書和 Youtube 一較高下的指標 ,臉書當然不會出來承認這件事情,但針對這個指標開始採取行動,最終很明顯的目的爭的就是廣告。

Marketing Land 指出,Facebook 對於影片在演算法的能見度(prominence)上,有許多的衡量標準,包括:是否是直播影片、根據影片觀看完成度、使用者是否打開該影片的聲音、是否將該影片放大為全螢幕等來考量影片的曝光度。 在「影片觀看完成度」這個指標而言,一支影片有被看完至少一半,就能被判定為吸睛(compelling),但這樣的標準對較長的影片較為不利,所以臉書現在要針對這點做調整。

 Facebook 在部落格作出以下聲明:

「如果你看完整支影片或影片的大部分,我們會判定你覺得這支影片是有趣的,基於這樣的判斷標準,我們知道對於較長的影片來說,使用者要「看完」或是看到一定程度,是需要花費較長的心力的(a bigger commitment)。

在我們觀察使用者觀看影片的過程中,理解到 我們應該針對較長影片的『影片觀看完成度』有一些加權比重的調整, 以避免這個機制對於較長影片的成效不公平,而懲罰到長影片的成效表現。」

至於大部分的粉絲頁是否會受到影響?接下來製作影片的方向該如何調整呢?

Facebook 也作出如下表示

「我們的預期是大部分的粉絲頁,不會因為這個改變而有太多影響。然而,根據這個更新,互動較高、有多人花時間觀看的長影片,可期待的是演算法的露出會增加,未來人們也將逐漸發現,吸睛火紅的長影片出現的頻率增加。副作用就是有些較短的影片可能略受影響下降。」

「一如往常,粉絲頁仍須製作吸睛,並和使用者產生互動的影片。即便是較長的影片,但只要觀眾不感興趣、少人觀看,在 News Feed 的表現也不會提升。無論影片的長度如何,重點是能否製作出吸睛的影片,讓人們產生互動,建議管理者可透過 Video Insight,了解你的影片成效。」

文章來源-https://www.inside.com.tw/2017/02/22/facebook-new-algorithm

Inline content